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張記騎著電動車回家,7.5公裏的路程半小時到家。
坐北朝南的房子,鏽跡斑斑的紅色鐵門開著,張記騎車子到院子裏,看到爸爸張梁子坐在院子裏拿著木棒砸豆子。
張梁子見張記回家,撇撇嘴沒有說話,繼續砸豆子。
張記將電動車停在屋簷下,問張梁子。“爸,我媽呢?”
張梁子不耐煩的說道。“你媽去別人家串門。舍得回家了,這段時間去哪裏鬼混。”
沒搭理張梁子的陰陽怪氣,張記也不在意張梁子對他的看法。
有能耐的男人不會發脾氣,沒能耐的男人才會對別人發脾氣。張梁子是沒能耐的人,是張記心中沒有爸爸威嚴的人。
一個整天喝酒鬧事和老婆吵架的男人,不會在兒子心目中形成爸爸威嚴的形象。更何況這個男人隻敢和老婆吵架,隻會在喝醉以後罵街。
勇氣來源於酒精麻醉,懦弱是骨子裏的自卑。
回到房間,房間有淡淡的黴味。半個月時間沒人住,房子有了它的脾氣。
張記抱著被褥到院子裏,掛在晾衣繩上晾曬。陽光灑在被褥上,染上一層淡淡光芒。
四季分明的北方,三個季節的衣服,張記隻有10套衣服。三套夏天的衣服,三套春秋天的衣,兩套冬天的外套和一件棉襖,秋衣秋褲是兩套。
十套衣服裝進蛇皮袋子,蛇皮袋子仍舊空蕩。
院子裏一件褥子、一床被子,張記看一眼屋簷下的電動車。
被褥綁在電動車後座上,蛇皮袋子放在腳踏支架上,腿放在蛇皮袋子上,電動車可以裝下所有行李。
坐在床上,張記打量著他的房間,像是告別一般。
兩兄弟家庭,分配兩塊宅基地。第二塊宅基地在村子西邊,一直空著,沒有蓋房子。
老房子毋庸置疑是張華的,沒有蓋房子的宅基地是張記的。台城買了兩套房子,對於宅基地的熱忱也降溫,更何況宅基地還是一片空地。
張梁子砸一會豆子,丟下木棒不知去哪裏。
張記拿起木棒接著砸豆子,鋪在水泥地上的豆莢開裂,木棒一砸,豆子亂蹦。
一分地的豆子鋪了三分之一的院子,張記砸兩個小時才結束。
木杈挑起豆杆放到一邊,露出下麵的豆莢和豆子。
木鏟堆起豆莢和豆子,鏟一鏟子,輕輕揚起,豆子和豆莢在風中分離。
張記不明白媽媽張芸為什麽堅持種豆子,一分貧瘠的河提地,楊樹也遮擋陽光。哪怕是
這樣的一分地,也要種上莊稼。一分地投入的人力物力遠遠大於它的收成。一百斤豆子,賣不到二百元。
幹淨的豆子裝進尿素袋,豆莢和豆杆推到屋簷下,堆成垛子,留著當做冬天的柴火。
張芸回到家,見張記吃力的拽尿素袋子,趕緊上前幫忙,一起把尿素袋子搬到屋裏。
“什麽時候回來的,吃飯了嗎,媽去給你做飯。”
張芸說著就要去廚房做飯,張記看著忙碌的張芸,心裏一陣心疼。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老公的無能,兩個兒子的壓力,全部壓在瘦削 的肩膀上。
張記想要將銀行卡裏的錢轉給張芸,理智卻阻止他這麽做。一個人知道的秘密是秘密,張芸知道的秘密,必然會引來張梁子無恥的偷竊。
來到廚房,靠著門框,張記問張芸說。“媽,我哥呢?他是不是出去打工了?”
張芸一邊切土豆一邊說道。“昨天上午走的,和村裏幾個人一起去臨城。幹什麽也沒說,到臨城以後再找活。孩子大了,不好管,說什麽也不聽,隨他去吧。”
張記接著問。“媽,你是不是也要出去打工?”
