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那就好……還要勞煩伏大先生一件事,如果有人來此拜訪我,還請行個方便,給他開個小門。”
伏念略有些詫異地應下了,心裏卻著實有點奇怪。
很,伏念就完全明白瑤光那句請求含義了。
天色稍暗,桑海及附近郡縣文武官員不知有多少備了厚禮來小聖賢莊拜訪,馬車和人流幾乎堵得小聖賢莊外水泄不通。
令儒家三位當家和諸位學子瞠目結舌是,瑤光沒有拒絕任何人求見,也沒有拒絕任何人贈禮,就那麽安安靜靜地領受了無數恭維和厚禮,直到夜沉月升,那麽沒來得及拜見官員才不得不送上拜帖次日再來。
瑤光一件件地拆著禮物,看到順眼就放到身邊,看不順眼甩手就扔到遠處,不留神一個盒子飛得遠了一點,差點砸中進門張良。
張良看著屋內那個神仙般少女身旁各色禮物堆積如山,頓時生出一種難以言表複雜心情。
“……瑤光道長,這些禮物……”
“怎麽了?”瑤光一邊拆盒子一邊隨口道,“他們樂意送,我為何不能收?”
“此是‘賄’。”
瑤光不以為然地白了張良一眼。
“收人錢財,與人消災,這般為財物所動替人謀利自然是‘賄’,但我隻收了財物,不曾應諾,也無意替這些蠢材費時費力,如何算‘賄’?”
張良當場被震得不能言語。
瑤光意思是,被人買通了,替人做事,這就是受賄,她現光拿東西不幹活,那就不是受賄。
雖然乍聽起來很有道理,細心想想似乎哪裏不太對樣子?
瑤光懶得管張良,繼續拆著禮物。
“他們樂意送,我若不收,他們反而會擔心。張三先生且莫替這些人憂心,不若想想來日該當如何。陛下不多日便會來到桑海了。”
張良心中一凜。
“……你不擔心我會動手?”
瑤光輕笑一聲。
“如今陛下正差一個借口,我若桑海出事,終誰會倒黴,不用我來說吧?韓相公子有空考慮斬草除根,還不如試試殺了墨家那幾位,或許陛下還會對儒家稍微放心一點……屋外幾位也不用這樣著急,和韓相公子好好商量過再來吧。”
張良臉色立變,片刻之後沉聲道:“瑤光道長如何知曉?”
瑤光眨眨眼睛,“如何知曉外麵有人埋伏?隻能說……殺氣實太刺眼了。我輩修道,本就感應天地,氣機所動是敏感不過。張三先生武藝高強,自然看出我腳步虛浮、內力空虛。但是,我若無所依仗,又如何敢孤身入桑海?”
瑤光轉身看向張良,似笑非笑。
“張三先生,上清破雲劍自鑄成尚未出鞘,先生有意一見其真?”
月光映瑤光身上,益發顯出一種難以形容飄渺冷傲來,而她背後長劍微微鳴動,劍氣凜冽,直似清霜覆地,不知不覺間就讓人自腳底生寒。
張良不得不慎之又慎,仔細端詳瑤光片刻,想到機關城中同樣看來重傷身她如何用出了驚世劍招,此刻她戴上道冠,自然不可能單純為了美觀,哪怕看來內裏虛弱,隻怕還另有玄機。
張良深呼吸幾次,重恢複了原本謙謙君子模樣,拱手行禮。
“帝師今日所教,子房終生不忘。”
瑤光笑著地搖頭,“論及智謀,我自然不如張三先生,我所依仗不過陛下。”
瑤光今日占據上風,並非瑤光比張良或是儒家其他兩位當家優秀,隻因所仗之勢大,天子之威前,無論多麽驚才絕豔人也得低頭。
張良聽出了瑤光意思,心中雖有不甘,卻再無不平,細思片刻後,忍不住問道:“道家素來避世,逍遙前輩主張濟世救人,瑤光道長為何相助秦王?”
