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校宿舍,李濱躺在床上,小靈通九個按鍵在兩個拇指下,飛快的編輯信息。
張記將買的冰可樂遞給李濱,自己擰開礦泉水喝一口。
“發信息呢?”
李濱說道。“我對劉澎說你旅遊回來了,他說晚上我們三人一起吃個飯。半個月沒見了。”
張記沒有反對,說道。“確實很久沒見。帶著青稞酒,你們兩個喝。”
李濱誇張的大叫。“我去,劉澎大出血啊,讓我們去小城人家吃飯,這一頓不得兩三百。”
張記擦擦汗,站起來脫掉褲子,換上大褲衩。“小城人家很貴嗎?”
李濱放下手機,坐在床上說道。“相當的貴,台城飯店排行榜首位大哥,一般是機關單位或者家庭聚餐才會去吃,平時很少人去吃。劉澎讓我們去小城人家,肯定是大出血啊。”
張記看一眼手機,下午五點十五,肚子餓的咕咕叫。
駕校食堂飯菜難以下咽,中午時候就沒有吃飽。
“幾點過去,我都餓了。”
李濱拿起手機,穿上鞋子,說道。“現在出發,小城人家在城西,距離我們挺遠。”
張記不確定的問道。“讓不讓帶酒水?”
李濱說道。“我也不知道,這是我第一次過去吃飯。帶著吧,走一步看一步。”
青稞酒裝進手提袋,提在手上,張記無所謂的說道。“帶過去再說,不讓喝就不喝。”
走出駕校,兩人打車到小城人家。
小城人家門前廣場停滿了車,穿過兩邊車輛,張記和李濱來到小城人家。
木頭結構的房屋,保持原木本色,外層刷一遍桐油,整個飯店呈現原木黃色。
劉澎站在大廳對著兩人招手,張記和李濱走到劉澎身邊。
劉澎說道。“記哥,最近在哪裏發財呢,半個月不見人影。”
張記笑著回應。“還能在哪發財,去高原轉一圈,溜達溜達,給你帶的青稞酒。”
張記將青稞酒遞給劉澎,劉澎接過青稞酒,嘖嘖說道。
“高原特產啊,味道怎麽樣,你們喝了嗎?”
李濱說道。“沒喝。張記受傷不能喝,我一個人喝酒沒意思。等會我們兩人喝。”
劉澎打量著張記,沒有發現傷口,關心問道。“記哥,你傷到哪裏,嚴不嚴重?”
張記說道。“結痂馬上脫落,沒多大問題。我們坐那裏,點菜了嗎,我好餓啊。”
劉澎帶兩人坐在右側的小包間,說是包間隻是隔斷圍起來的空間,一張桌子,兩張桌子長椅,四人座位。
“今天人很多,我怕排隊等,提前點菜了。辣子雞、小炒肉、羊肉湯、清炒小油菜,先吃著,如果不夠,我們再點。”
劉澎說完點的菜,李濱接著問道。“今天什麽日子,全是硬菜啊,你有錢結賬吧?”
劉澎故作大方的擺手,豪氣說道。“開玩笑,沒有錢我還能請你們到這裏吃飯。”
說完見張記和李濱一副不相信的眼神,低聲說道。
“我哥有優惠券,我要了兩張。”
張記和李濱一副我看透你的樣子“哦”一聲。
來的路上,張記知道劉澎高考601分,雖然有運氣加分,運氣也是實力的部分。
“恭喜你啊,考了601分,計劃報哪個學校和專業?”
劉澎喜笑顏開的說道。“土木工程專業,學校還沒定下來。我還要和家裏商量一下,是本省學校還是省外學校。你的定了嗎?”
張記聳聳肩,說道。“複讀人士不需要費腦袋考慮,填報誌願的時候谘詢一下老師,隻要能拿到錄取通知書就行。”
劉鵬接著問李濱。“濱哥,你呢?你是畢業後要去電視台,還是報考電視台相關專業?”
李濱說道。“肯定的,電視台還是要去的。專業和學校,目前都沒有定下來,了解的信息太少,不知道怎麽選擇。科目二還有七天考試,考試結束後,我找班主任請教請教。”
劉澎皺著眉頭說道。“老班這個人不好相處,你找他他能幫你?”