張芸說道。“後天走,還是去廊坊收破爛。剛剛我去你馬大伯家,馬大伯說廊坊郊區在圍地建房子,建築工地多了,廢品很多,好賺錢。”
張記笑笑說道。“咱們村子去廊坊收破爛的沒有十家也有八家,不是姓馬就是姓張,這是想要承包建築工地垃圾啊。這麽多人過去,一起收破爛,建築工地有這麽多破爛讓你們收嗎?”
張芸說道。“你不懂,建築工地的破爛很多,水泥袋子、廢舊鋼材、硬軟塑料、紙板、泡沫,這些都可以收。更何況,上遊打魚的不影響下遊打魚的。一家生意,多家幹,餓不死人。你去屋裏歇會,做好飯叫你。”
回到房間,張記決定不和張芸說他買房子的事。沒有辦法解釋錢的來處,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怎麽會在短短半個月賺到四十萬,這超出張芸的理解範圍。
張梁子醉醺醺的回到家,直接進屋躺在床上睡覺,鼾聲像打雷一樣。
張記無奈聽著如雷般的鼾聲,對張梁子的無奈多過失望,持續十幾年的失望已沒有餘地。
張芸炒好菜,端到大堂,放在桌子上。聽到張梁子的鼾聲,氣的跑進房間踹兩腳才出來。
“張記,出來吃飯。”
張記走出房間坐在桌子旁,菜是酸辣土豆絲、菠菜炒雞蛋,主食是饅頭。
張芸坐在桌子另一側,咬一口饅頭,然後問張記。“複讀的事情準備的怎麽樣,一年要多少錢?”
張記說道。“複讀沒問題,一年學費六千。我能拿到三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月有二百生活費。另外,學費我有自己的想法,不用家裏出錢。”
張芸皺了皺眉頭,試探著問道。“真的決定複讀,我感覺三本大學也不錯。你報一個師範學校,畢業以後當老師。你看我們村的高老師,一個月工資六千多,過兩年退休能拿到七千多的退休金。你能當一個老師就好了,一輩子有保障。。”
張記肯定的說道。“媽,我肯定要複讀。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另外我也不想當老師,每個月拿死工資,根本沒有幾個錢。”
“有人在家嗎?”
張記見馬誌鵬站在門前喊話,站起來大聲回應說道。“大伯,我在家。”
張芸聽張記喊大伯,知道是馬誌鵬來了,站起來走到門前迎馬誌鵬進屋。
“老馬,吃了嗎,一起吃點。”
馬誌鵬來到大堂,拍拍張記肩膀說道。“闖子說看到你回來,我還想著是他看錯,你還真回家。高考分數出來了吧,考多少分?”
張記臉紅著說道。“大伯,我考532分,剛過三本線。”
馬誌鵬笑著說道。“不錯不錯,是一個大學生。上師範大學,,畢業後當老師,這輩子就穩當。”
張芸緊跟著說道。“剛才我還勸他上師範大學,畢業當老師。他不同意,自己有想法,想要複讀。”
說著,張芸拿一把椅子,放在馬誌鵬身邊說。
“老馬,趕緊坐,坐下來說。”
馬誌鵬坐在椅子上,說道。“你們吃飯,我在家裏吃過,我過來問問張記想要報哪個大學。”
張芸和張記坐下,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張記瞥一眼張芸,見張芸臉色不太好,知道是因為他複讀的事,不由心疼。
“大伯,我今年隻能上三本學校,雖說是大學,畢竟不如一本學校。我想複讀一年,明年爭取上一個好大學,以後畢業好就業找工作。畢竟好大學容易找工作,哪裏都有人要。三本大學畢業,找工作困難啊。”
