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對勁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想不明白,先放到一邊,繼續探聽情況。
葉汐很擅長和人相處,現在已經把沈府的蔬菜和肉蛋生意接下來。不知道沈富知道後,心裏會有什麽想法。
葉清的作坊建好了,她不著急搬,先放半個月通風。
葉老大家的院子開始擴建,後院的兔籠還有牲口棚往後挪。
現在一畝大的宅基地才用了四分之一,葉老大準備後麵在把正屋和左右廂房建起來。
以後後院葉老漢和李氏住正房,他和周氏住左廂房,葉清住右廂房。
前院三個兒子住,在後麵建牲口棚,把家裏的雞鴨兔子豬還有牛都挪過去。
院子建大一點,後院還能放東西。
等幾個孩子成親後,就給他們分家,這樣家裏住的也寬敞。
現在家裏有錢,後院就建磚瓦房,屋裏地上鋪紅磚,外麵院子裏鋪石板。
前後院建上洗浴房,人多也不用排隊等。
地裏的活葉老大招了長工,除了徐三兄弟,又在季村找了三個老實本分的人。
今年地裏還要種西瓜和甜瓜,村裏人一起種,以後熟了可以供應武安城和楊城。
去年葉老大還和青雲齋的商隊簽了合同,今年他們也會來收購。
春天忙活種草藥,夏天賣西瓜,冬天賣木炭,一年四季都在賺錢,生活越來越好。
葉清忙完家裏的活,去城裏幫葉汐。
她先去了一趟青雲齋,幫著把家裏的兔子送過去。
她把兔子交給夥計,就去找管事的。
“掌櫃的我來打聽一下情況,林大夫的家人找到了嗎。”葉清熟門熟路的找到掌櫃的。
“清丫來了,你爹怎麽沒來。”
“我爹在家看著蓋房子,今天正好我要進城,就把兔子帶過來。”
“清丫真能幹,林大夫的家人找到了,他們在漢陽城的望山村,也是打聽了好久才打聽到的。”
葉清大喜,這可是個好消息。又問了一些他們的現狀,才心滿意足的去找林大夫。
她今天來這趟,也是有點別的心思,沒想到真的聽到這個好消息。
林大夫剛回來,今天他休息,周圍鄰居請他去看病,他去瞧了瞧。
“林爺爺,好消息,好消息。”
林大夫放下水瓢,直起腰,看了一眼長勢很好的花,回頭和葉清說話。
“什麽好消息,路上撿錢了。”林大夫開著玩笑。
“比這更開心的好消息。”
“你大嫂有孩子了,還是你二哥定親了。”林大夫猜測著。
葉清先扶林大夫坐下,又把桌子上的水杯,放遠一點。
“林叔他們找到了,全部都好著呢。”葉清把最重要的說出來。
林大夫眼含淚水,嘴角顫抖,張了兩次嘴,才說出話來。
“清丫,你沒騙我吧,這是真的嗎。”
葉清理解他的心情,“林爺爺是真的,林叔和嬸子還有幾個哥哥都好好的。他們現在在漢陽城的望山村,林叔在那行醫,現在買了地建了房,過的很好。”
林大夫聽得認真,“清丫他們有說以後怎麽打算的嗎。”
“說了,現在地裏種了莊稼,等收了糧食,在把房子和地賣了,過來找你們。”
林大夫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偷偷的掐了一下胳膊,才相信這是真的。
葉清擔心林大夫太激動,年紀大了,不能大喜大悲。
趕忙轉移話題,“林爺爺,昨天姐姐看到你從沈家出來,他們家是誰生病了嗎。”
“沒有生病,就是調養身體。沈老爺比較注重養生,半個月就找我看看。”
葉清裝作好奇的樣子問道,“沈家真的隻有一個太太嗎,聽說沈老爺身邊沒有妾室。”
這也不是什麽秘密,整個武安城的人都知道。
“就一個沈夫人,多了也沒什麽用。”林大夫突然停了話頭,轉了話題去聊別的。
葉清的感覺更奇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有什麽隱情。
