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在這兒全殲這5萬人,現在已經不再困難,但是謝玄心裏惦記著前線呢,不能在這兒戀戰哪,後麵還有更艱巨的任務。於是,他就把洛澗這邊兒的事,都交給了劉牢之,然後和謝琰一起,渡過洛澗,帶著大軍,直向淝水進兵了。劉牢之乘勝追趕,這些北方的士兵,即使逃命,也非要往北逃,無端覺得,那邊兒才是他們的家,真是應了那句話呀: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可是往北就是淮河,哪有什麽退路,要說往南,倒說不定還能先保住命呢。但這些北人士兵哪兒會想這些。結果,5萬人,連被殺,帶掉進淮河淹死的,有15000多。劉牢之就一路追擊,那些好不容易渡過了淮河的秦兵,也都丟了軍械輜重,四散逃命去了,劉牢之一路繳獲,這一仗打得,光戰利品,就夠清點兒好一陣兒。
結果,“洛澗”這一戰,一個“奇襲”之計,加以劉牢之的神勇,再加北府兵的強大,隻用了5000人,就一舉攻破了前秦的防線,讓苻堅“壓製東西,直取中州”的戰略徹底泡了湯。人家最強大的東路軍打過來了,你就準備應付吧。
在這一戰裏,前秦一共有10名大將被殺。特別是主帥梁成,從來跟晉軍作戰,就幾乎沒敗過,這回就這麽簡單地丟了命。前秦連死帶逃,丟了5萬人。就算剩下的這些人能歸隊,也一時半會兒到不了淝水。損失的這些人,可不是那些烏合之眾呀,都是前秦的前鋒主力!這樣一來,真正在淝水集結有戰鬥力的秦軍,可就剩下15萬了……北府兵本來就極高的士氣值,又提升了一個檔次,接近漲停;可再看前秦軍呢,原本發兵時就差不多垂頭喪氣,現在真難說會低落到哪裏去了。
第十三章 退後一步是人生
退後一步是人生
洛澗大捷,這對東晉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以5千破5萬,誰說他們強大?誰說咱們打不過?這下兒,大家的心裏可有底了,倒想,看來咱謝相這個“處變不驚”,還是心裏有譜兒啊。
但是,就在大家這一片興奮之中,誰也不會想到的是,謝安竟然不事聲張的,給司馬曜上了一道表,請司馬曜的親弟弟,19歲的琅玡王司馬道子,錄“尚書六條事”!這個“尚書六條事”,到底是個啥意思,人們至今也沒太搞清,最可能的方式是:謝安還是有權處理國家的一切大事,但是,司馬道子也有權對他幹的所有事兒提出建議和質疑。那就是說,首先,謝安在把他所做的一切向皇室完全公開;另外,司馬道子說的話,也同樣有份量,他也不能不聽。那麽,從公元376年開始的謝安“錄尚書事”,將國家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局麵,就將宣告結束。此後,這個國家,就變成他和司馬道子共掌了……
如果說,這件事兒對當時的人來說,甚至對皇上司馬曜來說,都是出乎意料的話,其實對我們後人,也同樣如此啊。這樣一個重比泰山的權力,他居然就選擇了開始去放棄,而且還做得平平靜靜,完全不像在麵對多麽重大的事。假設謝安不讓的話,就算司馬曜心裏再不舒服,但在他大權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勢下(這個北府兵還就在眼前,不像王敦桓溫那時候,遠在荊州),也根本不敢對他怎麽樣。
那麽謝安為什麽要這麽做?這樣一個對任何人都會無比誘惑,而他又已經牢牢握在手裏的好東西,他為什麽要去放棄?田餘慶先生說:“這是謝安作為政治家的高明處”,那麽這個“高明”,又在哪裏呢?
首先,隨著淝水之戰的發展,前秦那邊兒的信息,他得到的越來越多,那麽這場戰爭的勝算,也比最初時更多了一些。倘若這一戰東晉取勝了呢?那將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局麵?淝水之戰,功在一族啊。從將帥到士兵,腦袋上都頂著這一個“謝”字,甚至連決戰的戰場豫州,也都是謝家的老地盤兒。雖然這實在不是什麽好差事,這出生入死的風險和壓力,幾乎都是他們謝家人在承擔,但是如果得勝了呢?謝氏家族的威勢、聲望、榮耀等等等等,就將會達到無以複加的頂峰。那就會超出皇室所能容納的極限了。這並不是皇室的不對,而隻是一種客觀必然。其實細想,這曆來的“功高震主”,到底又是誰的不對呢??而且,一旦獲勝,謝氏家族必然木秀於林,其他高門,也不一定會這樣支持他了……那麽現在,這個淝水之戰,對於謝安來說,幾乎就是,勝也不對,敗也不對。他隻能,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將即將爆發的矛盾和衝突,減小到最低的程度……這天下的事兒,永遠都像是那月亮,從一個月牙兒開始,一天天長大,直到變成滿月,可是,這個“滿月”,又維持了幾天呢?物極必反,盛極則衰呀。那麽,就退後一步吧,不要覺得委曲,因為現在的大局,是輪到你來做出犧牲了……
另外,謝安所以請司馬道子來跟他一起“錄尚書事”,也是經過了一番考慮的。司馬道子是司馬曜的親弟弟,生母也是那位“昆侖婢”。這位王爺可是“有能量”得很哪,到後來,他從謝安手裏接過了大權,沒用多久,就把個“政治清明”的東晉,搞成了烏煙瘴氣,接著又跟他這位皇帝親哥哥鬥得不可開交,然後就引發了孫恩亂,王恭反。不過現在他還小,這能量也還沒表現出來。但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司馬曜同母所生的弟弟,司馬曜看著謝安,心裏不舒服,但又不敢怎麽樣,反倒是越看司馬道子,就越覺得順眼了。
謝安為什麽非要推舉司馬道子呢?一方麵,皇上就跟這兄弟親啊,你要推舉別人,不但不一定會被允許,還沒準兒會招來更多的猜疑呢,那麽就順著他們的心思吧,這才是緩和矛盾的最好辦法呀。另一方麵,謝安是早晚要把這個權力交出來的,因為他知道,他這個位置是不對的。這個天下,他本來沒有資格和司馬家共有。也許王導和桓溫都不這樣認為吧,但不管人家怎麽樣,他卻是這麽想的。
所以後來,我們就看到,這當軸士族與司馬家“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隨著謝安漸漸地把權力交還給王室,就開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直到謝安去世,這種奇特的政治模式,也跟著壽終正寢。陳郡謝氏家族成為最後一個與司馬“共天下”的高門。皇權終於回到了正常狀態,後來,司馬曜和司馬道子雖然繼續內鬥,但那已經是皇室的內部矛盾,是屬於我們整個曆史當中,屢見不鮮的那個類型了……
