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整理書房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有種的桐樹,不缺燈油,
書房裏點了三盞燈,整個房間猶如白晝。
兩人看的入迷,葉清幾人回來,兩人都沒有發現。
葉清擔心他們累壞眼睛,進去把他們趕了出來,明天起來再來看。
兩人被趕出書房也不惱,抓著葉清詢問書的來源。
他們聽說葉清給來往的行人做生意,拿書過來,就給打折券,有些佩服她的遠見。
書房裏的這些書,比家裏的田地都值錢。
葉家也能被稱作耕讀傳家,以後家裏的讀書人受益無窮。
“清丫,家裏的書還有誰知道。”葉辰景想到家裏的其他兄弟。
“誰都知道。”葉大郎在旁邊補充。
兩人嚇了一跳,看著書本很新,不像是很多人翻閱過。
葉大郎看著兩人目瞪口呆的樣子,有些想笑。
“清丫比你們想的格局還要大,她找私塾的學生,又抄了兩份,一份放在碼頭的書鋪裏,留著賣或者繼續換書。另外一份捐給村裏的私塾。”
葉辰景和葉辰宇對視一眼,兩人都能想象的到,幾十年後的靠山村,會出現很多人才。
現在家裏的書,已經比很多人家的書都多。
“哥,你們在家這幾天,肯定看不完所有的書。你們挑挑想看的書,我找人給你們抄一份,帶回書院看。”葉清大氣的說。
葉辰景和葉辰宇眼裏好似有光在閃,這次先生讓他們去參加鄉試,是讓他們去感受一下,考上的可能性不大。
有了這些書,他們對於下一次的考試,勢在必得。
葉辰宇等李氏和葉老漢回來,和兩人說了會話,回家休息,他明天要早點來看書。
第二天葉大郎去上值的時候,葉辰景讓他在碼頭上找個季村的人,給衛嘉捎個信,讓他來家裏一趟。
書房是拿葉辰景那一排的廂房改的,一排三間房,拿出來兩間做成書房。
裏麵是按照現代圖書館書架的設計,定製了幾個書架。
又找葉二叔定做了幾個大書桌,一米寬,一米五長,上麵還有準備的筆墨紙硯。
葉辰景進來就愛上了這個設計,一人一張桌子,互相不打擾看書。
葉辰宇來的很早,過來的時候家裏人還在吃早飯。
“七郎,再吃點,吃個棒子,這是嫩棒子,地裏的棒子都快熟了,這些是專門晚種的,留著煮著吃。”周氏遞過來一個。
“大伯娘,我在家吃完飯了。”雖然這樣說,手還是誠實的接過棒子。
這是留的甜棒子,吃起來又糯又香,葉辰宇就是矜持了一下,很快加入吃棒子的行列。
等一家人吃完飯,收拾好桌子,惦記了一晚上的林文軒也來了。
葉清給三人一人準備了一杯水,一盤糕點,才讓他們進去。
葉清和鄭琴坐在院子裏,眼睛看著書房,果然沒一會就聽見林文軒的驚呼聲。
葉清和鄭琴對視一眼,果然和他們想的一樣。
鄭琴跟著葉清去了後院,她們去了葉清的小書房,這裏布置的很溫暖,兩人靠在靠枕上,拿著幾本故事書,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隻是才看了半個時辰,前麵傳來喧鬧聲。
兩人起身去了前麵,原來是衛嘉夫妻來了。
“衛大哥,巧兒姐,你們這麽快就接到消息過來了。”葉清想著大哥才出門一個多時辰。
“什麽消息,你們給我捎信了,我們是來家裏坐坐,找我有什麽事嗎。”衛嘉和巧兒臉上一片迷茫。
葉辰景給他解釋,“早上讓大哥找人給你們捎信,讓你們過來一趟,沒想到捎信的人還沒回去,你先來了。”
“找我有事嗎,有事你說話,我肯定來幫忙。”衛嘉感激葉家幫著照顧爺奶。
“找你當然有好事,清丫整了個書房,喊你一起來看書。”葉辰宇嘿嘿笑出聲。
衛嘉剛才還在疑惑,怎麽兩人都在這,原來是有新書。