李濱喝一口水,放下水杯說道。“老班老婆是我鄰居,這個忙肯定能幫。再說了,我隻是請教他報考專業和學校,又不讓他幫忙辦事,這點小忙他不會拒絕。”
劉澎猛拍桌子,疼的臉色扭曲,捂著手說道。“牛逼啊,高三一年你也沒說這事,捂得夠緊的。我就納悶你犯錯老班怎麽不說你,原來是是有關係。”
張記問道。“你以前是不是向他谘詢過?”
李濱說道。“閑聊的時候聊過,沒有正式的請教。現在要報誌願,肯定要好好聊聊,聊深聊透。這是一次性選擇,不能出錯,畢竟沒有回頭路走。”
張記嘿嘿的笑,說道。“我不就是走了回頭路,一年的時間啊,不知道怎麽過。”
服務員上菜,三菜一湯,大盤大碗擺滿桌子。
劉澎拿起筷子,招呼吃菜。“趕緊吃,吃點菜墊墊肚子。”
張記打開青稞酒,放在李濱麵前。
李濱拿起酒瓶,倒兩杯酒,一杯酒遞給劉澎,端起酒杯說道。“來來來,第一杯酒慶祝記哥旅遊安全歸來。”
劉澎不解其意的問道。“旅遊還有危險?”
張記端起茶杯說到。“無人區遇到一頭野熊,被野熊抓了一爪子。”
劉澎抬手就要拍桌子,想到剛才拍的手疼,又放下說道。“厲害啊,記哥,你這是和野熊打了一架,熊了。”
酒杯和茶杯相碰,氛圍越發熱烈。
劉澎感慨說道。“今年我們十八歲,法律承認的成年的年紀,可是啊,總有一種感覺,自己並沒有長大,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說實話,十八年,我一次都沒有出過台城。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台城,大學我不想在本省,計劃去外省,離家裏遠一些。”
李濱拿碗盛一碗羊肉湯,小口喝兩口,放下碗說道。“我也想去外省,遠一點的外省最好。畢業以後要在本地工作,一旦工作,肯定困在本地,出去的機會更少。趁著上大學出去走走,看一看外地風景。”
劉澎仿佛找到知己,眼睛放光說道。“是的。隻要考編進體製,體製內年假隻有一周左右,參加工作後也不會一次性休年假,想要外出旅遊,機會很少。工作了,單位的事、家事很繁瑣,根本有休息時間。不趁著上大學出去走走,以後更沒有機會。大學是人生最好的時光,必須享受生活的樂趣。”
張記插不上話,自顧吃菜。
劉澎看張記不說話,問張記說。“記哥,你呢,暑假還計劃賣資料?”
張記放下筷子說道。“資料肯定是要賣的,當然還是以複讀為主,最多賣到九月開學。”
李濱想了想,說道。“李哥解決印刷問題,其實隻解決了資料的來路,沒有解決出路。銷售是難題,你要做好計劃,怎麽把書賣出去。如果賣不出去,那就虧大了。”
張記歎氣說道。“學校沒硬關係,隻能零散著賣。計劃分兩步,第一步是賣給學生,設計一個廣告,各學校張貼,然後每個學校輪流著擺攤,零散賣給學生。第二步是送一套資料給學校和複讀班的老師,分一部分利益,賄賂一番,由老師賣給學生。”
李濱緊跟著說道。“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尤其是老師這一手,提前打聽老師的脾氣喜好,投其所好好過無頭亂碰。中國是垂直式的領導結構,從上往下事好辦,從下往上事很難。”
劉澎問道。“濱哥,聽你說起來頭頭是道,是不是家裏還有當官的關係,裏麵的事門清啊。”
李濱舉起酒杯,一口喝完杯中酒,搓搓臉說道。“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水往低處流,人和事也一樣。而且還有一個關鍵,記哥,你送給老師的複習資料是沒有保障的,老師可以根據資料複印和講解,這樣就不用再買你的資料。”
“不是正版書,沒有版權保護,真要是私下複印,你沒著處理。你要給老師分一杯羹,兩個人喝一杯水時水是最幹淨,一個鍋裏吃飯才不會吐痰。”
張記靠在椅子上,略顯頹廢的說道。“煙搭橋,酒鋪路,不論什麽時候都要送禮。人情社會,人和情永遠是潮流。”
李濱無奈說道。“這是沒辦法的事,血脈關係是最穩定的關係,因為血脈相承;利益關係最強有力的關係,因為同吃一塊蛋糕。沒有共同利益,別人憑什麽幫你,因為你長得醜嗎。”
劉澎打斷李濱,說道。“今天哥三聚會,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後麵想要聚會也難,天南海北的上學,放假也有自己的事。今朝有酒今朝樂,不管明天。”
端起茶杯喝完茶,張記想起來明天回家的事,對李濱說。“李濱,駕校的自行車能借到嗎。出來後一直沒有回家,明天我想回家一趟。”
李濱歪頭說道。“自行車很少,電動車很多,但是,不一定能借到。回去我問問,最好借一輛電動車,騎著舒服。”
張記說道。“都行,我爸媽和哥要出去打工,我回去看看,後天回來。”
劉澎不理解的問道。“都出去打工?記哥,你不在家好好陪陪伯父伯母,還要出來?”