第十四章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當然,無論後方發生了多麽重大的變化,前線的仗也還要順順利利地打,就算謝安已經看到,這一仗勝了,對謝家並不是什麽好事,但是,這一仗也必須要竭盡全力地打贏,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響。因為這事兒就應該這麽做。即便從此他就將進退兩難,但那也是他必須要認下來的命。
其實說到這兒,除了讓權,謝安本來還應該有很多辦法的,比如最常用的,就拿這個打了半截兒的戰爭,去跟司馬曜擺擺譜兒,講講價錢,為事後穩固住謝家的地位,雙方商訂些利益交換。司馬曜是除了答應以外,別無選擇,淝水之戰的勝利,這第一個受益者,是他這個皇帝呀,而且現在,他還得指著人家謝家人給他賣命呢。隻要稍微要挾一下兒,司馬曜就得就範。但謝安偏就不這麽做。他可以不要那個權位,但卻絕不肯去幹那種陰險苟且的勾當。
那麽不管朝廷這邊兒到底怎麽樣吧,謝玄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估計謝安就沒把這些事兒告訴他。洛澗大捷之後,不光東路軍,謝石和桓伊那邊兒,士氣也都大大高漲,晉軍水陸並進,一齊向壽陽方向集結。
其實這時候,苻堅並不在淝水前線,但是因為苻融理解錯了晉軍的一個情報,弄得苻堅以為勝利在望,就跑來了。
就在謝玄突破洛澗之前,早被圍困在硤石的胡彬,帶5000人撐了這許久,軍糧也沒了,一聽謝石帶著大軍來了,就立刻給謝石寫了封求援信,派人突圍送出去。當然,他也不知道謝安這回怎麽部署的,還以為謝石的水軍是全部主力呢。結果這送信的,沒過了秦軍的防線,就被抓住了。這信就到了苻融的手裏。苻融看了信,也以為東晉的這個“大軍”,就是謝石這一兩萬水軍呢。於是他就派人給苻堅送信,說,敵人少啊,您快進兵吧,別讓謝石他們逃了。苻堅一聽這個高興,看來自己“壓製東西,直取中州”的計策是奏效了,就立刻帶了8000裝點門麵的“羽林郎”,連夜趕往前線督戰,把那個也派不上啥用場的60萬“大軍”,扔在了項城。他就準備親自指揮這20萬前鋒,一舉先蕩平豫州,兵臨曆陽了。
不過苻堅還沒有趕到壽陽,苻融就發現,可有點兒不對了。很快,洛澗被突破的消息就報來了,這消息剛傳到他耳朵裏,謝玄謝琰的北府兵就跟著到了淝水。這時候,桓伊一直沒敢直接出來挑戰,一看謝玄來得這麽快,驚喜中立刻同他合兵一處,這兩隊陸軍就完成了集結。
謝石這水軍,不是被誤以為主力嗎,很得苻融的“重視”,就派張蠔向他發起了進攻。這裏倒有些問題,史料沒有記載張蠔到底帶的是水軍還是陸軍,那麽他跟謝石的水軍,是怎麽打起來的,就是個很大的疑問。當時最可能的情況是,張蠔帶了重兵,準備強渡淝水,這樣就跟在淝水上準備阻斷敵軍的謝石打起來了。不過,張蠔人多,謝石人少。謝石不是對手,就退向了淝水右岸這一邊兒。張蠔就想乘勝搶渡,謝玄一看,馬上和謝琰帶了6萬人,在岸邊森嚴列陣,準備迎擊。張蠔瞧瞧這陣勢,估計是突破不了,就又退回了岸邊。
於是結果就是,謝玄、謝琰和桓伊,一共率領晉軍7萬左右,就隔著這條淝水,跟前秦15萬大軍,形成了對峙。
這時,苻堅帶著他的“羽林郎”們,日夜兼程地趕來了。沒想到,到這兒的第一件事兒,就讓他吃了一驚,原來,苻融那情報根本就是不對的!洛澗竟然被人家突破了!而且包括梁成在內,竟然有10員大將被殺!苻堅忽然覺得有點兒沒底了,他這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是低估了東晉哪。原來建康那些人,並不像他想像得那麽不堪一擊呀。又想起4年前淮南的慘敗,他覺得這事兒可有問題了。於是,他就立即命令苻融,你跟我瞧瞧去,我就看看這個晉軍,到底是個什麽樣兒。
當晚,苻融陪著苻堅登上了壽陽城頭,就向淝水對岸眺望。那邊兒正是八公山,謝玄的大軍就在山前列陣,軍容嚴整,氣勢逼人。苻堅看著,忽然有點兒悵然若失。要說到現在,這還是他第一回瞧見北府兵呢。就是這支軍隊,屢屢把他的大軍打得慘敗。苻堅也見過無數的陣仗啊,現在他可是真的意識到,自己可能把好多事兒都想錯了。結果他這一失落,抬頭往八公山上一看,當時就是一驚,是怎麽看那山上的樹木,怎麽都像人。其實這是因為他心裏慌了,所以就兩眼昏花,愣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晉軍。於是,“草木皆兵”這個成語,也就由此流傳下來了。苻堅悵悵然地瞧著苻融:你怎麽說敵人很弱呢!這可實在是勁敵啊……
其實,這裏倒說明了一個什麽問題呢,我們這位苻天王,對他那個60萬的大軍,是真沒什麽指望啊。謝玄再軍容整齊,再氣勢高漲,他總共也就那7萬人吧,苻堅如果不是心裏沒底了,也不至於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人。他那個“大軍”但凡能頂上些用場,何至於,看見幾萬“勁敵”,就沒了底氣,就“草木皆兵”了呢?
神秘的小角色——朱序
朱序這位將軍,在我們的故事裏已經出場好幾回了,我們知道他是桓家的人,不屈不撓地堅守過襄陽,還有位深明大義的老娘,為人也挺仗義,不肯讓別人替自己頂罪。現在呢,他就在苻堅那兒,當了個尚書混日子。
在這場戰爭裏,朱序也扮演了一個很獨特的角色噢。一般認為,首先,他趁苻堅派他來遊說謝石的時候,向謝石透露了前秦軍的內情,於是晉軍就采取了速戰的策略。其次,他在那場十幾萬人的大潰敗中,站在軍隊後麵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然後就加速了秦軍的逃亡。所以,有的評論認為,朱序在淝水之戰裏,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不過,這個還有待商榷啊。那麽我們就不妨來瞧瞧,朱序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扮演:
疑惑一:史書的相互抵觸
朱序遊說謝石:秦軍的主力現在還沒有到達前線,不如早點兒出戰,打敗他們的前鋒,先挫了他們的銳氣,很可能就能得勝。
這件事兒《晉書》和《資治通鑒》都記載了,但時間上卻不一致。《晉書》記載是在兩軍列陣對峙淝水之後,也就是現在這時候。《通鑒》則要早一點兒。從合理性上看,還是《晉書》更可信些。
