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領錢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葉清沒有再跟著去,幾個哥哥熟悉了過程,可以自己去。
葉清去作坊忙活,年前大家都買年貨,粉條賣的特別好。作坊又招了幾個人,議事廳後院都快站不下人了。
村裏的木炭生意,還在做,隻是山上燒炭的活結束了。
葉裏正帶著村裏的賬本去縣衙,找吳縣令交了稅,回來準備分錢。
今年燒炭比較波折,燒的比去年多,還去楊城賣了兩趟。
村裏人都等著分錢,畢竟前麵掙的都買地了,過年還等著分錢買年貨。
葉裏正也是個利索人,賬房算清要分的銀子,直接敲響銅鑼,給大家分錢。
家裏孩子多的幹的多,分的錢也多。
這讓家裏人口少的人家很羨慕,已經說好媳婦的人家,年前去送大禮,就希望年後早點娶回家,為家裏開枝散葉。
裏正站在台子上,扯著嗓子喊話。
“今年我們能靠燒炭掙錢,要先感謝縣衙的支持,還要感謝村裏人的努力,最後還要感謝葉清,是她去年先出主意幹成的這個大事。”
葉裏正停下話頭,底下村裏人給麵子的喊,“也感謝裏正操心。”
“去年因為大家缺錢,所以分給葉清的少了點,今年她沒參與進來,但我們不能忘了她的功勞,今年繼續給葉清分三十兩銀子,大家沒有意見吧。”
村裏人都是知道感恩的人,念著葉清的好,沒有人反對。
裏正看著沒人反對,麵上很滿意,接著說。“但我也要說清楚,這個錢隻給三年,過了三年,如果另有貢獻,再重新給,葉清你有意見嗎。”
葉清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情,去年她也是想讓家裏掙錢,才出了這個主意,沒想到村裏還記得。
葉清沒有猶豫,也回了沒有意見,村裏分錢大會,正式開始。
一些婦人圍在一邊看熱鬧,她們也想賺錢,自己掙錢花的硬氣。
提到葉清,她們趕緊圍了過來。
“清丫,你的作坊還要人嗎,我家裏沒事,也能去幹。”王家一個嬸子關心的問。
葉清看著議事廳的後院,快要放不下作坊裏的東西。她準備年後再添個石磨,多生產點粉條。
這樣就要蓋自己的作坊,擴建完作坊,就要招人。
她清了清嗓子,“大家放心吧,隻要是作坊裏要人,先選村裏的。”
大家聽了這話放心了,在旁邊誇著葉清能幹,小小年紀就能開起來這麽大的一個作坊。
葉清被誇的不好意思,先回了作坊,去幫著切紅薯。
葉汐和葉湘兩人對作坊非常用心,每天把賬理得清清楚楚,讓葉清省了很多心。
作坊外就是分錢的地方,從早上到晚上,外麵聊天的聲音,還有孩子玩鬧聲,一直沒有斷。
晚上回到家,葉清分的三十兩銀子,葉老大幫著領回來。
葉老漢是按炭窯燒炭份量拿錢,拿了十兩銀子。
葉老大是銷售組長,分的也不少,有十二兩銀子。
葉大郎反而領的更多,他去了趟楊城,還帶回了改良後的犁,分了二十兩銀子。
葉老漢的錢和去年一樣,周氏也沒收,讓老兩口拿著,手裏有錢,心裏不慌。
葉大郎的錢留了十二兩,葉清的留了十八兩,其他的都讓他們自己收著。
衛欣手裏拿著八兩銀子,心裏有點慌。
雖然葉大郎說過,家裏的錢和公中四六分,但這個時代講的是不分家,小輩手裏不能有私產。
沒想到葉家這麽開明,這麽多錢,家裏說不要就不要。
葉大郎看到衛欣的不安,在桌子下拍了拍她的手,讓她安心收下。
衛欣心裏的忐忑才少了幾分,大著膽子收下銀子。
葉清就坦然多了,伸手拿著自己的錢。
周氏也很心疼分出的錢,但終歸還是在家裏,這樣想想,心裏好受多了。
