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林大嫂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娃的快樂日子結束了,他爹擔心他在碼頭上遭到報複,留在家裏跟著爺奶。
等到明年,讓他去私塾讀書。
葉清心裏有些愧疚,專門找了二娃,讓他幫家裏割草。
村裏的孩子每天都在山上玩耍,隨便抓點就有一籃子。
二娃是個勤快孩子,一天能來送兩趟,賺的錢拿來買糖。
村裏人都接了通知,大家注意著點蘇家鋪子,以防他在使壞。
蘇二管家的兒子是個有耐心的,每天兢兢業業的在碼頭上接活。
本地人的活,沒有人會找蘇家鋪子。
他隻能接點外麵來船的活,但幹活的人還要自己帶過來。
碼頭上的幹活的人,都不願意和他打交道,擔心哪天被賣了。
靠山村這邊按兵不動,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私底下已經找人調查蘇家。
葉二郎每天來往碼頭和家之間,他找了一家鋪子,離碼頭有點距離,但也不是很偏。
葉二郎招了幾個夥計,又把自己的徒弟叫了回來。
葉鬆跟著學了幾年,現在店裏的活都能幹。
這次讓他過來,熟悉一下開店的流程,等他再大一點,讓他去分店當管事的。
葉清跟著去了兩天,幫著出出主意,她對店鋪設計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葉二郎租的鋪子是個帶院子的,他想把廚房放在後院,前麵賣肉幹。
葉清想到後世的一些做法,試著說服葉二郎。
“二哥,不用把整個鋪子全部拿來賣肉幹,肉幹種類不多,留出一部分來就可以了。”
“這麽大的一個鋪子,這樣有點浪費。”葉二郎覺得地方足夠大,不用這樣摳摳搜搜。
葉清給他解釋,“你留出一米多,站幾個人看著都很多,人多就能引來其他人。”
葉二郎聽完不由得點頭,是這個道理。
“在鋪子裏做一個烤爐,讓大家看到我們的製作過程,烤爐散發出來的香味,也能吸引人。”
葉二郎沒有見過這種設計,心裏還在想著可行性。
葉清沒有再勸他,這個要看二哥的想法,她隻是提個建議。
葉清看著二哥還在猶豫,先去了書鋪。
這兩天書鋪遇到了一單大生意,一個要去京城趕考的書生,帶了十幾本書店沒有的書。
這個書生不要錢,隻要求和書店換書。
他的書不常見,葉辛沒敢做主,找了葉清做決定。
葉清見了一次這個書生,長的濃眉大眼,看著就很正派,
整個人的氣質,看著就不一般。
葉清請他留副墨寶,書店裏的書,可以隨便他看。
這個嚴書生答應的爽快,不僅留了一幅字,還留了一幅畫著碼頭的畫作。
葉清擔心嚴書生反悔,連夜找了六七個私塾裏的學生,盡快把書抄出來。
葉清進了鋪子,看著嚴書生坐在地上的墊子上,認真的看著書。
鋪子裏還有幾個人,看著也是書生模樣,都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書。
葉清請村裏的老人編的坐墊,外麵用布做了個套子,放在地上,讓站著看書的人,可以坐著看會。
葉清沒有打擾他們,直接去了後院。
葉清進去的時候,葉辛伏案寫著東西。
“清丫過來了。”葉辛抬頭看見往裏走的葉清。
“忙著呢,書店裏布置的真不錯,現在店裏的人越來越多。”葉清忍不住感歎。
“還是你主意多,店裏提供茶水,提供看書的場所,大家都很喜歡過來消磨時間。”葉辛根據葉清還有來看書的人的意見,一直在改進書店。
葉清也是按照她在家看書的需求,提出改進意見的,雖然花的錢多了一點,但看書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嚴書生的字畫在店裏嗎,我打算帶回去,這個就不放在書店裏了。”
葉清很喜歡收集這些人的墨寶,都是讀書人,說不定哪天就做了官。
以後再想收集,就沒這麽容易了。