不過,關於這一段兒,《晉書》自己也出現了抵觸。《苻堅載記下》:“琰勸(謝石)從序言,遣使請戰,許之”。如果說,謝琰勸謝石聽朱序的,那當時謝琰就該和謝石在一塊兒,那這個“請戰”還用得著“遣使”嗎?從當時幾路晉軍的部署,還有後麵淝水之戰的戰況來看,當時謝琰極大可能,並沒有和謝石在一起。那“遣使”就能說通了,但前麵那個“勸從序言”,就又不對了。如果一定要解釋合理的話,那就隻能是,謝石聽了朱序的話,立時派人密報給各軍,問問大家的意思。然後,謝琰第一個表示,願領兵出戰,就派人來請命。
但是,朱序這個密報,是不是就是謝玄謝琰的主力,采用速戰決策的決定原因呢?不可否認,他這一番話,無疑是給了作為大都督的謝石一些信心。本來謝石一聽說,苻堅到了壽陽,心裏就有點兒害怕,想幹脆不打,先拖垮了秦軍再說。但聽朱序這麽一說,他也覺得挺有理。這時謝琰又派人來請戰。所以,他就答應了。應該說,朱序對於這回的“速戰”決策,是起了作用的,但並不一定就是決定的。我們不妨看回去,從謝玄領北府兵開始,所有的戰役,一直都是憑著高漲的士氣和強大的戰鬥力,一鼓作氣打下來的,而且還都是在敵人非常強大的情況下。那這一回,謝玄也完全沒有耗著的道理呀。很可能,這兄弟倆正憋著要打呢,朱序的話,正好又給他們增加了信心。
另外,從我們旁觀者來看,就算當時謝石沒聽朱序的,沒答應讓謝琰他們去打,就耗著了,但隻要守住了淝水,苻堅那個“大軍”並沒有多少戰鬥力,他又能怎麽樣呢?隻不過,對於秦軍的實底,謝石當時還沒有那麽清楚罷了。
所以,這個“速戰”與“不速戰”,還有朱序這個“間諜”的份量,並不是像我們平常所說,有那麽重要啊。
疑惑二:“秦軍敗了”的音量
《晉書朱序傳》說:堅眾小卻,序時在其軍後,唱雲:“堅敗!”眾遂大奔,序乃得歸。
大概是因為這一條記載,朱序這一回大喊,一直被認為是這場大潰敗中最有價值的聲音了。不過,這個著名的“大喊”,很可能也被誇大了噢。想想當時的戰場,晉軍的呐喊聲,騎兵的馬嘶聲,船隻的渡水聲,兵器相交聲,亂箭穿空聲,士兵被刀槍刺中的痛呼聲,估計比起天安門廣場,得熱鬧十倍。這朱序當時是個尚書,身邊沒什麽兵,也不大可能命令部下,跟著他一塊兒喊。就他一個人兒,一張嘴,得喊多大的音量,才能把這些秦軍喊得心驚膽戰哪?不過,也有可能,他先喊了,讓周圍這一批秦兵聽見了,本來這逃跑已經開始了,大家已經認為敗了嘛,聽了朱序的,更加深信不疑,於是就更加拚命地奔逃。我們不能說,朱序這一回大喊沒有起到作用,不過最多,也隻是在推波助瀾噢。
其實,對朱序這個人來說,作為一名被俘的晉軍將領,打入“敵人內部”,然後又“回歸祖國”,他這個獻計,這個大喊,做得都是很好的,而且也的確起到了作用。淝水之戰的勝利,他肯定是一位功臣。不過,如果說對這場戰爭,他的作用多麽多麽重大,那就有些誇張了呀。
第十五章 瞞天過海的"決勝妙計"
瞞天過海的“決勝妙計”
現在所有的邊沿問題都掃清啦,那麽,戰爭繼續。最後再清點一下兒雙方的力量:
前秦軍:
統帥:苻堅。實際指揮:苻融。兵數:15萬。屬性:氐族兵。兵種:騎兵、步兵。士氣值:50左右。攻擊力:80到90。戰術:未知。
東晉軍:
統帥:謝石。實際指揮:謝玄。兵數:7萬。屬性:北府兵。兵種:步兵、騎兵(少量)。士氣值:95到100。攻擊力:85到95。戰術:突擊。
一:一紙奇怪的“戰書”
這一場決戰是怎樣拉開的呢?是源於謝玄的一紙戰書。這時,謝玄心裏已經有了好主意,於是就派人把這戰書送給了苻堅。他是這麽寫的:
您這麽遠來到我們國家的邊境,卻臨水布下了陣,是不想跟我們趕快作戰啊。不如請你們幾位將軍稍稍讓大軍後退,這樣咱們的士兵們都能施展開身手,我和幾位信馬緩轡,一起來觀看這場盛大的戰事,難道不是很愜意嗎?
謝玄這戰書寫得意氣飛揚,很輕鬆啊,哪兒像在打這麽嚴峻的仗。他說得也明白,沒別的,您就往後退一退,給我留點兒地方,咱們好決戰啊!
不過,我們稍微細想,謝玄這是在幹什麽呢?他到底圖個啥呢?就算他想跟苻堅早點兒決戰,也犯不著這樣兒吧。他可就這7萬人哪,他要把這些兵帶到淝水那邊兒去,然後讓自己背水一戰,讓人家十幾萬人來一塊兒圍殲?這謝玄莫不是有毛病?可再瞧他這語氣,還高高興興,就好像啥也不知道似的。
苻堅接到這戰書,也有點兒不知所以。這兄弟要這麽幹,總得有點兒目的吧。而且謝玄這話裏頭還暗含著譏諷,倒是說,你不是來打我們嗎?怎麽剛到了邊境,你就不打了?苻堅心裏就有些不高興了,心想,你能折騰出什麽來呀,我還怕跟你決戰不成。於是就要同意。周圍這幾位將領,也覺得不對頭,但也不明白,謝玄到底是要幹嘛,就來勸苻堅說,還是先別理他,咱們人多,他們人少,不讓他們渡過淝水,這樣兒才是最周全的。
結果苻堅沒聽,他就說,我就讓他渡河,等渡到一半兒的時候,用我的鐵騎衝上去,在淝水上把他們一舉消滅!大家一聽,也有道理。苻堅又問苻融,苻融也覺得這計不錯。於是,這事兒就這麽商定了。
不過,苻堅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是等不到這個“半渡而擊”了,因為在謝玄的計策裏,根本就沒有留給他這個機會……
二:“半渡而擊”vs“半退而擊”
苻堅給了謝玄答複,同意退兵。這可是正中謝玄下懷啊。他立刻調派兵士船隻,所有的進攻武器,在淝水的這一岸,做好了一切戰備,隨時準備出擊。
然後,前秦就開始退兵了。
不過在這裏,我們還是先來說下兒這兩個概念:關於“退兵”和“逃跑”。
雖然不管“退兵”還是“逃跑”,士兵們都是背向著敵人,朝自己的後方走。但其內在可是大不相同的。“退兵”有目的,也有章法,叫停就能停;“逃跑”可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別提什麽目的章法,連命令也不會再聽了。從“退兵”變成“逃跑”,還是有一個過程的。可不是,苻融一聲“退兵”,大家就都呈鳥獸散了。
而且,古代的陣前退兵,也都有它的一套規矩,也並不是,一個“全體向後轉”,然後“開步走”就行啊。一般來說,都是後陣先轉身,然後退到要退的地方,站好,再轉回來,就當壓陣的。接著中間這部分再退,最後才輪到前陣。人數多呢,可能層次還要再多些。後麵的軍隊退著,但前陣卻是不動的,一直都是在麵向著敵人。
前秦剛一開始退兵,並不會亂。大家都按著規矩來嘛。雖然是在向後走,但這是“退兵”,可不是在“逃跑”。不過,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邊兒正退了個半截兒,大部分正在退,小部分還沒退呢,謝玄卻忽然從淝水對岸發起了強力的攻擊!
謝玄就等著這一招呢!他給苻堅下的那道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戰書,其實就是為了讓你退兵!我以絕對精銳,攻擊你的身後,那是什麽感覺啊。你真以為我要跟你背水一戰,讓你把我殲滅??這就是,你強我弱,我沒有機會,那麽,我就製造機會,也要把你打贏!
