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想了想,道:“以往高熲受父親和母親庇護,無論何人彈劾他,父親都會懲罰那個彈劾之人。
正如阿姊所說,越國公行事老練狠辣,他這樣的人不會貿然出頭為我所用。
即便與他合作,隻怕日後他也不是個忠臣良將!”
樂平公主有些不解,問道:“你似是對那越國公觀感不好。”
晉王頓了頓,回道:“越國公其人,心狠手辣,薄情寡義!
就如母後所言,能狠得下心將枕邊人逼得發瘋的男子,多半沒什麽心肝,更不能指望他多麽忠心了。
他每次出征,不想著殺敵,先殺自己人。對自己人如此下狠手,臣弟實在不敢信他。”
樂平公主笑了笑,道:“也罷,你自己決斷就好。”
晉王一愣,原以為樂平公主會就此勸他幾句,孰料樂平公主什麽也沒說,徑直讓他自己做決定,這樣一來晉王不由得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了。
畢竟樂平公主有一句話說的是對的,如今朝堂之上,對用來克製高熲的,隻有越國公楊素了。
可是晉王對越國公為人處事實在不喜,若要讓他違心與楊素共事,他心中總是懷著芥蒂。
晉王沉默了一會兒,後又開口轉移了話題,道:“阿姊——你說父皇他當真想要廢太子麽?不知為何,臣弟這心裏總是不太相信?”
樂平公主沒幽幽道:“太子他在儲君之位上待了近二十年,這些年也偶有風波,不過太子都撐了過來。
人們心裏似乎都認定了,無論風浪多大,太子都不會被換掉!”
晉王聽著眉心一緊,樂平公主回道:“其實想知道父皇是否真心要易儲,也有一個旁證可以核實一下。”
晉王連忙問:“什麽旁證?”
樂平公主道:“可以去向父親問一下,明年是否還要去仁壽宮避暑!”
晉王一開始沒有想明白,樂平公主接著回道:“父親若要去仁壽宮避暑,就得讓太子留京監國理政。
既然決意要廢太子,父親又怎會放心把監國之權給他,難道不怕太子坐京謀反麽?
再沒有徹底卸下太子的威脅之前,還是要把太子放在眼前才安心。
所以,若是父親明年不往仁壽宮去,十有八九是決意要易儲了。”
晉王眸色一亮,既要廢太子,肯定要眼睜睜盯著太子卸下一切武裝,然而這些若是楊堅身在仁壽宮,定然是做不到的。
晉王看著樂平公主歎道:“阿姊聰慧——”
之後,晉王妃果然去向獨孤皇後打聽了來年往仁壽宮避暑的事,不過因著還未過年,獨孤皇後便借尚未確定為由,沒有作答。
這個年每個人過得各懷心思,也正如樂平公主所言,過完年後,楊堅便以獨孤皇後不便趕路為由,一麵催著唐國公修建大興城到仁壽宮之間的十二座行宮,一麵宣布今年不再出巡岐州。
次年開朝,楊堅尚未開始對太子出手,高熲便先行反擊了。
這幾日,連番幾封奏報送抵禦前,楊堅看著這幾封奏報,心底一片陰沉,終於在一日朝會上,高熲一方開始發難。
先是天災,齊州多地有地龍作亂,加上暴雨頻發,山洪肆意,淹沒良田。
接著是各州府稟報,近來山東、江南多地出現流寇作亂,為禍一方。並且當地官府已無力剿滅,求朝廷派兵剿匪。
緊接著兵部奏報,嶺南叛軍攻下廣州,而且隱隱有與雲南州和桂州的叛軍聯合作戰之勢,企圖脫離朝廷管製。
再有就是去年高麗元雖不戰而降,可是年底高元並未派使者前來朝貢,等於說高元把楊堅的征北軍騙走之後,高麗部又不認賬了。
吐穀渾也傳來消息,慕容伏允正在聯合五羌各部,企圖與突厥的都藍可汗建立聯係,而且突厥的突利可汗已經快撐不住了。
一時間好似大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楊堅黑著臉看著朝中眾人,待眾人一一把稟報完,開口問道:“還有麽,有的話一起說出來吧!”
