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薛雲初接收了太多訊息,靈魂與軀體頭一回產生了十分不契合的反應。她站起來想要說些什麽,可身體應激似的不住抖動,悲傷從心底溢出來,而靈魂卻無法與之共鳴,這讓她十分撕裂,一時間天旋地轉、頭痛不止。
她抱著頭,眼淚如同泉水湧而不歇,靈魂卻如同置身事外一般,茫然無措地感受著從心髒傳到四肢百骸的悲痛——她明白過來,那是原主的身體,是她在痛哭,而自己無法感同身受,靈魂好像快被剝離出來一樣,抓不住這副軀殼。
一瞬間氣喘不止,眼前一黑便要站不住,手胡亂抓著什麽想要撐住。
“阿初!你怎的了?啊?”
耳邊傳來的不知道是誰的聲音,她剛想說自己沒事,可是下一刻耳鳴得厲害,眼前影影憧憧,天地為之傾斜顛倒,一陣眩暈襲來,她便什麽都不知道了。
不知過了多久,在漆黑的空間裏,她終於感知到了自己。
頭好痛,心好痛,四肢百骸如同針刺刀剜,魂魄好像要離體一般不斷撕扯著要剝離出來。眼看手指和腳趾並用都抓不住身下的地界,她隻得鬆開,由著自己如同一段浮木一般飄起來,躺在空中隨著空氣往上升騰。
不知過了幾時,天邊霞光大盛,金光刺目之下,竟分不清哪邊是天,哪邊是地。耳邊有人說道:“快些灌下去,她已經起高熱了。”
口裏突如其來的苦味叫她不住地翻著身,讓她越飄越高,被半空中的疾風吹得如同煙霧一般散開,複又聚攏,如此反複,直到身體與雲一般輕重,重新聚攏來,懸浮在了一處金碧輝煌的宮殿前。
她不受控製地飄到殿前,那朱紅大門輕輕地打開了。門後奪目的光芒中,顯出來兩個神仙般的青年男女,他們的衣著如同朝霞般燦爛奪目,頭冠上又仿佛閃爍著群星,叫她幾乎快要睜不開眼。但那兩張熟悉的麵容卻十分清晰,好像幾百年前就深深地鐫刻在她腦海裏,如今隻不過又一次想起來了而已。
那是她這一世,這一身的生身父母。
她雙目酸脹,卻又流不出淚來。
那宮裝女子慈愛地望著她,眼中含著淚笑道:“好孩子,到阿娘這裏來。”
她還未抬腳,就看到從身體裏走出來另一個自己,從半透明變得逐漸實體化。她回頭對著自己笑了一笑,便如乳燕投林般紮進了對麵那女子的懷裏。
“阿娘。”一聲軟糯的、朦朦朧朧的帶著回音的輕喚在四周蕩漾開來,聽得她四肢百骸仿佛都被什麽打通一般,眼淚不住地從眼角氳出來,在她臉旁變成一顆一顆不停浮動的、圓圓的水珠。
那男子眼神十分滿足又和藹地望著她和懷中人,再轉頭望著自己道:“多謝,回去吧,你不屬於此處。”
話音一落,她身體便變得好似重若千鈞,冷不防急急往下墜去,四周光暈變換,不消片刻便穿透浮雲,眼看著那一家三口在雲端處,在那霞光萬丈的仙宮朱門處,目含感激地望著自己,直至最後被那白雲隱沒。
半空裏他遇到個漂浮著的四五歲男童的魂魄,那孩子眉清目秀,一雙好奇的大眼睛望著天上宮殿,又望著她。
穿透了雲層,她邊如流星般下墜,渾身散發著亮如白晝的光芒,刺破那墨藍色蒼穹。失重的感覺讓她伸手想要抓住些什麽。
眼前一時烈焰滔天,一時濁浪滾滾,一時山崩地裂,一時暴雪撲麵,一時又寒光閃爍,如此輪轉不息,叫她無所適從。
忽而鼻尖衝進一股極其濃烈的藥香,有人在哭,有人在歎息,她遍尋不著那聲音的來處。
“好孩子,好好的活著,阿娘與爹爹會一直保佑你。”
那聲音叫她眼睛酸澀不已,頃刻間,耳鳴聲又來了。
“怕是後頭有尾巴,咱們先去袁府。待人甩脫了,我再差人送你回去,你留心些這孩子的氣息。”是華神醫的聲音。
她四下搜尋,除了在自己身側好奇打量的男童,什麽也看不見。
半空裏有一女子悲聲到:“求神醫救救我家小七,嗚嗚嗚,他才不到五歲啊,妾身、妾身給您磕頭了!”