張記一愣,隨即一笑,說道。“我十一歲時,爸媽就出去打工,這麽多年習慣了分別,不習慣聚在一起。知道家人活著就行,其他時間各過各的。”
劉澎震驚的看著張記,難以相信一家人不在一起,可以說的如此輕鬆。一家人不就應該在一起,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生活。一個家庭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怎麽還能說是一個家庭。
“記哥,你這是一個人過日子啊。”
張記灑然一笑說道。“我已經頂門立戶,算是成家立業,分家了。”
戶口本獨立,名下有兩套房子,張記心裏暗暗的想,這也算是成家立業。
李濱轉移話題。“記哥,回來以後住哪裏,一直住駕校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一周後考完科目二,我也回家住一段時間,不在駕校住。”
張記說道。“我打算在繁榮街租一個房子,有一個落腳地,然後學習和整理資料。”
劉澎羨慕說道。“有時候真羨慕你們,隨時隨地,跑到哪裏都可以,我就不行,被爸媽管的死死的。如果我在外麵租一個房子,能被我媽打死。”
李濱說道。“你也可以試試,不嚐試一下怎麽知道會不會被打死。”
三人哈哈大笑,酒茶相碰,愉快的觥籌交錯。
吃完飯,劉鵬結賬,在飯店門前分開。
劉鵬騎著電動車回家,張記帶著醉醺醺的李濱打車回駕校。
張記將買的冰可樂遞給李濱,自己擰開礦泉水喝一口。
“發信息呢?”
李濱說道。“我對劉澎說你旅遊回來了,他說晚上我們三人一起吃個飯。半個月沒見了。”
張記沒有反對,說道。“確實很久沒見。帶著青稞酒,你們兩個喝。”
李濱誇張的大叫。“我去,劉澎大出血啊,讓我們去小城人家吃飯,這一頓不得兩三百。”
張記擦擦汗,站起來脫掉褲子,換上大褲衩。“小城人家很貴嗎?”
李濱放下手機,坐在床上說道。“相當的貴,台城飯店排行榜首位大哥,一般是機關單位或者家庭聚餐才會去吃,平時很少人去吃。劉澎讓我們去小城人家,肯定是大出血啊。”
張記看一眼手機,下午五點十五,肚子餓的咕咕叫。
駕校食堂飯菜難以下咽,中午時候就沒有吃飽。
“幾點過去,我都餓了。”
李濱拿起手機,穿上鞋子,說道。“現在出發,小城人家在城西,距離我們挺遠。”
張記不確定的問道。“讓不讓帶酒水?”
李濱說道。“我也不知道,這是我第一次過去吃飯。帶著吧,走一步看一步。”
青稞酒裝進手提袋,提在手上,張記無所謂的說道。“帶過去再說,不讓喝就不喝。”
走出駕校,兩人打車到小城人家。
小城人家門前廣場停滿了車,穿過兩邊車輛,張記和李濱來到小城人家。
木頭結構的房屋,保持原木本色,外層刷一遍桐油,整個飯店呈現原木黃色。
劉澎站在大廳對著兩人招手,張記和李濱走到劉澎身邊。
劉澎說道。“記哥,最近在哪裏發財呢,半個月不見人影。”
張記笑著回應。“還能在哪發財,去高原轉一圈,溜達溜達,給你帶的青稞酒。”
張記將青稞酒遞給劉澎,劉澎接過青稞酒,嘖嘖說道。
“高原特產啊,味道怎麽樣,你們喝了嗎?”