其實,這淝水之戰,苻堅是中了計啊。前秦的將領都心虛,弄不明白謝玄的心思,所以勸苻堅“莫令得上,勢必萬全”。但苻堅看不上人家啊,覺得人家折騰不出天去。
於是,這個“退兵”的性質就開始發生了變化。謝玄、謝琰、桓伊領北府兵精銳,殺過淝水時,前秦軍有一半多的人,正是背向淝水,麵朝後方。不過,沿河列陣的那些,可還沒有掉頭。那麽,對謝玄來說,隻要突破了前陣的這些人,後麵就好辦許多。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步兵,騎兵陣極少會排在最前麵,騎兵們大多都已經去“退兵”了。謝玄可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啊,很可能,北府兵的船還在河上,大批的遠程武器,比如弩箭之類,就已經開始攻擊了。
這時,臨河列陣的這些士兵會怎麽樣?兩種可能:
一個:他們一瞧,晉軍這突襲這麽猛烈啊,這是怎麽回事兒呀,不是說咱們先退兵的嗎。然後再一想,咱們騎兵都已經“退”了,本來我們也要“退”的,那現在還不就趕緊“退”呀。於是,很可能,這前陣沒打就掉了頭。
另一種可能,前陣秦軍沒有逃,但是人實在是剩得不太多,根本擋不住北府兵水上陸上的猛攻,於是死傷一大堆,剩下的,就是真的“逃命”了。
但是,無論是哪種可能,最後的結局卻是一樣的。那麽,謝玄以“絕對精銳,攻擊敵人背後”的計策,就變成了現實。晉軍的“進兵”,比前秦的“退兵”,要迅速得多,後麵的秦軍,來不及回身,就命喪弓箭或刀槍之下。
於是,“逃跑”就從淝水岸邊開始。這些“逃跑的”比那些“退兵的”快呀,“退兵的”擋“逃跑的”路,然後大家就相互推搡,踩踏,加上這裏邊兒還有很多騎兵,戰馬們也跟著一塊兒來搗亂,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自相踐踏而死。其實要全都一心“逃跑”倒還好了,關鍵是後邊兒的急著逃命,前邊兒的聽命令還在“退兵”呢。這樣,“逃跑”的速度也不得不慢下來。人家晉軍可不管這些,誰跑的慢誰就被殺。
漸漸的,隨著晉軍的推進,秦軍死得越來越多,前麵“退兵的”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再加上朱序又在一邊添油加醋,大喊“秦軍敗了”,其實他不喊,這場“逃跑”也抑製不住了。於是,整個前秦大軍,終於完成了從“退兵”到“逃跑”的性質轉變。將士們現在是一心一意,什麽退兵啊,咱們已經打敗了,趕緊逃命吧,然後聽到什麽風聲、什麽鳥鳴,竟都以為是晉軍殺來了呢,於是就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成語——“風聲鶴唳”……
結果,這場戰爭,苻堅那個“半渡而擊”的計策,就根本連個影兒都沒出現。倒是謝玄,精彩地導演了這一場“半退而擊”的妙局。
三:早亡的主將
那麽,這個淝水之戰的全景,就大致如此。不過,這裏麵還有一些重要的細節,對於這場大潰敗來說,也是不能忽略的。
一個就是,主將苻融,死得太早。
謝玄的軍隊衝過淝水,前秦前陣開始逃跑,這時候,苻融就發現這問題了。但必須得穩住大軍啊,不能讓前頭這些“逃跑”的把後邊兒給攪亂了。於是,他就衝上前去,準備維持秩序。結果,這些“逃跑的”哪還理他呀,一路衝過來,混亂當中,苻融的馬就被衝倒了,人也掀翻在地,趕上來的晉軍,手起刀落,就把他給斬了。這古來戰爭,什麽叫敗啊,就算你一個兵沒死,主將被殺,那仗也不用打了。所以,就算後邊兒還沒亂,但這個戰敗標誌已經出現。那這個“敗”局,就已經深入人心。
另一個,苻堅被箭射傷。
本來苻融死了,還有苻堅在啊,但他又中了箭,必須得撤回去治傷。那麽這一來,全軍也就幾乎失去了最後的信心,這個敗局,是真的不能挽回了……
第十六章 淝水功過後人說
並非“自潰”的失敗
說到這兒,我們曆來所說,這場戰爭最不可思議的:“一個‘退兵’,十幾萬大軍就‘自潰’了”這個謎團,也就有了答案。我們簡略回放一下兒當時的過程:
首先,前秦按照常規從淝水岸邊退兵——陣前的防禦力量減弱,主力麵向後方。(這是“退兵”,沒有亂。前秦將領都是常年征戰,可不是謝萬,不可能退兵的基本要領都不知道。)
然後,北府兵抓住時機,發起強攻,實現岸邊的突破——身後的強力打擊,破壞了前秦的“退兵”秩序。(從岸邊開始,“退兵”向“逃跑”轉變。)
接著,“逃跑”繼續向中間漫延,主將已經被殺,其他將領不足控製局麵,全軍又士氣低落,不能實現統一的“轉身”或者戰鬥軍隊的有效轉移——晉軍和“逃跑”的秦軍一起,構成了對後麵秦軍的威脅。所以,秦軍的死者一半是被晉軍所殺,另一半卻是被自己人踩死的。(最後,“退兵”完全轉化為“逃跑”)
這樣一看,這場大潰敗,可不是自己“潰”的啊。假設,淝水對岸根本沒有謝玄的軍隊,或者謝玄跟敵人講“仁義”,就看著人家背朝著自己,偏不進攻。非等人家列好陣,衝上去以少打多(不過如果這樣兒,我們就能看到苻堅的“半渡而擊”了)。那麽,苻融就在這邊兒自己指揮大軍向後退個十裏二十裏,就算秦軍士氣低,會出點兒混亂,但也絕不可能,他一聲令下,十幾萬人就“轟”地一下兒全跑了。
其實,這潰敗的實質就是:秦軍在退兵過程中,遭到了晉軍來自背後的強力攻擊。這樣“退兵”就漸漸變成了“逃跑”。
由於秦軍自始至終,根本沒有實現全軍的“轉身”,所以,我們後人看上去,他們一開始這個有章法的“退兵”,就跟後來完全沒控製的“逃跑”,連成一體了。於是,我們就都說,前秦軍一退就不可收拾。其實,這個過程中,可有“根本性質轉變”這樣的大事兒啊。
淝水功過後人說
這裏,我們就來試著論論淝水之戰的功過。不過,這事兒也怪複雜,咱還得從大到小來說呀。
第一方麵:戰略上的功績
這一點是勿庸置疑啊,東晉的防禦戰略,是謝安建立起來的。這件事兒,從桓溫一死,他就開始著手辦了。而且時機把握得非常好。
首先,他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在沒有引起任何波動的前提下,布好了“荊揚相衡”的大格局,讓大家把內鬥的力氣都用去打敵人,實現了“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然後條理內政,一方麵發展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麵,從財政上解決戰爭的軍需問題。