葉清拿到最近幾天的字畫,這些字畫上另外有一張紙,上麵寫著字畫主人的信息。
她仔細的看了書畫上的信息,每幅畫都打開仔細欣賞了一會,才心滿意足的打算回去。
葉清和葉二郎打個招呼先回家了,她在碼頭上沒什麽事,還不如回家幫著忙活。
現在家裏人多,養殖場裏離不開人。
鄭琴現在聞不得油煙味,也幫不上忙。
周氏忙活一大家子的飯菜,有些忙不過來。
葉清看著天色還早,沒有甩鞭子,讓老黃牛慢悠悠的走,她哼著小曲,啃著買來的鴨脖往家去。
進了村子,葉清沒有看到什麽人。
這段時間,山上種的中藥,差不多要采了,他們要在山上看著,不能讓野物禍害了。
葉清走到村子中間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呼喊聲。
她趕緊甩著鞭子往聲音的方向去,邊走還邊應聲。
“來了,怎麽了。”
那邊聽到有人應,又大聲喊了兩句。
葉清沒聽清,趕著牛車往那走,恨不得給牛裝個翅膀,快點到那邊。
葉清拐過彎,終於看清那邊急得轉圈圈的人。
“王嬸子,怎麽了。”葉清跳下車,扶住王嬸子。
“清丫,快,快去找接生婆,你大嫂要生了。”王氏顧不得擦汗,催著葉清快去。
葉清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調轉車頭,往接生婆子家去。
葉清顧不得心疼家裏的牛,鞭子在空中抽響,老牛像是知道主人的焦急,邁開腿大步跑了起來。
“王婆婆,林家大嫂要生了,您快去看看。”葉清邊拍門邊喊人。
林家給接生婆打過招呼,這兩天都沒有出門,在家隨時等消息。
王婆婆出來開門,她大兒媳拿著接生的工具,追了出來。
“清丫,我們快去,你林大嫂第一胎,還不知道什麽樣呢。”
“伯娘,東西都帶全了吧,我趕車過來的,可以多放點。”
王婆婆笑著拍了一下葉清的手,“你這孩子,我們是去接生的,帶這麽多東西做什麽。”
葉清很有眼力見,走過來,扶著王婆婆坐上車,又幫著把東西也拎上車。
王婆婆的兒媳婦鎖好門,上了車,葉清趕著牛車往林家走。
等到明年,讓他去私塾讀書。
葉清心裏有些愧疚,專門找了二娃,讓他幫家裏割草。
村裏的孩子每天都在山上玩耍,隨便抓點就有一籃子。
二娃是個勤快孩子,一天能來送兩趟,賺的錢拿來買糖。
村裏人都接了通知,大家注意著點蘇家鋪子,以防他在使壞。
蘇二管家的兒子是個有耐心的,每天兢兢業業的在碼頭上接活。
本地人的活,沒有人會找蘇家鋪子。
他隻能接點外麵來船的活,但幹活的人還要自己帶過來。
碼頭上的幹活的人,都不願意和他打交道,擔心哪天被賣了。
靠山村這邊按兵不動,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私底下已經找人調查蘇家。
葉二郎每天來往碼頭和家之間,他找了一家鋪子,離碼頭有點距離,但也不是很偏。
葉二郎招了幾個夥計,又把自己的徒弟叫了回來。
葉鬆跟著學了幾年,現在店裏的活都能幹。
這次讓他過來,熟悉一下開店的流程,等他再大一點,讓他去分店當管事的。
葉清跟著去了兩天,幫著出出主意,她對店鋪設計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葉二郎租的鋪子是個帶院子的,他想把廚房放在後院,前麵賣肉幹。
葉清想到後世的一些做法,試著說服葉二郎。
“二哥,不用把整個鋪子全部拿來賣肉幹,肉幹種類不多,留出一部分來就可以了。”
“這麽大的一個鋪子,這樣有點浪費。”葉二郎覺得地方足夠大,不用這樣摳摳搜搜。
葉清給他解釋,“你留出一米多,站幾個人看著都很多,人多就能引來其他人。”
葉二郎聽完不由得點頭,是這個道理。
“在鋪子裏做一個烤爐,讓大家看到我們的製作過程,烤爐散發出來的香味,也能吸引人。”
葉二郎沒有見過這種設計,心裏還在想著可行性。
葉清沒有再勸他,這個要看二哥的想法,她隻是提個建議。
