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晉王如此說,楊堅猶豫了一下,問道:“晉王,你以為此次科舉所欠缺是什麽?”
晉王想了想,回道:“兒臣見過吏部所遞來的考生名冊,寒門學子居多,世家學子甚少。原因無他,因世家子弟還是同以前一樣,想要入仕,便由家中族老引薦,不用通過考試。
而寒門學子無人引薦,便隻能入京應試。
兒臣以為,須得讓天下人知道,應試才是入朝的正當之舉。
兒臣建議,凡是入京應試的學子,應以官家的名義給予錢財資助,凡涉衣、食、住、行,都須在朝廷所認定商家行走,以免發生意外,以昭示朝廷愛才之心。
另外,為區分應試學子與普通學子的差別,應試學子所用的筆墨皆有相應固定的規製。還有——考試的時間、入考場的禮儀等,這些都需要禮部來製定,且嚴格執行。
還有,既然是考試,那必定會發生貪墨、作弊等不良之行。這便需要刑部、大理寺,來製定律法,對此種種行為作出懲治。
這一套作為下來,想必天下人都能看得明白科舉的重要之處,父皇的良苦用心,也能為天下所知。”
簡單一句話,現在科舉沒聲勢,那就扯起大旗,把聲勢搞大。最好把朝廷各部都拉進去,打開了知名度,自然能引得後來人。
楊堅勾了勾嘴角,問道:“天下所知?你能保證麽?”
晉王定定看著楊堅,垂頭拱手一禮,道:“兒臣願盡力一試。”
並非楊堅不相信晉王,而是這次世家學子集體隱身另有隱情,並不是晉王所說的那個原因。
太子早與各世家打好了招呼,但凡叫得上號的世家,都不讓自家的孩子去考科舉。
就算有寒門學子去考試,他們的才學也比不過通過門蔭入仕的世家子弟。
這樣一來,就能讓科舉這把火慢慢熄掉,逐漸不為人所知,科舉製從一開始就沒什麽聲浪,考過這一屆,還會不會有下一屆,就不一定了。
楊堅自是察覺到了當中的關竅,所以才會對太子冷嘲熱諷,陰陽怪氣。
現在楊堅聽出了晉王口的意思,他要把科舉這把火重新點燃起來,讓所有人都看到,但凡有熱光,總有追隨者。
楊堅當下並沒有下結論,隻是道:“難得還有你上心,讓朕再想想,你們都先下去吧。”
眾人一聽,見楊堅臉有疲色,便紛紛退了下去:“兒臣(臣)告退。”
……
“五弟,你等等我——”一出大殿,晉王連忙叫住走在前麵的漢王。
漢王停了下來,看向晉王,點頭示禮,道:“晉王兄有事麽?”
晉王頓了一下,賠笑道:“五弟,方才我在殿上,不是要與你難堪。
隻是科舉製從一開始為兄就一直盯著,父皇為此費了許多心神,為兄實在不忍心看著父皇的心血付之東流。”
漢王點了點頭,道:“晉王兄不用解釋,你對科舉認識之深,遠在我之上。況且你說的也沒錯,無論對我家王妃,還是對科舉一事,我都太過疏失大意了。”
晉王鬆下一口氣,與漢王並著肩,邊走邊勸道:“說來五弟你年齡還小,日後有的是機會為朝堂效力,此次你先顧好弟婦。
聽你皇嫂與我說,弟婦這一胎生得不易,身子大傷,須得好生將養才行,你切莫讓弟婦傷了身子,又傷了心!”
漢王沉默了一會兒,道:“都說晉王兄與皇嫂伉儷情深,如今我才真正認識到確是如此。若晉王兄不體諒皇嫂,又怎能想到我家王妃剛剛生產受不得顛簸呢!連我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晉王微微笑了笑,道:“你皇嫂賢良,為兄待她好也是應該的。你皇嫂常與為兄說,漢王妃是個懂事明理的,你不要欺負她才是。”
聽晉王誇讚自家的王妃,漢王心中的鬱氣漸漸消散開來,笑著回道:“是,我聽晉王兄的。”
兩人正說著,忽然聽後麵一人叫道:“晉王殿下請留步!”