瑤光盯著張良看了一會兒,不禁笑著反問:“張三先生怎知我此刻所行並非‘濟世救人’?如今天下一統,正是休養生息時候,此刻起兵反秦之人才是意圖將天下黎民百姓帶入水深火熱之中吧?陛下有哪裏不如從前六國亡國之君?你一意反對陛下,不過因為自己是‘韓相公子’罷了。”
這幾句話說得極重,直指張良所謀並非為民請命,純屬謀一己之私。
張良臉色幾變,忍住了心中百般感受,沉聲反問:“倘若瑤光道長是六國遺民,又當如何?”
瑤光被問得一愣。
她之所以能堅定地指責張良,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她並未因秦始皇而遭國破家亡之痛,她出生之時,九州大地已經統一數年,哪怕分分合合,終究還是一體。她因父母家人亡於安祿山之手數年不忘,終下山報仇,試想,倘若她生七國並立之時,而祖國被秦所滅,此刻她又會如何?
瑤光原本堅定隨之動搖,臉上微微發燒,原先被她當做“目光狹隘”凝視如今也使得她感到刺痛。
瑤光坦然認錯:“抱歉,張三先生,是我失言,不曾細思……國仇家恨,確實難忘,先生所為,情理之中。”
張良本以為瑤光不會道歉,卻沒想到今天接連兩次聽到她道歉,其中一次還是給自己。他不由得想到,或許,他並沒有真正看明白瑤光是個什麽樣人。
倘若是愛慕虛榮、崇尚權勢之人,又怎會講道之時露出那般超乎年齡沉靜虔誠神情?
瑤光想了想,補充道:“即便如此,我仍認為……陛下所為功千秋。”
千年之後,秦始皇功績依然如泰山一般佇立於史冊之中,不可動搖,無可超越,其非無過,瑕不掩瑜。
張良笑而不答,靜靜地退了出去。
瑤光安靜地目送張良,直到感覺到另外幾道微弱殺氣也跟著離去才長舒一口氣。
好險。
她如今不比從前。重修內功,內力連她全盛時期一成都沒有,若是張良或者流沙那幾個殺手真要動手,她估計就得早日超生了。
被瑤光氣勢所欺沒有動手反而退走張良和逆流沙諸位倘若得知她今日唱了個空城計,不知是否會火冒三丈。
☆、第21章 諸子百家
那一晚瑤光於張良滿是機鋒、暗藏殺機交鋒消弭於無形之中,無論是身為儒家三當家張良,還是以帝師名號代帝王而來瑤光都無意將此事宣之於口。
兩人再次相見時,張良依舊彬彬有禮,瑤光依舊平和淡然,就好似從沒有過劍拔弩張對峙。
但是,兩人之間到底有什麽不同了。
至少瑤光對張良感觀要好了許多,漸漸地已經能放平心態,既不將昔日對“道家張子房”崇敬放眼前青年身上,也不因張良一意反秦而有所憤怒。有期望才會有失望,既然瑤光不再將眼前儒家三當家和史冊中千古謀聖相重疊,而是單純地將他當做儒家子弟、故韓公子,她也就沒有初那種失望不滿,能以公平心態來評斷眼前青年。
平心而論,張良並非不優秀,天資縱橫、博學廣知,長袖善舞、八麵玲瓏,長於識人畫策,眼下雖有些年少輕狂,當今青年英才中也可說是首屈一指人物了。
瑤光對張良並非不讚賞,如今態度趨於冷漠隻因立場不同而已。
張良看來,瑤光也從機關城內那一位劍術高絕道家天才搖身一變成了智力皆不可小覷人物,說起“帝師”之時也多了幾分真心,而非先前心內總有著些許譏諷。
張良因瑤光戴道冠向之發問,瑤光坦然答:鑄劍之時心有所感,雖未及出師之時,但已非昔日道童,自當束發戴冠以明示。
