第144章 開工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粉條作坊,家裏開啊。能賣的出去嗎,不知道好不好做。”
“我爹他們估計忙不過來,我負責作坊裏的事。”
“清丫真能耐,好好幹,要是有要幫忙的,你來找我。隻是這個出租我還要和村裏人商量商量,你明天再來一趟。”議事廳畢竟是村裏的。
葉清答應了明天一早過來,就先回去準備洗紅薯。
到家後,葉清拿出自己攢的銀子,讓葉老大幫著去訂了個大的石磨。
上次孫家做豆腐的石磨就是在陳石匠家買的,葉老大到的時候,正好有一個成品,直接給了銀子拉回家。
這兩天家裏沒事,全家幫著洗紅薯。洗好的紅薯,切成小塊,用石磨磨碎。
葉清讓二叔幫著自己做了五個大木桶,把磨碎的紅薯,裝到布袋裏。
然後在木桶裏反複清洗紅薯渣,最後把過濾出來的水靜放一段時間。
把桶裏的水倒出去,剩下的白色的東西,就是澱粉。
第一桶出來的澱粉,葉清留出來,曬幹後分給幾家做菜用。
其他幾桶的曬幹碾碎,加水攪成濃稠的糊糊。
拿出家裏夏天炒龍蝦的大鐵鍋,點火燒水,用特製的漏桶,往鍋裏下粉條。
這些都是葉清指揮著葉老大幫著幹的,她的小身板,根本舉不動漏桶。
粉條定型後,撈出來掛在杆子上曬幹。
家裏先做了一百斤紅心紅薯和一百斤白心紅薯的粉條,等幹了稱一下,對比一下哪種出粉量高。
等晾幹的時間,葉清先去打掃租的房子。村裏同意一個月一百文租給她,但是要愛惜房子。
一百文一個月,葉清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石板鋪的地麵,還有好幾間房子,這環境做紅薯粉幹淨又衛生。
葉老大和葉大郎幫著把工具搬了過來,特別是幾個大桶。
還做了幾個晾粉條的架子,鍘刀買了一個,用來切粉條。
等了兩天粉條晾幹了,全家圍在一起,看葉老大稱份量。
紅心紅薯一百斤出了差不多十四斤粉條,白心的一百斤出了十六斤多粉條。
“清丫,你真的做出來了,還是白心的出粉多。”葉大郎很激動,這可是他親自參與做出來的。
周氏自豪的看著閨女,清丫真不愧是仙人送來的娃娃,就是聰明,聽了一遍就能做出來。
葉老漢看著兒孫,臉上露出笑容,自從葉清出生後,家裏變得越來越好。
葉老大這才對開作坊有信心,相信閨女能賺到錢。
“清丫你準備找誰來做工,用我留在家裏幫你嗎。”葉大郎看向妹妹。
“哥,不用你來幫忙,我這是小本生意。還不一定能不能做起來,萬一做不起來,你們賣炭賺錢,也不會影響家裏。”
“清丫,那你準備找誰來幫忙。”葉老大不放心閨女。
“葉玄哥怎麽樣,他在山上做不了什麽,跟著我幹不知道他願不願意。”
葉清說的葉玄是本家的一個堂哥,從小腿腳不利索,站著看不出來,一走路就能看出兩條腿不一樣長。
平時在地裏幹活還行,上下山不方便,容易摔倒。
葉老大想了想,覺得很合適。葉玄也是他看著長大的,去年在山上摔得鼻青臉腫的,被人送下山,躺了一個月才好利索。
“你準備給他開多少工錢。”
“我這個剛開始,還不知道能不能掙錢,隻能給兩百文一個月。等以後賺錢了,再漲工錢。”葉清越說底氣越不足,畢竟燒炭掙的更多。
葉老大聽得皺眉,是有點少了。
葉老漢看著兩個人的樣子,知道鑽了牛角尖。
“你們這是和燒炭比,他又不能上山,本來這個錢也賺不到。去城裏找活,一個月還掙不了這麽多。老大,你去問問,行不行的讓他自己做決定。”
葉老漢想給葉玄一個掙錢機會,他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家裏還有好幾個孩子,到他不一定能拿出多少銀子。