馬誌鵬沉思一會,笑著說。“還是年輕人腦子好用,我和你媽都想著當老師好,這是我們的想法。你腦子好用,看的長遠,複讀一年也行,最好考上北京大學,去哪裏找工作都爭著搶著要。”
張記尷尬的說道。“大伯,這個可能性太小,我肯定考不上北京大學。明年考一個好一點的一本就行,其他的大學不敢想啊。”
馬誌鵬笑笑,對張芸說道。“老張,家裏事情辦得差不多了吧,後天晚上七點的火車,提前收拾好。”
張芸放下筷子,頭發挽到耳後說道。“好的,放心吧,不會耽誤火車。”
馬誌鵬又對張記說道。“孩子啊,好好讀書,一定考上大學,不要像我們這輩人沒本事,隻能外出打工賺力氣錢。你要學好本事,以後不要打工。”
說著起身離開,送走馬誌鵬,張記快速的吃飯,幾口吃完饅頭。張芸慢慢吃飯,似乎想說什麽,又沒有說。
張記看出張芸的心思,不知如何寬慰,隻能沉默。
最後,張芸開口說道。“張記,你哥去臨城打工,我給他3000元,家裏沒剩多少錢,生活費給你800元。複讀的學費等九月打給你,不會耽誤你複讀。生活費不要亂花,好好看書學習,不要惹事,一個人照顧好自己。”
張記想要拒絕800元生活費,銀行卡裏的錢足夠生活。話到嘴邊又說不出口,拒絕生活費就是拒絕張芸的心,隻會讓張芸傷心。
貧困已讓家裏不堪重負,破碎更是負重的稻草。
“好的,媽,你放心,我在學校挺好的。你在外麵幹活小心點,不要太累,保重身體。”
張芸笑著點點頭,起身收拾餐桌。
張記拉住張芸,小聲說道。“媽,後天你和大伯他們一起走,我不去送你。明天我回學校,複讀時間很緊張,周末休息一天,沒時間來回拿東西,我把衣服被褥帶到學校。”
張芸摸摸張記的頭,欣慰的說道。“行,衣服被褥帶到學校也好,家裏沒有人,你回來也麻煩。抓緊時間學習。”
張記點點頭,起身拿起掃把,打掃一遍大堂。
坐北朝南的房子,鏽跡斑斑的紅色鐵門開著,張記騎車子到院子裏,看到爸爸張梁子坐在院子裏拿著木棒砸豆子。
張梁子見張記回家,撇撇嘴沒有說話,繼續砸豆子。
張記將電動車停在屋簷下,問張梁子。“爸,我媽呢?”
張梁子不耐煩的說道。“你媽去別人家串門。舍得回家了,這段時間去哪裏鬼混。”
沒搭理張梁子的陰陽怪氣,張記也不在意張梁子對他的看法。
有能耐的男人不會發脾氣,沒能耐的男人才會對別人發脾氣。張梁子是沒能耐的人,是張記心中沒有爸爸威嚴的人。
一個整天喝酒鬧事和老婆吵架的男人,不會在兒子心目中形成爸爸威嚴的形象。更何況這個男人隻敢和老婆吵架,隻會在喝醉以後罵街。
勇氣來源於酒精麻醉,懦弱是骨子裏的自卑。
回到房間,房間有淡淡的黴味。半個月時間沒人住,房子有了它的脾氣。
張記抱著被褥到院子裏,掛在晾衣繩上晾曬。陽光灑在被褥上,染上一層淡淡光芒。
四季分明的北方,三個季節的衣服,張記隻有10套衣服。三套夏天的衣服,三套春秋天的衣,兩套冬天的外套和一件棉襖,秋衣秋褲是兩套。
十套衣服裝進蛇皮袋子,蛇皮袋子仍舊空蕩。
院子裏一件褥子、一床被子,張記看一眼屋簷下的電動車。
被褥綁在電動車後座上,蛇皮袋子放在腳踏支架上,腿放在蛇皮袋子上,電動車可以裝下所有行李。
坐在床上,張記打量著他的房間,像是告別一般。
兩兄弟家庭,分配兩塊宅基地。第二塊宅基地在村子西邊,一直空著,沒有蓋房子。
老房子毋庸置疑是張華的,沒有蓋房子的宅基地是張記的。台城買了兩套房子,對於宅基地的熱忱也降溫,更何況宅基地還是一片空地。
張梁子砸一會豆子,丟下木棒不知去哪裏。
張記拿起木棒接著砸豆子,鋪在水泥地上的豆莢開裂,木棒一砸,豆子亂蹦。
