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鏡子,張記看著鏡子中自己,突然感覺到他自己有點不一樣,至於哪裏不一樣,他也說不來。
按照古藺發來的信息,張記提前來到酒店,報了房間號碼,服務員領著張記來到古藺定的房間。
距離十二點還有半個小時,古藺沒有到,張記一個人坐在房間裏看書。
《古蘭經》有幾百頁,春節期間在家裏太冷,也沒有看書的環境,拖慢了看書進度。
不一會,古藺提前到,看到包廂裏看書的張記,笑著說道。“放寒假還這麽用功?”
張記合上書,打量著古藺,說道。“你說你去遊學,怎麽這麽快就回來?”
古藺坐在張記身邊,說道。“我也得回家過春節,不能在外麵過年。在外麵逛了半個月,我也不想接著逛,就回來了。”
“等到暑假的時候再說,我計劃走一遍歐洲國家。一直在一個國家待著也沒意思,盡可能全部走一遍,走馬觀花看一看。”
張記羨慕道。“還是你的生活有滋有味,不像是我,注定了這輩子勞碌命。”
古藺站起來打量著張記,看到他的著裝,嘖嘖嘴說道。“記哥,你以後要注意自己著裝。如果你想要在魔都做生意,談合作、簽合同、商業聚餐時,一定要著裝得體。”
張記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衣服是去年買的,穿著舒服也算合身,並沒有古藺說的那麽不堪。
站起來再看一遍衣服,張記說道。“這樣不行嘛?”
古藺笑了笑,沉思一下,說道。“還有十分鍾到十二點,等一會人到齊,你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著裝。”
想了一下,張記脫掉外套,隻穿著裏麵的毛衣。
古藺約了四個同學吃飯,十二點之前四人全部到齊,張記驚訝於他們的守時。
因為古藺的提醒,張記仔細觀察四人的著裝,發現他們統一穿著休閑西服和西裝褲,搭配一雙皮鞋。
西服裏麵是毛衣或者襯衫,沒有打領帶。
張記再看向自己著裝,感覺他是兒童和成人坐在一起,不倫不類。
都是一個學校的同學,或多或少在校園見過麵。
古藺在中間穿針引線,四人也是交際的能手,場麵沒有任何冷淡。
點完菜,古藺介紹道。“學長,聽說校學生部主席下學期就要退了,哪位學長是下一任部長的熱門人選。”
譚遜看著古藺,問道。“你打聽這個幹嗎?你好像不是學生會的助理吧?”
古藺苦瓜臉一掉,說道。“我申請加入校學生會,因為誌願表交的晚,沒有被錄取。學長,這個學期學生會還招人嗎?我提前在你這排隊,有內部消息你可得提前通知我。”
譚遜好奇問道。“你居然被學生會刷掉?是不是有內幕?”
四人唯一的女生,談鈺說道。“哪年學生會招人沒有內幕,還不是因為有人想把老鄉和女朋友招進來,胡蘿卜占人參坑,真的以為自己是小人參。”
“要我說就應該將一些人開除,幹活找不到人,人到了不會幹活。偷奸耍滑玩的很溜,就是不幹一點人事。”
譚遜笑了笑,對談鈺說道。“談鈺,你話說的太滿,不能一概而論。”
談鈺點點頭,諷刺說道。“是啊,一概而論了。我就是學不來魯迅先生的筆端,要不然肯定能以最文雅的文字說出最諷刺的話。”
李旭華讚同道。“魯迅的筆端我們肯定學不來,入木三分,鞭辟入裏,我們最多學一學周樹人筆端的皮毛。”
談鈺笑著說道。“我和你聊魯迅,你和我聊周樹人,這周樹人和魯迅有什麽關係?”