衛嘉心裏有些癢,能讓人捎信給他,肯定是好書。
衛欣看著弟弟心思都轉到書上,推著他去書房看書,她們帶著巧兒去後院說話。
葉清同樣給他準備了一盞茶和一盤子糕點,看著他們人多,又送進去一壺水。
葉辰景進去之前還專門問了葉清可不可以改變位置,現在書籍排的有些亂,正好他們要挑選書籍,可以幫著分分類。
葉清爽快的答應,她看不懂這些,都是按收到書的先後順序,放到書架上的。
四人在書房裏待到中午都沒有出門,等到中午做好飯,才被叫出來吃飯。
“清丫,你真厲害,能找到這麽多書,肯定花了不少錢。”林文軒讚賞的看著她。
葉清連忙解釋,“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村裏所有人的努力。隻要在碼頭開鋪子的人家,都願意給捐書的九折優惠。”
他們沒有想到村裏人這麽無私,畢竟給了優惠,鋪子就少賺了。
葉老漢看出這幾個孩子很感動,鼓勵他們考個進士,算是報答村裏人。
下午四人又進了書房,家裏人沒有進去打擾他們。
衛欣和薑巧兒處的很好,家裏吃的多玩的多,巧兒待的很開心。
到了傍晚,衛嘉帶著巧兒回去,說好了明天繼續來看書。
林文軒被留下吃飯,兩家離得近,晚點回去也沒關係。
葉辰宇想留下和葉辰景擠擠一起睡,被沈氏過來拎走了。
他們在家待不了幾天,葉老三夫妻也想多看看兒子。
葉辰宇明白沈氏的心意,跟著回去了。
等到了第二天,沈氏跟著一起過來,還帶了十斤排骨。
家裏就她一個人,還不如一起過來陪著李氏說話。
兒子一天兩頓的在這邊吃,她也不好意思一點不表示。
帶著這麽多肉過來,她順便也蹭兩頓飯,人多還熱鬧一點。
葉清早上去書房轉了一圈,書架上的書全部被整理了一遍。
按照科舉和不是科舉的書,分成兩大類。兩大類裏麵在細分成幾個小類,現在想找書,不用再全屋翻。
四人把要帶走的書找了出來,葉清讓他們把書名寫下來,讓平安帶給夫子。
書房裏點了三盞燈,整個房間猶如白晝。
兩人看的入迷,葉清幾人回來,兩人都沒有發現。
葉清擔心他們累壞眼睛,進去把他們趕了出來,明天起來再來看。
兩人被趕出書房也不惱,抓著葉清詢問書的來源。
他們聽說葉清給來往的行人做生意,拿書過來,就給打折券,有些佩服她的遠見。
書房裏的這些書,比家裏的田地都值錢。
葉家也能被稱作耕讀傳家,以後家裏的讀書人受益無窮。
“清丫,家裏的書還有誰知道。”葉辰景想到家裏的其他兄弟。
“誰都知道。”葉大郎在旁邊補充。
兩人嚇了一跳,看著書本很新,不像是很多人翻閱過。
葉大郎看著兩人目瞪口呆的樣子,有些想笑。
“清丫比你們想的格局還要大,她找私塾的學生,又抄了兩份,一份放在碼頭的書鋪裏,留著賣或者繼續換書。另外一份捐給村裏的私塾。”
葉辰景和葉辰宇對視一眼,兩人都能想象的到,幾十年後的靠山村,會出現很多人才。
現在家裏的書,已經比很多人家的書都多。
“哥,你們在家這幾天,肯定看不完所有的書。你們挑挑想看的書,我找人給你們抄一份,帶回書院看。”葉清大氣的說。
葉辰景和葉辰宇眼裏好似有光在閃,這次先生讓他們去參加鄉試,是讓他們去感受一下,考上的可能性不大。
有了這些書,他們對於下一次的考試,勢在必得。
葉辰宇等李氏和葉老漢回來,和兩人說了會話,回家休息,他明天要早點來看書。
第二天葉大郎去上值的時候,葉辰景讓他在碼頭上找個季村的人,給衛嘉捎個信,讓他來家裏一趟。
書房是拿葉辰景那一排的廂房改的,一排三間房,拿出來兩間做成書房。
裏麵是按照現代圖書館書架的設計,定製了幾個書架。
又找葉二叔定做了幾個大書桌,一米寬,一米五長,上麵還有準備的筆墨紙硯。