她也沒再追問,林大夫不會和一個小姑娘說這些的。
葉清從林大夫家離開,去找葉汐。
到了沈家那條街,看到葉汐拉著一個丫鬟模樣的小姑娘說話。
看到葉清來了,送給小姑娘半斤糕點,結束了聊天。
“姐姐,剛才那是誰。”
“孫婆婆的孫女,就是被指成通房的那個。”
“看打扮,還是丫鬟樣子。”
“沒做成,孫婆婆找人說情,換了一個人。”葉汐知道的比較多。
“還是沒說為什麽嗎。”葉清詢問道。
“沒有,不過剛才那個姑娘說了兩句。說是沒分家前大房和二房關係不好,大夫人罵二夫人是狐狸精,不過大老爺對兩個少爺很關心,讀書的先生和定的親都是他給找的。”
葉清覺的不對勁,但也說不清哪裏不對勁。
妯娌之間不對付,這是很正常的事。兩個少爺是沈家血脈,大老爺有能力,關心一下也正常。
回去的路上,葉清一直在琢磨。再加上林大夫說的那句話,她的直覺告訴她,裏麵肯定有事。
回到家,葉清找葉老大幫忙,讓他再去林大夫那裏問問,是不是有什麽內情。
就憑兩家的關係,林大夫應該能透露一二。
葉老大看著閨女的作坊,生意少了,一直很著急。他又幫不上什麽忙,恨不得去打一頓沈富。
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沈家家大業大,還有當官的大哥,是他們這樣的人家鬥不過的。
有了突破口,葉老大第二天一大早,先去找林大夫。
葉清把事情交給葉老大,她就不管了,帶著旺財和黑仔去山上看葡萄。
山上的桃花開了,風一吹花瓣落下,風景很美。
家裏在建房,沒人有空帶著旺財和黑仔出來,現在有葉清帶著,漫山遍野的跑,你追我趕,玩的歡快。
葉清沒有管他們,每個花椒樹都看了一遍。今年花開的多,應該能接不少。
去年摘得那些花椒,沒舍得賣,留在家裏做菜吃。
樹下發的小樹苗,選了一些長的粗壯的,做了記號。
一些長勢不好的,就用隨身帶的砍刀,直接砍了去。等回到山下,讓人上來移摘。
葉汐很擅長和人相處,現在已經把沈府的蔬菜和肉蛋生意接下來。不知道沈富知道後,心裏會有什麽想法。
葉清的作坊建好了,她不著急搬,先放半個月通風。
葉老大家的院子開始擴建,後院的兔籠還有牲口棚往後挪。
現在一畝大的宅基地才用了四分之一,葉老大準備後麵在把正屋和左右廂房建起來。
以後後院葉老漢和李氏住正房,他和周氏住左廂房,葉清住右廂房。
前院三個兒子住,在後麵建牲口棚,把家裏的雞鴨兔子豬還有牛都挪過去。
院子建大一點,後院還能放東西。
等幾個孩子成親後,就給他們分家,這樣家裏住的也寬敞。
現在家裏有錢,後院就建磚瓦房,屋裏地上鋪紅磚,外麵院子裏鋪石板。
前後院建上洗浴房,人多也不用排隊等。
地裏的活葉老大招了長工,除了徐三兄弟,又在季村找了三個老實本分的人。
今年地裏還要種西瓜和甜瓜,村裏人一起種,以後熟了可以供應武安城和楊城。
去年葉老大還和青雲齋的商隊簽了合同,今年他們也會來收購。
春天忙活種草藥,夏天賣西瓜,冬天賣木炭,一年四季都在賺錢,生活越來越好。
葉清忙完家裏的活,去城裏幫葉汐。
她先去了一趟青雲齋,幫著把家裏的兔子送過去。
她把兔子交給夥計,就去找管事的。
“掌櫃的我來打聽一下情況,林大夫的家人找到了嗎。”葉清熟門熟路的找到掌櫃的。
“清丫來了,你爹怎麽沒來。”
“我爹在家看著蓋房子,今天正好我要進城,就把兔子帶過來。”
“清丫真能幹,林大夫的家人找到了,他們在漢陽城的望山村,也是打聽了好久才打聽到的。”
葉清大喜,這可是個好消息。又問了一些他們的現狀,才心滿意足的去找林大夫。
她今天來這趟,也是有點別的心思,沒想到真的聽到這個好消息。
林大夫剛回來,今天他休息,周圍鄰居請他去看病,他去瞧了瞧。