分完錢,就到了年二十三,家裏早上起來,就開始打掃房間。
村裏的習俗二十三先打掃衛生,晚上再送灶老爺上天言好事。
家裏打掃幹淨,葉老大有空去看水塘裏的魚。
找了徐三兄弟,幫著放水抓魚,年前是魚貴的時候,還能掙一筆。
這時候是天氣最冷的時間,水麵帶著薄冰,一般人都不願意幹這活。
徐三兄弟家裏兄弟多,負擔重,年後都要說親,這會掙點錢,年後手裏也能寬裕點。
先把水放幹淨,魚都擱淺了,這時候穿著兔皮靴,靴子外麵在套層鞋子,腳不碰涼水,身上就沒這麽冷。
村裏一些愛看熱鬧的,都去水塘旁玩,邊看邊討論,水塘裏出多少魚。
隻是越看,心裏越癢癢。一畝水塘出了六百多斤魚,一斤魚十文錢,還能賣六兩銀子。
葉老大沒有管這些事,懶得去城裏一點點賣,找了魚販子,全部給了他。
葉老二家的水塘也是這樣,留下過年要吃的魚,剩下的都賣掉。
算上賣藕和蓮子的錢,葉老二賺的更多。
“大哥今年在買點水塘嗎。”葉老二掙了錢,還想再買點。
“買啊,錢在手裏又不能生崽,多買地才能錢生錢。”葉老大被閨女洗腦成功。
葉老二覺得有道理,下午就去裏正那裏買了兩畝。村裏聽說的,都去買了點。
葉老大也去買了,又買了三畝水田,三畝旱地,兩畝水塘,兩畝林地。
葉清把作坊裏的賬盤了盤,年二十五就放了假。
每人多發了一個月的工錢,還發了對聯和從楊城帶來的海產品。
葉玄後來單獨去了趟楊城,葉清多包了點銀子,給了五兩銀子,這是對葉玄的認可。
葉汐和葉湘一樣給了紅包,她們是管理人員,一人包了一兩銀子。
今年開始的晚,還有成本投入,分完錢葉清還剩四十多兩銀子,加上海產品掙的十幾兩。
又分給周氏六成,手裏還剩二十多兩,加上村裏分的,葉清手裏能動的有四十兩左右.
葉清打算年後建自己的作坊,打算二十兩放手裏不動,其他錢全部拿去買地。
葉清距離地主婆的夢想又近了一步,幸虧靠山村周圍沒什麽人家,周邊村子也不願意把地買的這麽遠,才讓村裏人想買多少有多少。
葉清去作坊忙活,年前大家都買年貨,粉條賣的特別好。作坊又招了幾個人,議事廳後院都快站不下人了。
村裏的木炭生意,還在做,隻是山上燒炭的活結束了。
葉裏正帶著村裏的賬本去縣衙,找吳縣令交了稅,回來準備分錢。
今年燒炭比較波折,燒的比去年多,還去楊城賣了兩趟。
村裏人都等著分錢,畢竟前麵掙的都買地了,過年還等著分錢買年貨。
葉裏正也是個利索人,賬房算清要分的銀子,直接敲響銅鑼,給大家分錢。
家裏孩子多的幹的多,分的錢也多。
這讓家裏人口少的人家很羨慕,已經說好媳婦的人家,年前去送大禮,就希望年後早點娶回家,為家裏開枝散葉。
裏正站在台子上,扯著嗓子喊話。
“今年我們能靠燒炭掙錢,要先感謝縣衙的支持,還要感謝村裏人的努力,最後還要感謝葉清,是她去年先出主意幹成的這個大事。”
葉裏正停下話頭,底下村裏人給麵子的喊,“也感謝裏正操心。”
“去年因為大家缺錢,所以分給葉清的少了點,今年她沒參與進來,但我們不能忘了她的功勞,今年繼續給葉清分三十兩銀子,大家沒有意見吧。”
村裏人都是知道感恩的人,念著葉清的好,沒有人反對。
裏正看著沒人反對,麵上很滿意,接著說。“但我也要說清楚,這個錢隻給三年,過了三年,如果另有貢獻,再重新給,葉清你有意見嗎。”
葉清沒想到還有自己的事情,去年她也是想讓家裏掙錢,才出了這個主意,沒想到村裏還記得。
葉清沒有猶豫,也回了沒有意見,村裏分錢大會,正式開始。
一些婦人圍在一邊看熱鬧,她們也想賺錢,自己掙錢花的硬氣。
提到葉清,她們趕緊圍了過來。
“清丫,你的作坊還要人嗎,我家裏沒事,也能去幹。”王家一個嬸子關心的問。
