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義診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來找林大夫的人,也有些懷疑。
有人去了裏正家,讓他帶人先查看井水。
萬一真的有人投毒,也能給村裏提個醒 。
林大夫父子兩人先去了葉辛家,給葉辛媳婦喬念看診。
梨花扶著兒子坐在凳子上,焦急的等著林大夫。
林大夫進了門,讓兒子拿出脈枕,讓喬念把手放上麵。
林大夫閉著眼睛,仔細的聽了會。又問了上次來月事的時間,這才收了手。
“林大夫,我這兒媳怎麽了,快急死我了。”
林大夫站起身,向梨花道喜,“恭喜,家裏要添丁了。”
梨花和葉辛沒有想的是這個原因,剛才喬念收拾魚的時候,開始吐的。
想來是剛有身孕,聞不得腥味。
梨花喜得扶著一臉羞意的兒媳婦進屋躺著,又出來給了林大夫一個紅封。
林大夫不要,他又沒開藥,鄉裏鄉親的不能收錢。
“林大夫知道你不想收錢,這是喜事,讓你也沾沾喜氣,來年找個孫媳婦,抱上重孫。”
這話林大夫愛聽,笑嗬嗬的接了紅封,跟著去了第二家。
到了第二家,家裏人也是一片慌張,今年村裏條件好了,過年就想做點好的,沒想到還沒動手,兒媳婦就開始難受。
林大夫搭手一摸,就知道問題所在。
隻是他為人小心謹慎,還是問了最近的身體情況。
這個婦人也是懷孕了,前麵一直在忙,沒有注意身體情況。
第三個來請大夫的人,臉上已經全是喜意。
這是好兆頭,說不得家裏也要添丁。
林大夫也沒耽擱,去了第三家,果真和預料的差不多,也是懷孕了。
林大夫和林佑滿臉喜意,一大早就遇到三個喜事,家裏肯定會越過越好。
他們還沒回去,裏正得了消息過來了。
“林大夫,這些孩子怎麽了。”
林大夫看見裏正,帶著兒子迎過去。
“裏正,大喜啊,這幾家都要添丁,村裏後繼有人了。”
裏正大喜,讓他們照顧好孕婦,來年抱個胖娃娃。
林佑在旁邊看他們說完話,向裏正行禮。
“裏正叔,感謝村裏照顧我爹。”
裏正眯著眼仔細打量了一下林佑,看著眼前的男人三十多歲,長的高大健壯,看著就是個實誠孩子。
“你爹帶著你兒子,吃了不少苦,以後好好孝順你爹。”
林佑連聲答應,又說了一些好話,感激靠山村裏人。
林大夫看著兒子和裏正聊的火熱,一個念頭出現在腦海中。
“裏正,今天年二十九了,我們爺孫幾個,想在村裏義診一天,報答村裏對我們的照顧。”
林佑一愣,也跟著他爹一起說義診。
這是林大夫的一片心意,帶著兒子融入靠山村。
他兒子來的晚,沒給村裏做貢獻。不像其他外來人家,經過和村子一起共進退,讓村裏從內心接納了他們。
裏正看著兩人是真心願意,替村裏人答應了下來。
裏正讓幾個孩子,滿村的通知議事廳有義診,想去看的人可以直接去。
村裏離武安城遠,有些小毛病,就在家裏硬扛,不想浪費那個錢。
這次聽說林家義診,忙完了都去議事廳看看。
林大夫帶著兒子和兩個大孫子,帶著醫藥箱,去了議事廳。
林文誌和林文宇從小跟著祖父學醫,走散的這幾年,跟著林佑學習,現在也算是出師了。
林家爺孫四人,分成四隊。小毛病讓兩個年輕孩子看,其他的讓林大夫和林佑看。
四人醫術都很好,全村看了一遍,也才到傍晚。
村裏這兩年吃的好,穿的暖,逃荒路上虧空的身子養回來了。
年輕的婦人開始有孩子,這次義診就診出十幾個有身孕的。
整個靠山村喜氣洋洋,裏正也很高興,村裏孩子多了,以後十裏八村的不敢欺負他們。
葉老七和裏正開玩笑,“明年賬上的銀子要少了,要給這麽多孩子發口糧。”