葉老大轉過彎來,“我去問問,清丫什麽時候開始幹活。”
“明天吧,還要找三個人,一個人洗紅薯,一個人切,還有一個人用石磨。”
李氏在旁邊提醒,“你三爺爺家的荷花嬸這活能幹,又不是多累的活,她在家沒什麽事。”
“荷花嬸不用上山嗎。”
“今年山上全用男人,賣炭的不用這麽多人。而且今年開始的早,可以慢慢幹。”葉老大去裏正家問過今年的安排。
葉老大帶著閨女去找人,沒一會四個人就找到了,去問的人家都願意。
現在洗紅薯的是荷花嬸,切紅薯塊的是春花嬸子,用石磨和淘洗紅薯漿的是蘭花嬸子。
雖然葉玄年輕點,但三個嬸子的年齡大了,都能做他做奶奶了,在一塊幹活外人說不出什麽。
晚上把晾幹的粉條,切了一點,和孫大柱送過來的豆腐一起燉。
又做了一道燉蘿卜,裏麵放了好多粉條。燉了一會,白色的粉條變軟,看上去晶瑩剔透、柔滑細長。
等菜熟了,盛到盤子裏,大家迫不及待的夾了一筷子,小心的嚼著。
葉清慢慢的嚼著,就感覺入口絲滑柔軟,勁道有嚼勁。
“清丫好吃,和買的沒什麽區別。”葉辰景剛咽下嘴裏的粉條,就開始發表看法。
葉大郎嘴裏有吃的,沒有說話。但是點頭的動作,不難看出他的滿意。
葉清自信滿滿,感覺自己的地主生活不遠了。
到了開工這天,幾個嬸子和葉玄都來了,葉大郎幫著放了鞭炮,葉清的小作坊正式開工。
葉清給幾人分配好工作,大家開始忙活起來。
四個人先洗紅薯,紅薯都是葉老大送過來的,葉清自己做生意,按收購價給了葉老大。
葉大郎看著這裏步入正軌,就離開去山上,村裏燒炭也是今天開工。
幾個嬸子都是老實本分的人,沒有仗著輩分,對葉青安排的活指手畫腳。
葉玄不是個多話的,雖然走路不是很方便,但在平地上走慢點也不影響。
作坊裏的重活累活,他都搶著幹。
開工第一天,大家幹活都很賣力。作坊裏的氛圍也很好,聊著天就把活幹了。
“我爹他們估計忙不過來,我負責作坊裏的事。”
“清丫真能耐,好好幹,要是有要幫忙的,你來找我。隻是這個出租我還要和村裏人商量商量,你明天再來一趟。”議事廳畢竟是村裏的。
葉清答應了明天一早過來,就先回去準備洗紅薯。
到家後,葉清拿出自己攢的銀子,讓葉老大幫著去訂了個大的石磨。
上次孫家做豆腐的石磨就是在陳石匠家買的,葉老大到的時候,正好有一個成品,直接給了銀子拉回家。
這兩天家裏沒事,全家幫著洗紅薯。洗好的紅薯,切成小塊,用石磨磨碎。
葉清讓二叔幫著自己做了五個大木桶,把磨碎的紅薯,裝到布袋裏。
然後在木桶裏反複清洗紅薯渣,最後把過濾出來的水靜放一段時間。
把桶裏的水倒出去,剩下的白色的東西,就是澱粉。
第一桶出來的澱粉,葉清留出來,曬幹後分給幾家做菜用。
其他幾桶的曬幹碾碎,加水攪成濃稠的糊糊。
拿出家裏夏天炒龍蝦的大鐵鍋,點火燒水,用特製的漏桶,往鍋裏下粉條。
這些都是葉清指揮著葉老大幫著幹的,她的小身板,根本舉不動漏桶。
粉條定型後,撈出來掛在杆子上曬幹。
家裏先做了一百斤紅心紅薯和一百斤白心紅薯的粉條,等幹了稱一下,對比一下哪種出粉量高。
等晾幹的時間,葉清先去打掃租的房子。村裏同意一個月一百文租給她,但是要愛惜房子。
一百文一個月,葉清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石板鋪的地麵,還有好幾間房子,這環境做紅薯粉幹淨又衛生。
葉老大和葉大郎幫著把工具搬了過來,特別是幾個大桶。
還做了幾個晾粉條的架子,鍘刀買了一個,用來切粉條。
等了兩天粉條晾幹了,全家圍在一起,看葉老大稱份量。
紅心紅薯一百斤出了差不多十四斤粉條,白心的一百斤出了十六斤多粉條。