下墜了許久,簌簌風聲之中,身邊同她飄著的小男孩的靈魂,歪著頭眨巴著大眼睛準備開口說些什麽,就聽有人說到:“袁夫人請放心,此處不需虞太醫在此,且讓老朽的徒弟先送他回府,老朽這就為令公子施針。”
小男孩看著熟悉得緊,眉目間竟是那袁無錯幼年時的樣子。
她心驚不止,張開嘴要問他,嘴裏竟灌滿了風,發不出一絲聲音來。隻見那孩子也伸出手來要拉著自己,卻忽而周身金光環繞,然後咻地就像被人扯走般消失了。
接著是一陣淡淡的熟悉又安心的味道,半空中傳來袁無錯冷冽的聲音:“敢動我的人,真是找死!他太子的位置便是多坐一日,也是多餘!”
她繼續往下墜,身下是大片無邊無際的金黃色麥田和蜿蜒不斷的如同一條玉帶般的彤江,空氣中傳來麥香和新麵的味道。側過臉去,看到早已過世的父親薛毅在手邊的一朵雲上慈愛地望著她微微笑,風吹得他的月白衣袍隨風而動,好似一隻遺世獨立的仙鶴。
阿爹,竟是阿爹。
她著急地掙紮著,伸手想要抓住那朵雲,卻抓了個空,身子往下越墜越快,眼看父親被雲朵遮住,也看不見了。
她眼淚被風吹著一顆顆往上飄去,耳邊傳來一聲:“好孩子,別怕,別哭,阿爹總是護著你的。”
一夜思親淚不止,天明望山又複收。
蓬山雲海無覓處,別君七載又一秋。
一陣梵音從四麵八方而來,震耳欲聾,叫她加速下墜。
“阿爹——!”
她用自己最後的力氣大喊了一聲,瞬間靈魂直墜回身體裏,她動了動眼珠,隻覺得渾身像是被汗水浸透了,這才捏攏五指,醒了過來。
耳廓裏還積著淚水,睜開眼便看著虞氏心痛地拿著帕子在為她擦著淚。
“好阿初,你可醒過來了。阿娘,阿娘都快擔心死了……”虞氏聽她醒來前夢中喚的那一句阿爹,悲從中來。她失去了第一個孩子,失去了丈夫,現在無比害怕會失去這個女兒。虞氏不斷地眨著眼睛想將眼淚擠掉,但眼淚又不住地湧出來,模糊著她的雙眼,叫她根本看不清剛剛蘇醒的女兒的表情。
“阿娘,別怕。”薛雲初抬手擦拭著虞氏的眼淚,她的身體有些脫力,虛弱地道:“方才夢見阿爹了,他很好,他說會一直護著我們。”
虞氏泣不成聲,哽咽得根本說不出話來。
“阿娘,無論發生什麽,阿初都是您的女兒,是阿娘將我從一個病弱得隻剩一口氣的嬰孩養到會吃飯,能走路;是阿娘與舅父舅母將我養這麽大,阿娘永遠是我的阿娘,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都不會改變。”她輕聲安慰著虞氏,嗓子因為高熱過後還有些沙啞。一時間叫虞氏情緒上來,將她緊緊摟住。
淩雙雙站在虞氏後麵,無聲地哭得眼淚嘩嘩的。
這個臭家夥,高燒昏迷了兩天,都快把自己嚇死了。
她等會兒就去送信,告訴袁無錯,她醒了,別一天三回跟狗似的爬牆了,成什麽體統!