李濱說道。“沒喝。張記受傷不能喝,我一個人喝酒沒意思。等會我們兩人喝。”
劉澎打量著張記,沒有發現傷口,關心問道。“記哥,你傷到哪裏,嚴不嚴重?”
張記說道。“結痂馬上脫落,沒多大問題。我們坐那裏,點菜了嗎,我好餓啊。”
劉澎帶兩人坐在右側的小包間,說是包間隻是隔斷圍起來的空間,一張桌子,兩張桌子長椅,四人座位。
“今天人很多,我怕排隊等,提前點菜了。辣子雞、小炒肉、羊肉湯、清炒小油菜,先吃著,如果不夠,我們再點。”
劉澎說完點的菜,李濱接著問道。“今天什麽日子,全是硬菜啊,你有錢結賬吧?”
劉澎故作大方的擺手,豪氣說道。“開玩笑,沒有錢我還能請你們到這裏吃飯。”
說完見張記和李濱一副不相信的眼神,低聲說道。
“我哥有優惠券,我要了兩張。”
張記和李濱一副我看透你的樣子“哦”一聲。
來的路上,張記知道劉澎高考601分,雖然有運氣加分,運氣也是實力的部分。
“恭喜你啊,考了601分,計劃報哪個學校和專業?”
劉澎喜笑顏開的說道。“土木工程專業,學校還沒定下來。我還要和家裏商量一下,是本省學校還是省外學校。你的定了嗎?”
張記聳聳肩,說道。“複讀人士不需要費腦袋考慮,填報誌願的時候谘詢一下老師,隻要能拿到錄取通知書就行。”
劉鵬接著問李濱。“濱哥,你呢?你是畢業後要去電視台,還是報考電視台相關專業?”
李濱說道。“肯定的,電視台還是要去的。專業和學校,目前都沒有定下來,了解的信息太少,不知道怎麽選擇。科目二還有七天考試,考試結束後,我找班主任請教請教。”
劉澎皺著眉頭說道。“老班這個人不好相處,你找他他能幫你?”
李濱喝一口水,放下水杯說道。“老班老婆是我鄰居,這個忙肯定能幫。再說了,我隻是請教他報考專業和學校,又不讓他幫忙辦事,這點小忙他不會拒絕。”
劉澎猛拍桌子,疼的臉色扭曲,捂著手說道。“牛逼啊,高三一年你也沒說這事,捂得夠緊的。我就納悶你犯錯老班怎麽不說你,原來是是有關係。”
張記問道。“你以前是不是向他谘詢過?”
李濱說道。“閑聊的時候聊過,沒有正式的請教。現在要報誌願,肯定要好好聊聊,聊深聊透。這是一次性選擇,不能出錯,畢竟沒有回頭路走。”
張記嘿嘿的笑,說道。“我不就是走了回頭路,一年的時間啊,不知道怎麽過。”
服務員上菜,三菜一湯,大盤大碗擺滿桌子。
劉澎拿起筷子,招呼吃菜。“趕緊吃,吃點菜墊墊肚子。”
張記打開青稞酒,放在李濱麵前。
李濱拿起酒瓶,倒兩杯酒,一杯酒遞給劉澎,端起酒杯說道。“來來來,第一杯酒慶祝記哥旅遊安全歸來。”
劉澎不解其意的問道。“旅遊還有危險?”
張記端起茶杯說到。“無人區遇到一頭野熊,被野熊抓了一爪子。”
劉澎抬手就要拍桌子,想到剛才拍的手疼,又放下說道。“厲害啊,記哥,你這是和野熊打了一架,熊了。”
酒杯和茶杯相碰,氛圍越發熱烈。
劉澎感慨說道。“今年我們十八歲,法律承認的成年的年紀,可是啊,總有一種感覺,自己並沒有長大,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說實話,十八年,我一次都沒有出過台城。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台城,大學我不想在本省,計劃去外省,離家裏遠一些。”
李濱拿碗盛一碗羊肉湯,小口喝兩口,放下碗說道。“我也想去外省,遠一點的外省最好。畢業以後要在本地工作,一旦工作,肯定困在本地,出去的機會更少。趁著上大學出去走走,看一看外地風景。”
劉澎仿佛找到知己,眼睛放光說道。“是的。隻要考編進體製,體製內年假隻有一周左右,參加工作後也不會一次性休年假,想要外出旅遊,機會很少。工作了,單位的事、家事很繁瑣,根本有休息時間。不趁著上大學出去走走,以後更沒有機會。大學是人生最好的時光,必須享受生活的樂趣。”
張記插不上話,自顧吃菜。
劉澎看張記不說話,問張記說。“記哥,你呢,暑假還計劃賣資料?”
