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鄭琴害怕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婆婆看著葉清緊張,“清丫不用緊張,我昨天剛去看過你林大嫂,胎位好著呢。他家都是大夫,肯定沒問題。”
葉清心裏也知道,但心裏還是緊張。
等三人到了林家,林文誌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
林文誌先把王婆婆接下來,背著她往後院跑。
王婆婆的兒媳婦看著小夥子跑的穩當,沒有攔著,拎著包袱在後麵追。
葉清沒進去,林家人都忙著,她沒成親的大姑娘,就不進去添亂。
葉清到家的時候,臉色還有點不好,擔心林大嫂的身體。
周氏看見閨女回來,“清丫,你這是怎麽了,臉上一點笑模樣都沒有。”
“林大嫂要生了,我有點擔心。”葉清抱了抱周氏。
周氏摸了摸她的頭發,安慰了兩句。
周氏沒去林家幫忙,那邊現在很忙亂,接生婆子也去了,林大夫就會醫術,林家也不缺藥,他們等著吃紅雞蛋就行。
葉清拿了些黃豆去喂牛,給它吃點好的,今天去接王婆婆,它下了力氣。
葉清早上想吃花卷,周氏在做花卷,葉清去燉買來的大骨頭。
家裏經常熬骨頭湯,兩個孩子長的都比同齡的人高。
葉清忙起來,心裏就沒有這麽焦慮。
等一家人吃完飯,葉清去聽故事的時候,專門去了一趟林家,把家裏藏著的百年人參拿了一點,送了過來。
林家不缺這些,但她這個是專門托人買的,是正宗的百年老參。
林大夫也在家,看到葉清送過來的人參,心裏很感動,這個孩子惦記著文誌媳婦。
葉清看著林大夫接過去,又問了兩句,聽說一切都好,才去了議事廳門口。
第二天一早,王氏過來感謝葉家。
“嫂子,幸虧你們送了老參,文誌媳婦就靠這個老參吊著,母子平安。”
周氏替王氏高興,“母子平安就好,隻要人好好的,那點人參不算什麽。”
王氏拍著周氏的手,“等文誌媳婦出了月子,讓她親自來謝你。”
“我就等著吃你家的紅雞蛋,也別折騰文誌媳婦,有這個心就行了。”現在家裏不缺錢,周氏對於送出去的那一點老參,也沒這麽在乎。
周氏把老參的錢給了周氏,著急忙慌的回家,家裏還有兩個人要照顧,離不得人。
下午小林大夫帶著大兒子,又來謝了一次。家裏有準備的山參,隻是沒遇到這麽好的參,效果沒有葉清送過去的好。
葉老大和周氏對於林家的態度很滿意,兩家的關係更好了。
鄭琴這兩天有些悶悶不樂,衛欣看著不對勁,拉著葉清去找她說話。
“弟妹,你這兩天也不怎麽說話,飯也吃的少了,是有什麽心事,想鄭家叔嬸了嗎。”衛欣以為她在村裏住的不習慣。
葉清也在旁邊說,“要是想鄭家叔嬸了,你們回去看看,路上走慢點,應該沒事。”
鄭琴沒人勸還好,兩人這麽一勸,眼淚啪啪往下掉。
嚇得衛欣和葉清兩人,趕緊給她拿毛巾。
“怎麽了,二郎欺負你了,我讓娘罵他。”衛欣麵上不顯,心裏著急。
鄭琴聽著大家誤會了,連忙解釋。
“二郎沒有欺負我,我也沒想家,我就是害怕。”鄭琴抽抽噎噎的說出原因。
“害怕什麽。”葉清仔細想了想,夜間沒聽到什麽動靜。
衛欣和鄭琴都住在前院,她晚上也沒聽到動靜。白天家裏一直有人,應該不是白天害怕。
鄭琴摸著肚子,臉色蒼白。
“林家大嫂,家裏都是大夫,還用了老參。我怕我生產的時候,出個意外怎麽辦。”
衛欣忙向地上吐了兩口,“可不能這麽說,我生平安和二寶的時候,都用了山參,主要是幫著增加力氣。”
鄭琴似信非信的看著衛欣,“大嫂真的嗎,你不會是騙我吧。”
