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與蜀王說完話,便徑直分開了,晉王前往鳳翔殿,而蜀王則往蜀王殿去了。
漢王頓了頓,又朝著蜀王跟了上去,終於在殿外跟上了蜀王:“蜀王兄——”
蜀王雖放緩了腳步,卻隻是輕輕撇了漢王一眼,陰陽怪氣道:“五弟不去看母後,來找我這個不孝子做什麽?”
漢王怔了一下,道:“蜀王兄何出此言?”
蜀王冷哼了一聲,道:“我雖不如你聰明,卻也不是個傻子,五弟非要把我當傻子看,我又何必自甘輕賤?”
漢王臉色僵住,他確實有些看不起蜀王,無論才智還是功績,都亂得一塌糊塗,連作為兒子,蜀王都不得父母歡心,可謂事事都不如他這個當弟弟的。
漢王開口道:“晉王兄為蜀王兄求情,蜀王兄難道不覺得晉王兄另有所圖麽?”
蜀王嗬嗬笑了一聲,道:“五弟,我看不出晉王兄有何所圖,但五弟你的心思,我卻是不敢恭維。”
漢王心下一虛,蜀王接著道:“我昨日跟母後說要離宮回益州,你就在一旁。你那麽聰明,明明知道此事不可為,卻半句也沒有勸阻我,今日還站在一旁看我的笑話……
你與晉王兄無論誰聰明與否,我都比不過,單就論兄弟表麵情義,晉王兄就比你做的好。”
蜀王說罷一甩手,將漢王留在原地,快步走了。
晉王如之前所說,果然徑直朝往鳳翔殿,鳳翔殿中此時人也不少,除了日日在前侍奉獨孤皇後的樂平公主之外,樂平公主十分難得的把肖元元也了過來。
肖元元並不在樂平公主身邊,隻是帶著兩個宮婢在一旁炭火邊,不知道在煮些什麽?
另外,還有蘭陵公主及其駙馬柳述,竟也在殿中。
晉王進殿,先朝著獨孤皇後行了一禮,“兒臣參見母後。”
獨孤皇後點了點頭,道了一句免禮。
晉王衝著樂平公主點頭示禮,“阿姊——”
樂平公主也點頭回禮,隻是笑著沒有說話。
晉王最後看向柳述與蘭陵公主,笑著問道:“阿五也在——今日怎麽沒見妹婿上殿,反倒在母後這裏?”
柳述回道:“昨日我已和父皇盡談了兵部之事,今日朝上所議之事與兵部無關。前兩天母後病中,不便見人,阿五憂心母後,卻不得見。
昨日聽聞母後身子轉好,我便陪著公主來探望母後了。”
晉王點了點頭,道:“確實該來的,今日父皇在朝上發了好大的火!”
獨孤皇後頓了頓,問道:“陛下因何生氣?”
晉王便把今日朝上蜀王奏請回益州事說了一遍,最後道:“其實四弟也沒有別的意思,隻是不想留在仁壽宮再惹父皇生氣,但還是疏忽了母後這邊。”
獨孤皇後倒是一臉平靜,蜀王要走事她昨天就已經知道了,隻是道:“不過這阿秀也是,你說他孝順,他卻不顧孤的病情就往益州去了。
但你若說他不孝順,昨日孤身子剛好一些,他便知道前來看孤,哎——孩子大了,終究是要往外走的。”
樂平公主在一旁勸道:“母親,阿秀這是幾個孩子當中,心思最為簡單的,隻看得到眼前,想不了太多,他沒有壞心思的!”
獨孤皇後點了點頭,歎道:“哎——缺心少肺的,幸而孤也不指望他什麽,顧好他自己就行了。走了也好……走了也好!”
正在此時,肖元元已經走到樂平公主身邊,朝著獨孤皇後行了一禮,道:“回皇後娘娘,雙皮奶已經做好了——”
獨孤皇後聞言一笑,道:“快拿來給孤嚐嚐——”
肖元元先將第一碗呈於獨孤皇後麵前,獨孤皇後舀了一勺放在嘴中,果然奶香濃鬱,細滑順口。
獨孤皇後笑著點了點頭,此時已有宮婢上前,將雙皮奶分發給眾人,肖元元笑著解釋道:“眼下天氣還有些冷,還是吃些熱熱的舒服一些。”
晉王也得了一碗,吃起來也不覺得有多美味的驚人,抬眼看了眼肖元元,樂平公主正將一勺雙皮奶遞到肖元元嘴邊,肖元元羞澀地躲開了。
許是身子轉好,獨孤皇後胃口比往也好了許多,小小一碗雙皮奶,不消一會兒便吃了幹淨。
樂平公主見獨孤皇後吃完,便放下手中還剩的半碗,道:“可要再為母親取一碗來?”