其次,立即建立起北府兵。我們回頭看過去,從桓溫死到北府兵的組建,他都是在有計劃,按步驟地實現,而且做得既迅速又平穩,北府兵開始組建1年之後,就迎來了秦晉淮南大戰。北府兵的建立,對外,使東晉形成了上遊、下遊兩個強大的防禦區,這支軍隊後來的作用,我們也有目共睹;對內,則實現了對桓氏的遏製,不讓他們輕易再動反心,上下遊“各得其所,各無所怨”。
淝水戰前,謝安是把這個國家調理到了可能達到的最好狀態。這時的東晉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對當時的前秦來說,它是不可能被消滅的。
朱大渭評:謝安深知,“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
結果,“洛澗”這一戰,一個“奇襲”之計,加以劉牢之的神勇,再加北府兵的強大,隻用了5000人,就一舉攻破了前秦的防線,讓苻堅“壓製東西,直取中州”的戰略徹底泡了湯。人家最強大的東路軍打過來了,你就準備應付吧。
在這一戰裏,前秦一共有10名大將被殺。特別是主帥梁成,從來跟晉軍作戰,就幾乎沒敗過,這回就這麽簡單地丟了命。前秦連死帶逃,丟了5萬人。就算剩下的這些人能歸隊,也一時半會兒到不了淝水。損失的這些人,可不是那些烏合之眾呀,都是前秦的前鋒主力!這樣一來,真正在淝水集結有戰鬥力的秦軍,可就剩下15萬了……北府兵本來就極高的士氣值,又提升了一個檔次,接近漲停;可再看前秦軍呢,原本發兵時就差不多垂頭喪氣,現在真難說會低落到哪裏去了。
第十三章 退後一步是人生
退後一步是人生
洛澗大捷,這對東晉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以5千破5萬,誰說他們強大?誰說咱們打不過?這下兒,大家的心裏可有底了,倒想,看來咱謝相這個“處變不驚”,還是心裏有譜兒啊。
但是,就在大家這一片興奮之中,誰也不會想到的是,謝安竟然不事聲張的,給司馬曜上了一道表,請司馬曜的親弟弟,19歲的琅玡王司馬道子,錄“尚書六條事”!這個“尚書六條事”,到底是個啥意思,人們至今也沒太搞清,最可能的方式是:謝安還是有權處理國家的一切大事,但是,司馬道子也有權對他幹的所有事兒提出建議和質疑。那就是說,首先,謝安在把他所做的一切向皇室完全公開;另外,司馬道子說的話,也同樣有份量,他也不能不聽。那麽,從公元376年開始的謝安“錄尚書事”,將國家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局麵,就將宣告結束。此後,這個國家,就變成他和司馬道子共掌了……
如果說,這件事兒對當時的人來說,甚至對皇上司馬曜來說,都是出乎意料的話,其實對我們後人,也同樣如此啊。這樣一個重比泰山的權力,他居然就選擇了開始去放棄,而且還做得平平靜靜,完全不像在麵對多麽重大的事。假設謝安不讓的話,就算司馬曜心裏再不舒服,但在他大權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勢下(這個北府兵還就在眼前,不像王敦桓溫那時候,遠在荊州),也根本不敢對他怎麽樣。
那麽謝安為什麽要這麽做?這樣一個對任何人都會無比誘惑,而他又已經牢牢握在手裏的好東西,他為什麽要去放棄?田餘慶先生說:“這是謝安作為政治家的高明處”,那麽這個“高明”,又在哪裏呢?
首先,隨著淝水之戰的發展,前秦那邊兒的信息,他得到的越來越多,那麽這場戰爭的勝算,也比最初時更多了一些。倘若這一戰東晉取勝了呢?那將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局麵?淝水之戰,功在一族啊。從將帥到士兵,腦袋上都頂著這一個“謝”字,甚至連決戰的戰場豫州,也都是謝家的老地盤兒。雖然這實在不是什麽好差事,這出生入死的風險和壓力,幾乎都是他們謝家人在承擔,但是如果得勝了呢?謝氏家族的威勢、聲望、榮耀等等等等,就將會達到無以複加的頂峰。那就會超出皇室所能容納的極限了。這並不是皇室的不對,而隻是一種客觀必然。其實細想,這曆來的“功高震主”,到底又是誰的不對呢??而且,一旦獲勝,謝氏家族必然木秀於林,其他高門,也不一定會這樣支持他了……那麽現在,這個淝水之戰,對於謝安來說,幾乎就是,勝也不對,敗也不對。他隻能,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將即將爆發的矛盾和衝突,減小到最低的程度……這天下的事兒,永遠都像是那月亮,從一個月牙兒開始,一天天長大,直到變成滿月,可是,這個“滿月”,又維持了幾天呢?物極必反,盛極則衰呀。那麽,就退後一步吧,不要覺得委曲,因為現在的大局,是輪到你來做出犧牲了……
另外,謝安所以請司馬道子來跟他一起“錄尚書事”,也是經過了一番考慮的。司馬道子是司馬曜的親弟弟,生母也是那位“昆侖婢”。這位王爺可是“有能量”得很哪,到後來,他從謝安手裏接過了大權,沒用多久,就把個“政治清明”的東晉,搞成了烏煙瘴氣,接著又跟他這位皇帝親哥哥鬥得不可開交,然後就引發了孫恩亂,王恭反。不過現在他還小,這能量也還沒表現出來。但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司馬曜同母所生的弟弟,司馬曜看著謝安,心裏不舒服,但又不敢怎麽樣,反倒是越看司馬道子,就越覺得順眼了。
謝安為什麽非要推舉司馬道子呢?一方麵,皇上就跟這兄弟親啊,你要推舉別人,不但不一定會被允許,還沒準兒會招來更多的猜疑呢,那麽就順著他們的心思吧,這才是緩和矛盾的最好辦法呀。另一方麵,謝安是早晚要把這個權力交出來的,因為他知道,他這個位置是不對的。這個天下,他本來沒有資格和司馬家共有。也許王導和桓溫都不這樣認為吧,但不管人家怎麽樣,他卻是這麽想的。
所以後來,我們就看到,這當軸士族與司馬家“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隨著謝安漸漸地把權力交還給王室,就開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直到謝安去世,這種奇特的政治模式,也跟著壽終正寢。陳郡謝氏家族成為最後一個與司馬“共天下”的高門。皇權終於回到了正常狀態,後來,司馬曜和司馬道子雖然繼續內鬥,但那已經是皇室的內部矛盾,是屬於我們整個曆史當中,屢見不鮮的那個類型了……