衛欣有些哭笑不得,“第一次懷孕都是這樣,最愛胡思亂想。我懷平安的時候,也是這樣,看見我弟都掉眼淚。衛嘉還以為大郎欺負我,還去找他算賬。”
鄭琴聽了這個事情,好奇心起,追著問後續。
葉清搶著說,“衛嘉哥那時候年紀也不大,站在大哥麵前,一臉嚴肅。問大哥是不是欺負大嫂,要是過不下去,他接人回去。”
葉清想起當時的場景還想笑,大哥當時都被問懵了。
鄭琴想象了一下,自己弟弟來問葉二郎的情景,噗嗤一聲笑出聲。
衛欣和葉清看著鄭琴笑出來,兩人總算放心了。
周氏聽說鄭琴的擔心,找了個時間,把家裏的老參拿過去,讓她看了一眼。
鄭琴看著沒用掉多少的老參,心裏放心了。
葉二郎聽說這事,駕著牛車去了武安城。
第二天回來的時候,把嶽母帶了回來。
鄭師傅夫妻在城裏掛念著閨女,聽徒弟說了鄭琴的想法,又聽說想接兩人去住兩天,兩人對這個徒弟加女婿多了幾分滿意。
鄭師傅沒有去,店裏太忙,隻讓陳氏跟著去了一趟。
鄭琴看見陳氏很意外,眼淚說掉就掉了下來。
陳氏提前聽說了閨女的情況,也沒懷疑葉家對閨女不好。
臉一板,開始訓斥閨女,“哭什麽哭,多大點事,一天到晚的淨胡思亂想。”
鄭琴自從懷孕以來,大家都護著她。
這兩天大家勸著,當時好了,過一段時間,又開始胡思亂想。
被陳氏沉著臉說了兩句,反而心情變好了,最近的擔憂一下子消失了。
陳氏看著閨女不哭了,去和李氏和周氏說話。
“親家母,快坐下,清丫給你嬸子去拿吃的。”李氏招呼陳氏。
葉清答應了一聲,去庫房裏拿了柚子和石榴。
葉清坐在旁邊陪著說話,手裏剝著柚子。
把剝好的柚子放在盤子裏,遞給了鄭琴。
陳氏看到閨女自然的接過柚子,拿著柚子慢慢的吃起來。
她對李氏和周氏的態度更熱情了幾分,“親家嬸子,親家母,鄭琴這孩子被我養的嬌氣,你們多擔待。”
周氏拿起茶壺給陳氏加了點水,“妹子,鄭琴是個好孩子,嘴甜人也大氣,和家裏人相處的都好,我還要謝謝你呢。”
葉清心裏也知道,但心裏還是緊張。
等三人到了林家,林文誌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
林文誌先把王婆婆接下來,背著她往後院跑。
王婆婆的兒媳婦看著小夥子跑的穩當,沒有攔著,拎著包袱在後麵追。
葉清沒進去,林家人都忙著,她沒成親的大姑娘,就不進去添亂。
葉清到家的時候,臉色還有點不好,擔心林大嫂的身體。
周氏看見閨女回來,“清丫,你這是怎麽了,臉上一點笑模樣都沒有。”
“林大嫂要生了,我有點擔心。”葉清抱了抱周氏。
周氏摸了摸她的頭發,安慰了兩句。
周氏沒去林家幫忙,那邊現在很忙亂,接生婆子也去了,林大夫就會醫術,林家也不缺藥,他們等著吃紅雞蛋就行。
葉清拿了些黃豆去喂牛,給它吃點好的,今天去接王婆婆,它下了力氣。
葉清早上想吃花卷,周氏在做花卷,葉清去燉買來的大骨頭。
家裏經常熬骨頭湯,兩個孩子長的都比同齡的人高。
葉清忙起來,心裏就沒有這麽焦慮。
等一家人吃完飯,葉清去聽故事的時候,專門去了一趟林家,把家裏藏著的百年人參拿了一點,送了過來。
林家不缺這些,但她這個是專門托人買的,是正宗的百年老參。
林大夫也在家,看到葉清送過來的人參,心裏很感動,這個孩子惦記著文誌媳婦。
葉清看著林大夫接過去,又問了兩句,聽說一切都好,才去了議事廳門口。
第二天一早,王氏過來感謝葉家。
“嫂子,幸虧你們送了老參,文誌媳婦就靠這個老參吊著,母子平安。”
周氏替王氏高興,“母子平安就好,隻要人好好的,那點人參不算什麽。”
王氏拍著周氏的手,“等文誌媳婦出了月子,讓她親自來謝你。”