袁府。
袁無錯兩天三夜沒能好好睡一覺,此刻整個人像頭窮凶極惡的老虎,眼神中寒光閃爍,下巴上的青胡茬都出來了。
阿初妹妹忽然就病了,原因不明;袁府忽然就被殺手盯上了,原因不明。這汴梁城有這麽多他不知道的事兒,他那尋龍門,袁家近衛的本事是幹啥用的?想一想都快給自己氣笑了。
第二日暗衛才傳回來肖夏泉那邊的消息,說是何嶽笙和太子花大價錢養著的死士,受了貴妃之命,要殺了這個長相肖似先皇後的薛氏孤女。
他一拳打在桌子上,那張黃花梨木桌子應聲而裂。他咬著牙道:“敢動我的人,真是找死!他太子的位置便是多坐一日,也是多餘!”
傍晚的時候,淩雙雙讓莫應星送來了消息,說是醒了,人還有點虛,但好歹是沒事兒了。
袁無錯這才鬆了一口氣,滿腔憤懣無處宣泄,他叫了袁四進來在他耳邊交代了幾句。
五月中旬,何嶽笙勾結宣威侯、武定侯合謀陷害先太子案終於了結。主犯三人罪證確鑿,判何嶽笙秋後問斬,奪去其與所及何氏親眷一切官職,查抄府邸,罰沒家產以充國庫,何槐犀、何柏犀、何榆犀等共五子均向西南徒三千裏,永世不得踏上汴梁之地;
武定侯朗國寧秋後問斬,削去一切爵位、及家中官眷誥命,查抄府邸,罰沒家產以充國庫;其妻閔氏知情不報,原為同罪,念其作證坦罪有功,其罪可免;武定侯世子朗時明著貶為庶人,不得承爵。
宣威侯鄭景翀身為皇親,勾結大臣謀害先太子,著貶為庶人,奪鄭姓,向東徒一千裏;其餘親眷即日起搬離侯府別居。
宣威侯世孫鄭晏舒首告有功,餘罪即免,另賞金五十兩、銀一千兩,五進宅院一座。
其餘涉朗國寧謀害小妾王玉姝、胞弟奸淫人妻複又殺人滅口、武安侯知情不報、何柏犀何榆犀收受賄賂、貪贓枉法、國子祭酒林暢禕收受賄賂等等著加緊審理,依罪定罰不提。
原丞相徐正麟及其家眷所涉及謀逆之罪即刻平反,但因無苦主,故著以昭告天下,以慰亡魂。
銘軒帝下了一道罪己詔,上有言曰:“朕以涼德,纘承大統。意與天下更新,用還祖宗之舊。不期倚任非人,遂至奸臣謀權。先誣吾之長子,以嫌隙之;後屠吾之賢臣,以血洗之。十九年四月,東星西墜,天降而罰。則有泯塗澶州,失於敵手;彤江潰決,石牌燃燼,暴雪徒民,木盡折之,使我子民,盡罹湯火。痛心切齒,其何以堪,輾轉反側,不得而眠,天降異象,罪實在朕。
泰追而明之,審而慎之。肅奸佞,撫冤魂,明法度,救萬民。茲擇五月二十一日避居奉天殿,減膳撤樂,自省修德。餘者除祭典之事,皆以青衣從事。所及皇親皆效於此,三月克己,以平天怒、以消人怨矣。”
夜深人靜,在所有人安然入睡,隻有幾聲梆子在敲著醜時已至。打更人敲著腰間的梆子,正準備找個不起眼的角落出小恭,忽而被一旁的光照亮了他的半張臉。他驚訝地轉頭望去,隻見東街方向,太子府裏那座高高聳立的惜秋樓此刻正燃著熊熊大火,伴隨著劈啪之聲,那火如同一隻猛獸,自下攀爬而上,頃刻間那樓便成了一隻巨大的火炬,滾滾濃煙隻與漆黑的天幕連成一片。
太子妃方氏夜裏起來為郡主蓋被子,因此是第一個發現惜秋樓起火之人。
她大驚失色,連忙扶著瞿嬤嬤的手便前去看究竟,剛剛走出自己的院子,便看到秋官兒正在夜色中,望著那逐漸燃起的熊熊大火,臉上是十分暢快的笑意。
她倒吸一口涼氣,卻見那秋官兒回過頭來,看到她和嬤嬤,有一瞬的愣怔,繼而又開懷地笑了起來。
那灼灼火光映著他那張美豔的側臉,一時間,倒叫她安定下來。他早就想這麽做了吧?