葉辰景進來就愛上了這個設計,一人一張桌子,互相不打擾看書。
葉辰宇來的很早,過來的時候家裏人還在吃早飯。
“七郎,再吃點,吃個棒子,這是嫩棒子,地裏的棒子都快熟了,這些是專門晚種的,留著煮著吃。”周氏遞過來一個。
“大伯娘,我在家吃完飯了。”雖然這樣說,手還是誠實的接過棒子。
這是留的甜棒子,吃起來又糯又香,葉辰宇就是矜持了一下,很快加入吃棒子的行列。
等一家人吃完飯,收拾好桌子,惦記了一晚上的林文軒也來了。
葉清給三人一人準備了一杯水,一盤糕點,才讓他們進去。
葉清和鄭琴坐在院子裏,眼睛看著書房,果然沒一會就聽見林文軒的驚呼聲。
葉清和鄭琴對視一眼,果然和他們想的一樣。
鄭琴跟著葉清去了後院,她們去了葉清的小書房,這裏布置的很溫暖,兩人靠在靠枕上,拿著幾本故事書,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隻是才看了半個時辰,前麵傳來喧鬧聲。
兩人起身去了前麵,原來是衛嘉夫妻來了。
“衛大哥,巧兒姐,你們這麽快就接到消息過來了。”葉清想著大哥才出門一個多時辰。
“什麽消息,你們給我捎信了,我們是來家裏坐坐,找我有什麽事嗎。”衛嘉和巧兒臉上一片迷茫。
葉辰景給他解釋,“早上讓大哥找人給你們捎信,讓你們過來一趟,沒想到捎信的人還沒回去,你先來了。”
“找我有事嗎,有事你說話,我肯定來幫忙。”衛嘉感激葉家幫著照顧爺奶。
“找你當然有好事,清丫整了個書房,喊你一起來看書。”葉辰宇嘿嘿笑出聲。
衛嘉剛才還在疑惑,怎麽兩人都在這,原來是有新書。
衛嘉心裏有些癢,能讓人捎信給他,肯定是好書。
衛欣看著弟弟心思都轉到書上,推著他去書房看書,她們帶著巧兒去後院說話。
葉清同樣給他準備了一盞茶和一盤子糕點,看著他們人多,又送進去一壺水。
葉辰景進去之前還專門問了葉清可不可以改變位置,現在書籍排的有些亂,正好他們要挑選書籍,可以幫著分分類。
葉清爽快的答應,她看不懂這些,都是按收到書的先後順序,放到書架上的。
四人在書房裏待到中午都沒有出門,等到中午做好飯,才被叫出來吃飯。
“清丫,你真厲害,能找到這麽多書,肯定花了不少錢。”林文軒讚賞的看著她。
葉清連忙解釋,“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村裏所有人的努力。隻要在碼頭開鋪子的人家,都願意給捐書的九折優惠。”
他們沒有想到村裏人這麽無私,畢竟給了優惠,鋪子就少賺了。
葉老漢看出這幾個孩子很感動,鼓勵他們考個進士,算是報答村裏人。
下午四人又進了書房,家裏人沒有進去打擾他們。
衛欣和薑巧兒處的很好,家裏吃的多玩的多,巧兒待的很開心。
到了傍晚,衛嘉帶著巧兒回去,說好了明天繼續來看書。
林文軒被留下吃飯,兩家離得近,晚點回去也沒關係。
葉辰宇想留下和葉辰景擠擠一起睡,被沈氏過來拎走了。
他們在家待不了幾天,葉老三夫妻也想多看看兒子。
葉辰宇明白沈氏的心意,跟著回去了。
等到了第二天,沈氏跟著一起過來,還帶了十斤排骨。
家裏就她一個人,還不如一起過來陪著李氏說話。
兒子一天兩頓的在這邊吃,她也不好意思一點不表示。
帶著這麽多肉過來,她順便也蹭兩頓飯,人多還熱鬧一點。
葉清早上去書房轉了一圈,書架上的書全部被整理了一遍。
按照科舉和不是科舉的書,分成兩大類。兩大類裏麵在細分成幾個小類,現在想找書,不用再全屋翻。
四人把要帶走的書找了出來,葉清讓他們把書名寫下來,讓平安帶給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