之後幾日,瑤光繼續白天背誦道藏典籍,晚上會客收禮。
儒家原先安排給瑤光客房不可說不大,但送禮之人絡繹不絕,各色禮物很就堆滿了整間屋子,瑤光毫不客氣地向伏念另外借了一間屋子來堆禮物。
這種介於合法和違法之間作為使得原本對她有所改觀張良和有意示好伏念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瑤光那一個關於“賄”言論自然經張良之口轉述了其他兩位當家,當時兩人久久無言。
到第四日,嬴政來到桑海,瑤光恰好說完了自己熟悉百多部典籍,得到這個消息後,她欣然起身告辭。
伏念並沒有出言挽留。
幾人都清楚,這大概就是“緣分已”了。今後若再見麵,恐怕再不會有此刻平和。
嬴政與瑤光會合後,十分激動地將她帶到海邊,自豪地介紹著蜃樓,說到將派出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海外仙山尋訪仙人,月神旁輕聲附和,著意詳解蜃樓建造不易、陰陽家為此花費多少心力,若是尋到仙人將會帶回長生妙方等等。
瑤光聽完,不以為然地搖頭。
“長生久視不外物,丹藥仙方甚是渺茫。此世縱有仙山,也不會為凡人所見,蜃樓出海,徒然消耗民力物力罷了。”
若是旁人這麽說,恐怕立刻就會被嬴政砍了,但如今說出這句話是嬴政看來“長生不老”瑤光,他雖然心內震驚不悅,但細細思索片刻後,他長歎一口氣。
“先生既如此說,蜃樓……不出海也罷。”
虛無縹緲傳說和近眼前真人,要相信誰,不言而喻。
月神差點就端不住高深莫測模樣,幾乎想要撲上去掐死瑤光。
她可知道、她可知道這句話讓陰陽家前功棄,多年心血化為烏有——!
嬴政原還想帶瑤光上蜃樓,如今被瑤光那麽一說,頓時意興闌珊,關心了瑤光幾日經曆後就打道回府。
“先生以為儒家如何?”
“……諸子百家,互通生息,我差點就見不到陛下了。近日仍有些心神不寧,總覺得會發生什麽,倘若我桑海出事,凶手九成出自小聖賢莊。”
瑤光還沒有這樣輕易就能忘記那天晚上被張良威脅生死一線危機,誠實地回答了嬴政問題。
她這樣說,無疑暗示了儒家和墨家有所聯係。
與“反賊”有所聯係又能是什麽?
嬴政臉色微變,“儒家……”
瑤光也不多說,自覺說到這樣已經夠了。臨走之前,她後回頭看了一眼巨大蜃樓,暗想這艘船開出去大概能開到扶桑去,反正曆史上徐福是沒帶回來什麽仙丹。
嗬,倒也不能說徐福一定是騙子,寇島上那麽多可憐無辜無法長大“童子”不就全都是吃了他仙丹才變成那樣嗎!
無法長大,失卻親人,無處棲身,縱然長生又如何?到頭來與妖鬼何異?他們所求並非長生不老,僅僅是普通生老病死卻不可得,生生被拋卻塵世輪回之外。
瑤光寇島見到那些孩子時,幾乎難以遏製心中憤怒,恨不能一劍斬了徐福。
如今她身此間,又怎能袖手看著曆史重蹈覆轍!
五百童子,蜃樓出海,不去也罷。
瑤光自然不知道她基於不平和義憤發言會帶來多少影響,她完全不知道此世陰陽家為了蜃樓花費了多少心血,如今卻因她一言數付諸東流。
嬴政能以絕大毅力斬斷妄念停止蜃樓出海尋仙計劃,陰陽家卻無法就這麽放棄。
多少年籌謀、多少年心血,隻因帝師一言,全部都廢了!