獨孤皇後輕輕擺了擺手,道:“留著午膳後再用吧!”
獨孤皇後看向肖元元,笑著問道:“肖娘子病了這些許天,看著確實瘦了不少,不過還好,精神看起來還算不錯。”
肖元元頷首示禮,道:“勞皇後娘娘掛心,奴休養了這幾日,已經全好了。”
獨孤皇後歎笑道:“到底是年輕好,病也好得快些。”
樂平公主開口回道:“這仁壽宮確實是個養病的好地方,元元這次病好的快,母親的身子我看比昨天也鬆快了不少。”
獨孤皇後輕輕笑著點了點頭,正在談笑間,卻見楊堅帶著漢王進得殿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漢王也對著獨孤皇後行了一禮。
“免禮平身。”楊堅道。
禮罷,楊堅坐到獨孤皇後身側,環伺眾人又道:“今日你這裏來人不少,該到的也都到了——”
說到這裏楊堅突然停頓了一下,麵色一沉,問道:“蜀王沒來麽?”
楊堅剛剛才因蜀王不孝順發了一頓火,誰知剛剛訓誡完,又在獨孤皇後這裏看到其他皇子皇女都到了,唯獨蜀王沒有來,當下覺得那蜀王真是無可救藥。
晉王連忙回道:“回父皇,四弟他回殿中思過去了。”
楊堅冷哼一聲,道:“思過?他又不認為自己錯了,思的哪門子的過?所有的兒子女兒都到了,偏就他不來,真是打心眼兒裏就不孝順!”
眾人一片沉默,獨孤皇後撇了楊堅一眼,道:“來了有什麽好?像陛下這樣,到了孤這裏隻會找刺兒罵人,倒還不如不來!”
楊堅一怔,歎了一口氣,道:“朕在為皇後鳴不平,皇後何故斥責於朕?”
漢王頓了頓,又朝著蜀王跟了上去,終於在殿外跟上了蜀王:“蜀王兄——”
蜀王雖放緩了腳步,卻隻是輕輕撇了漢王一眼,陰陽怪氣道:“五弟不去看母後,來找我這個不孝子做什麽?”
漢王怔了一下,道:“蜀王兄何出此言?”
蜀王冷哼了一聲,道:“我雖不如你聰明,卻也不是個傻子,五弟非要把我當傻子看,我又何必自甘輕賤?”
漢王臉色僵住,他確實有些看不起蜀王,無論才智還是功績,都亂得一塌糊塗,連作為兒子,蜀王都不得父母歡心,可謂事事都不如他這個當弟弟的。
漢王開口道:“晉王兄為蜀王兄求情,蜀王兄難道不覺得晉王兄另有所圖麽?”
蜀王嗬嗬笑了一聲,道:“五弟,我看不出晉王兄有何所圖,但五弟你的心思,我卻是不敢恭維。”
漢王心下一虛,蜀王接著道:“我昨日跟母後說要離宮回益州,你就在一旁。你那麽聰明,明明知道此事不可為,卻半句也沒有勸阻我,今日還站在一旁看我的笑話……
你與晉王兄無論誰聰明與否,我都比不過,單就論兄弟表麵情義,晉王兄就比你做的好。”
蜀王說罷一甩手,將漢王留在原地,快步走了。
晉王如之前所說,果然徑直朝往鳳翔殿,鳳翔殿中此時人也不少,除了日日在前侍奉獨孤皇後的樂平公主之外,樂平公主十分難得的把肖元元也了過來。
肖元元並不在樂平公主身邊,隻是帶著兩個宮婢在一旁炭火邊,不知道在煮些什麽?
另外,還有蘭陵公主及其駙馬柳述,竟也在殿中。
晉王進殿,先朝著獨孤皇後行了一禮,“兒臣參見母後。”
獨孤皇後點了點頭,道了一句免禮。
晉王衝著樂平公主點頭示禮,“阿姊——”
樂平公主也點頭回禮,隻是笑著沒有說話。
晉王最後看向柳述與蘭陵公主,笑著問道:“阿五也在——今日怎麽沒見妹婿上殿,反倒在母後這裏?”
