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愣了愣,問道:“這‘商山四皓’是怎樣的人物?”
晉王回道:“這‘商山四皓’乃是秦末四博士,不滿始皇暴政,而隱居於商山,名望極高。
高祖即位,聞而召之,召而不至。
可見,即便如‘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太祖劉邦,遇見這名極一時的望族,也得低上一頭,連百年之後的皇位歸屬於誰,也要看望族們的臉色。”
楊堅臉色一變,頓時明白了晉王的意思。
太子若是起了拉攏世家望族的心思,他楊堅終有一日,如同太祖劉邦一樣,暮年受困於未央宮內,不得自由。
楊堅本來一直覺得自己是強盛之年,這些時日來舟車勞頓,他也漸有力不從心之感。
太子如今才是盛年,若再讓他繼續擴張勢力,焉知日後不會有逼君退位之事。
就算太子沒有逼君退位地心思,可依附太子的那些人,會逼他這麽做的。
盧賁就是一個例子,太子難道不知道盧賁按罪當死麽?
可他為什麽明知道楊堅已經法外開恩的情況下,還要寫奏書為盧賁求情,可見範陽盧氏那邊已經跟太子有了交往。
太子為盧賁求情是假,加深與範陽盧氏一族的利益往來,才是目的。
想到此,楊堅眼中露出一絲狠戾來,道:“那商山四皓不過是隱居一方,如今的世家為踞一方,世代累宦,若是安守為臣為民之道,便也罷了。若是聚眾鬧事,便是為禍一方了。”
楊堅此話一出,晉王心中一喜,明白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楊堅已經想到,太子若是與各方世家勾連一氣,所帶來的後果了。
晉王一拜,道:“父皇聖明,自漢以來,紛爭不斷,天下易主時有發生,可世家卻不動如山。更有甚者,世家還會取而代之,如王莽與司馬氏一徒。”
楊堅不由得點了點頭,道:“世族之禍,非一夕之間,他範陽盧氏隻是其中一家而已。
除他以外,還有趙郡李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皆為望族。
他們上不尊朝廷,不服徭稅。下不顧黎民,橫征暴斂,兼並霸占百姓土地。隻道一姓之名望,實為國中之國。”
晉王麵露憂色,道:“父皇,此種為禍之源,實不能留。
如今咱們朝廷兵馬強盛,他們自然不造次,倘若朝廷在用兵之時,他們再作亂的話,朝廷豈不是腹背受敵?”
楊堅歎道:“正是如此。”頓了頓,楊堅問道:“還記得之前朕與你一起討論的科舉之策麽?”
晉王點了點頭,道:“父皇的科舉之策,實為選賢任能,可是朝野上下,反聲如潮。連太子也不同意父皇的決議,才擱置了這許久!”
楊堅點了點頭,道:“一直以來,朝中官員選用官員,皆由人舉薦得來。如此一來,宰執、將軍皆是出自於世家,無一人是寒門。
他們反對,是怕寒門的士子分了他們的官位。可若繼續如此下去,就算朝廷更迭,世家永遠是世家,掌控朝廷的世家!
隻要科舉一成,寒門入了朝堂,他們世家之力,自然會被削弱。”
晉王歎了一口氣,道:“可是兒臣不懂,太子為何也反對科舉之事?
並非兒臣要非議太子,父皇英明神武,如今的世家且還安穩。
可太子如此仁善,日後要怎麽壓製世家?
他本應該支持科舉,借父皇您的威信將世家之力削弱才是。”
楊堅眉心一緊,歎了一聲,道:“罷了,皇家父子,總歸於常人之家的不同。”
是啊,按照常理來,太子本應維護君權,與楊堅一直削弱君權。
可是,楊堅強幹,太子之權一直被壓製。他若想保住太子之位,必須跟強有力的力量合作,對抗楊堅。
他想借用的力量,就是世家。
所以他在跟著世家和朝堂上的眾臣,一起反對科舉。
想到此,楊堅心裏生出一絲悲哀來,他對太子並非不用心。可權力紛爭之下,終始二人不能如常人家那般,同氣連枝。
晉王低頭不言,他與楊堅又何嚐不是皇家父子。
楊堅心中壓抑,吐出一口氣來,換了個口吻,問道:“對了,麗華如何了?”