葉清看著議事廳的後院,快要放不下作坊裏的東西。她準備年後再添個石磨,多生產點粉條。
這樣就要蓋自己的作坊,擴建完作坊,就要招人。
她清了清嗓子,“大家放心吧,隻要是作坊裏要人,先選村裏的。”
大家聽了這話放心了,在旁邊誇著葉清能幹,小小年紀就能開起來這麽大的一個作坊。
葉清被誇的不好意思,先回了作坊,去幫著切紅薯。
葉汐和葉湘兩人對作坊非常用心,每天把賬理得清清楚楚,讓葉清省了很多心。
作坊外就是分錢的地方,從早上到晚上,外麵聊天的聲音,還有孩子玩鬧聲,一直沒有斷。
晚上回到家,葉清分的三十兩銀子,葉老大幫著領回來。
葉老漢是按炭窯燒炭份量拿錢,拿了十兩銀子。
葉老大是銷售組長,分的也不少,有十二兩銀子。
葉大郎反而領的更多,他去了趟楊城,還帶回了改良後的犁,分了二十兩銀子。
葉老漢的錢和去年一樣,周氏也沒收,讓老兩口拿著,手裏有錢,心裏不慌。
葉大郎的錢留了十二兩,葉清的留了十八兩,其他的都讓他們自己收著。
衛欣手裏拿著八兩銀子,心裏有點慌。
雖然葉大郎說過,家裏的錢和公中四六分,但這個時代講的是不分家,小輩手裏不能有私產。
沒想到葉家這麽開明,這麽多錢,家裏說不要就不要。
葉大郎看到衛欣的不安,在桌子下拍了拍她的手,讓她安心收下。
衛欣心裏的忐忑才少了幾分,大著膽子收下銀子。
葉清就坦然多了,伸手拿著自己的錢。
周氏也很心疼分出的錢,但終歸還是在家裏,這樣想想,心裏好受多了。
分完錢,就到了年二十三,家裏早上起來,就開始打掃房間。
村裏的習俗二十三先打掃衛生,晚上再送灶老爺上天言好事。
家裏打掃幹淨,葉老大有空去看水塘裏的魚。
找了徐三兄弟,幫著放水抓魚,年前是魚貴的時候,還能掙一筆。
這時候是天氣最冷的時間,水麵帶著薄冰,一般人都不願意幹這活。
徐三兄弟家裏兄弟多,負擔重,年後都要說親,這會掙點錢,年後手裏也能寬裕點。
先把水放幹淨,魚都擱淺了,這時候穿著兔皮靴,靴子外麵在套層鞋子,腳不碰涼水,身上就沒這麽冷。
村裏一些愛看熱鬧的,都去水塘旁玩,邊看邊討論,水塘裏出多少魚。
隻是越看,心裏越癢癢。一畝水塘出了六百多斤魚,一斤魚十文錢,還能賣六兩銀子。
葉老大沒有管這些事,懶得去城裏一點點賣,找了魚販子,全部給了他。
葉老二家的水塘也是這樣,留下過年要吃的魚,剩下的都賣掉。
算上賣藕和蓮子的錢,葉老二賺的更多。
“大哥今年在買點水塘嗎。”葉老二掙了錢,還想再買點。
“買啊,錢在手裏又不能生崽,多買地才能錢生錢。”葉老大被閨女洗腦成功。
葉老二覺得有道理,下午就去裏正那裏買了兩畝。村裏聽說的,都去買了點。
葉老大也去買了,又買了三畝水田,三畝旱地,兩畝水塘,兩畝林地。
葉清把作坊裏的賬盤了盤,年二十五就放了假。
每人多發了一個月的工錢,還發了對聯和從楊城帶來的海產品。
葉玄後來單獨去了趟楊城,葉清多包了點銀子,給了五兩銀子,這是對葉玄的認可。
葉汐和葉湘一樣給了紅包,她們是管理人員,一人包了一兩銀子。
今年開始的晚,還有成本投入,分完錢葉清還剩四十多兩銀子,加上海產品掙的十幾兩。
又分給周氏六成,手裏還剩二十多兩,加上村裏分的,葉清手裏能動的有四十兩左右.
葉清打算年後建自己的作坊,打算二十兩放手裏不動,其他錢全部拿去買地。
葉清距離地主婆的夢想又近了一步,幸虧靠山村周圍沒什麽人家,周邊村子也不願意把地買的這麽遠,才讓村裏人想買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