殿下一片寂靜,楊堅看向高熲,隻見高熲不動如山。又看向楊素,楊素雖與高熲不和,可他也不想收拾爛攤子,所以也閉口不言。
正當楊堅以為終於聽完了糟心事,不料太史曹又站了出來:
“回稟陛下,臣近來觀天象,月虧星現,長星襲月,金星向東,有熒惑守心之兆,主國本不穩!”
晉王一頓,心中暗暗道了一聲,原來如此。
“國本不穩?”楊堅頓了頓,問道:“太史曹所言的國本指向何處?”
太史曹頓了頓,道:“長星乍現,日月有虧,金星指東,是上天警示有人對東宮不利,儲君不穩,國本不穩。”
有人對東宮不利?楊堅怔了怔,看了看晉王,晉王臉色一白,但也隻是恨恨咬了咬牙沒有應聲。
太史曹隻是說有人對東宮不利,也沒說是誰,晉王還沒有傻到主動出來認領的地步。
楊堅又看了看漢王,漢王倒是一臉平靜,看著很是坦蕩。
楊堅看向高熲,問道:“對此,高仆射有何諫議?”
高熲起身向前行了一禮,對著楊堅道:“回陛下,太史曹所言天象雖不可等閑視之,可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以處理內憂外患為先!”
楊堅點了點頭,道:“高仆射所言有理,那便先處理眼下的事情,那個——齊州水患。”
高熲回道:“所幸如今尚未開春,此次水患倒也不誤農時,應先調糧過去安撫災民,恢複生產,此事往年也有舊例,倒不算棘手,循例而為即可。”
楊堅道:“既然此事不是大事,便交由尚書省……民部協調處理吧,處置結果先給朕遞個條子過來。”
民部的斛律孝卿連忙起身應道:“臣遵旨。”
高熲接著道:“至於嶺南作亂,可先由當地總管府駐軍鎮壓,眼下兵力還是要著重安置於北方邊境,突厥才是我朝大患。”
楊堅不置可否,他知道高熲的話還沒說到重點上,隻微微點了點頭,示意高熲繼續。
正如阿姊所說,越國公行事老練狠辣,他這樣的人不會貿然出頭為我所用。
即便與他合作,隻怕日後他也不是個忠臣良將!”
樂平公主有些不解,問道:“你似是對那越國公觀感不好。”
晉王頓了頓,回道:“越國公其人,心狠手辣,薄情寡義!
就如母後所言,能狠得下心將枕邊人逼得發瘋的男子,多半沒什麽心肝,更不能指望他多麽忠心了。
他每次出征,不想著殺敵,先殺自己人。對自己人如此下狠手,臣弟實在不敢信他。”
樂平公主笑了笑,道:“也罷,你自己決斷就好。”
晉王一愣,原以為樂平公主會就此勸他幾句,孰料樂平公主什麽也沒說,徑直讓他自己做決定,這樣一來晉王不由得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了。
畢竟樂平公主有一句話說的是對的,如今朝堂之上,對用來克製高熲的,隻有越國公楊素了。
可是晉王對越國公為人處事實在不喜,若要讓他違心與楊素共事,他心中總是懷著芥蒂。
晉王沉默了一會兒,後又開口轉移了話題,道:“阿姊——你說父皇他當真想要廢太子麽?不知為何,臣弟這心裏總是不太相信?”
樂平公主沒幽幽道:“太子他在儲君之位上待了近二十年,這些年也偶有風波,不過太子都撐了過來。
人們心裏似乎都認定了,無論風浪多大,太子都不會被換掉!”
晉王聽著眉心一緊,樂平公主回道:“其實想知道父皇是否真心要易儲,也有一個旁證可以核實一下。”
晉王連忙問:“什麽旁證?”
樂平公主道:“可以去向父親問一下,明年是否還要去仁壽宮避暑!”
晉王一開始沒有想明白,樂平公主接著回道:“父親若要去仁壽宮避暑,就得讓太子留京監國理政。
既然決意要廢太子,父親又怎會放心把監國之權給他,難道不怕太子坐京謀反麽?
