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叫家長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裏的顧夫子也買了兩畝旱地,雖然旱地也有很多草,但比荒地土質要好。
顧夫子喜歡村裏的氛圍,已經完全把靠山村當自己家,買點地有收成,能補充點家用。
葉辰景幾人的對聯生意很火,每天早出晚歸,掙了不少錢。
兩個人在家寫對聯,已經跟不上賣的速度,他們想了其他的辦法。
把對聯包給村裏的私塾,找了幾個寫字好的,幫著一起寫對聯。
葉辰景提供紅紙,兩副一文錢。顧夫子收了這錢,買了筆墨紙硯獎勵寫的好的孩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關越來越近。葉老大開始張羅著給各處送年禮,先給葉二郎的師傅送了雞鴨和豬肉兔子肉,還有糕點。
再去給薑夫子送了年禮,還有明年的束修。
幾家關係好的,也沒忘記送。也有人來葉家送年禮。劉豹因為粉條生意,給葉清送了幾種糕點,還去裏正家坐了坐。
幾家親戚家,也要去送。特別是衛家,葉大郎今年剛成親,還要送重禮。
等送完禮,也到了年二十九。幾個讀書人對聯生意結束了,趴在葉老家分錢。
除去成本,每人能分一兩銀子,對於幾個孩子來說,已經不少了。
葉辰景把自己的那份給了周氏,“娘錢都給你,留著過年買肉吃。”
周氏欣慰的看著兒子,從裏麵拿出四百文,又還給他。
“好孩子,我們還是四六分,和你哥你妹一樣。這麽大小夥子,手裏留點錢,和同窗一起出去吃個飯。”
葉辰景也知道家裏的規矩,接過錢小心的放到自己的錢箱裏。
眨眼間就到了年三十,葉二郎也放假回來。一大早起來,先把家裏的對聯裏裏外外都貼好。
連幾輛牛車上都沒放過,貼上出入平安行好運,順風順水遇貴人。
貼完對聯,家裏開始剁餡包餃子。今年家裏準備包兩種餡,一種蘿卜餡,一種韭菜餡。
這點韭菜得來不容易,就夠一頓餃子的。是葉老漢在後院用木箱子種的,周圍圍上草墊子,底下每天燒點濕柴,提高溫度。
刮風下雨都圍上墊子,有太陽的時候,掀開曬曬。
種了一大木箱子,就收了這一點點,也能改改口味。
今年是衛欣在家過的第一個年,家裏準備了十六個菜,還是葉二郎掌勺。
等餡子剁好,李氏來調餡,衛欣和麵。
“嫂子,我擀皮,你們包。”葉辰景就會擀皮這一個活。
李氏帶著孫女和孫媳婦包餃子,半個時辰就包了兩大圓筐,夠晚上一家人吃的。
葉二郎和周氏廚房裏也收拾好了,就等著一到時間,就開炒。
忙完這些,家裏人開始沐浴更衣,換上過年的新衣服。
等換完新衣服,過年的氛圍來了,村裏到處是放鞭炮的。
葉老漢帶著家裏的孩子去葉家的祠堂祭祖,今年村裏有錢了,祭祖辦的很正式。
到了傍晚,葉家的年夜飯開始,葉老大難得陪著葉老漢喝了點酒。
這頓飯吃了快一個時辰,才停下。桌上的菜都沒吃完,也寓意著年年有餘。
除夕夜要守歲,家裏人都沒睡。一年到頭都很忙,難得有個時間大家說說話。
大家說著新的一年裏自己的打算,葉大郎想多掙點錢,葉二郎想著今年努力點,爭取早日出徒。
葉辰景就想好好讀書,葉清的想法更實際一點。
她想建個作坊,建個大一點的作坊,各個區域分開,增大生產量。
葉清把自己想好的作坊圖,畫給家裏人看,大家都幫著提意見。
“爹,年後我要建作坊,家裏要不要擴建一下,一畝的宅基地,我們沒蓋多少地方。”
葉老大有些驚訝,沒想到話題轉到他那裏。他沒考慮過這事,現在家裏還夠住。
葉清看出葉老大的想法,分析給他聽。“爹,你看家裏來個人都沒有地方住。我們再建一進院子,你們和爺爺奶奶住後院,哥嫂住前院。”
葉老大想到明年添個孫子,確實沒地方住。和周氏對視了一眼,都看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隻是衛欣還在這,怕她臉皮薄,沒說出口。