幾人哈哈一笑,知道橋段的來源,也是筆名的惡趣味。
李旭華接著說道。“我最喜歡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真是將窮酸秀才形象寫活了,每一個字都是對人性最深處卑微的刻畫。”
“尤其是孔乙己去買酒,他擺出的那幾個大錢的段落,每次讀來都能感受到一陣陣心酸。”
談鈺補充道。“《社戲》也挺好,我小時候還看過社戲,和他寫的場麵雖有出入,也相差不多。回想一下當時看社戲的場景,對比文字描寫的心裏,我們都有一樣的童年。”
古藺沒有插話,聽著幾人聊魯迅。
四人中,隻有胡樂安靜的坐著,沒有加入討論。
古藺輕聲對張記介紹道。“譚遜,校長的親侄子,掛名校學生會宣傳部長。談鈺,三年獎學金獲得者,校辯論隊二辯,三次參加高校辯論聯賽,一次冠軍,一次亞軍,一次季軍。”
“李旭華,統計學院的高材生,在外麵開了一個小公司,幫一些小公司做賬。胡樂,統計學院的活字典,腦子裏裝著學校四年學生的學籍檔案,記憶超群,可以說是過目不忘。”
“胡樂的成名之戰是踩著老師揚名,老師講康德拉季耶夫的長周期理論時,數據有6處錯誤,全部被他指出來。”
“老師回頭一查,發現確實是他做ppt 的時候輸入錯了。接著,胡樂在黑板上準確畫出康德理論的幾十副數據圖。”
康波周期是以60年為周期,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
裏麵的數據圖少說有三十幾個,胡樂居然將這些枯燥的數據圖背下來。
胡樂感覺到有人看他,抬頭看向張記,見是張記看他,對著張記輕輕點頭。
“你是怎麽把他請來的?”
古藺笑著說道。“他是人,是人就有需求。偶然幫了他一個小忙,就這麽聯係上了。他在魔都勤工儉學,沒有回老家。”
張記點點頭,再次看向胡樂。
四人之中,張記唯獨對胡樂感興趣。
李旭華說道。“次貸危機影響範圍太廣,隻要是經濟活動就避不開它的影響。我買了幾萬的股票,真是被人拿著鐮刀,走到我的韭菜地,割了一茬又一茬,賠死我了。”
古藺附和道。“學長你是虧了幾萬,我可就慘了,重倉的全部清倉,清完倉就成了水煮蛋。”
李旭華恨恨說道。“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家研究股票,最終發現買股票的秘訣隻有六個字,不虧就是大賺。不論行情牛熊,隻要保證不虧,就是賺錢。”
譚遜也氣憤說道。“炒股票絕不能追求高收益,要追求不出錯,最主要的是不能虧錢。低買高賣,四個字說的簡單,實操就很難。”
“最怕的是遇到莊家操作,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不論我們多機警,都不可能躲過割韭菜的命運。”
“要我說,長投就是選定兩到三支股票,在下降階段分批買入,在上升階段,確定保本的情況下選擇性拋出。自有股票以來,少有走高到封頂,多是擊穿破穀底。”
胡樂開口說道。“股票符合周期規律,任何一隻股票都是線性運動,不論是上升式前進,還是波浪式動態,都可以用技術分析。”
“股票是時代的產物,緊跟時代前進,未來十年發展的潮流就是股票的走向趨勢。隻要研究國家向哪些領域投入資源,相關股票板塊就會增長。”
譚遜笑著問道。“胡樂,你說未來國家會支持哪些產業發展?”
胡樂看一眼譚遜,似乎也沒看譚遜,盯著桌麵說道。“房地產、太空科技、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醫療醫藥。”
譚遜扶了扶眼鏡,說道。“這麽多板塊太難買了。”
不太高明的激將法,太過明顯,或許譚遜隻是隨口一說,沒有想太多。
張記看著胡樂,看著他皺眉思考的樣子,不知道他是否看出來這是激將法。
李旭華說道。“整體趨勢好把握,想要精確到個股就難了。要是能夠精確個股漲勢,那還了得。”
酒菜上齊,古藺揮手讓服務員出去,同學聚餐不需要繁多禮節,自己倒酒自己喝,想喝就喝,不想喝就隨意。
古藺舉起酒杯,說道。“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我們雖在同一個校園,這樣的聚會也很難,今天我們‘醉還’。”
幾人碰了一杯,談鈺喝果汁,淺淺喝一口。
胡樂放下酒杯,斷言道。“比亞迪的股價很低,你們手裏有錢,可以買比亞迪的股票。十年之內,比亞迪股價絕對翻十倍以上。”
譚遜笑著問道。“這是你研究長周期的斷言?”
胡樂說道。“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大趨勢,比亞迪作為龍頭公司,強者恒強,它隻會越來越強,股價也是這個道理。”
李旭華打,岔開話題。“難得同學聚會,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我們接著喝酒。”
古藺附和道。“胡樂,等吃完飯你把你的研究成果郵箱發給我們一份,三言兩句說不清楚,我們喜歡看詳細的文字成果。”
胡樂點點頭,同意道。“沒問題,都是我無聊時候搜集的數據,給你當做參考,不準不能怪我。”
古藺笑著說道。“放心吧,要是賺錢了,我一定請你吃飯。”
李旭華說道。“這個方法好,胡樂你有我的郵箱,回去以後可別忘了。”
兩人打岔,將話題岔開,重新引入到文學探討中。
張記默默記住幾人,也記住他們說的話。
按照古藺發來的信息,張記提前來到酒店,報了房間號碼,服務員領著張記來到古藺定的房間。
距離十二點還有半個小時,古藺沒有到,張記一個人坐在房間裏看書。
《古蘭經》有幾百頁,春節期間在家裏太冷,也沒有看書的環境,拖慢了看書進度。
不一會,古藺提前到,看到包廂裏看書的張記,笑著說道。“放寒假還這麽用功?”
