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章連同那兩個從犯被袁無錯交給了審刑院,追查前朝餘孽的事情便交由大理寺共同處理,袁無錯這邊則被瀚衡帝招進了宮中。
國庫充盈,軍餉已足,年輕的新帝腰杆子便更硬了。 瀚衡帝看著自己的小舅舅道:“舅舅,現在咱們有錢了,能不能先把泯州收回來?固沙侖又蠢蠢欲動,在冬季到來之前,怕是要對邊界增兵,劫掠我大蕭子民啊!”
袁無錯愁眉苦臉地道:“皇上,您已經有了皇後和兩位妃子,臣還光著呢,這才定親,皇上就要把臣發落到東邊或者南邊,臣心裏苦啊。”
瀚衡帝道:“舅舅,太上皇已經將玥嘉郡主許給你了,這都落定了的婚事,你急什麽?倒是東部固沙侖,不斷侵擾我東部,到時候萬一東部州縣被占,你這婚可成得安穩?”
瀚衡帝湊到袁無錯麵前道:“要我說,這固沙侖最可惡,耽誤了舅舅娶親,舅舅定不能饒他們。”
袁無錯無語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外甥:當初鄭承恩連同何貴妃要害他的時候,他一門心思要來個絕地反殺,袁無錯叫他裝傻的時候,這個與自己同齡的五皇子差點就跟他打起來了——他袁家人確實沒有孬種。
要不是長姐勸著,他自己又演技超群,這事兒怕是不好解決啊。
如今他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知道用他那張嘴胡說八道起來,說得這固沙侖不挨揍也得挨揍了——誰讓他是舅舅呢,誰讓他著急娶親呢!
七月初十,嚴大娘子與先魏王的婚禮如期舉行。鳳冠霞帔的嚴大娘子被嚴敏淳背著出了門,上了轎。
喜婆打著一把紅傘,傘柄上係著黑色綢帶,口中高聲唱道:“皦日照嬿婉,鑄月引鴛鴦。羣祥若雲集,二族永交歡!新娘子上轎了!”
到了魏王府,進了正廳,在禮官的唱喏聲中,嚴大娘子抱著魏王的牌位拜了堂。
嚴大娘子緊緊地抱著手中的牌位,從未覺得如此踏實穩妥:自今日起,她不用承受母親責怪的眼光,不用承受嫂嫂明裏暗裏的敲打,自此不必承受家中催嫁,不必日日擔憂未來將要麵對的陌生男人人品如何,一個過了世的夫君,一生無人打擾的日子,這是她夢寐以求的。
薛雲初透過那鳳冠垂下的珍珠麵簾,靜靜地注視著嚴大娘子,心頭一時五味雜陳。
禮官捧著紅色鑲黑邊的婚書,口中唱道:“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在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此證!”
禮成後,嚴大娘子抱著魏王的牌位,在喜婆的護送下,與自己的丫鬟一道回房,經過薛雲初身邊之時,她眼中帶著笑意,對著薛雲初和袁無錯二人微微地頷首致謝。
返程的路上,袁無錯坐在馬上,透過馬車的窗戶看著裏頭的人。夏季的車架四麵隻覆了一層輕紗,坐在裏麵的人看上去倒是朦朦朧朧的,仿佛籠著一層月光。
夕陽西下,長街人影稀疏,袁無錯趁著暮色便幹脆下了馬,韁繩扔給袁小岩,自己幾步便上了馬車。
薛雲初唬得一跳,看了一眼四周,見並無什麽人才道:“好好的,你擠上來幹嘛?你、你不怕叫人看見?”
袁無錯道:“你我已經定親,便是坐在一個馬車裏又不打緊,再說了,這路上也沒甚人煙,我坐在馬上有點害怕。”
薛雲初看著他一臉正經地胡說八道,沒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堂堂大將軍,“害怕”這個詞從他嘴裏出來,配上他那張俊朗又一臉認真的樣子,極其違和,不像是在撒嬌,倒像是在招笑。
一陣夏風拂過,紗幔輕輕飄動,袁無錯看著薛雲初莞爾一笑的樣子,目光就有些不知收斂起來,久久地看著她,那樣一雙妙目,一管俏如凝脂的鼻子,再到那櫻桃般的紅唇和美好的下巴。
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明年六月,這日子著實是太遠了些。
他還有固沙侖要打,但是一想到莫應星連媳婦都沒有著落,還要去打泯州,心頭便平衡了許多。
薛雲初笑過後,仿佛陷入了什麽思緒之中,這一段路上眉頭微蹙一言不發。袁無錯指著她的頭上問到:“這個頭冠不錯,好看,戴著重不重?”