深夜。
瑤光被一股尖銳殺氣從入定中驚醒。
那股殺氣來太過突然,就好似無中生有,從虛空中忽然冒出,以瑤光敏銳靈覺竟隻能千鈞一發之際堪堪發覺,她隻來得及拔出長劍而已。
一道深紫近黑光芒夜色中一閃即至,覆沒了瑤光視野。
龐大到恐怖力量凝聚成了實體,變成了奪命光束。
“那就好……還要勞煩伏大先生一件事,如果有人來此拜訪我,還請行個方便,給他開個小門。”
伏念略有些詫異地應下了,心裏卻著實有點奇怪。
很,伏念就完全明白瑤光那句請求含義了。
天色稍暗,桑海及附近郡縣文武官員不知有多少備了厚禮來小聖賢莊拜訪,馬車和人流幾乎堵得小聖賢莊外水泄不通。
令儒家三位當家和諸位學子瞠目結舌是,瑤光沒有拒絕任何人求見,也沒有拒絕任何人贈禮,就那麽安安靜靜地領受了無數恭維和厚禮,直到夜沉月升,那麽沒來得及拜見官員才不得不送上拜帖次日再來。
瑤光一件件地拆著禮物,看到順眼就放到身邊,看不順眼甩手就扔到遠處,不留神一個盒子飛得遠了一點,差點砸中進門張良。
張良看著屋內那個神仙般少女身旁各色禮物堆積如山,頓時生出一種難以言表複雜心情。
“……瑤光道長,這些禮物……”
“怎麽了?”瑤光一邊拆盒子一邊隨口道,“他們樂意送,我為何不能收?”
“此是‘賄’。”
瑤光不以為然地白了張良一眼。
“收人錢財,與人消災,這般為財物所動替人謀利自然是‘賄’,但我隻收了財物,不曾應諾,也無意替這些蠢材費時費力,如何算‘賄’?”
張良當場被震得不能言語。
瑤光意思是,被人買通了,替人做事,這就是受賄,她現光拿東西不幹活,那就不是受賄。
雖然乍聽起來很有道理,細心想想似乎哪裏不太對樣子?
瑤光懶得管張良,繼續拆著禮物。
“他們樂意送,我若不收,他們反而會擔心。張三先生且莫替這些人憂心,不若想想來日該當如何。陛下不多日便會來到桑海了。”
張良心中一凜。
“……你不擔心我會動手?”
瑤光輕笑一聲。
“如今陛下正差一個借口,我若桑海出事,終誰會倒黴,不用我來說吧?韓相公子有空考慮斬草除根,還不如試試殺了墨家那幾位,或許陛下還會對儒家稍微放心一點……屋外幾位也不用這樣著急,和韓相公子好好商量過再來吧。”
張良臉色立變,片刻之後沉聲道:“瑤光道長如何知曉?”
瑤光眨眨眼睛,“如何知曉外麵有人埋伏?隻能說……殺氣實太刺眼了。我輩修道,本就感應天地,氣機所動是敏感不過。張三先生武藝高強,自然看出我腳步虛浮、內力空虛。但是,我若無所依仗,又如何敢孤身入桑海?”
瑤光轉身看向張良,似笑非笑。
“張三先生,上清破雲劍自鑄成尚未出鞘,先生有意一見其真?”
月光映瑤光身上,益發顯出一種難以形容飄渺冷傲來,而她背後長劍微微鳴動,劍氣凜冽,直似清霜覆地,不知不覺間就讓人自腳底生寒。
張良不得不慎之又慎,仔細端詳瑤光片刻,想到機關城中同樣看來重傷身她如何用出了驚世劍招,此刻她戴上道冠,自然不可能單純為了美觀,哪怕看來內裏虛弱,隻怕還另有玄機。
張良深呼吸幾次,重恢複了原本謙謙君子模樣,拱手行禮。
“帝師今日所教,子房終生不忘。”
瑤光笑著地搖頭,“論及智謀,我自然不如張三先生,我所依仗不過陛下。”
瑤光今日占據上風,並非瑤光比張良或是儒家其他兩位當家優秀,隻因所仗之勢大,天子之威前,無論多麽驚才絕豔人也得低頭。
張良聽出了瑤光意思,心中雖有不甘,卻再無不平,細思片刻後,忍不住問道:“道家素來避世,逍遙前輩主張濟世救人,瑤光道長為何相助秦王?”