“再多點我也願意,多子多孫才是有福氣。”
葉清扶著李氏過來看診,林大夫看見兩人,招手讓她們過去。
“你們怎麽來了,哪裏不舒服我去家裏看看。外麵太冷了,清丫一會你扶著你奶小心點。”
兩家關係好,葉清也沒有客氣,直接應了。
林大夫仔細的詢問了一會,身體沒什麽,就是年紀大了,多熬點骨頭湯喝。
葉清把要注意的事項記在腦子裏,回去隔三差五給奶奶做點有營養的。
“林大夫看著來的人不多了,一會你們也回去吧,天黑了冷。”葉清不放心的叮囑林大夫。
“知道了,你們快回去吧,路上小心點。”
葉清扶著李氏到家的時候,衛欣正在刷鍋。
手裏的鍋有些奇形怪狀,中間還有一個擋板。
“清丫,這是做什麽用的,也不能炒菜。”
葉清沒有回答衛欣的問題,反而賣了個關子。
“明天你就知道了。”
衛欣知道葉清主意多,沒有追根究底,明天就能知道。
葉二郎在灶房裏忙活,他要做幾鍋糕點出來,給家裏人嚐嚐他做的新品種。
院子裏的烤鴨爐子傳出烤鴨的香味,葉清平時比較忙,很少有空做烤鴨。
這次葉二郎在家,多做幾隻出來,留著過年吃。
葉清抱著剛睡醒的平安逗他,“平安叫姑姑,叫姑姑給你糖吃。”
平安小朋友啊啊的應和著,和葉清聊的火熱。
葉辰景給周氏打下手,準備過年用的餃子餡。
他們是北邊過來的,過年不吃餃子,感覺像是沒有過年一樣。
家裏人多,要準備的餡就很多,要把初一的吃食準備出來。
村裏的規矩,初一不能動刀,也不能動針和剪刀。
一家人都在忙,葉老大帶著大兒子在殺羊。
今年家裏喂的羊多,殺一隻吃吃。
雞魚更是不可少的,今年家裏魚塘裏的魚沒有賣。
大的撈出來,留下自家吃的,剩下的給了長工,帶回去吃。
徐三兄弟很感謝葉老大一家,他們最早跟著葉老大家當長工,現在都已經是管事,管理後邊來的長工。
前兩天,還背著半袋子鬆子,送過來給孩子們當零嘴。
有人去了裏正家,讓他帶人先查看井水。
萬一真的有人投毒,也能給村裏提個醒 。
林大夫父子兩人先去了葉辛家,給葉辛媳婦喬念看診。
梨花扶著兒子坐在凳子上,焦急的等著林大夫。
林大夫進了門,讓兒子拿出脈枕,讓喬念把手放上麵。
林大夫閉著眼睛,仔細的聽了會。又問了上次來月事的時間,這才收了手。
“林大夫,我這兒媳怎麽了,快急死我了。”
林大夫站起身,向梨花道喜,“恭喜,家裏要添丁了。”
梨花和葉辛沒有想的是這個原因,剛才喬念收拾魚的時候,開始吐的。
想來是剛有身孕,聞不得腥味。
梨花喜得扶著一臉羞意的兒媳婦進屋躺著,又出來給了林大夫一個紅封。
林大夫不要,他又沒開藥,鄉裏鄉親的不能收錢。
“林大夫知道你不想收錢,這是喜事,讓你也沾沾喜氣,來年找個孫媳婦,抱上重孫。”
這話林大夫愛聽,笑嗬嗬的接了紅封,跟著去了第二家。
到了第二家,家裏人也是一片慌張,今年村裏條件好了,過年就想做點好的,沒想到還沒動手,兒媳婦就開始難受。
林大夫搭手一摸,就知道問題所在。
隻是他為人小心謹慎,還是問了最近的身體情況。
這個婦人也是懷孕了,前麵一直在忙,沒有注意身體情況。
第三個來請大夫的人,臉上已經全是喜意。
這是好兆頭,說不得家裏也要添丁。
林大夫也沒耽擱,去了第三家,果真和預料的差不多,也是懷孕了。
林大夫和林佑滿臉喜意,一大早就遇到三個喜事,家裏肯定會越過越好。
他們還沒回去,裏正得了消息過來了。
“林大夫,這些孩子怎麽了。”
林大夫看見裏正,帶著兒子迎過去。
“裏正,大喜啊,這幾家都要添丁,村裏後繼有人了。”
裏正大喜,讓他們照顧好孕婦,來年抱個胖娃娃。