薛雲初“嗯?”了一聲,道:“倒也不重,不過是些珍珠點綴,裏頭都是空的。“
袁無錯道:“我見魏王妃那鳳冠倒是挺重的,還好你這個不重,不然戴一天怕是脖子都酸了。”
薛雲初聽到“魏王妃”三個字,眼神便黯淡下來。
袁無錯心頭一沉,問道:“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妥?”
薛雲初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道:“沒什麽,隻不過覺得女子不易罷了。”
袁無錯輕輕地“嗯”了一聲,安慰她道:“這便是最好的局麵了,她應當也是滿意的。”
“嗯,不過是心頭有些不暢快罷了,你看,哪怕貴為丞相嫡女,也逃不脫‘嫁人’二字,女子若想自己生活,不受人打擾,竟幾無出路,還要靠一個死去的男人才能達到心中所想,如何不叫人感到悲哀呢……”
她雙眼遠遠地望著天邊最後一抹夕陽餘暉,心頭的低落情緒一時無法疏解,麵上就帶了些落寞的神色。
袁無錯忙道:“你看今天嚴大娘子看上去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到底是達成了她的目的,咱們要這麽看,不在意通過什麽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算大致圓滿對不對?凡事若都追根究底,窮盡真相,多少會受其負累。”
薛雲初看著他,眉毛抬了一抬,麵上有了一些生動的顏色。
袁無錯見狀趁勝追擊道:“便是想要為這世間女子謀得一份出路,大不了咱們辦女學,開繡坊,收容世間艱難女子,給她們安身立命的一份手藝一個寄托,用咱們的能力給她們遮蔽頭上的驕陽暴雨,能救一個是一個,你覺得成嗎?”
中元節之後,瀚衡帝下旨,為魏王與魏王妃在鄭氏的偏支裏尋了一個失了母親的兩歲男童作為嫡子,養在了魏王妃的名下。
八月,莫應星前往塗州支援自己的父親,誓言兩月之內收複泯州;袁無錯與鄧撻前往東部溳州攻打固沙侖國,收複失地,祛除“白禍”。
臨行前,袁無錯死皮賴臉求了薛雲初給他繡荷包,結果倒是收到了她和九妹妹親手繡的披風、護膝和鞋襪,薛雲初還特別給他求了一枚平安符。
“我聽聞固沙侖靠近最東處,你若途徑崇阿山,定能在十月就看到漫天飛雪。固沙侖怕是更早入冬,極其寒冷。這護膝是用狐裘製成,裏頭我還加了鵝絨,最是保暖。”
薛雲初一邊教他如何扣上那護膝,一邊慢慢地講著這護膝裏的關竅,袁無錯托著腮靜靜地看著她專注地講著,一時間竟生出些歲月靜好之感來。
難怪人都說老婆孩子熱炕頭呢,便是冰山一角,都叫他樂不思蜀了。
出發那日,望著遠去的人馬,袁九娘子和程氏拭著眼淚,忍著哭聲相互依偎在一起,而薛雲初則負手而立,脊背筆直地站著,久久地望向東麵,直到所有人馬都變成一個細小的黑點消失在了天邊。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應當百萬師。男兒若展風雲誌,不負天生八尺軀。
如今的袁無錯,再也不是八年前那個稚嫩少年,而是一位真正能夠保家衛國的將軍了。
中秋節過後,袁無錯的軍隊已經到了溳州,麵對綿延不絕的平原高地和遠處綿延的雪山,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闊,也見識到了人的渺小,麵上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澀,皮膚曬黑也變得粗糙了不少,倒是增添了不少閱曆和滄桑。
這大半月時間裏,他與鄧撻帶著軍隊一路疾馳,時常不分晝夜行軍,隻要得空,便是在馬背上,他也要給薛雲初去一封信。