“林爺爺,好消息,好消息。”
林大夫放下水瓢,直起腰,看了一眼長勢很好的花,回頭和葉清說話。
“什麽好消息,路上撿錢了。”林大夫開著玩笑。
“比這更開心的好消息。”
“你大嫂有孩子了,還是你二哥定親了。”林大夫猜測著。
葉清先扶林大夫坐下,又把桌子上的水杯,放遠一點。
“林叔他們找到了,全部都好著呢。”葉清把最重要的說出來。
林大夫眼含淚水,嘴角顫抖,張了兩次嘴,才說出話來。
“清丫,你沒騙我吧,這是真的嗎。”
葉清理解他的心情,“林爺爺是真的,林叔和嬸子還有幾個哥哥都好好的。他們現在在漢陽城的望山村,林叔在那行醫,現在買了地建了房,過的很好。”
林大夫聽得認真,“清丫他們有說以後怎麽打算的嗎。”
“說了,現在地裏種了莊稼,等收了糧食,在把房子和地賣了,過來找你們。”
林大夫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偷偷的掐了一下胳膊,才相信這是真的。
葉清擔心林大夫太激動,年紀大了,不能大喜大悲。
趕忙轉移話題,“林爺爺,昨天姐姐看到你從沈家出來,他們家是誰生病了嗎。”
“沒有生病,就是調養身體。沈老爺比較注重養生,半個月就找我看看。”
葉清裝作好奇的樣子問道,“沈家真的隻有一個太太嗎,聽說沈老爺身邊沒有妾室。”
這也不是什麽秘密,整個武安城的人都知道。
“就一個沈夫人,多了也沒什麽用。”林大夫突然停了話頭,轉了話題去聊別的。
葉清的感覺更奇怪,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有什麽隱情。
她也沒再追問,林大夫不會和一個小姑娘說這些的。
葉清從林大夫家離開,去找葉汐。
到了沈家那條街,看到葉汐拉著一個丫鬟模樣的小姑娘說話。
看到葉清來了,送給小姑娘半斤糕點,結束了聊天。
“姐姐,剛才那是誰。”
“孫婆婆的孫女,就是被指成通房的那個。”
“看打扮,還是丫鬟樣子。”
“沒做成,孫婆婆找人說情,換了一個人。”葉汐知道的比較多。
“還是沒說為什麽嗎。”葉清詢問道。
“沒有,不過剛才那個姑娘說了兩句。說是沒分家前大房和二房關係不好,大夫人罵二夫人是狐狸精,不過大老爺對兩個少爺很關心,讀書的先生和定的親都是他給找的。”
葉清覺的不對勁,但也說不清哪裏不對勁。
妯娌之間不對付,這是很正常的事。兩個少爺是沈家血脈,大老爺有能力,關心一下也正常。
回去的路上,葉清一直在琢磨。再加上林大夫說的那句話,她的直覺告訴她,裏麵肯定有事。
回到家,葉清找葉老大幫忙,讓他再去林大夫那裏問問,是不是有什麽內情。
就憑兩家的關係,林大夫應該能透露一二。
葉老大看著閨女的作坊,生意少了,一直很著急。他又幫不上什麽忙,恨不得去打一頓沈富。
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沈家家大業大,還有當官的大哥,是他們這樣的人家鬥不過的。
有了突破口,葉老大第二天一大早,先去找林大夫。
葉清把事情交給葉老大,她就不管了,帶著旺財和黑仔去山上看葡萄。
山上的桃花開了,風一吹花瓣落下,風景很美。
家裏在建房,沒人有空帶著旺財和黑仔出來,現在有葉清帶著,漫山遍野的跑,你追我趕,玩的歡快。
葉清沒有管他們,每個花椒樹都看了一遍。今年花開的多,應該能接不少。
去年摘得那些花椒,沒舍得賣,留在家裏做菜吃。
樹下發的小樹苗,選了一些長的粗壯的,做了記號。
一些長勢不好的,就用隨身帶的砍刀,直接砍了去。等回到山下,讓人上來移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