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準備東西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已經訂好了流程,抄書的錢月底一起結。
中午林文軒在葉家吃的飯,到了晚上,帶著選好的一本書,回家吃飯。
周氏留他在家吃,林文軒沒好意思一直在葉家蹭飯。
晚上葉老三回來,直接來了葉老大家,這次帶來了五斤蝦和兩條魚。
他們決定兒子回去讀書之前,都賴在大哥家吃飯。
葉老漢和李氏最高興,兒孫都在身邊,看著一家人說說笑笑,飯都多吃了半碗。
晚上臨睡前,李氏拿了二兩銀子給周氏。
“老大家的,這是二兩銀子,這幾天老三家的三人在家裏吃飯,給你們添麻煩了,這是你爹和我補貼的飯錢。”李氏知道大兒子不缺錢,但還是要有表示。
周氏沒把三人來吃飯放在心上,老三還帶了東西過來。
做飯的時候,老三家的也在灶房幫忙。
他們就是想親近兒子,幾個孩子在家待不了幾天。
“娘,這錢你收著,我不能要。老三家帶東西來了,就是不帶,家裏又不是吃不起飯,不能要你的錢。”周氏不收。
李氏給了幾次沒有給出去,看著周氏沒有嫌棄老三一家來吃飯,樂嗬嗬的放回錢袋子。
他們老兩口有不少養老錢,家裏孩子孝順,在家也不用做什麽。
她不管家裏的事,讓她做什麽做什麽。多吃飯身體好,就是對兒孫最大的幫助。
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林文軒來家裏換書,帶來了十幾個香囊,分給家裏的老人和孩子。
這次林文軒帶回去三本書,都是和最近學的內容有關,裏麵有一些前輩的注解,看了大有啟發。
衛嘉那天走的時候,帶回去四本書。他在家裏還要忙著打理家裏的生意,看書的時間少。
葉辰景在家看了兩天書,被村裏的顧夫子,請到私塾,讓他給私塾裏的孩子分享科考的經驗。
他們已經是秀才,是村裏孩子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分享一下經驗,能激勵孩子們讀書的樂趣。
葉辰宇被裏正叫過去,讓他給村裏人分享府城的經曆。
裏正和說書人說好了,先讓他休息兩天。
葉辰宇性格開朗,一點不怕生。晚上搬著個板凳,坐在議事廳門口,給村裏人講府城的繁華,講書院的故事。
村裏的孩子看葉辰宇的眼光都不一樣了,晚上聽完回去,嚷著以後去白鹿書院讀書。
家裏長輩肯定不會打擊孩子的夢想,還會拿著葉辰景和葉辰宇來鼓勵孩子。
靠山村的孩子內心都種下了一粒種子,讀書能讓人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私塾那邊知道拿過去的書是葉辰景要帶走的,多找了幾個學生,還是找的寫字最好的幾個人。
葉辰景把書帶到書院,肯定會分享給同窗,字太難看,會丟了他的麵子。
周氏也沒閑著,給葉辰景準備要帶的東西。
葉清的織布坊研究出了新的布,很受讀書人喜歡。
葉辰景到家那天,周氏已經量了他的尺寸,拿到成衣鋪子,給他做了三套棉衣。
棉衣有薄有厚,冷了熱了都能換著穿。
家裏留的兔皮多,用兔皮給他做了兩件背心,穿在裏麵不占地方,還暖和。
被子也做了兩套新的,去年舊的被子,可以鋪在身子下麵。
葉清拿出收集的細鴨絨,家裏有養殖場,還做烤鴨生意。
剛開始沒有想到,後來衛欣感歎鴨毛不好處理,葉清才想了起來。
葉清隻要了靠近腹部最細膩的部分,拿到洗幹淨,在用熱水消毒,曬幹保存起來。
收集了快一年,才收集了幾十斤,應該能做幾床被子。
李氏和周氏兩人研究了很長時間,鴨絨要固定住,否則會到處跑絨。