張記合上書,打量著古藺,說道。“你說你去遊學,怎麽這麽快就回來?”
古藺坐在張記身邊,說道。“我也得回家過春節,不能在外麵過年。在外麵逛了半個月,我也不想接著逛,就回來了。”
“等到暑假的時候再說,我計劃走一遍歐洲國家。一直在一個國家待著也沒意思,盡可能全部走一遍,走馬觀花看一看。”
張記羨慕道。“還是你的生活有滋有味,不像是我,注定了這輩子勞碌命。”
古藺站起來打量著張記,看到他的著裝,嘖嘖嘴說道。“記哥,你以後要注意自己著裝。如果你想要在魔都做生意,談合作、簽合同、商業聚餐時,一定要著裝得體。”
張記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衣服是去年買的,穿著舒服也算合身,並沒有古藺說的那麽不堪。
站起來再看一遍衣服,張記說道。“這樣不行嘛?”
古藺笑了笑,沉思一下,說道。“還有十分鍾到十二點,等一會人到齊,你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著裝。”
想了一下,張記脫掉外套,隻穿著裏麵的毛衣。
古藺約了四個同學吃飯,十二點之前四人全部到齊,張記驚訝於他們的守時。
因為古藺的提醒,張記仔細觀察四人的著裝,發現他們統一穿著休閑西服和西裝褲,搭配一雙皮鞋。
西服裏麵是毛衣或者襯衫,沒有打領帶。
張記再看向自己著裝,感覺他是兒童和成人坐在一起,不倫不類。
都是一個學校的同學,或多或少在校園見過麵。
古藺在中間穿針引線,四人也是交際的能手,場麵沒有任何冷淡。
點完菜,古藺介紹道。“學長,聽說校學生部主席下學期就要退了,哪位學長是下一任部長的熱門人選。”
譚遜看著古藺,問道。“你打聽這個幹嗎?你好像不是學生會的助理吧?”
古藺苦瓜臉一掉,說道。“我申請加入校學生會,因為誌願表交的晚,沒有被錄取。學長,這個學期學生會還招人嗎?我提前在你這排隊,有內部消息你可得提前通知我。”
譚遜好奇問道。“你居然被學生會刷掉?是不是有內幕?”
四人唯一的女生,談鈺說道。“哪年學生會招人沒有內幕,還不是因為有人想把老鄉和女朋友招進來,胡蘿卜占人參坑,真的以為自己是小人參。”
“要我說就應該將一些人開除,幹活找不到人,人到了不會幹活。偷奸耍滑玩的很溜,就是不幹一點人事。”
譚遜笑了笑,對談鈺說道。“談鈺,你話說的太滿,不能一概而論。”
談鈺點點頭,諷刺說道。“是啊,一概而論了。我就是學不來魯迅先生的筆端,要不然肯定能以最文雅的文字說出最諷刺的話。”
李旭華讚同道。“魯迅的筆端我們肯定學不來,入木三分,鞭辟入裏,我們最多學一學周樹人筆端的皮毛。”
談鈺笑著說道。“我和你聊魯迅,你和我聊周樹人,這周樹人和魯迅有什麽關係?”
幾人哈哈一笑,知道橋段的來源,也是筆名的惡趣味。
李旭華接著說道。“我最喜歡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真是將窮酸秀才形象寫活了,每一個字都是對人性最深處卑微的刻畫。”
“尤其是孔乙己去買酒,他擺出的那幾個大錢的段落,每次讀來都能感受到一陣陣心酸。”
談鈺補充道。“《社戲》也挺好,我小時候還看過社戲,和他寫的場麵雖有出入,也相差不多。回想一下當時看社戲的場景,對比文字描寫的心裏,我們都有一樣的童年。”
古藺沒有插話,聽著幾人聊魯迅。
四人中,隻有胡樂安靜的坐著,沒有加入討論。
古藺輕聲對張記介紹道。“譚遜,校長的親侄子,掛名校學生會宣傳部長。談鈺,三年獎學金獲得者,校辯論隊二辯,三次參加高校辯論聯賽,一次冠軍,一次亞軍,一次季軍。”
“李旭華,統計學院的高材生,在外麵開了一個小公司,幫一些小公司做賬。胡樂,統計學院的活字典,腦子裏裝著學校四年學生的學籍檔案,記憶超群,可以說是過目不忘。”
“胡樂的成名之戰是踩著老師揚名,老師講康德拉季耶夫的長周期理論時,數據有6處錯誤,全部被他指出來。”
“老師回頭一查,發現確實是他做ppt 的時候輸入錯了。接著,胡樂在黑板上準確畫出康德理論的幾十副數據圖。”
康波周期是以60年為周期,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
裏麵的數據圖少說有三十幾個,胡樂居然將這些枯燥的數據圖背下來。
胡樂感覺到有人看他,抬頭看向張記,見是張記看他,對著張記輕輕點頭。
“你是怎麽把他請來的?”