林佑在旁邊看他們說完話,向裏正行禮。
“裏正叔,感謝村裏照顧我爹。”
裏正眯著眼仔細打量了一下林佑,看著眼前的男人三十多歲,長的高大健壯,看著就是個實誠孩子。
“你爹帶著你兒子,吃了不少苦,以後好好孝順你爹。”
林佑連聲答應,又說了一些好話,感激靠山村裏人。
林大夫看著兒子和裏正聊的火熱,一個念頭出現在腦海中。
“裏正,今天年二十九了,我們爺孫幾個,想在村裏義診一天,報答村裏對我們的照顧。”
林佑一愣,也跟著他爹一起說義診。
這是林大夫的一片心意,帶著兒子融入靠山村。
他兒子來的晚,沒給村裏做貢獻。不像其他外來人家,經過和村子一起共進退,讓村裏從內心接納了他們。
裏正看著兩人是真心願意,替村裏人答應了下來。
裏正讓幾個孩子,滿村的通知議事廳有義診,想去看的人可以直接去。
村裏離武安城遠,有些小毛病,就在家裏硬扛,不想浪費那個錢。
這次聽說林家義診,忙完了都去議事廳看看。
林大夫帶著兒子和兩個大孫子,帶著醫藥箱,去了議事廳。
林文誌和林文宇從小跟著祖父學醫,走散的這幾年,跟著林佑學習,現在也算是出師了。
林家爺孫四人,分成四隊。小毛病讓兩個年輕孩子看,其他的讓林大夫和林佑看。
四人醫術都很好,全村看了一遍,也才到傍晚。
村裏這兩年吃的好,穿的暖,逃荒路上虧空的身子養回來了。
年輕的婦人開始有孩子,這次義診就診出十幾個有身孕的。
整個靠山村喜氣洋洋,裏正也很高興,村裏孩子多了,以後十裏八村的不敢欺負他們。
葉老七和裏正開玩笑,“明年賬上的銀子要少了,要給這麽多孩子發口糧。”
“再多點我也願意,多子多孫才是有福氣。”
葉清扶著李氏過來看診,林大夫看見兩人,招手讓她們過去。
“你們怎麽來了,哪裏不舒服我去家裏看看。外麵太冷了,清丫一會你扶著你奶小心點。”
兩家關係好,葉清也沒有客氣,直接應了。
林大夫仔細的詢問了一會,身體沒什麽,就是年紀大了,多熬點骨頭湯喝。
葉清把要注意的事項記在腦子裏,回去隔三差五給奶奶做點有營養的。
“林大夫看著來的人不多了,一會你們也回去吧,天黑了冷。”葉清不放心的叮囑林大夫。
“知道了,你們快回去吧,路上小心點。”
葉清扶著李氏到家的時候,衛欣正在刷鍋。
手裏的鍋有些奇形怪狀,中間還有一個擋板。
“清丫,這是做什麽用的,也不能炒菜。”
葉清沒有回答衛欣的問題,反而賣了個關子。
“明天你就知道了。”
衛欣知道葉清主意多,沒有追根究底,明天就能知道。
葉二郎在灶房裏忙活,他要做幾鍋糕點出來,給家裏人嚐嚐他做的新品種。
院子裏的烤鴨爐子傳出烤鴨的香味,葉清平時比較忙,很少有空做烤鴨。
這次葉二郎在家,多做幾隻出來,留著過年吃。
葉清抱著剛睡醒的平安逗他,“平安叫姑姑,叫姑姑給你糖吃。”
平安小朋友啊啊的應和著,和葉清聊的火熱。
葉辰景給周氏打下手,準備過年用的餃子餡。
他們是北邊過來的,過年不吃餃子,感覺像是沒有過年一樣。
家裏人多,要準備的餡就很多,要把初一的吃食準備出來。
村裏的規矩,初一不能動刀,也不能動針和剪刀。
一家人都在忙,葉老大帶著大兒子在殺羊。
今年家裏喂的羊多,殺一隻吃吃。
雞魚更是不可少的,今年家裏魚塘裏的魚沒有賣。
大的撈出來,留下自家吃的,剩下的給了長工,帶回去吃。
徐三兄弟很感謝葉老大一家,他們最早跟著葉老大家當長工,現在都已經是管事,管理後邊來的長工。
前兩天,還背著半袋子鬆子,送過來給孩子們當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