再沒有徹底卸下太子的威脅之前,還是要把太子放在眼前才安心。
所以,若是父親明年不往仁壽宮去,十有八九是決意要易儲了。”
晉王眸色一亮,既要廢太子,肯定要眼睜睜盯著太子卸下一切武裝,然而這些若是楊堅身在仁壽宮,定然是做不到的。
晉王看著樂平公主歎道:“阿姊聰慧——”
之後,晉王妃果然去向獨孤皇後打聽了來年往仁壽宮避暑的事,不過因著還未過年,獨孤皇後便借尚未確定為由,沒有作答。
這個年每個人過得各懷心思,也正如樂平公主所言,過完年後,楊堅便以獨孤皇後不便趕路為由,一麵催著唐國公修建大興城到仁壽宮之間的十二座行宮,一麵宣布今年不再出巡岐州。
次年開朝,楊堅尚未開始對太子出手,高熲便先行反擊了。
這幾日,連番幾封奏報送抵禦前,楊堅看著這幾封奏報,心底一片陰沉,終於在一日朝會上,高熲一方開始發難。
先是天災,齊州多地有地龍作亂,加上暴雨頻發,山洪肆意,淹沒良田。
接著是各州府稟報,近來山東、江南多地出現流寇作亂,為禍一方。並且當地官府已無力剿滅,求朝廷派兵剿匪。
緊接著兵部奏報,嶺南叛軍攻下廣州,而且隱隱有與雲南州和桂州的叛軍聯合作戰之勢,企圖脫離朝廷管製。
再有就是去年高麗元雖不戰而降,可是年底高元並未派使者前來朝貢,等於說高元把楊堅的征北軍騙走之後,高麗部又不認賬了。
吐穀渾也傳來消息,慕容伏允正在聯合五羌各部,企圖與突厥的都藍可汗建立聯係,而且突厥的突利可汗已經快撐不住了。
一時間好似大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楊堅黑著臉看著朝中眾人,待眾人一一把稟報完,開口問道:“還有麽,有的話一起說出來吧!”
殿下一片寂靜,楊堅看向高熲,隻見高熲不動如山。又看向楊素,楊素雖與高熲不和,可他也不想收拾爛攤子,所以也閉口不言。
正當楊堅以為終於聽完了糟心事,不料太史曹又站了出來:
“回稟陛下,臣近來觀天象,月虧星現,長星襲月,金星向東,有熒惑守心之兆,主國本不穩!”
晉王一頓,心中暗暗道了一聲,原來如此。
“國本不穩?”楊堅頓了頓,問道:“太史曹所言的國本指向何處?”
太史曹頓了頓,道:“長星乍現,日月有虧,金星指東,是上天警示有人對東宮不利,儲君不穩,國本不穩。”
有人對東宮不利?楊堅怔了怔,看了看晉王,晉王臉色一白,但也隻是恨恨咬了咬牙沒有應聲。
太史曹隻是說有人對東宮不利,也沒說是誰,晉王還沒有傻到主動出來認領的地步。
楊堅又看了看漢王,漢王倒是一臉平靜,看著很是坦蕩。
楊堅看向高熲,問道:“對此,高仆射有何諫議?”
高熲起身向前行了一禮,對著楊堅道:“回陛下,太史曹所言天象雖不可等閑視之,可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以處理內憂外患為先!”
楊堅點了點頭,道:“高仆射所言有理,那便先處理眼下的事情,那個——齊州水患。”
高熲回道:“所幸如今尚未開春,此次水患倒也不誤農時,應先調糧過去安撫災民,恢複生產,此事往年也有舊例,倒不算棘手,循例而為即可。”
楊堅道:“既然此事不是大事,便交由尚書省……民部協調處理吧,處置結果先給朕遞個條子過來。”
民部的斛律孝卿連忙起身應道:“臣遵旨。”
高熲接著道:“至於嶺南作亂,可先由當地總管府駐軍鎮壓,眼下兵力還是要著重安置於北方邊境,突厥才是我朝大患。”
楊堅不置可否,他知道高熲的話還沒說到重點上,隻微微點了點頭,示意高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