第十四章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當然,無論後方發生了多麽重大的變化,前線的仗也還要順順利利地打,就算謝安已經看到,這一仗勝了,對謝家並不是什麽好事,但是,這一仗也必須要竭盡全力地打贏,不能因此受到任何影響。因為這事兒就應該這麽做。即便從此他就將進退兩難,但那也是他必須要認下來的命。
其實說到這兒,除了讓權,謝安本來還應該有很多辦法的,比如最常用的,就拿這個打了半截兒的戰爭,去跟司馬曜擺擺譜兒,講講價錢,為事後穩固住謝家的地位,雙方商訂些利益交換。司馬曜是除了答應以外,別無選擇,淝水之戰的勝利,這第一個受益者,是他這個皇帝呀,而且現在,他還得指著人家謝家人給他賣命呢。隻要稍微要挾一下兒,司馬曜就得就範。但謝安偏就不這麽做。他可以不要那個權位,但卻絕不肯去幹那種陰險苟且的勾當。
那麽不管朝廷這邊兒到底怎麽樣吧,謝玄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估計謝安就沒把這些事兒告訴他。洛澗大捷之後,不光東路軍,謝石和桓伊那邊兒,士氣也都大大高漲,晉軍水陸並進,一齊向壽陽方向集結。
其實這時候,苻堅並不在淝水前線,但是因為苻融理解錯了晉軍的一個情報,弄得苻堅以為勝利在望,就跑來了。
就在謝玄突破洛澗之前,早被圍困在硤石的胡彬,帶5000人撐了這許久,軍糧也沒了,一聽謝石帶著大軍來了,就立刻給謝石寫了封求援信,派人突圍送出去。當然,他也不知道謝安這回怎麽部署的,還以為謝石的水軍是全部主力呢。結果這送信的,沒過了秦軍的防線,就被抓住了。這信就到了苻融的手裏。苻融看了信,也以為東晉的這個“大軍”,就是謝石這一兩萬水軍呢。於是他就派人給苻堅送信,說,敵人少啊,您快進兵吧,別讓謝石他們逃了。苻堅一聽這個高興,看來自己“壓製東西,直取中州”的計策是奏效了,就立刻帶了8000裝點門麵的“羽林郎”,連夜趕往前線督戰,把那個也派不上啥用場的60萬“大軍”,扔在了項城。他就準備親自指揮這20萬前鋒,一舉先蕩平豫州,兵臨曆陽了。
不過苻堅還沒有趕到壽陽,苻融就發現,可有點兒不對了。很快,洛澗被突破的消息就報來了,這消息剛傳到他耳朵裏,謝玄謝琰的北府兵就跟著到了淝水。這時候,桓伊一直沒敢直接出來挑戰,一看謝玄來得這麽快,驚喜中立刻同他合兵一處,這兩隊陸軍就完成了集結。
謝石這水軍,不是被誤以為主力嗎,很得苻融的“重視”,就派張蠔向他發起了進攻。這裏倒有些問題,史料沒有記載張蠔到底帶的是水軍還是陸軍,那麽他跟謝石的水軍,是怎麽打起來的,就是個很大的疑問。當時最可能的情況是,張蠔帶了重兵,準備強渡淝水,這樣就跟在淝水上準備阻斷敵軍的謝石打起來了。不過,張蠔人多,謝石人少。謝石不是對手,就退向了淝水右岸這一邊兒。張蠔就想乘勝搶渡,謝玄一看,馬上和謝琰帶了6萬人,在岸邊森嚴列陣,準備迎擊。張蠔瞧瞧這陣勢,估計是突破不了,就又退回了岸邊。
於是結果就是,謝玄、謝琰和桓伊,一共率領晉軍7萬左右,就隔著這條淝水,跟前秦15萬大軍,形成了對峙。
這時,苻堅帶著他的“羽林郎”們,日夜兼程地趕來了。沒想到,到這兒的第一件事兒,就讓他吃了一驚,原來,苻融那情報根本就是不對的!洛澗竟然被人家突破了!而且包括梁成在內,竟然有10員大將被殺!苻堅忽然覺得有點兒沒底了,他這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是低估了東晉哪。原來建康那些人,並不像他想像得那麽不堪一擊呀。又想起4年前淮南的慘敗,他覺得這事兒可有問題了。於是,他就立即命令苻融,你跟我瞧瞧去,我就看看這個晉軍,到底是個什麽樣兒。
當晚,苻融陪著苻堅登上了壽陽城頭,就向淝水對岸眺望。那邊兒正是八公山,謝玄的大軍就在山前列陣,軍容嚴整,氣勢逼人。苻堅看著,忽然有點兒悵然若失。要說到現在,這還是他第一回瞧見北府兵呢。就是這支軍隊,屢屢把他的大軍打得慘敗。苻堅也見過無數的陣仗啊,現在他可是真的意識到,自己可能把好多事兒都想錯了。結果他這一失落,抬頭往八公山上一看,當時就是一驚,是怎麽看那山上的樹木,怎麽都像人。其實這是因為他心裏慌了,所以就兩眼昏花,愣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晉軍。於是,“草木皆兵”這個成語,也就由此流傳下來了。苻堅悵悵然地瞧著苻融:你怎麽說敵人很弱呢!這可實在是勁敵啊……
其實,這裏倒說明了一個什麽問題呢,我們這位苻天王,對他那個60萬的大軍,是真沒什麽指望啊。謝玄再軍容整齊,再氣勢高漲,他總共也就那7萬人吧,苻堅如果不是心裏沒底了,也不至於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人。他那個“大軍”但凡能頂上些用場,何至於,看見幾萬“勁敵”,就沒了底氣,就“草木皆兵”了呢?
神秘的小角色——朱序
朱序這位將軍,在我們的故事裏已經出場好幾回了,我們知道他是桓家的人,不屈不撓地堅守過襄陽,還有位深明大義的老娘,為人也挺仗義,不肯讓別人替自己頂罪。現在呢,他就在苻堅那兒,當了個尚書混日子。
在這場戰爭裏,朱序也扮演了一個很獨特的角色噢。一般認為,首先,他趁苻堅派他來遊說謝石的時候,向謝石透露了前秦軍的內情,於是晉軍就采取了速戰的策略。其次,他在那場十幾萬人的大潰敗中,站在軍隊後麵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然後就加速了秦軍的逃亡。所以,有的評論認為,朱序在淝水之戰裏,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不過,這個還有待商榷啊。那麽我們就不妨來瞧瞧,朱序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扮演:
疑惑一:史書的相互抵觸
朱序遊說謝石:秦軍的主力現在還沒有到達前線,不如早點兒出戰,打敗他們的前鋒,先挫了他們的銳氣,很可能就能得勝。
這件事兒《晉書》和《資治通鑒》都記載了,但時間上卻不一致。《晉書》記載是在兩軍列陣對峙淝水之後,也就是現在這時候。《通鑒》則要早一點兒。從合理性上看,還是《晉書》更可信些。
不過,關於這一段兒,《晉書》自己也出現了抵觸。《苻堅載記下》:“琰勸(謝石)從序言,遣使請戰,許之”。如果說,謝琰勸謝石聽朱序的,那當時謝琰就該和謝石在一塊兒,那這個“請戰”還用得著“遣使”嗎?從當時幾路晉軍的部署,還有後麵淝水之戰的戰況來看,當時謝琰極大可能,並沒有和謝石在一起。那“遣使”就能說通了,但前麵那個“勸從序言”,就又不對了。如果一定要解釋合理的話,那就隻能是,謝石聽了朱序的話,立時派人密報給各軍,問問大家的意思。然後,謝琰第一個表示,願領兵出戰,就派人來請命。