秋官兒站在她對麵,看了她一會兒,末了問道:“走不走?”
方氏眼淚刷地就下來了。
她何嚐不想拋下這太子府,帶著自己的小郡主遠走天涯?
可是方家呢?她的阿弟呢?方璒瑉才考了二甲一十一名,她父母又都在汴梁。
她搖了搖頭,笑著望向秋官兒道:“你走吧,今夜我什麽都沒看見。願君從此天高地闊,萬事勝意。”
秋官兒聞言,細細地望著她那張淚中含笑的臉,末了,垂目點了點頭道:“後會有期。”便轉身走了。
方氏擦了臉上的眼淚,對瞿嬤嬤道:“咱們回去,今夜誰也沒見到這火,也沒見到那人。”
瞿嬤嬤重重點頭,在外麵的喧嘩聲響起之前,主仆二人關上了院門。
救火隊來的時候,那火已經將樓燒得塌了大半,隻剩另一半臨水的幾根柱子猶自堅強地站立在水中。
太子匆匆趕回時,救火隊的汲筒已經將殘餘的火滅得差不多了。
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看府裏其他院子受損幾何,反而是衝到那惜秋樓殘體處,對著那架在水上的底座細細查看,過後才鬆了一口氣,複又板著臉道:“給孤查,孤的外祖父家剛剛失勢,就有人對本太子落井下石,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還好秋官兒不在樓裏,也不知他怎的了,這些時日過得好不好。
於是趁著夜深,他便往那湖心島而去。
越接近那島上小築,他便越急切,船還未靠岸,他便一步跨上去。
半刻鍾之後,太子疾步衝出那間小築,如同逢魔了一般暴怒著喊道:“秋官兒——!!!!”
第二卷完,撒花~~!
《罪己詔》參考的是崇禎皇帝的版本,篇幅較大,但是作者學識有限,隻能依葫蘆畫瓢模仿那麽一段而已。
期待第三卷,加油!
她抱著頭,眼淚如同泉水湧而不歇,靈魂卻如同置身事外一般,茫然無措地感受著從心髒傳到四肢百骸的悲痛——她明白過來,那是原主的身體,是她在痛哭,而自己無法感同身受,靈魂好像快被剝離出來一樣,抓不住這副軀殼。
一瞬間氣喘不止,眼前一黑便要站不住,手胡亂抓著什麽想要撐住。
“阿初!你怎的了?啊?”
耳邊傳來的不知道是誰的聲音,她剛想說自己沒事,可是下一刻耳鳴得厲害,眼前影影憧憧,天地為之傾斜顛倒,一陣眩暈襲來,她便什麽都不知道了。
不知過了多久,在漆黑的空間裏,她終於感知到了自己。
頭好痛,心好痛,四肢百骸如同針刺刀剜,魂魄好像要離體一般不斷撕扯著要剝離出來。眼看手指和腳趾並用都抓不住身下的地界,她隻得鬆開,由著自己如同一段浮木一般飄起來,躺在空中隨著空氣往上升騰。
不知過了幾時,天邊霞光大盛,金光刺目之下,竟分不清哪邊是天,哪邊是地。耳邊有人說道:“快些灌下去,她已經起高熱了。”
口裏突如其來的苦味叫她不住地翻著身,讓她越飄越高,被半空中的疾風吹得如同煙霧一般散開,複又聚攏,如此反複,直到身體與雲一般輕重,重新聚攏來,懸浮在了一處金碧輝煌的宮殿前。
她不受控製地飄到殿前,那朱紅大門輕輕地打開了。門後奪目的光芒中,顯出來兩個神仙般的青年男女,他們的衣著如同朝霞般燦爛奪目,頭冠上又仿佛閃爍著群星,叫她幾乎快要睜不開眼。但那兩張熟悉的麵容卻十分清晰,好像幾百年前就深深地鐫刻在她腦海裏,如今隻不過又一次想起來了而已。