張記放下筷子說道。“資料肯定是要賣的,當然還是以複讀為主,最多賣到九月開學。”
李濱想了想,說道。“李哥解決印刷問題,其實隻解決了資料的來路,沒有解決出路。銷售是難題,你要做好計劃,怎麽把書賣出去。如果賣不出去,那就虧大了。”
張記歎氣說道。“學校沒硬關係,隻能零散著賣。計劃分兩步,第一步是賣給學生,設計一個廣告,各學校張貼,然後每個學校輪流著擺攤,零散賣給學生。第二步是送一套資料給學校和複讀班的老師,分一部分利益,賄賂一番,由老師賣給學生。”
李濱緊跟著說道。“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尤其是老師這一手,提前打聽老師的脾氣喜好,投其所好好過無頭亂碰。中國是垂直式的領導結構,從上往下事好辦,從下往上事很難。”
劉澎問道。“濱哥,聽你說起來頭頭是道,是不是家裏還有當官的關係,裏麵的事門清啊。”
李濱舉起酒杯,一口喝完杯中酒,搓搓臉說道。“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水往低處流,人和事也一樣。而且還有一個關鍵,記哥,你送給老師的複習資料是沒有保障的,老師可以根據資料複印和講解,這樣就不用再買你的資料。”
“不是正版書,沒有版權保護,真要是私下複印,你沒著處理。你要給老師分一杯羹,兩個人喝一杯水時水是最幹淨,一個鍋裏吃飯才不會吐痰。”
張記靠在椅子上,略顯頹廢的說道。“煙搭橋,酒鋪路,不論什麽時候都要送禮。人情社會,人和情永遠是潮流。”
李濱無奈說道。“這是沒辦法的事,血脈關係是最穩定的關係,因為血脈相承;利益關係最強有力的關係,因為同吃一塊蛋糕。沒有共同利益,別人憑什麽幫你,因為你長得醜嗎。”
劉澎打斷李濱,說道。“今天哥三聚會,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後麵想要聚會也難,天南海北的上學,放假也有自己的事。今朝有酒今朝樂,不管明天。”
端起茶杯喝完茶,張記想起來明天回家的事,對李濱說。“李濱,駕校的自行車能借到嗎。出來後一直沒有回家,明天我想回家一趟。”
李濱歪頭說道。“自行車很少,電動車很多,但是,不一定能借到。回去我問問,最好借一輛電動車,騎著舒服。”
張記說道。“都行,我爸媽和哥要出去打工,我回去看看,後天回來。”
劉澎不理解的問道。“都出去打工?記哥,你不在家好好陪陪伯父伯母,還要出來?”
張記一愣,隨即一笑,說道。“我十一歲時,爸媽就出去打工,這麽多年習慣了分別,不習慣聚在一起。知道家人活著就行,其他時間各過各的。”
劉澎震驚的看著張記,難以相信一家人不在一起,可以說的如此輕鬆。一家人不就應該在一起,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生活。一個家庭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怎麽還能說是一個家庭。
“記哥,你這是一個人過日子啊。”
張記灑然一笑說道。“我已經頂門立戶,算是成家立業,分家了。”
戶口本獨立,名下有兩套房子,張記心裏暗暗的想,這也算是成家立業。
李濱轉移話題。“記哥,回來以後住哪裏,一直住駕校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一周後考完科目二,我也回家住一段時間,不在駕校住。”
張記說道。“我打算在繁榮街租一個房子,有一個落腳地,然後學習和整理資料。”
劉澎羨慕說道。“有時候真羨慕你們,隨時隨地,跑到哪裏都可以,我就不行,被爸媽管的死死的。如果我在外麵租一個房子,能被我媽打死。”
李濱說道。“你也可以試試,不嚐試一下怎麽知道會不會被打死。”
三人哈哈大笑,酒茶相碰,愉快的觥籌交錯。
吃完飯,劉鵬結賬,在飯店門前分開。
劉鵬騎著電動車回家,張記帶著醉醺醺的李濱打車回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