“愈往東,便愈涼爽,山巒盤踞如玄龍,平原開闊如曠海遠空,各類珍奇野獸不計其數,少數族裔服飾新奇豔麗,你若在此,即能感受我所感受,便是晨風暮雨都別有滋味。”
薛雲初放下信箋,透過窗戶看著窗外的桂花,花香怡人,叫人陶醉。
這時,飛星進來道:“郡主,魏王妃差人送了帖子來。說是惦念郡主,想見一麵呢。”
薛雲初“嗯”了一聲,接過帖子,一目十行地看過後,便道:“幫我磨墨,我給她回個帖子。”
第二日,薛雲初便到了魏王府。
因魏王妃為孀居之人,沒有特別的大事要事,等閑不能出府行走,因此隻能下帖子請薛雲初來了。
這是薛雲初第二次來魏王府,也是她第一次真正的看一看魏王府的內院。
巨大的銀杏樹整齊地排列在院子的甬道旁,葉子已經隱隱有些泛黃之意;明黃的屋瓦襯著湛藍的天空,另有朱紅的牆與廊柱在樟樹與楝樹掩映之下顯得格外厚實可靠。
走過漢白玉橋和鵝卵石步道,便看到垂花門處,嚴氏在貼身丫鬟的扶持下,站在門口踮腳張望著她的身影。
薛雲初走過去,二人相互行了禮,嚴氏這才拉了她的手道:“郡主可來了,原本應該是我去府上致謝,如今我不便出府,隻得叫郡主受累了。”
她聲音比從前更加輕鬆活潑了些,不像是從前在嚴府時那般消沉壓抑了。
薛雲初見她如同脫胎換骨了一般,心頭才如釋重負道:“哪裏的話,按理來說,你現在可算是我的長輩了。”
嚴氏難得掩口笑了起來,便忙將她讓進了屋子裏。
一進內院主屋,便看到一個清瘦的兩歲男童穿著精致合身的短袍坐在藤椅裏,由奶娘喂著一碗羹。
見薛雲初進來,孩子眨巴著因為有些瘦弱而顯得格外大的一雙眼睛,懵懵懂懂地看著她。
見嚴氏進來了,那孩子便推開奶娘的調羹,跳下椅子跑過來撲進了嚴氏的懷裏。
嚴氏愛憐撫著他的發頂道:“這孩子可憐,族裏沒人關照,竟是一句整話都不會說。接過來的時候瘦得皮包骨一樣,抱著竟跟剛出生的娃娃一樣輕。如今便是我的孩子了,定不叫他再受餓受凍了。”
末了她低頭與那孩子對視一眼道:“肉糜羹可吃完了,福哥兒?還沒向郡主姐姐行禮呢。”
福哥兒搖搖頭,便站起來,十分生疏稚嫩地向薛雲初行了一個禮,這才回藤椅上張嘴吃起羹來。
兩人就這麽看著福哥兒吃完了一碗羹,再看著奶娘將孩子帶下去更衣了,這才相互看著笑了笑。
“如今不用做人填房,可以過這種安寧的日子,芳婷深謝郡主的救命之恩!”嚴氏說著便要跪下去,唬得薛雲初急忙拉住她道:“可使不得,論輩分我怕是得叫你一聲嬸嬸,論年齡我得叫你一聲姐姐,你若拜我,道叫妹妹如何自處?可別折煞妹妹了。”
嚴氏眼睛濕潤,被薛雲初拉著坐下來道:“那我就托大些,自稱姐姐了。今日除了特地謝妹妹,還有一事怕是得告訴妹妹一聲。”
她看了看自己的貼身丫鬟春紅和凝翠,二人會意,叫了屋子裏的丫鬟婆子都退了下去,再從外麵關上了門,守在了門口。
嚴氏這才坐下,壓低聲音道:“是何氏,她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了太上皇為魏王娶妻的事,在冷宮裏尋了人找到我,她……”
薛雲初笑道:“她叫你找人殺我對嗎?”
嚴氏瞪大了眼睛道:“你怎麽知道的?你——”
薛雲初道:“想必你也聽到過我祖母與她的恩怨,她與何家、宣威侯武定侯那些人一道害死了我阿爹阿娘,我祖母早逝也與她脫不了幹係。”
嚴氏道:“此事我確有耳聞,不過,她既是凶手之一,為何對你還有如此大的恨意,也是失心瘋了,以為魏王有了後,就能東山再起做皇太後不成?”
薛雲初道:“你不必管她,冷宮那邊我會稟報皇上。”
嚴氏道:“這事自然,她真是失心瘋了。我告知你,是怕她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害你,雖然她在冷宮,但能遞消息出來,自然是有些地方有疏漏的,你得千萬小心才是啊!”