那是她這一世,這一身的生身父母。
她雙目酸脹,卻又流不出淚來。
那宮裝女子慈愛地望著她,眼中含著淚笑道:“好孩子,到阿娘這裏來。”
她還未抬腳,就看到從身體裏走出來另一個自己,從半透明變得逐漸實體化。她回頭對著自己笑了一笑,便如乳燕投林般紮進了對麵那女子的懷裏。
“阿娘。”一聲軟糯的、朦朦朧朧的帶著回音的輕喚在四周蕩漾開來,聽得她四肢百骸仿佛都被什麽打通一般,眼淚不住地從眼角氳出來,在她臉旁變成一顆一顆不停浮動的、圓圓的水珠。
那男子眼神十分滿足又和藹地望著她和懷中人,再轉頭望著自己道:“多謝,回去吧,你不屬於此處。”
話音一落,她身體便變得好似重若千鈞,冷不防急急往下墜去,四周光暈變換,不消片刻便穿透浮雲,眼看著那一家三口在雲端處,在那霞光萬丈的仙宮朱門處,目含感激地望著自己,直至最後被那白雲隱沒。
半空裏他遇到個漂浮著的四五歲男童的魂魄,那孩子眉清目秀,一雙好奇的大眼睛望著天上宮殿,又望著她。
穿透了雲層,她邊如流星般下墜,渾身散發著亮如白晝的光芒,刺破那墨藍色蒼穹。失重的感覺讓她伸手想要抓住些什麽。
眼前一時烈焰滔天,一時濁浪滾滾,一時山崩地裂,一時暴雪撲麵,一時又寒光閃爍,如此輪轉不息,叫她無所適從。
忽而鼻尖衝進一股極其濃烈的藥香,有人在哭,有人在歎息,她遍尋不著那聲音的來處。
“好孩子,好好的活著,阿娘與爹爹會一直保佑你。”
那聲音叫她眼睛酸澀不已,頃刻間,耳鳴聲又來了。
“怕是後頭有尾巴,咱們先去袁府。待人甩脫了,我再差人送你回去,你留心些這孩子的氣息。”是華神醫的聲音。
她四下搜尋,除了在自己身側好奇打量的男童,什麽也看不見。
半空裏有一女子悲聲到:“求神醫救救我家小七,嗚嗚嗚,他才不到五歲啊,妾身、妾身給您磕頭了!”
下墜了許久,簌簌風聲之中,身邊同她飄著的小男孩的靈魂,歪著頭眨巴著大眼睛準備開口說些什麽,就聽有人說到:“袁夫人請放心,此處不需虞太醫在此,且讓老朽的徒弟先送他回府,老朽這就為令公子施針。”
小男孩看著熟悉得緊,眉目間竟是那袁無錯幼年時的樣子。
她心驚不止,張開嘴要問他,嘴裏竟灌滿了風,發不出一絲聲音來。隻見那孩子也伸出手來要拉著自己,卻忽而周身金光環繞,然後咻地就像被人扯走般消失了。
接著是一陣淡淡的熟悉又安心的味道,半空中傳來袁無錯冷冽的聲音:“敢動我的人,真是找死!他太子的位置便是多坐一日,也是多餘!”
她繼續往下墜,身下是大片無邊無際的金黃色麥田和蜿蜒不斷的如同一條玉帶般的彤江,空氣中傳來麥香和新麵的味道。側過臉去,看到早已過世的父親薛毅在手邊的一朵雲上慈愛地望著她微微笑,風吹得他的月白衣袍隨風而動,好似一隻遺世獨立的仙鶴。
阿爹,竟是阿爹。
她著急地掙紮著,伸手想要抓住那朵雲,卻抓了個空,身子往下越墜越快,眼看父親被雲朵遮住,也看不見了。
她眼淚被風吹著一顆顆往上飄去,耳邊傳來一聲:“好孩子,別怕,別哭,阿爹總是護著你的。”
一夜思親淚不止,天明望山又複收。
蓬山雲海無覓處,別君七載又一秋。
一陣梵音從四麵八方而來,震耳欲聾,叫她加速下墜。
“阿爹——!”