“我就等著吃你家的紅雞蛋,也別折騰文誌媳婦,有這個心就行了。”現在家裏不缺錢,周氏對於送出去的那一點老參,也沒這麽在乎。
周氏把老參的錢給了周氏,著急忙慌的回家,家裏還有兩個人要照顧,離不得人。
下午小林大夫帶著大兒子,又來謝了一次。家裏有準備的山參,隻是沒遇到這麽好的參,效果沒有葉清送過去的好。
葉老大和周氏對於林家的態度很滿意,兩家的關係更好了。
鄭琴這兩天有些悶悶不樂,衛欣看著不對勁,拉著葉清去找她說話。
“弟妹,你這兩天也不怎麽說話,飯也吃的少了,是有什麽心事,想鄭家叔嬸了嗎。”衛欣以為她在村裏住的不習慣。
葉清也在旁邊說,“要是想鄭家叔嬸了,你們回去看看,路上走慢點,應該沒事。”
鄭琴沒人勸還好,兩人這麽一勸,眼淚啪啪往下掉。
嚇得衛欣和葉清兩人,趕緊給她拿毛巾。
“怎麽了,二郎欺負你了,我讓娘罵他。”衛欣麵上不顯,心裏著急。
鄭琴聽著大家誤會了,連忙解釋。
“二郎沒有欺負我,我也沒想家,我就是害怕。”鄭琴抽抽噎噎的說出原因。
“害怕什麽。”葉清仔細想了想,夜間沒聽到什麽動靜。
衛欣和鄭琴都住在前院,她晚上也沒聽到動靜。白天家裏一直有人,應該不是白天害怕。
鄭琴摸著肚子,臉色蒼白。
“林家大嫂,家裏都是大夫,還用了老參。我怕我生產的時候,出個意外怎麽辦。”
衛欣忙向地上吐了兩口,“可不能這麽說,我生平安和二寶的時候,都用了山參,主要是幫著增加力氣。”
鄭琴似信非信的看著衛欣,“大嫂真的嗎,你不會是騙我吧。”
衛欣有些哭笑不得,“第一次懷孕都是這樣,最愛胡思亂想。我懷平安的時候,也是這樣,看見我弟都掉眼淚。衛嘉還以為大郎欺負我,還去找他算賬。”
鄭琴聽了這個事情,好奇心起,追著問後續。
葉清搶著說,“衛嘉哥那時候年紀也不大,站在大哥麵前,一臉嚴肅。問大哥是不是欺負大嫂,要是過不下去,他接人回去。”
葉清想起當時的場景還想笑,大哥當時都被問懵了。
鄭琴想象了一下,自己弟弟來問葉二郎的情景,噗嗤一聲笑出聲。
衛欣和葉清看著鄭琴笑出來,兩人總算放心了。
周氏聽說鄭琴的擔心,找了個時間,把家裏的老參拿過去,讓她看了一眼。
鄭琴看著沒用掉多少的老參,心裏放心了。
葉二郎聽說這事,駕著牛車去了武安城。
第二天回來的時候,把嶽母帶了回來。
鄭師傅夫妻在城裏掛念著閨女,聽徒弟說了鄭琴的想法,又聽說想接兩人去住兩天,兩人對這個徒弟加女婿多了幾分滿意。
鄭師傅沒有去,店裏太忙,隻讓陳氏跟著去了一趟。
鄭琴看見陳氏很意外,眼淚說掉就掉了下來。
陳氏提前聽說了閨女的情況,也沒懷疑葉家對閨女不好。
臉一板,開始訓斥閨女,“哭什麽哭,多大點事,一天到晚的淨胡思亂想。”
鄭琴自從懷孕以來,大家都護著她。
這兩天大家勸著,當時好了,過一段時間,又開始胡思亂想。
被陳氏沉著臉說了兩句,反而心情變好了,最近的擔憂一下子消失了。
陳氏看著閨女不哭了,去和李氏和周氏說話。
“親家母,快坐下,清丫給你嬸子去拿吃的。”李氏招呼陳氏。
葉清答應了一聲,去庫房裏拿了柚子和石榴。
葉清坐在旁邊陪著說話,手裏剝著柚子。
把剝好的柚子放在盤子裏,遞給了鄭琴。
陳氏看到閨女自然的接過柚子,拿著柚子慢慢的吃起來。
她對李氏和周氏的態度更熱情了幾分,“親家嬸子,親家母,鄭琴這孩子被我養的嬌氣,你們多擔待。”
周氏拿起茶壺給陳氏加了點水,“妹子,鄭琴是個好孩子,嘴甜人也大氣,和家裏人相處的都好,我還要謝謝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