嚴氏十分肅穆地望著她,眼中透露出來的憂慮叫薛雲初心頭一暖,她安慰嚴氏道:“多謝姐姐記掛,阿初一定會小心行事的。”
國庫充盈,軍餉已足,年輕的新帝腰杆子便更硬了。 瀚衡帝看著自己的小舅舅道:“舅舅,現在咱們有錢了,能不能先把泯州收回來?固沙侖又蠢蠢欲動,在冬季到來之前,怕是要對邊界增兵,劫掠我大蕭子民啊!”
袁無錯愁眉苦臉地道:“皇上,您已經有了皇後和兩位妃子,臣還光著呢,這才定親,皇上就要把臣發落到東邊或者南邊,臣心裏苦啊。”
瀚衡帝道:“舅舅,太上皇已經將玥嘉郡主許給你了,這都落定了的婚事,你急什麽?倒是東部固沙侖,不斷侵擾我東部,到時候萬一東部州縣被占,你這婚可成得安穩?”
瀚衡帝湊到袁無錯麵前道:“要我說,這固沙侖最可惡,耽誤了舅舅娶親,舅舅定不能饒他們。”
袁無錯無語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外甥:當初鄭承恩連同何貴妃要害他的時候,他一門心思要來個絕地反殺,袁無錯叫他裝傻的時候,這個與自己同齡的五皇子差點就跟他打起來了——他袁家人確實沒有孬種。
要不是長姐勸著,他自己又演技超群,這事兒怕是不好解決啊。
如今他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知道用他那張嘴胡說八道起來,說得這固沙侖不挨揍也得挨揍了——誰讓他是舅舅呢,誰讓他著急娶親呢!
七月初十,嚴大娘子與先魏王的婚禮如期舉行。鳳冠霞帔的嚴大娘子被嚴敏淳背著出了門,上了轎。
喜婆打著一把紅傘,傘柄上係著黑色綢帶,口中高聲唱道:“皦日照嬿婉,鑄月引鴛鴦。羣祥若雲集,二族永交歡!新娘子上轎了!”
到了魏王府,進了正廳,在禮官的唱喏聲中,嚴大娘子抱著魏王的牌位拜了堂。
嚴大娘子緊緊地抱著手中的牌位,從未覺得如此踏實穩妥:自今日起,她不用承受母親責怪的眼光,不用承受嫂嫂明裏暗裏的敲打,自此不必承受家中催嫁,不必日日擔憂未來將要麵對的陌生男人人品如何,一個過了世的夫君,一生無人打擾的日子,這是她夢寐以求的。
薛雲初透過那鳳冠垂下的珍珠麵簾,靜靜地注視著嚴大娘子,心頭一時五味雜陳。
禮官捧著紅色鑲黑邊的婚書,口中唱道:“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在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此證!”
禮成後,嚴大娘子抱著魏王的牌位,在喜婆的護送下,與自己的丫鬟一道回房,經過薛雲初身邊之時,她眼中帶著笑意,對著薛雲初和袁無錯二人微微地頷首致謝。
返程的路上,袁無錯坐在馬上,透過馬車的窗戶看著裏頭的人。夏季的車架四麵隻覆了一層輕紗,坐在裏麵的人看上去倒是朦朦朧朧的,仿佛籠著一層月光。
夕陽西下,長街人影稀疏,袁無錯趁著暮色便幹脆下了馬,韁繩扔給袁小岩,自己幾步便上了馬車。
薛雲初唬得一跳,看了一眼四周,見並無什麽人才道:“好好的,你擠上來幹嘛?你、你不怕叫人看見?”
袁無錯道:“你我已經定親,便是坐在一個馬車裏又不打緊,再說了,這路上也沒甚人煙,我坐在馬上有點害怕。”
薛雲初看著他一臉正經地胡說八道,沒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堂堂大將軍,“害怕”這個詞從他嘴裏出來,配上他那張俊朗又一臉認真的樣子,極其違和,不像是在撒嬌,倒像是在招笑。
一陣夏風拂過,紗幔輕輕飄動,袁無錯看著薛雲初莞爾一笑的樣子,目光就有些不知收斂起來,久久地看著她,那樣一雙妙目,一管俏如凝脂的鼻子,再到那櫻桃般的紅唇和美好的下巴。
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明年六月,這日子著實是太遠了些。
他還有固沙侖要打,但是一想到莫應星連媳婦都沒有著落,還要去打泯州,心頭便平衡了許多。
薛雲初笑過後,仿佛陷入了什麽思緒之中,這一段路上眉頭微蹙一言不發。袁無錯指著她的頭上問到:“這個頭冠不錯,好看,戴著重不重?”