晉王與漢王同時停了下來,回頭看向來人,卻是楊堅身前的一個宮人。
那宮人快步行至二人身前,行了一禮,晉王疑惑地叫了一聲:“周內史?”
那周內史低著頭應道:“晉王殿下,陛下召你回殿問話。”
晉王看了看漢王,漢王雖然疑惑,但還是道:“晉王兄快去吧,別讓父皇等著。”
晉王點了點頭,便跟著周內史重又返回奉天殿內。
楊堅看到晉王走殿來,略略抬了抬眼,晉王先行了一禮,問道:“父皇叫兒臣,不知為了何事?”
楊堅看向晉王,靜靜盯了一會兒,看得晉王心底莫名有些發虛。“父皇?”
楊堅輕咳了一聲,問道:“你今日說的關於科舉的事,你是自己想的麽?”
晉王愣了一下,楊堅既然這樣問了出來,想必他心中早有就有人了答案。
晉王猶豫了一下,謹慎地回道:“回父皇,科舉之製到底是兒臣最早與父皇一起推行的。
兩年前為了推行科舉,父皇與兒臣不惜得罪世家(主要是晉王得罪世家,楊堅大部分時間都在幕後躲著。),所以這事一直在兒臣心上掛著,時時都會想著如此補足科舉的疏漏之處。
今日恰巧父皇提起此事,兒臣一時間沒有忍住,便多說了幾句。”
楊堅聽晉王並沒有直接回答自己問題,便嗯了一聲,又問了一遍,道:“那你今日的話可是你自己想的?”
“呃……也不全是,還有一些是……”說到這裏,晉王頓了一下。
楊堅點了點頭,道:“肖元元。”
晉王點頭,又問道:“父皇怎麽知道?”
楊堅擺了擺手,道:“麗華每月初十左右,都會收到肖元元的來信,一月一封。可是最近這一封離上一封隻隔了半個月。
朕找內監問了一下,原來這一次肖元元寫信是衝你來的,給麗華的信不過捎帶的而已。”
晉王心下微歎了一聲,道:“父皇英明,肖元元確實給兒臣寫了一封信,談及了科舉之事。”
晉王想了想,回道:“兒臣見過吏部所遞來的考生名冊,寒門學子居多,世家學子甚少。原因無他,因世家子弟還是同以前一樣,想要入仕,便由家中族老引薦,不用通過考試。
而寒門學子無人引薦,便隻能入京應試。
兒臣以為,須得讓天下人知道,應試才是入朝的正當之舉。
兒臣建議,凡是入京應試的學子,應以官家的名義給予錢財資助,凡涉衣、食、住、行,都須在朝廷所認定商家行走,以免發生意外,以昭示朝廷愛才之心。
另外,為區分應試學子與普通學子的差別,應試學子所用的筆墨皆有相應固定的規製。還有——考試的時間、入考場的禮儀等,這些都需要禮部來製定,且嚴格執行。
還有,既然是考試,那必定會發生貪墨、作弊等不良之行。這便需要刑部、大理寺,來製定律法,對此種種行為作出懲治。
這一套作為下來,想必天下人都能看得明白科舉的重要之處,父皇的良苦用心,也能為天下所知。”
簡單一句話,現在科舉沒聲勢,那就扯起大旗,把聲勢搞大。最好把朝廷各部都拉進去,打開了知名度,自然能引得後來人。
楊堅勾了勾嘴角,問道:“天下所知?你能保證麽?”
晉王定定看著楊堅,垂頭拱手一禮,道:“兒臣願盡力一試。”
並非楊堅不相信晉王,而是這次世家學子集體隱身另有隱情,並不是晉王所說的那個原因。
太子早與各世家打好了招呼,但凡叫得上號的世家,都不讓自家的孩子去考科舉。
就算有寒門學子去考試,他們的才學也比不過通過門蔭入仕的世家子弟。
這樣一來,就能讓科舉這把火慢慢熄掉,逐漸不為人所知,科舉製從一開始就沒什麽聲浪,考過這一屆,還會不會有下一屆,就不一定了。
楊堅自是察覺到了當中的關竅,所以才會對太子冷嘲熱諷,陰陽怪氣。
現在楊堅聽出了晉王口的意思,他要把科舉這把火重新點燃起來,讓所有人都看到,但凡有熱光,總有追隨者。
楊堅當下並沒有下結論,隻是道:“難得還有你上心,讓朕再想想,你們都先下去吧。”
眾人一聽,見楊堅臉有疲色,便紛紛退了下去:“兒臣(臣)告退。”
……
“五弟,你等等我——”一出大殿,晉王連忙叫住走在前麵的漢王。
漢王停了下來,看向晉王,點頭示禮,道:“晉王兄有事麽?”