柳述回道:“昨日我已和父皇盡談了兵部之事,今日朝上所議之事與兵部無關。前兩天母後病中,不便見人,阿五憂心母後,卻不得見。
昨日聽聞母後身子轉好,我便陪著公主來探望母後了。”
晉王點了點頭,道:“確實該來的,今日父皇在朝上發了好大的火!”
獨孤皇後頓了頓,問道:“陛下因何生氣?”
晉王便把今日朝上蜀王奏請回益州事說了一遍,最後道:“其實四弟也沒有別的意思,隻是不想留在仁壽宮再惹父皇生氣,但還是疏忽了母後這邊。”
獨孤皇後倒是一臉平靜,蜀王要走事她昨天就已經知道了,隻是道:“不過這阿秀也是,你說他孝順,他卻不顧孤的病情就往益州去了。
但你若說他不孝順,昨日孤身子剛好一些,他便知道前來看孤,哎——孩子大了,終究是要往外走的。”
樂平公主在一旁勸道:“母親,阿秀這是幾個孩子當中,心思最為簡單的,隻看得到眼前,想不了太多,他沒有壞心思的!”
獨孤皇後點了點頭,歎道:“哎——缺心少肺的,幸而孤也不指望他什麽,顧好他自己就行了。走了也好……走了也好!”
正在此時,肖元元已經走到樂平公主身邊,朝著獨孤皇後行了一禮,道:“回皇後娘娘,雙皮奶已經做好了——”
獨孤皇後聞言一笑,道:“快拿來給孤嚐嚐——”
肖元元先將第一碗呈於獨孤皇後麵前,獨孤皇後舀了一勺放在嘴中,果然奶香濃鬱,細滑順口。
獨孤皇後笑著點了點頭,此時已有宮婢上前,將雙皮奶分發給眾人,肖元元笑著解釋道:“眼下天氣還有些冷,還是吃些熱熱的舒服一些。”
晉王也得了一碗,吃起來也不覺得有多美味的驚人,抬眼看了眼肖元元,樂平公主正將一勺雙皮奶遞到肖元元嘴邊,肖元元羞澀地躲開了。
許是身子轉好,獨孤皇後胃口比往也好了許多,小小一碗雙皮奶,不消一會兒便吃了幹淨。
樂平公主見獨孤皇後吃完,便放下手中還剩的半碗,道:“可要再為母親取一碗來?”
獨孤皇後輕輕擺了擺手,道:“留著午膳後再用吧!”
獨孤皇後看向肖元元,笑著問道:“肖娘子病了這些許天,看著確實瘦了不少,不過還好,精神看起來還算不錯。”
肖元元頷首示禮,道:“勞皇後娘娘掛心,奴休養了這幾日,已經全好了。”
獨孤皇後歎笑道:“到底是年輕好,病也好得快些。”
樂平公主開口回道:“這仁壽宮確實是個養病的好地方,元元這次病好的快,母親的身子我看比昨天也鬆快了不少。”
獨孤皇後輕輕笑著點了點頭,正在談笑間,卻見楊堅帶著漢王進得殿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漢王也對著獨孤皇後行了一禮。
“免禮平身。”楊堅道。
禮罷,楊堅坐到獨孤皇後身側,環伺眾人又道:“今日你這裏來人不少,該到的也都到了——”
說到這裏楊堅突然停頓了一下,麵色一沉,問道:“蜀王沒來麽?”
楊堅剛剛才因蜀王不孝順發了一頓火,誰知剛剛訓誡完,又在獨孤皇後這裏看到其他皇子皇女都到了,唯獨蜀王沒有來,當下覺得那蜀王真是無可救藥。
晉王連忙回道:“回父皇,四弟他回殿中思過去了。”
楊堅冷哼一聲,道:“思過?他又不認為自己錯了,思的哪門子的過?所有的兒子女兒都到了,偏就他不來,真是打心眼兒裏就不孝順!”
眾人一片沉默,獨孤皇後撇了楊堅一眼,道:“來了有什麽好?像陛下這樣,到了孤這裏隻會找刺兒罵人,倒還不如不來!”
楊堅一怔,歎了一口氣,道:“朕在為皇後鳴不平,皇後何故斥責於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