薛雲初“嗯?”了一聲,道:“倒也不重,不過是些珍珠點綴,裏頭都是空的。“
袁無錯道:“我見魏王妃那鳳冠倒是挺重的,還好你這個不重,不然戴一天怕是脖子都酸了。”
薛雲初聽到“魏王妃”三個字,眼神便黯淡下來。
袁無錯心頭一沉,問道:“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妥?”
薛雲初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道:“沒什麽,隻不過覺得女子不易罷了。”
袁無錯輕輕地“嗯”了一聲,安慰她道:“這便是最好的局麵了,她應當也是滿意的。”
“嗯,不過是心頭有些不暢快罷了,你看,哪怕貴為丞相嫡女,也逃不脫‘嫁人’二字,女子若想自己生活,不受人打擾,竟幾無出路,還要靠一個死去的男人才能達到心中所想,如何不叫人感到悲哀呢……”
她雙眼遠遠地望著天邊最後一抹夕陽餘暉,心頭的低落情緒一時無法疏解,麵上就帶了些落寞的神色。
袁無錯忙道:“你看今天嚴大娘子看上去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到底是達成了她的目的,咱們要這麽看,不在意通過什麽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算大致圓滿對不對?凡事若都追根究底,窮盡真相,多少會受其負累。”
薛雲初看著他,眉毛抬了一抬,麵上有了一些生動的顏色。
袁無錯見狀趁勝追擊道:“便是想要為這世間女子謀得一份出路,大不了咱們辦女學,開繡坊,收容世間艱難女子,給她們安身立命的一份手藝一個寄托,用咱們的能力給她們遮蔽頭上的驕陽暴雨,能救一個是一個,你覺得成嗎?”
中元節之後,瀚衡帝下旨,為魏王與魏王妃在鄭氏的偏支裏尋了一個失了母親的兩歲男童作為嫡子,養在了魏王妃的名下。
八月,莫應星前往塗州支援自己的父親,誓言兩月之內收複泯州;袁無錯與鄧撻前往東部溳州攻打固沙侖國,收複失地,祛除“白禍”。
臨行前,袁無錯死皮賴臉求了薛雲初給他繡荷包,結果倒是收到了她和九妹妹親手繡的披風、護膝和鞋襪,薛雲初還特別給他求了一枚平安符。
“我聽聞固沙侖靠近最東處,你若途徑崇阿山,定能在十月就看到漫天飛雪。固沙侖怕是更早入冬,極其寒冷。這護膝是用狐裘製成,裏頭我還加了鵝絨,最是保暖。”
薛雲初一邊教他如何扣上那護膝,一邊慢慢地講著這護膝裏的關竅,袁無錯托著腮靜靜地看著她專注地講著,一時間竟生出些歲月靜好之感來。
難怪人都說老婆孩子熱炕頭呢,便是冰山一角,都叫他樂不思蜀了。
出發那日,望著遠去的人馬,袁九娘子和程氏拭著眼淚,忍著哭聲相互依偎在一起,而薛雲初則負手而立,脊背筆直地站著,久久地望向東麵,直到所有人馬都變成一個細小的黑點消失在了天邊。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應當百萬師。男兒若展風雲誌,不負天生八尺軀。
如今的袁無錯,再也不是八年前那個稚嫩少年,而是一位真正能夠保家衛國的將軍了。
中秋節過後,袁無錯的軍隊已經到了溳州,麵對綿延不絕的平原高地和遠處綿延的雪山,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闊,也見識到了人的渺小,麵上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澀,皮膚曬黑也變得粗糙了不少,倒是增添了不少閱曆和滄桑。
這大半月時間裏,他與鄧撻帶著軍隊一路疾馳,時常不分晝夜行軍,隻要得空,便是在馬背上,他也要給薛雲初去一封信。
“愈往東,便愈涼爽,山巒盤踞如玄龍,平原開闊如曠海遠空,各類珍奇野獸不計其數,少數族裔服飾新奇豔麗,你若在此,即能感受我所感受,便是晨風暮雨都別有滋味。”