但是,朱序這個密報,是不是就是謝玄謝琰的主力,采用速戰決策的決定原因呢?不可否認,他這一番話,無疑是給了作為大都督的謝石一些信心。本來謝石一聽說,苻堅到了壽陽,心裏就有點兒害怕,想幹脆不打,先拖垮了秦軍再說。但聽朱序這麽一說,他也覺得挺有理。這時謝琰又派人來請戰。所以,他就答應了。應該說,朱序對於這回的“速戰”決策,是起了作用的,但並不一定就是決定的。我們不妨看回去,從謝玄領北府兵開始,所有的戰役,一直都是憑著高漲的士氣和強大的戰鬥力,一鼓作氣打下來的,而且還都是在敵人非常強大的情況下。那這一回,謝玄也完全沒有耗著的道理呀。很可能,這兄弟倆正憋著要打呢,朱序的話,正好又給他們增加了信心。
另外,從我們旁觀者來看,就算當時謝石沒聽朱序的,沒答應讓謝琰他們去打,就耗著了,但隻要守住了淝水,苻堅那個“大軍”並沒有多少戰鬥力,他又能怎麽樣呢?隻不過,對於秦軍的實底,謝石當時還沒有那麽清楚罷了。
所以,這個“速戰”與“不速戰”,還有朱序這個“間諜”的份量,並不是像我們平常所說,有那麽重要啊。
疑惑二:“秦軍敗了”的音量
《晉書朱序傳》說:堅眾小卻,序時在其軍後,唱雲:“堅敗!”眾遂大奔,序乃得歸。
大概是因為這一條記載,朱序這一回大喊,一直被認為是這場大潰敗中最有價值的聲音了。不過,這個著名的“大喊”,很可能也被誇大了噢。想想當時的戰場,晉軍的呐喊聲,騎兵的馬嘶聲,船隻的渡水聲,兵器相交聲,亂箭穿空聲,士兵被刀槍刺中的痛呼聲,估計比起天安門廣場,得熱鬧十倍。這朱序當時是個尚書,身邊沒什麽兵,也不大可能命令部下,跟著他一塊兒喊。就他一個人兒,一張嘴,得喊多大的音量,才能把這些秦軍喊得心驚膽戰哪?不過,也有可能,他先喊了,讓周圍這一批秦兵聽見了,本來這逃跑已經開始了,大家已經認為敗了嘛,聽了朱序的,更加深信不疑,於是就更加拚命地奔逃。我們不能說,朱序這一回大喊沒有起到作用,不過最多,也隻是在推波助瀾噢。
其實,對朱序這個人來說,作為一名被俘的晉軍將領,打入“敵人內部”,然後又“回歸祖國”,他這個獻計,這個大喊,做得都是很好的,而且也的確起到了作用。淝水之戰的勝利,他肯定是一位功臣。不過,如果說對這場戰爭,他的作用多麽多麽重大,那就有些誇張了呀。
第十五章 瞞天過海的"決勝妙計"
瞞天過海的“決勝妙計”
現在所有的邊沿問題都掃清啦,那麽,戰爭繼續。最後再清點一下兒雙方的力量:
前秦軍:
統帥:苻堅。實際指揮:苻融。兵數:15萬。屬性:氐族兵。兵種:騎兵、步兵。士氣值:50左右。攻擊力:80到90。戰術:未知。
東晉軍:
統帥:謝石。實際指揮:謝玄。兵數:7萬。屬性:北府兵。兵種:步兵、騎兵(少量)。士氣值:95到100。攻擊力:85到95。戰術:突擊。
一:一紙奇怪的“戰書”
這一場決戰是怎樣拉開的呢?是源於謝玄的一紙戰書。這時,謝玄心裏已經有了好主意,於是就派人把這戰書送給了苻堅。他是這麽寫的:
您這麽遠來到我們國家的邊境,卻臨水布下了陣,是不想跟我們趕快作戰啊。不如請你們幾位將軍稍稍讓大軍後退,這樣咱們的士兵們都能施展開身手,我和幾位信馬緩轡,一起來觀看這場盛大的戰事,難道不是很愜意嗎?
謝玄這戰書寫得意氣飛揚,很輕鬆啊,哪兒像在打這麽嚴峻的仗。他說得也明白,沒別的,您就往後退一退,給我留點兒地方,咱們好決戰啊!
不過,我們稍微細想,謝玄這是在幹什麽呢?他到底圖個啥呢?就算他想跟苻堅早點兒決戰,也犯不著這樣兒吧。他可就這7萬人哪,他要把這些兵帶到淝水那邊兒去,然後讓自己背水一戰,讓人家十幾萬人來一塊兒圍殲?這謝玄莫不是有毛病?可再瞧他這語氣,還高高興興,就好像啥也不知道似的。
苻堅接到這戰書,也有點兒不知所以。這兄弟要這麽幹,總得有點兒目的吧。而且謝玄這話裏頭還暗含著譏諷,倒是說,你不是來打我們嗎?怎麽剛到了邊境,你就不打了?苻堅心裏就有些不高興了,心想,你能折騰出什麽來呀,我還怕跟你決戰不成。於是就要同意。周圍這幾位將領,也覺得不對頭,但也不明白,謝玄到底是要幹嘛,就來勸苻堅說,還是先別理他,咱們人多,他們人少,不讓他們渡過淝水,這樣兒才是最周全的。
結果苻堅沒聽,他就說,我就讓他渡河,等渡到一半兒的時候,用我的鐵騎衝上去,在淝水上把他們一舉消滅!大家一聽,也有道理。苻堅又問苻融,苻融也覺得這計不錯。於是,這事兒就這麽商定了。
不過,苻堅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是等不到這個“半渡而擊”了,因為在謝玄的計策裏,根本就沒有留給他這個機會……
二:“半渡而擊”vs“半退而擊”
苻堅給了謝玄答複,同意退兵。這可是正中謝玄下懷啊。他立刻調派兵士船隻,所有的進攻武器,在淝水的這一岸,做好了一切戰備,隨時準備出擊。
然後,前秦就開始退兵了。
不過在這裏,我們還是先來說下兒這兩個概念:關於“退兵”和“逃跑”。
雖然不管“退兵”還是“逃跑”,士兵們都是背向著敵人,朝自己的後方走。但其內在可是大不相同的。“退兵”有目的,也有章法,叫停就能停;“逃跑”可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別提什麽目的章法,連命令也不會再聽了。從“退兵”變成“逃跑”,還是有一個過程的。可不是,苻融一聲“退兵”,大家就都呈鳥獸散了。
而且,古代的陣前退兵,也都有它的一套規矩,也並不是,一個“全體向後轉”,然後“開步走”就行啊。一般來說,都是後陣先轉身,然後退到要退的地方,站好,再轉回來,就當壓陣的。接著中間這部分再退,最後才輪到前陣。人數多呢,可能層次還要再多些。後麵的軍隊退著,但前陣卻是不動的,一直都是在麵向著敵人。
前秦剛一開始退兵,並不會亂。大家都按著規矩來嘛。雖然是在向後走,但這是“退兵”,可不是在“逃跑”。不過,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邊兒正退了個半截兒,大部分正在退,小部分還沒退呢,謝玄卻忽然從淝水對岸發起了強力的攻擊!
謝玄就等著這一招呢!他給苻堅下的那道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戰書,其實就是為了讓你退兵!我以絕對精銳,攻擊你的身後,那是什麽感覺啊。你真以為我要跟你背水一戰,讓你把我殲滅??這就是,你強我弱,我沒有機會,那麽,我就製造機會,也要把你打贏!