他們先用一些薄紗的布,做成小格子狀,再慢慢的把鴨絨填充進去。
最後外麵再用布封一層,和裏麵縫合在一起,最後外麵再套上被罩。
“哥,你試試這個鴨絨被,不是很沉,應該比棉花被子還要暖和。”
葉辰景沒見過這種被子,用手按了按,很軟很蓬鬆。
拿起來試了試重量,估計有三四斤,輕飄飄的。
李氏和周氏也是第一次做,不知道這個被子的效果。
但想想鴨子冬天都不冷,放了這麽多鴨絨,人應該也不會太冷。
“娘,給你和爹做一床,這個鴨絨被沒有棉花沉,你們冬天不會壓的慌。”
李氏想起去年老兩口嫌被子沉,不願意蓋厚被子,差點凍感冒的事。
李氏看著這個被子很滿意,家裏鴨絨還多,她就沒反對。
周氏拉著沈氏研究怎麽做被子更好,他們打算給葉辰宇和衛嘉也做一床。
衛欣沒去養殖場,在家幫著做被子,聽說還有弟弟的,做的更起勁。
葉清剛開始在家幫著出主意,看著她們越做越熟練,她去織布坊找葉遠。
家裏現在做的鴨絨被,用的時間久了,還是會跑絨。
“葉遠哥,你看看這個鴨絨,我想做成被子或衣服,有沒有合適的布料,不讓它跑出來。”葉清期盼的看著葉遠。
葉遠接過葉清拿的鴨絨袋子,抓起一些,湊近仔細看。
葉清選的都是最細的絨毛,順著針線縫隙都能出來。
葉遠把高慧小雅和薑峻叫了過來,讓她們一起想想辦法。
三人從來沒有想過做鴨絨被,對這個沒有研究過,葉清也沒有打擾他們討論,隻是說了研究出來,獎給二十兩銀子。
葉清沒有參與他們的討論,去了賬房,找魏鴻看賬本。
“三舅舅,最近的利潤怎麽樣。”葉清坐在椅子上,好心情的問著魏鴻。
魏鴻從桌子上拿出幾個賬本遞給他們,葉清接過玲瓏閣的看起來。
“玲瓏閣的生意很不錯,作坊裏有點跟不上供應布匹。”魏鴻有些擔憂。
“沒事,我讓人去買的織布機,應該快到了。等到了,大家一起織布,應該能供應的上。”葉清先看了一眼庫存,確實不多了。
葉清再去看利潤,眼睛不由的瞪大起來。
沒想到開業以來,扣掉做活動的,和用九折券的,賬上還有兩百兩。
中午林文軒在葉家吃的飯,到了晚上,帶著選好的一本書,回家吃飯。
周氏留他在家吃,林文軒沒好意思一直在葉家蹭飯。
晚上葉老三回來,直接來了葉老大家,這次帶來了五斤蝦和兩條魚。
他們決定兒子回去讀書之前,都賴在大哥家吃飯。
葉老漢和李氏最高興,兒孫都在身邊,看著一家人說說笑笑,飯都多吃了半碗。
晚上臨睡前,李氏拿了二兩銀子給周氏。
“老大家的,這是二兩銀子,這幾天老三家的三人在家裏吃飯,給你們添麻煩了,這是你爹和我補貼的飯錢。”李氏知道大兒子不缺錢,但還是要有表示。
周氏沒把三人來吃飯放在心上,老三還帶了東西過來。
做飯的時候,老三家的也在灶房幫忙。
他們就是想親近兒子,幾個孩子在家待不了幾天。
“娘,這錢你收著,我不能要。老三家帶東西來了,就是不帶,家裏又不是吃不起飯,不能要你的錢。”周氏不收。
李氏給了幾次沒有給出去,看著周氏沒有嫌棄老三一家來吃飯,樂嗬嗬的放回錢袋子。
他們老兩口有不少養老錢,家裏孩子孝順,在家也不用做什麽。
她不管家裏的事,讓她做什麽做什麽。多吃飯身體好,就是對兒孫最大的幫助。
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林文軒來家裏換書,帶來了十幾個香囊,分給家裏的老人和孩子。
這次林文軒帶回去三本書,都是和最近學的內容有關,裏麵有一些前輩的注解,看了大有啟發。
衛嘉那天走的時候,帶回去四本書。他在家裏還要忙著打理家裏的生意,看書的時間少。
葉辰景在家看了兩天書,被村裏的顧夫子,請到私塾,讓他給私塾裏的孩子分享科考的經驗。
他們已經是秀才,是村裏孩子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分享一下經驗,能激勵孩子們讀書的樂趣。