一分地的豆子鋪了三分之一的院子,張記砸兩個小時才結束。
木杈挑起豆杆放到一邊,露出下麵的豆莢和豆子。
木鏟堆起豆莢和豆子,鏟一鏟子,輕輕揚起,豆子和豆莢在風中分離。
張記不明白媽媽張芸為什麽堅持種豆子,一分貧瘠的河提地,楊樹也遮擋陽光。哪怕是
這樣的一分地,也要種上莊稼。一分地投入的人力物力遠遠大於它的收成。一百斤豆子,賣不到二百元。
幹淨的豆子裝進尿素袋,豆莢和豆杆推到屋簷下,堆成垛子,留著當做冬天的柴火。
張芸回到家,見張記吃力的拽尿素袋子,趕緊上前幫忙,一起把尿素袋子搬到屋裏。
“什麽時候回來的,吃飯了嗎,媽去給你做飯。”
張芸說著就要去廚房做飯,張記看著忙碌的張芸,心裏一陣心疼。一個女人撐起一個家,老公的無能,兩個兒子的壓力,全部壓在瘦削 的肩膀上。
張記想要將銀行卡裏的錢轉給張芸,理智卻阻止他這麽做。一個人知道的秘密是秘密,張芸知道的秘密,必然會引來張梁子無恥的偷竊。
來到廚房,靠著門框,張記問張芸說。“媽,我哥呢?他是不是出去打工了?”
張芸一邊切土豆一邊說道。“昨天上午走的,和村裏幾個人一起去臨城。幹什麽也沒說,到臨城以後再找活。孩子大了,不好管,說什麽也不聽,隨他去吧。”
張記接著問。“媽,你是不是也要出去打工?”
張芸說道。“後天走,還是去廊坊收破爛。剛剛我去你馬大伯家,馬大伯說廊坊郊區在圍地建房子,建築工地多了,廢品很多,好賺錢。”
張記笑笑說道。“咱們村子去廊坊收破爛的沒有十家也有八家,不是姓馬就是姓張,這是想要承包建築工地垃圾啊。這麽多人過去,一起收破爛,建築工地有這麽多破爛讓你們收嗎?”
張芸說道。“你不懂,建築工地的破爛很多,水泥袋子、廢舊鋼材、硬軟塑料、紙板、泡沫,這些都可以收。更何況,上遊打魚的不影響下遊打魚的。一家生意,多家幹,餓不死人。你去屋裏歇會,做好飯叫你。”
回到房間,張記決定不和張芸說他買房子的事。沒有辦法解釋錢的來處,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怎麽會在短短半個月賺到四十萬,這超出張芸的理解範圍。
張梁子醉醺醺的回到家,直接進屋躺在床上睡覺,鼾聲像打雷一樣。
張記無奈聽著如雷般的鼾聲,對張梁子的無奈多過失望,持續十幾年的失望已沒有餘地。
張芸炒好菜,端到大堂,放在桌子上。聽到張梁子的鼾聲,氣的跑進房間踹兩腳才出來。
“張記,出來吃飯。”
張記走出房間坐在桌子旁,菜是酸辣土豆絲、菠菜炒雞蛋,主食是饅頭。
張芸坐在桌子另一側,咬一口饅頭,然後問張記。“複讀的事情準備的怎麽樣,一年要多少錢?”
張記說道。“複讀沒問題,一年學費六千。我能拿到三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個月有二百生活費。另外,學費我有自己的想法,不用家裏出錢。”
張芸皺了皺眉頭,試探著問道。“真的決定複讀,我感覺三本大學也不錯。你報一個師範學校,畢業以後當老師。你看我們村的高老師,一個月工資六千多,過兩年退休能拿到七千多的退休金。你能當一個老師就好了,一輩子有保障。。”
張記肯定的說道。“媽,我肯定要複讀。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另外我也不想當老師,每個月拿死工資,根本沒有幾個錢。”
“有人在家嗎?”