其實,這淝水之戰,苻堅是中了計啊。前秦的將領都心虛,弄不明白謝玄的心思,所以勸苻堅“莫令得上,勢必萬全”。但苻堅看不上人家啊,覺得人家折騰不出天去。
於是,這個“退兵”的性質就開始發生了變化。謝玄、謝琰、桓伊領北府兵精銳,殺過淝水時,前秦軍有一半多的人,正是背向淝水,麵朝後方。不過,沿河列陣的那些,可還沒有掉頭。那麽,對謝玄來說,隻要突破了前陣的這些人,後麵就好辦許多。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步兵,騎兵陣極少會排在最前麵,騎兵們大多都已經去“退兵”了。謝玄可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啊,很可能,北府兵的船還在河上,大批的遠程武器,比如弩箭之類,就已經開始攻擊了。
這時,臨河列陣的這些士兵會怎麽樣?兩種可能:
一個:他們一瞧,晉軍這突襲這麽猛烈啊,這是怎麽回事兒呀,不是說咱們先退兵的嗎。然後再一想,咱們騎兵都已經“退”了,本來我們也要“退”的,那現在還不就趕緊“退”呀。於是,很可能,這前陣沒打就掉了頭。
另一種可能,前陣秦軍沒有逃,但是人實在是剩得不太多,根本擋不住北府兵水上陸上的猛攻,於是死傷一大堆,剩下的,就是真的“逃命”了。
但是,無論是哪種可能,最後的結局卻是一樣的。那麽,謝玄以“絕對精銳,攻擊敵人背後”的計策,就變成了現實。晉軍的“進兵”,比前秦的“退兵”,要迅速得多,後麵的秦軍,來不及回身,就命喪弓箭或刀槍之下。
於是,“逃跑”就從淝水岸邊開始。這些“逃跑的”比那些“退兵的”快呀,“退兵的”擋“逃跑的”路,然後大家就相互推搡,踩踏,加上這裏邊兒還有很多騎兵,戰馬們也跟著一塊兒來搗亂,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自相踐踏而死。其實要全都一心“逃跑”倒還好了,關鍵是後邊兒的急著逃命,前邊兒的聽命令還在“退兵”呢。這樣,“逃跑”的速度也不得不慢下來。人家晉軍可不管這些,誰跑的慢誰就被殺。
漸漸的,隨著晉軍的推進,秦軍死得越來越多,前麵“退兵的”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再加上朱序又在一邊添油加醋,大喊“秦軍敗了”,其實他不喊,這場“逃跑”也抑製不住了。於是,整個前秦大軍,終於完成了從“退兵”到“逃跑”的性質轉變。將士們現在是一心一意,什麽退兵啊,咱們已經打敗了,趕緊逃命吧,然後聽到什麽風聲、什麽鳥鳴,竟都以為是晉軍殺來了呢,於是就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成語——“風聲鶴唳”……
結果,這場戰爭,苻堅那個“半渡而擊”的計策,就根本連個影兒都沒出現。倒是謝玄,精彩地導演了這一場“半退而擊”的妙局。
三:早亡的主將
那麽,這個淝水之戰的全景,就大致如此。不過,這裏麵還有一些重要的細節,對於這場大潰敗來說,也是不能忽略的。
一個就是,主將苻融,死得太早。
謝玄的軍隊衝過淝水,前秦前陣開始逃跑,這時候,苻融就發現這問題了。但必須得穩住大軍啊,不能讓前頭這些“逃跑”的把後邊兒給攪亂了。於是,他就衝上前去,準備維持秩序。結果,這些“逃跑的”哪還理他呀,一路衝過來,混亂當中,苻融的馬就被衝倒了,人也掀翻在地,趕上來的晉軍,手起刀落,就把他給斬了。這古來戰爭,什麽叫敗啊,就算你一個兵沒死,主將被殺,那仗也不用打了。所以,就算後邊兒還沒亂,但這個戰敗標誌已經出現。那這個“敗”局,就已經深入人心。
另一個,苻堅被箭射傷。
本來苻融死了,還有苻堅在啊,但他又中了箭,必須得撤回去治傷。那麽這一來,全軍也就幾乎失去了最後的信心,這個敗局,是真的不能挽回了……
第十六章 淝水功過後人說
並非“自潰”的失敗
說到這兒,我們曆來所說,這場戰爭最不可思議的:“一個‘退兵’,十幾萬大軍就‘自潰’了”這個謎團,也就有了答案。我們簡略回放一下兒當時的過程:
首先,前秦按照常規從淝水岸邊退兵——陣前的防禦力量減弱,主力麵向後方。(這是“退兵”,沒有亂。前秦將領都是常年征戰,可不是謝萬,不可能退兵的基本要領都不知道。)
然後,北府兵抓住時機,發起強攻,實現岸邊的突破——身後的強力打擊,破壞了前秦的“退兵”秩序。(從岸邊開始,“退兵”向“逃跑”轉變。)
接著,“逃跑”繼續向中間漫延,主將已經被殺,其他將領不足控製局麵,全軍又士氣低落,不能實現統一的“轉身”或者戰鬥軍隊的有效轉移——晉軍和“逃跑”的秦軍一起,構成了對後麵秦軍的威脅。所以,秦軍的死者一半是被晉軍所殺,另一半卻是被自己人踩死的。(最後,“退兵”完全轉化為“逃跑”)
這樣一看,這場大潰敗,可不是自己“潰”的啊。假設,淝水對岸根本沒有謝玄的軍隊,或者謝玄跟敵人講“仁義”,就看著人家背朝著自己,偏不進攻。非等人家列好陣,衝上去以少打多(不過如果這樣兒,我們就能看到苻堅的“半渡而擊”了)。那麽,苻融就在這邊兒自己指揮大軍向後退個十裏二十裏,就算秦軍士氣低,會出點兒混亂,但也絕不可能,他一聲令下,十幾萬人就“轟”地一下兒全跑了。
其實,這潰敗的實質就是:秦軍在退兵過程中,遭到了晉軍來自背後的強力攻擊。這樣“退兵”就漸漸變成了“逃跑”。
由於秦軍自始至終,根本沒有實現全軍的“轉身”,所以,我們後人看上去,他們一開始這個有章法的“退兵”,就跟後來完全沒控製的“逃跑”,連成一體了。於是,我們就都說,前秦軍一退就不可收拾。其實,這個過程中,可有“根本性質轉變”這樣的大事兒啊。
淝水功過後人說
這裏,我們就來試著論論淝水之戰的功過。不過,這事兒也怪複雜,咱還得從大到小來說呀。
第一方麵:戰略上的功績
這一點是勿庸置疑啊,東晉的防禦戰略,是謝安建立起來的。這件事兒,從桓溫一死,他就開始著手辦了。而且時機把握得非常好。
首先,他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在沒有引起任何波動的前提下,布好了“荊揚相衡”的大格局,讓大家把內鬥的力氣都用去打敵人,實現了“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然後條理內政,一方麵發展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麵,從財政上解決戰爭的軍需問題。
其次,立即建立起北府兵。我們回頭看過去,從桓溫死到北府兵的組建,他都是在有計劃,按步驟地實現,而且做得既迅速又平穩,北府兵開始組建1年之後,就迎來了秦晉淮南大戰。北府兵的建立,對外,使東晉形成了上遊、下遊兩個強大的防禦區,這支軍隊後來的作用,我們也有目共睹;對內,則實現了對桓氏的遏製,不讓他們輕易再動反心,上下遊“各得其所,各無所怨”。
淝水戰前,謝安是把這個國家調理到了可能達到的最好狀態。這時的東晉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對當時的前秦來說,它是不可能被消滅的。
朱大渭評:謝安深知,“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