她用自己最後的力氣大喊了一聲,瞬間靈魂直墜回身體裏,她動了動眼珠,隻覺得渾身像是被汗水浸透了,這才捏攏五指,醒了過來。
耳廓裏還積著淚水,睜開眼便看著虞氏心痛地拿著帕子在為她擦著淚。
“好阿初,你可醒過來了。阿娘,阿娘都快擔心死了……”虞氏聽她醒來前夢中喚的那一句阿爹,悲從中來。她失去了第一個孩子,失去了丈夫,現在無比害怕會失去這個女兒。虞氏不斷地眨著眼睛想將眼淚擠掉,但眼淚又不住地湧出來,模糊著她的雙眼,叫她根本看不清剛剛蘇醒的女兒的表情。
“阿娘,別怕。”薛雲初抬手擦拭著虞氏的眼淚,她的身體有些脫力,虛弱地道:“方才夢見阿爹了,他很好,他說會一直護著我們。”
虞氏泣不成聲,哽咽得根本說不出話來。
“阿娘,無論發生什麽,阿初都是您的女兒,是阿娘將我從一個病弱得隻剩一口氣的嬰孩養到會吃飯,能走路;是阿娘與舅父舅母將我養這麽大,阿娘永遠是我的阿娘,這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都不會改變。”她輕聲安慰著虞氏,嗓子因為高熱過後還有些沙啞。一時間叫虞氏情緒上來,將她緊緊摟住。
淩雙雙站在虞氏後麵,無聲地哭得眼淚嘩嘩的。
這個臭家夥,高燒昏迷了兩天,都快把自己嚇死了。
她等會兒就去送信,告訴袁無錯,她醒了,別一天三回跟狗似的爬牆了,成什麽體統!
袁府。
袁無錯兩天三夜沒能好好睡一覺,此刻整個人像頭窮凶極惡的老虎,眼神中寒光閃爍,下巴上的青胡茬都出來了。
阿初妹妹忽然就病了,原因不明;袁府忽然就被殺手盯上了,原因不明。這汴梁城有這麽多他不知道的事兒,他那尋龍門,袁家近衛的本事是幹啥用的?想一想都快給自己氣笑了。
第二日暗衛才傳回來肖夏泉那邊的消息,說是何嶽笙和太子花大價錢養著的死士,受了貴妃之命,要殺了這個長相肖似先皇後的薛氏孤女。
他一拳打在桌子上,那張黃花梨木桌子應聲而裂。他咬著牙道:“敢動我的人,真是找死!他太子的位置便是多坐一日,也是多餘!”
傍晚的時候,淩雙雙讓莫應星送來了消息,說是醒了,人還有點虛,但好歹是沒事兒了。
袁無錯這才鬆了一口氣,滿腔憤懣無處宣泄,他叫了袁四進來在他耳邊交代了幾句。
五月中旬,何嶽笙勾結宣威侯、武定侯合謀陷害先太子案終於了結。主犯三人罪證確鑿,判何嶽笙秋後問斬,奪去其與所及何氏親眷一切官職,查抄府邸,罰沒家產以充國庫,何槐犀、何柏犀、何榆犀等共五子均向西南徒三千裏,永世不得踏上汴梁之地;
武定侯朗國寧秋後問斬,削去一切爵位、及家中官眷誥命,查抄府邸,罰沒家產以充國庫;其妻閔氏知情不報,原為同罪,念其作證坦罪有功,其罪可免;武定侯世子朗時明著貶為庶人,不得承爵。
宣威侯鄭景翀身為皇親,勾結大臣謀害先太子,著貶為庶人,奪鄭姓,向東徒一千裏;其餘親眷即日起搬離侯府別居。
宣威侯世孫鄭晏舒首告有功,餘罪即免,另賞金五十兩、銀一千兩,五進宅院一座。
其餘涉朗國寧謀害小妾王玉姝、胞弟奸淫人妻複又殺人滅口、武安侯知情不報、何柏犀何榆犀收受賄賂、貪贓枉法、國子祭酒林暢禕收受賄賂等等著加緊審理,依罪定罰不提。
原丞相徐正麟及其家眷所涉及謀逆之罪即刻平反,但因無苦主,故著以昭告天下,以慰亡魂。