晉王頓了一下,賠笑道:“五弟,方才我在殿上,不是要與你難堪。
隻是科舉製從一開始為兄就一直盯著,父皇為此費了許多心神,為兄實在不忍心看著父皇的心血付之東流。”
漢王點了點頭,道:“晉王兄不用解釋,你對科舉認識之深,遠在我之上。況且你說的也沒錯,無論對我家王妃,還是對科舉一事,我都太過疏失大意了。”
晉王鬆下一口氣,與漢王並著肩,邊走邊勸道:“說來五弟你年齡還小,日後有的是機會為朝堂效力,此次你先顧好弟婦。
聽你皇嫂與我說,弟婦這一胎生得不易,身子大傷,須得好生將養才行,你切莫讓弟婦傷了身子,又傷了心!”
漢王沉默了一會兒,道:“都說晉王兄與皇嫂伉儷情深,如今我才真正認識到確是如此。若晉王兄不體諒皇嫂,又怎能想到我家王妃剛剛生產受不得顛簸呢!連我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晉王微微笑了笑,道:“你皇嫂賢良,為兄待她好也是應該的。你皇嫂常與為兄說,漢王妃是個懂事明理的,你不要欺負她才是。”
聽晉王誇讚自家的王妃,漢王心中的鬱氣漸漸消散開來,笑著回道:“是,我聽晉王兄的。”
兩人正說著,忽然聽後麵一人叫道:“晉王殿下請留步!”
晉王與漢王同時停了下來,回頭看向來人,卻是楊堅身前的一個宮人。
那宮人快步行至二人身前,行了一禮,晉王疑惑地叫了一聲:“周內史?”
那周內史低著頭應道:“晉王殿下,陛下召你回殿問話。”
晉王看了看漢王,漢王雖然疑惑,但還是道:“晉王兄快去吧,別讓父皇等著。”
晉王點了點頭,便跟著周內史重又返回奉天殿內。
楊堅看到晉王走殿來,略略抬了抬眼,晉王先行了一禮,問道:“父皇叫兒臣,不知為了何事?”
楊堅看向晉王,靜靜盯了一會兒,看得晉王心底莫名有些發虛。“父皇?”
楊堅輕咳了一聲,問道:“你今日說的關於科舉的事,你是自己想的麽?”
晉王愣了一下,楊堅既然這樣問了出來,想必他心中早有就有人了答案。
晉王猶豫了一下,謹慎地回道:“回父皇,科舉之製到底是兒臣最早與父皇一起推行的。
兩年前為了推行科舉,父皇與兒臣不惜得罪世家(主要是晉王得罪世家,楊堅大部分時間都在幕後躲著。),所以這事一直在兒臣心上掛著,時時都會想著如此補足科舉的疏漏之處。
今日恰巧父皇提起此事,兒臣一時間沒有忍住,便多說了幾句。”
楊堅聽晉王並沒有直接回答自己問題,便嗯了一聲,又問了一遍,道:“那你今日的話可是你自己想的?”
“呃……也不全是,還有一些是……”說到這裏,晉王頓了一下。
楊堅點了點頭,道:“肖元元。”
晉王點頭,又問道:“父皇怎麽知道?”
楊堅擺了擺手,道:“麗華每月初十左右,都會收到肖元元的來信,一月一封。可是最近這一封離上一封隻隔了半個月。
朕找內監問了一下,原來這一次肖元元寫信是衝你來的,給麗華的信不過捎帶的而已。”
晉王心下微歎了一聲,道:“父皇英明,肖元元確實給兒臣寫了一封信,談及了科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