張記見馬誌鵬站在門前喊話,站起來大聲回應說道。“大伯,我在家。”
張芸聽張記喊大伯,知道是馬誌鵬來了,站起來走到門前迎馬誌鵬進屋。
“老馬,吃了嗎,一起吃點。”
馬誌鵬來到大堂,拍拍張記肩膀說道。“闖子說看到你回來,我還想著是他看錯,你還真回家。高考分數出來了吧,考多少分?”
張記臉紅著說道。“大伯,我考532分,剛過三本線。”
馬誌鵬笑著說道。“不錯不錯,是一個大學生。上師範大學,,畢業後當老師,這輩子就穩當。”
張芸緊跟著說道。“剛才我還勸他上師範大學,畢業當老師。他不同意,自己有想法,想要複讀。”
說著,張芸拿一把椅子,放在馬誌鵬身邊說。
“老馬,趕緊坐,坐下來說。”
馬誌鵬坐在椅子上,說道。“你們吃飯,我在家裏吃過,我過來問問張記想要報哪個大學。”
張芸和張記坐下,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張記瞥一眼張芸,見張芸臉色不太好,知道是因為他複讀的事,不由心疼。
“大伯,我今年隻能上三本學校,雖說是大學,畢竟不如一本學校。我想複讀一年,明年爭取上一個好大學,以後畢業好就業找工作。畢竟好大學容易找工作,哪裏都有人要。三本大學畢業,找工作困難啊。”
馬誌鵬沉思一會,笑著說。“還是年輕人腦子好用,我和你媽都想著當老師好,這是我們的想法。你腦子好用,看的長遠,複讀一年也行,最好考上北京大學,去哪裏找工作都爭著搶著要。”
張記尷尬的說道。“大伯,這個可能性太小,我肯定考不上北京大學。明年考一個好一點的一本就行,其他的大學不敢想啊。”
馬誌鵬笑笑,對張芸說道。“老張,家裏事情辦得差不多了吧,後天晚上七點的火車,提前收拾好。”
張芸放下筷子,頭發挽到耳後說道。“好的,放心吧,不會耽誤火車。”
馬誌鵬又對張記說道。“孩子啊,好好讀書,一定考上大學,不要像我們這輩人沒本事,隻能外出打工賺力氣錢。你要學好本事,以後不要打工。”
說著起身離開,送走馬誌鵬,張記快速的吃飯,幾口吃完饅頭。張芸慢慢吃飯,似乎想說什麽,又沒有說。
張記看出張芸的心思,不知如何寬慰,隻能沉默。
最後,張芸開口說道。“張記,你哥去臨城打工,我給他3000元,家裏沒剩多少錢,生活費給你800元。複讀的學費等九月打給你,不會耽誤你複讀。生活費不要亂花,好好看書學習,不要惹事,一個人照顧好自己。”
張記想要拒絕800元生活費,銀行卡裏的錢足夠生活。話到嘴邊又說不出口,拒絕生活費就是拒絕張芸的心,隻會讓張芸傷心。
貧困已讓家裏不堪重負,破碎更是負重的稻草。
“好的,媽,你放心,我在學校挺好的。你在外麵幹活小心點,不要太累,保重身體。”
張芸笑著點點頭,起身收拾餐桌。
張記拉住張芸,小聲說道。“媽,後天你和大伯他們一起走,我不去送你。明天我回學校,複讀時間很緊張,周末休息一天,沒時間來回拿東西,我把衣服被褥帶到學校。”
張芸摸摸張記的頭,欣慰的說道。“行,衣服被褥帶到學校也好,家裏沒有人,你回來也麻煩。抓緊時間學習。”
張記點點頭,起身拿起掃把,打掃一遍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