銘軒帝下了一道罪己詔,上有言曰:“朕以涼德,纘承大統。意與天下更新,用還祖宗之舊。不期倚任非人,遂至奸臣謀權。先誣吾之長子,以嫌隙之;後屠吾之賢臣,以血洗之。十九年四月,東星西墜,天降而罰。則有泯塗澶州,失於敵手;彤江潰決,石牌燃燼,暴雪徒民,木盡折之,使我子民,盡罹湯火。痛心切齒,其何以堪,輾轉反側,不得而眠,天降異象,罪實在朕。
泰追而明之,審而慎之。肅奸佞,撫冤魂,明法度,救萬民。茲擇五月二十一日避居奉天殿,減膳撤樂,自省修德。餘者除祭典之事,皆以青衣從事。所及皇親皆效於此,三月克己,以平天怒、以消人怨矣。”
夜深人靜,在所有人安然入睡,隻有幾聲梆子在敲著醜時已至。打更人敲著腰間的梆子,正準備找個不起眼的角落出小恭,忽而被一旁的光照亮了他的半張臉。他驚訝地轉頭望去,隻見東街方向,太子府裏那座高高聳立的惜秋樓此刻正燃著熊熊大火,伴隨著劈啪之聲,那火如同一隻猛獸,自下攀爬而上,頃刻間那樓便成了一隻巨大的火炬,滾滾濃煙隻與漆黑的天幕連成一片。
太子妃方氏夜裏起來為郡主蓋被子,因此是第一個發現惜秋樓起火之人。
她大驚失色,連忙扶著瞿嬤嬤的手便前去看究竟,剛剛走出自己的院子,便看到秋官兒正在夜色中,望著那逐漸燃起的熊熊大火,臉上是十分暢快的笑意。
她倒吸一口涼氣,卻見那秋官兒回過頭來,看到她和嬤嬤,有一瞬的愣怔,繼而又開懷地笑了起來。
那灼灼火光映著他那張美豔的側臉,一時間,倒叫她安定下來。他早就想這麽做了吧?
秋官兒站在她對麵,看了她一會兒,末了問道:“走不走?”
方氏眼淚刷地就下來了。
她何嚐不想拋下這太子府,帶著自己的小郡主遠走天涯?
可是方家呢?她的阿弟呢?方璒瑉才考了二甲一十一名,她父母又都在汴梁。
她搖了搖頭,笑著望向秋官兒道:“你走吧,今夜我什麽都沒看見。願君從此天高地闊,萬事勝意。”
秋官兒聞言,細細地望著她那張淚中含笑的臉,末了,垂目點了點頭道:“後會有期。”便轉身走了。
方氏擦了臉上的眼淚,對瞿嬤嬤道:“咱們回去,今夜誰也沒見到這火,也沒見到那人。”
瞿嬤嬤重重點頭,在外麵的喧嘩聲響起之前,主仆二人關上了院門。
救火隊來的時候,那火已經將樓燒得塌了大半,隻剩另一半臨水的幾根柱子猶自堅強地站立在水中。
太子匆匆趕回時,救火隊的汲筒已經將殘餘的火滅得差不多了。
他沒有第一時間去看府裏其他院子受損幾何,反而是衝到那惜秋樓殘體處,對著那架在水上的底座細細查看,過後才鬆了一口氣,複又板著臉道:“給孤查,孤的外祖父家剛剛失勢,就有人對本太子落井下石,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還好秋官兒不在樓裏,也不知他怎的了,這些時日過得好不好。
於是趁著夜深,他便往那湖心島而去。
越接近那島上小築,他便越急切,船還未靠岸,他便一步跨上去。
半刻鍾之後,太子疾步衝出那間小築,如同逢魔了一般暴怒著喊道:“秋官兒——!!!!”
第二卷完,撒花~~!
《罪己詔》參考的是崇禎皇帝的版本,篇幅較大,但是作者學識有限,隻能依葫蘆畫瓢模仿那麽一段而已。
期待第三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