“清丫,行呀。家裏在擴建一些,再挖兩個地窖。”葉老大同意了。
葉清更興奮了,和哥哥嫂子討論擴建的樣式。
衛欣也希望能多建兩間,兩個弟弟偶爾來住兩天,也有地方。
終於熬到子時,大家放完鞭炮去睡覺,明天一早還要去拜年。
葉清感覺剛閉上眼,就被喊醒,起來放鞭炮迎財神,吃餃子。
衛欣新媳婦第一年拜年,家裏都準備了大紅包,二叔和三叔家都包了大紅包。
到了年初二,葉大郎和衛欣回娘家。因為這個,家裏的親戚都準備初三走親戚。
今年輪到葉老二家做飯招待親戚,每年在一家吃飯聊天,省事還不用來回拿東西看親戚。
等幾家熱鬧的吃過飯,年也算過完了。
葉二郎去上工,讀書人去讀書,大家又恢複平日的忙碌。
大舅舅家的表哥鐵頭從私塾裏退出來,跟著葉清去作坊幹活。
葉清先安排表哥洗紅薯,在切紅薯,每個步驟都做半個月。
先熟練流程,以後遇到問題也知道是哪裏出現問題。
葉清先找葉玄談了話,擔心他誤會表哥進來搶他的位置。
葉清對兩個人的未來都有安排,隨著作坊的擴大,需要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鐵頭來了一個多月,適應的很好。他性格好,肯用功,還謙虛愛請教,葉清觀察了一段時間,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葉老大忙活著家裏新買的地,正好有新買的犁,一人牽牛,一人扶犁,半天的時間就能犁一畝地。
葉老大趕著春耕完去種地,每天天快黑了才到家。
“大郎,這個點了,幾個讀書的怎麽還沒回來,平時早就回來了。”葉老大擔心的看著外麵。
“爹我去迎一迎,是不是車壞路上了。”葉大郎也不放心。
兩人說著話,就聽到外麵傳來牛車聲,沒過一會,葉辰景推門進來。
還沒等葉老大開口,葉辰景先開了口,“爹,夫子明天讓你去趟私塾。”
葉老大一臉凝重,“五郎你在私塾打架了,還是怎麽了,怎麽還被叫家長。”
顧夫子喜歡村裏的氛圍,已經完全把靠山村當自己家,買點地有收成,能補充點家用。
葉辰景幾人的對聯生意很火,每天早出晚歸,掙了不少錢。
兩個人在家寫對聯,已經跟不上賣的速度,他們想了其他的辦法。
把對聯包給村裏的私塾,找了幾個寫字好的,幫著一起寫對聯。
葉辰景提供紅紙,兩副一文錢。顧夫子收了這錢,買了筆墨紙硯獎勵寫的好的孩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關越來越近。葉老大開始張羅著給各處送年禮,先給葉二郎的師傅送了雞鴨和豬肉兔子肉,還有糕點。
再去給薑夫子送了年禮,還有明年的束修。
幾家關係好的,也沒忘記送。也有人來葉家送年禮。劉豹因為粉條生意,給葉清送了幾種糕點,還去裏正家坐了坐。
幾家親戚家,也要去送。特別是衛家,葉大郎今年剛成親,還要送重禮。
等送完禮,也到了年二十九。幾個讀書人對聯生意結束了,趴在葉老家分錢。
除去成本,每人能分一兩銀子,對於幾個孩子來說,已經不少了。
葉辰景把自己的那份給了周氏,“娘錢都給你,留著過年買肉吃。”
周氏欣慰的看著兒子,從裏麵拿出四百文,又還給他。
“好孩子,我們還是四六分,和你哥你妹一樣。這麽大小夥子,手裏留點錢,和同窗一起出去吃個飯。”
葉辰景也知道家裏的規矩,接過錢小心的放到自己的錢箱裏。
眨眼間就到了年三十,葉二郎也放假回來。一大早起來,先把家裏的對聯裏裏外外都貼好。
連幾輛牛車上都沒放過,貼上出入平安行好運,順風順水遇貴人。
貼完對聯,家裏開始剁餡包餃子。今年家裏準備包兩種餡,一種蘿卜餡,一種韭菜餡。
這點韭菜得來不容易,就夠一頓餃子的。是葉老漢在後院用木箱子種的,周圍圍上草墊子,底下每天燒點濕柴,提高溫度。
刮風下雨都圍上墊子,有太陽的時候,掀開曬曬。