說到此,晉王不由得麵露難色,頗有些抱怨的意味,先是稟報道:“阿環來信與我說,阿姊她已平安到了江南,如今正與肖元元住在一處,二人天天賞花遊湖,玩得極是歡心呢!”
楊堅點了點頭。
晉王接著怨道:“父皇也好,還有母後,怎就讓阿姊一個人到江南去了?兒臣聽說了以後,都擔心了好些天,幸而阿姊平安的到了!”
楊堅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來,道:“誰攔得住她,脾氣硬實得很,一不如意再大病一場。你母親又天天在朕耳邊哭,誰受得了!”
晉王深深歎了一口氣,他也不能為這事兒責怪父母。隻道:“那肖元元不知給阿姊灌了什麽迷魂湯,怎把阿姊迷成這樣?”
楊堅舒了一口氣,道:“難得有你阿姊喜歡的東西,盡她所願也無不妥。”
“不妥?”晉王完全不同意,道:“肖元元不是一個物件,是個活生生的人呀!而且並不是一般的人,她的心思可不是誰都能抓得準的。”
楊堅點了點頭,道:“如她隻是一個世間俗物,又怎能入了你阿姊的眼?不過……”楊堅掃了晉王一眼,道:“你與她相交日久,難道也摸不準她的心思麽?”
晉王想了想,道:“阿姊的事,跟兒臣沒關係,可那肖元元多次與兒臣說過,她不想當阿姊的女寵,倘若強行把她們按在一處,那肖元元不知會鬧出什麽事來!”
楊堅嗬嗬笑道:“誰將她們強行按於一處了?朕可從來沒有強逼那肖元元做什麽,她們二人的事我們隻管看著就好,那肖元元也不是個大奸之徒,麗華傾心於她,而她對麗華……難免不會動心。”
晉王擔心地歎了一口氣,他與肖元元有約定,要避免樂平公主來江南與肖元元見麵。
晉王回道:“這‘商山四皓’乃是秦末四博士,不滿始皇暴政,而隱居於商山,名望極高。
高祖即位,聞而召之,召而不至。
可見,即便如‘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太祖劉邦,遇見這名極一時的望族,也得低上一頭,連百年之後的皇位歸屬於誰,也要看望族們的臉色。”
楊堅臉色一變,頓時明白了晉王的意思。
太子若是起了拉攏世家望族的心思,他楊堅終有一日,如同太祖劉邦一樣,暮年受困於未央宮內,不得自由。
楊堅本來一直覺得自己是強盛之年,這些時日來舟車勞頓,他也漸有力不從心之感。
太子如今才是盛年,若再讓他繼續擴張勢力,焉知日後不會有逼君退位之事。
就算太子沒有逼君退位地心思,可依附太子的那些人,會逼他這麽做的。
盧賁就是一個例子,太子難道不知道盧賁按罪當死麽?
可他為什麽明知道楊堅已經法外開恩的情況下,還要寫奏書為盧賁求情,可見範陽盧氏那邊已經跟太子有了交往。
太子為盧賁求情是假,加深與範陽盧氏一族的利益往來,才是目的。
想到此,楊堅眼中露出一絲狠戾來,道:“那商山四皓不過是隱居一方,如今的世家為踞一方,世代累宦,若是安守為臣為民之道,便也罷了。若是聚眾鬧事,便是為禍一方了。”
楊堅此話一出,晉王心中一喜,明白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楊堅已經想到,太子若是與各方世家勾連一氣,所帶來的後果了。
晉王一拜,道:“父皇聖明,自漢以來,紛爭不斷,天下易主時有發生,可世家卻不動如山。更有甚者,世家還會取而代之,如王莽與司馬氏一徒。”
楊堅不由得點了點頭,道:“世族之禍,非一夕之間,他範陽盧氏隻是其中一家而已。
除他以外,還有趙郡李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皆為望族。
他們上不尊朝廷,不服徭稅。下不顧黎民,橫征暴斂,兼並霸占百姓土地。隻道一姓之名望,實為國中之國。”
晉王麵露憂色,道:“父皇,此種為禍之源,實不能留。
如今咱們朝廷兵馬強盛,他們自然不造次,倘若朝廷在用兵之時,他們再作亂的話,朝廷豈不是腹背受敵?”