古藺笑著說道。“他是人,是人就有需求。偶然幫了他一個小忙,就這麽聯係上了。他在魔都勤工儉學,沒有回老家。”
張記點點頭,再次看向胡樂。
四人之中,張記唯獨對胡樂感興趣。
李旭華說道。“次貸危機影響範圍太廣,隻要是經濟活動就避不開它的影響。我買了幾萬的股票,真是被人拿著鐮刀,走到我的韭菜地,割了一茬又一茬,賠死我了。”
古藺附和道。“學長你是虧了幾萬,我可就慘了,重倉的全部清倉,清完倉就成了水煮蛋。”
李旭華恨恨說道。“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家研究股票,最終發現買股票的秘訣隻有六個字,不虧就是大賺。不論行情牛熊,隻要保證不虧,就是賺錢。”
譚遜也氣憤說道。“炒股票絕不能追求高收益,要追求不出錯,最主要的是不能虧錢。低買高賣,四個字說的簡單,實操就很難。”
“最怕的是遇到莊家操作,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不論我們多機警,都不可能躲過割韭菜的命運。”
“要我說,長投就是選定兩到三支股票,在下降階段分批買入,在上升階段,確定保本的情況下選擇性拋出。自有股票以來,少有走高到封頂,多是擊穿破穀底。”
胡樂開口說道。“股票符合周期規律,任何一隻股票都是線性運動,不論是上升式前進,還是波浪式動態,都可以用技術分析。”
“股票是時代的產物,緊跟時代前進,未來十年發展的潮流就是股票的走向趨勢。隻要研究國家向哪些領域投入資源,相關股票板塊就會增長。”
譚遜笑著問道。“胡樂,你說未來國家會支持哪些產業發展?”
胡樂看一眼譚遜,似乎也沒看譚遜,盯著桌麵說道。“房地產、太空科技、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光伏、醫療醫藥。”
譚遜扶了扶眼鏡,說道。“這麽多板塊太難買了。”
不太高明的激將法,太過明顯,或許譚遜隻是隨口一說,沒有想太多。
張記看著胡樂,看著他皺眉思考的樣子,不知道他是否看出來這是激將法。
李旭華說道。“整體趨勢好把握,想要精確到個股就難了。要是能夠精確個股漲勢,那還了得。”
酒菜上齊,古藺揮手讓服務員出去,同學聚餐不需要繁多禮節,自己倒酒自己喝,想喝就喝,不想喝就隨意。
古藺舉起酒杯,說道。“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我們雖在同一個校園,這樣的聚會也很難,今天我們‘醉還’。”
幾人碰了一杯,談鈺喝果汁,淺淺喝一口。
胡樂放下酒杯,斷言道。“比亞迪的股價很低,你們手裏有錢,可以買比亞迪的股票。十年之內,比亞迪股價絕對翻十倍以上。”
譚遜笑著問道。“這是你研究長周期的斷言?”
胡樂說道。“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大趨勢,比亞迪作為龍頭公司,強者恒強,它隻會越來越強,股價也是這個道理。”
李旭華打,岔開話題。“難得同學聚會,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我們接著喝酒。”
古藺附和道。“胡樂,等吃完飯你把你的研究成果郵箱發給我們一份,三言兩句說不清楚,我們喜歡看詳細的文字成果。”
胡樂點點頭,同意道。“沒問題,都是我無聊時候搜集的數據,給你當做參考,不準不能怪我。”
古藺笑著說道。“放心吧,要是賺錢了,我一定請你吃飯。”
李旭華說道。“這個方法好,胡樂你有我的郵箱,回去以後可別忘了。”
兩人打岔,將話題岔開,重新引入到文學探討中。
張記默默記住幾人,也記住他們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