種了一大木箱子,就收了這一點點,也能改改口味。
今年是衛欣在家過的第一個年,家裏準備了十六個菜,還是葉二郎掌勺。
等餡子剁好,李氏來調餡,衛欣和麵。
“嫂子,我擀皮,你們包。”葉辰景就會擀皮這一個活。
李氏帶著孫女和孫媳婦包餃子,半個時辰就包了兩大圓筐,夠晚上一家人吃的。
葉二郎和周氏廚房裏也收拾好了,就等著一到時間,就開炒。
忙完這些,家裏人開始沐浴更衣,換上過年的新衣服。
等換完新衣服,過年的氛圍來了,村裏到處是放鞭炮的。
葉老漢帶著家裏的孩子去葉家的祠堂祭祖,今年村裏有錢了,祭祖辦的很正式。
到了傍晚,葉家的年夜飯開始,葉老大難得陪著葉老漢喝了點酒。
這頓飯吃了快一個時辰,才停下。桌上的菜都沒吃完,也寓意著年年有餘。
除夕夜要守歲,家裏人都沒睡。一年到頭都很忙,難得有個時間大家說說話。
大家說著新的一年裏自己的打算,葉大郎想多掙點錢,葉二郎想著今年努力點,爭取早日出徒。
葉辰景就想好好讀書,葉清的想法更實際一點。
她想建個作坊,建個大一點的作坊,各個區域分開,增大生產量。
葉清把自己想好的作坊圖,畫給家裏人看,大家都幫著提意見。
“爹,年後我要建作坊,家裏要不要擴建一下,一畝的宅基地,我們沒蓋多少地方。”
葉老大有些驚訝,沒想到話題轉到他那裏。他沒考慮過這事,現在家裏還夠住。
葉清看出葉老大的想法,分析給他聽。“爹,你看家裏來個人都沒有地方住。我們再建一進院子,你們和爺爺奶奶住後院,哥嫂住前院。”
葉老大想到明年添個孫子,確實沒地方住。和周氏對視了一眼,都看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隻是衛欣還在這,怕她臉皮薄,沒說出口。
“清丫,行呀。家裏在擴建一些,再挖兩個地窖。”葉老大同意了。
葉清更興奮了,和哥哥嫂子討論擴建的樣式。
衛欣也希望能多建兩間,兩個弟弟偶爾來住兩天,也有地方。
終於熬到子時,大家放完鞭炮去睡覺,明天一早還要去拜年。
葉清感覺剛閉上眼,就被喊醒,起來放鞭炮迎財神,吃餃子。
衛欣新媳婦第一年拜年,家裏都準備了大紅包,二叔和三叔家都包了大紅包。
到了年初二,葉大郎和衛欣回娘家。因為這個,家裏的親戚都準備初三走親戚。
今年輪到葉老二家做飯招待親戚,每年在一家吃飯聊天,省事還不用來回拿東西看親戚。
等幾家熱鬧的吃過飯,年也算過完了。
葉二郎去上工,讀書人去讀書,大家又恢複平日的忙碌。
大舅舅家的表哥鐵頭從私塾裏退出來,跟著葉清去作坊幹活。
葉清先安排表哥洗紅薯,在切紅薯,每個步驟都做半個月。
先熟練流程,以後遇到問題也知道是哪裏出現問題。
葉清先找葉玄談了話,擔心他誤會表哥進來搶他的位置。
葉清對兩個人的未來都有安排,隨著作坊的擴大,需要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鐵頭來了一個多月,適應的很好。他性格好,肯用功,還謙虛愛請教,葉清觀察了一段時間,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葉老大忙活著家裏新買的地,正好有新買的犁,一人牽牛,一人扶犁,半天的時間就能犁一畝地。
葉老大趕著春耕完去種地,每天天快黑了才到家。
“大郎,這個點了,幾個讀書的怎麽還沒回來,平時早就回來了。”葉老大擔心的看著外麵。
“爹我去迎一迎,是不是車壞路上了。”葉大郎也不放心。
兩人說著話,就聽到外麵傳來牛車聲,沒過一會,葉辰景推門進來。
還沒等葉老大開口,葉辰景先開了口,“爹,夫子明天讓你去趟私塾。”
葉老大一臉凝重,“五郎你在私塾打架了,還是怎麽了,怎麽還被叫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