葉辰宇被裏正叫過去,讓他給村裏人分享府城的經曆。
裏正和說書人說好了,先讓他休息兩天。
葉辰宇性格開朗,一點不怕生。晚上搬著個板凳,坐在議事廳門口,給村裏人講府城的繁華,講書院的故事。
村裏的孩子看葉辰宇的眼光都不一樣了,晚上聽完回去,嚷著以後去白鹿書院讀書。
家裏長輩肯定不會打擊孩子的夢想,還會拿著葉辰景和葉辰宇來鼓勵孩子。
靠山村的孩子內心都種下了一粒種子,讀書能讓人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私塾那邊知道拿過去的書是葉辰景要帶走的,多找了幾個學生,還是找的寫字最好的幾個人。
葉辰景把書帶到書院,肯定會分享給同窗,字太難看,會丟了他的麵子。
周氏也沒閑著,給葉辰景準備要帶的東西。
葉清的織布坊研究出了新的布,很受讀書人喜歡。
葉辰景到家那天,周氏已經量了他的尺寸,拿到成衣鋪子,給他做了三套棉衣。
棉衣有薄有厚,冷了熱了都能換著穿。
家裏留的兔皮多,用兔皮給他做了兩件背心,穿在裏麵不占地方,還暖和。
被子也做了兩套新的,去年舊的被子,可以鋪在身子下麵。
葉清拿出收集的細鴨絨,家裏有養殖場,還做烤鴨生意。
剛開始沒有想到,後來衛欣感歎鴨毛不好處理,葉清才想了起來。
葉清隻要了靠近腹部最細膩的部分,拿到洗幹淨,在用熱水消毒,曬幹保存起來。
收集了快一年,才收集了幾十斤,應該能做幾床被子。
李氏和周氏兩人研究了很長時間,鴨絨要固定住,否則會到處跑絨。
他們先用一些薄紗的布,做成小格子狀,再慢慢的把鴨絨填充進去。
最後外麵再用布封一層,和裏麵縫合在一起,最後外麵再套上被罩。
“哥,你試試這個鴨絨被,不是很沉,應該比棉花被子還要暖和。”
葉辰景沒見過這種被子,用手按了按,很軟很蓬鬆。
拿起來試了試重量,估計有三四斤,輕飄飄的。
李氏和周氏也是第一次做,不知道這個被子的效果。
但想想鴨子冬天都不冷,放了這麽多鴨絨,人應該也不會太冷。
“娘,給你和爹做一床,這個鴨絨被沒有棉花沉,你們冬天不會壓的慌。”
李氏想起去年老兩口嫌被子沉,不願意蓋厚被子,差點凍感冒的事。
李氏看著這個被子很滿意,家裏鴨絨還多,她就沒反對。
周氏拉著沈氏研究怎麽做被子更好,他們打算給葉辰宇和衛嘉也做一床。
衛欣沒去養殖場,在家幫著做被子,聽說還有弟弟的,做的更起勁。
葉清剛開始在家幫著出主意,看著她們越做越熟練,她去織布坊找葉遠。
家裏現在做的鴨絨被,用的時間久了,還是會跑絨。
“葉遠哥,你看看這個鴨絨,我想做成被子或衣服,有沒有合適的布料,不讓它跑出來。”葉清期盼的看著葉遠。
葉遠接過葉清拿的鴨絨袋子,抓起一些,湊近仔細看。
葉清選的都是最細的絨毛,順著針線縫隙都能出來。
葉遠把高慧小雅和薑峻叫了過來,讓她們一起想想辦法。
三人從來沒有想過做鴨絨被,對這個沒有研究過,葉清也沒有打擾他們討論,隻是說了研究出來,獎給二十兩銀子。
葉清沒有參與他們的討論,去了賬房,找魏鴻看賬本。
“三舅舅,最近的利潤怎麽樣。”葉清坐在椅子上,好心情的問著魏鴻。
魏鴻從桌子上拿出幾個賬本遞給他們,葉清接過玲瓏閣的看起來。
“玲瓏閣的生意很不錯,作坊裏有點跟不上供應布匹。”魏鴻有些擔憂。
“沒事,我讓人去買的織布機,應該快到了。等到了,大家一起織布,應該能供應的上。”葉清先看了一眼庫存,確實不多了。
葉清再去看利潤,眼睛不由的瞪大起來。
沒想到開業以來,扣掉做活動的,和用九折券的,賬上還有兩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