楊堅歎道:“正是如此。”頓了頓,楊堅問道:“還記得之前朕與你一起討論的科舉之策麽?”
晉王點了點頭,道:“父皇的科舉之策,實為選賢任能,可是朝野上下,反聲如潮。連太子也不同意父皇的決議,才擱置了這許久!”
楊堅點了點頭,道:“一直以來,朝中官員選用官員,皆由人舉薦得來。如此一來,宰執、將軍皆是出自於世家,無一人是寒門。
他們反對,是怕寒門的士子分了他們的官位。可若繼續如此下去,就算朝廷更迭,世家永遠是世家,掌控朝廷的世家!
隻要科舉一成,寒門入了朝堂,他們世家之力,自然會被削弱。”
晉王歎了一口氣,道:“可是兒臣不懂,太子為何也反對科舉之事?
並非兒臣要非議太子,父皇英明神武,如今的世家且還安穩。
可太子如此仁善,日後要怎麽壓製世家?
他本應該支持科舉,借父皇您的威信將世家之力削弱才是。”
楊堅眉心一緊,歎了一聲,道:“罷了,皇家父子,總歸於常人之家的不同。”
是啊,按照常理來,太子本應維護君權,與楊堅一直削弱君權。
可是,楊堅強幹,太子之權一直被壓製。他若想保住太子之位,必須跟強有力的力量合作,對抗楊堅。
他想借用的力量,就是世家。
所以他在跟著世家和朝堂上的眾臣,一起反對科舉。
想到此,楊堅心裏生出一絲悲哀來,他對太子並非不用心。可權力紛爭之下,終始二人不能如常人家那般,同氣連枝。
晉王低頭不言,他與楊堅又何嚐不是皇家父子。
楊堅心中壓抑,吐出一口氣來,換了個口吻,問道:“對了,麗華如何了?”
說到此,晉王不由得麵露難色,頗有些抱怨的意味,先是稟報道:“阿環來信與我說,阿姊她已平安到了江南,如今正與肖元元住在一處,二人天天賞花遊湖,玩得極是歡心呢!”
楊堅點了點頭。
晉王接著怨道:“父皇也好,還有母後,怎就讓阿姊一個人到江南去了?兒臣聽說了以後,都擔心了好些天,幸而阿姊平安的到了!”
楊堅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來,道:“誰攔得住她,脾氣硬實得很,一不如意再大病一場。你母親又天天在朕耳邊哭,誰受得了!”
晉王深深歎了一口氣,他也不能為這事兒責怪父母。隻道:“那肖元元不知給阿姊灌了什麽迷魂湯,怎把阿姊迷成這樣?”
楊堅舒了一口氣,道:“難得有你阿姊喜歡的東西,盡她所願也無不妥。”
“不妥?”晉王完全不同意,道:“肖元元不是一個物件,是個活生生的人呀!而且並不是一般的人,她的心思可不是誰都能抓得準的。”
楊堅點了點頭,道:“如她隻是一個世間俗物,又怎能入了你阿姊的眼?不過……”楊堅掃了晉王一眼,道:“你與她相交日久,難道也摸不準她的心思麽?”
晉王想了想,道:“阿姊的事,跟兒臣沒關係,可那肖元元多次與兒臣說過,她不想當阿姊的女寵,倘若強行把她們按在一處,那肖元元不知會鬧出什麽事來!”
楊堅嗬嗬笑道:“誰將她們強行按於一處了?朕可從來沒有強逼那肖元元做什麽,她們二人的事我們隻管看著就好,那肖元元也不是個大奸之徒,麗華傾心於她,而她對麗華……難免不會動心。”
晉王擔心地歎了一口氣,他與肖元元有約定,要避免樂平公主來江南與肖元元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