“清丫,你真的做出來了,還是白心的出粉多。”葉大郎很激動,這可是他親自參與做出來的。
周氏自豪的看著閨女,清丫真不愧是仙人送來的娃娃,就是聰明,聽了一遍就能做出來。
葉老漢看著兒孫,臉上露出笑容,自從葉清出生後,家裏變得越來越好。
葉老大這才對開作坊有信心,相信閨女能賺到錢。
“清丫你準備找誰來做工,用我留在家裏幫你嗎。”葉大郎看向妹妹。
“哥,不用你來幫忙,我這是小本生意。還不一定能不能做起來,萬一做不起來,你們賣炭賺錢,也不會影響家裏。”
“清丫,那你準備找誰來幫忙。”葉老大不放心閨女。
“葉玄哥怎麽樣,他在山上做不了什麽,跟著我幹不知道他願不願意。”
葉清說的葉玄是本家的一個堂哥,從小腿腳不利索,站著看不出來,一走路就能看出兩條腿不一樣長。
平時在地裏幹活還行,上下山不方便,容易摔倒。
葉老大想了想,覺得很合適。葉玄也是他看著長大的,去年在山上摔得鼻青臉腫的,被人送下山,躺了一個月才好利索。
“你準備給他開多少工錢。”
“我這個剛開始,還不知道能不能掙錢,隻能給兩百文一個月。等以後賺錢了,再漲工錢。”葉清越說底氣越不足,畢竟燒炭掙的更多。
葉老大聽得皺眉,是有點少了。
葉老漢看著兩個人的樣子,知道鑽了牛角尖。
“你們這是和燒炭比,他又不能上山,本來這個錢也賺不到。去城裏找活,一個月還掙不了這麽多。老大,你去問問,行不行的讓他自己做決定。”
葉老漢想給葉玄一個掙錢機會,他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家裏還有好幾個孩子,到他不一定能拿出多少銀子。
葉老大轉過彎來,“我去問問,清丫什麽時候開始幹活。”
“明天吧,還要找三個人,一個人洗紅薯,一個人切,還有一個人用石磨。”
李氏在旁邊提醒,“你三爺爺家的荷花嬸這活能幹,又不是多累的活,她在家沒什麽事。”
“荷花嬸不用上山嗎。”
“今年山上全用男人,賣炭的不用這麽多人。而且今年開始的早,可以慢慢幹。”葉老大去裏正家問過今年的安排。
葉老大帶著閨女去找人,沒一會四個人就找到了,去問的人家都願意。
現在洗紅薯的是荷花嬸,切紅薯塊的是春花嬸子,用石磨和淘洗紅薯漿的是蘭花嬸子。
雖然葉玄年輕點,但三個嬸子的年齡大了,都能做他做奶奶了,在一塊幹活外人說不出什麽。
晚上把晾幹的粉條,切了一點,和孫大柱送過來的豆腐一起燉。
又做了一道燉蘿卜,裏麵放了好多粉條。燉了一會,白色的粉條變軟,看上去晶瑩剔透、柔滑細長。
等菜熟了,盛到盤子裏,大家迫不及待的夾了一筷子,小心的嚼著。
葉清慢慢的嚼著,就感覺入口絲滑柔軟,勁道有嚼勁。
“清丫好吃,和買的沒什麽區別。”葉辰景剛咽下嘴裏的粉條,就開始發表看法。
葉大郎嘴裏有吃的,沒有說話。但是點頭的動作,不難看出他的滿意。
葉清自信滿滿,感覺自己的地主生活不遠了。
到了開工這天,幾個嬸子和葉玄都來了,葉大郎幫著放了鞭炮,葉清的小作坊正式開工。
葉清給幾人分配好工作,大家開始忙活起來。
四個人先洗紅薯,紅薯都是葉老大送過來的,葉清自己做生意,按收購價給了葉老大。
葉大郎看著這裏步入正軌,就離開去山上,村裏燒炭也是今天開工。
幾個嬸子都是老實本分的人,沒有仗著輩分,對葉青安排的活指手畫腳。
葉玄不是個多話的,雖然走路不是很方便,但在平地上走慢點也不影響。
作坊裏的重活累活,他都搶著幹。
開工第一天,大家幹活都很賣力。作坊裏的氛圍也很好,聊著天就把活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