薛雲初放下信箋,透過窗戶看著窗外的桂花,花香怡人,叫人陶醉。
這時,飛星進來道:“郡主,魏王妃差人送了帖子來。說是惦念郡主,想見一麵呢。”
薛雲初“嗯”了一聲,接過帖子,一目十行地看過後,便道:“幫我磨墨,我給她回個帖子。”
第二日,薛雲初便到了魏王府。
因魏王妃為孀居之人,沒有特別的大事要事,等閑不能出府行走,因此隻能下帖子請薛雲初來了。
這是薛雲初第二次來魏王府,也是她第一次真正的看一看魏王府的內院。
巨大的銀杏樹整齊地排列在院子的甬道旁,葉子已經隱隱有些泛黃之意;明黃的屋瓦襯著湛藍的天空,另有朱紅的牆與廊柱在樟樹與楝樹掩映之下顯得格外厚實可靠。
走過漢白玉橋和鵝卵石步道,便看到垂花門處,嚴氏在貼身丫鬟的扶持下,站在門口踮腳張望著她的身影。
薛雲初走過去,二人相互行了禮,嚴氏這才拉了她的手道:“郡主可來了,原本應該是我去府上致謝,如今我不便出府,隻得叫郡主受累了。”
她聲音比從前更加輕鬆活潑了些,不像是從前在嚴府時那般消沉壓抑了。
薛雲初見她如同脫胎換骨了一般,心頭才如釋重負道:“哪裏的話,按理來說,你現在可算是我的長輩了。”
嚴氏難得掩口笑了起來,便忙將她讓進了屋子裏。
一進內院主屋,便看到一個清瘦的兩歲男童穿著精致合身的短袍坐在藤椅裏,由奶娘喂著一碗羹。
見薛雲初進來,孩子眨巴著因為有些瘦弱而顯得格外大的一雙眼睛,懵懵懂懂地看著她。
見嚴氏進來了,那孩子便推開奶娘的調羹,跳下椅子跑過來撲進了嚴氏的懷裏。
嚴氏愛憐撫著他的發頂道:“這孩子可憐,族裏沒人關照,竟是一句整話都不會說。接過來的時候瘦得皮包骨一樣,抱著竟跟剛出生的娃娃一樣輕。如今便是我的孩子了,定不叫他再受餓受凍了。”
末了她低頭與那孩子對視一眼道:“肉糜羹可吃完了,福哥兒?還沒向郡主姐姐行禮呢。”
福哥兒搖搖頭,便站起來,十分生疏稚嫩地向薛雲初行了一個禮,這才回藤椅上張嘴吃起羹來。
兩人就這麽看著福哥兒吃完了一碗羹,再看著奶娘將孩子帶下去更衣了,這才相互看著笑了笑。
“如今不用做人填房,可以過這種安寧的日子,芳婷深謝郡主的救命之恩!”嚴氏說著便要跪下去,唬得薛雲初急忙拉住她道:“可使不得,論輩分我怕是得叫你一聲嬸嬸,論年齡我得叫你一聲姐姐,你若拜我,道叫妹妹如何自處?可別折煞妹妹了。”
嚴氏眼睛濕潤,被薛雲初拉著坐下來道:“那我就托大些,自稱姐姐了。今日除了特地謝妹妹,還有一事怕是得告訴妹妹一聲。”
她看了看自己的貼身丫鬟春紅和凝翠,二人會意,叫了屋子裏的丫鬟婆子都退了下去,再從外麵關上了門,守在了門口。
嚴氏這才坐下,壓低聲音道:“是何氏,她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了太上皇為魏王娶妻的事,在冷宮裏尋了人找到我,她……”
薛雲初笑道:“她叫你找人殺我對嗎?”
嚴氏瞪大了眼睛道:“你怎麽知道的?你——”
薛雲初道:“想必你也聽到過我祖母與她的恩怨,她與何家、宣威侯武定侯那些人一道害死了我阿爹阿娘,我祖母早逝也與她脫不了幹係。”
嚴氏道:“此事我確有耳聞,不過,她既是凶手之一,為何對你還有如此大的恨意,也是失心瘋了,以為魏王有了後,就能東山再起做皇太後不成?”
薛雲初道:“你不必管她,冷宮那邊我會稟報皇上。”
嚴氏道:“這事自然,她真是失心瘋了。我告知你,是怕她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害你,雖然她在冷宮,但能遞消息出來,自然是有些地方有疏漏的,你得千萬小心才是啊!”
嚴氏十分肅穆地望著她,眼中透露出來的憂慮叫薛雲初心頭一暖,她安慰嚴氏道:“多謝姐姐記掛,阿初一定會小心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