葉清看著二哥還在猶豫,先去了書鋪。
這兩天書鋪遇到了一單大生意,一個要去京城趕考的書生,帶了十幾本書店沒有的書。
這個書生不要錢,隻要求和書店換書。
他的書不常見,葉辛沒敢做主,找了葉清做決定。
葉清見了一次這個書生,長的濃眉大眼,看著就很正派,
整個人的氣質,看著就不一般。
葉清請他留副墨寶,書店裏的書,可以隨便他看。
這個嚴書生答應的爽快,不僅留了一幅字,還留了一幅畫著碼頭的畫作。
葉清擔心嚴書生反悔,連夜找了六七個私塾裏的學生,盡快把書抄出來。
葉清進了鋪子,看著嚴書生坐在地上的墊子上,認真的看著書。
鋪子裏還有幾個人,看著也是書生模樣,都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書。
葉清請村裏的老人編的坐墊,外麵用布做了個套子,放在地上,讓站著看書的人,可以坐著看會。
葉清沒有打擾他們,直接去了後院。
葉清進去的時候,葉辛伏案寫著東西。
“清丫過來了。”葉辛抬頭看見往裏走的葉清。
“忙著呢,書店裏布置的真不錯,現在店裏的人越來越多。”葉清忍不住感歎。
“還是你主意多,店裏提供茶水,提供看書的場所,大家都很喜歡過來消磨時間。”葉辛根據葉清還有來看書的人的意見,一直在改進書店。
葉清也是按照她在家看書的需求,提出改進意見的,雖然花的錢多了一點,但看書的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嚴書生的字畫在店裏嗎,我打算帶回去,這個就不放在書店裏了。”
葉清很喜歡收集這些人的墨寶,都是讀書人,說不定哪天就做了官。
以後再想收集,就沒這麽容易了。
葉清拿到最近幾天的字畫,這些字畫上另外有一張紙,上麵寫著字畫主人的信息。
她仔細的看了書畫上的信息,每幅畫都打開仔細欣賞了一會,才心滿意足的打算回去。
葉清和葉二郎打個招呼先回家了,她在碼頭上沒什麽事,還不如回家幫著忙活。
現在家裏人多,養殖場裏離不開人。
鄭琴現在聞不得油煙味,也幫不上忙。
周氏忙活一大家子的飯菜,有些忙不過來。
葉清看著天色還早,沒有甩鞭子,讓老黃牛慢悠悠的走,她哼著小曲,啃著買來的鴨脖往家去。
進了村子,葉清沒有看到什麽人。
這段時間,山上種的中藥,差不多要采了,他們要在山上看著,不能讓野物禍害了。
葉清走到村子中間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呼喊聲。
她趕緊甩著鞭子往聲音的方向去,邊走還邊應聲。
“來了,怎麽了。”
那邊聽到有人應,又大聲喊了兩句。
葉清沒聽清,趕著牛車往那走,恨不得給牛裝個翅膀,快點到那邊。
葉清拐過彎,終於看清那邊急得轉圈圈的人。
“王嬸子,怎麽了。”葉清跳下車,扶住王嬸子。
“清丫,快,快去找接生婆,你大嫂要生了。”王氏顧不得擦汗,催著葉清快去。
葉清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調轉車頭,往接生婆子家去。
葉清顧不得心疼家裏的牛,鞭子在空中抽響,老牛像是知道主人的焦急,邁開腿大步跑了起來。
“王婆婆,林家大嫂要生了,您快去看看。”葉清邊拍門邊喊人。
林家給接生婆打過招呼,這兩天都沒有出門,在家隨時等消息。
王婆婆出來開門,她大兒媳拿著接生的工具,追了出來。
“清丫,我們快去,你林大嫂第一胎,還不知道什麽樣呢。”
“伯娘,東西都帶全了吧,我趕車過來的,可以多放點。”
王婆婆笑著拍了一下葉清的手,“你這孩子,我們是去接生的,帶這麽多東西做什麽。”
葉清很有眼力見,走過來,扶著王婆婆坐上車,又幫著把東西也拎上車。
王婆婆的兒媳婦鎖好門,上了車,葉清趕著牛車往林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