瑤光盯著張良看了一會兒,不禁笑著反問:“張三先生怎知我此刻所行並非‘濟世救人’?如今天下一統,正是休養生息時候,此刻起兵反秦之人才是意圖將天下黎民百姓帶入水深火熱之中吧?陛下有哪裏不如從前六國亡國之君?你一意反對陛下,不過因為自己是‘韓相公子’罷了。”
這幾句話說得極重,直指張良所謀並非為民請命,純屬謀一己之私。
張良臉色幾變,忍住了心中百般感受,沉聲反問:“倘若瑤光道長是六國遺民,又當如何?”
瑤光被問得一愣。
她之所以能堅定地指責張良,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她並未因秦始皇而遭國破家亡之痛,她出生之時,九州大地已經統一數年,哪怕分分合合,終究還是一體。她因父母家人亡於安祿山之手數年不忘,終下山報仇,試想,倘若她生七國並立之時,而祖國被秦所滅,此刻她又會如何?
瑤光原本堅定隨之動搖,臉上微微發燒,原先被她當做“目光狹隘”凝視如今也使得她感到刺痛。
瑤光坦然認錯:“抱歉,張三先生,是我失言,不曾細思……國仇家恨,確實難忘,先生所為,情理之中。”
張良本以為瑤光不會道歉,卻沒想到今天接連兩次聽到她道歉,其中一次還是給自己。他不由得想到,或許,他並沒有真正看明白瑤光是個什麽樣人。
倘若是愛慕虛榮、崇尚權勢之人,又怎會講道之時露出那般超乎年齡沉靜虔誠神情?
瑤光想了想,補充道:“即便如此,我仍認為……陛下所為功千秋。”
千年之後,秦始皇功績依然如泰山一般佇立於史冊之中,不可動搖,無可超越,其非無過,瑕不掩瑜。
張良笑而不答,靜靜地退了出去。
瑤光安靜地目送張良,直到感覺到另外幾道微弱殺氣也跟著離去才長舒一口氣。
好險。
她如今不比從前。重修內功,內力連她全盛時期一成都沒有,若是張良或者流沙那幾個殺手真要動手,她估計就得早日超生了。
被瑤光氣勢所欺沒有動手反而退走張良和逆流沙諸位倘若得知她今日唱了個空城計,不知是否會火冒三丈。
☆、第21章 諸子百家
那一晚瑤光於張良滿是機鋒、暗藏殺機交鋒消弭於無形之中,無論是身為儒家三當家張良,還是以帝師名號代帝王而來瑤光都無意將此事宣之於口。
兩人再次相見時,張良依舊彬彬有禮,瑤光依舊平和淡然,就好似從沒有過劍拔弩張對峙。
但是,兩人之間到底有什麽不同了。
至少瑤光對張良感觀要好了許多,漸漸地已經能放平心態,既不將昔日對“道家張子房”崇敬放眼前青年身上,也不因張良一意反秦而有所憤怒。有期望才會有失望,既然瑤光不再將眼前儒家三當家和史冊中千古謀聖相重疊,而是單純地將他當做儒家子弟、故韓公子,她也就沒有初那種失望不滿,能以公平心態來評斷眼前青年。
平心而論,張良並非不優秀,天資縱橫、博學廣知,長袖善舞、八麵玲瓏,長於識人畫策,眼下雖有些年少輕狂,當今青年英才中也可說是首屈一指人物了。
瑤光對張良並非不讚賞,如今態度趨於冷漠隻因立場不同而已。
張良看來,瑤光也從機關城內那一位劍術高絕道家天才搖身一變成了智力皆不可小覷人物,說起“帝師”之時也多了幾分真心,而非先前心內總有著些許譏諷。
張良因瑤光戴道冠向之發問,瑤光坦然答:鑄劍之時心有所感,雖未及出師之時,但已非昔日道童,自當束發戴冠以明示。
之後幾日,瑤光繼續白天背誦道藏典籍,晚上會客收禮。
儒家原先安排給瑤光客房不可說不大,但送禮之人絡繹不絕,各色禮物很就堆滿了整間屋子,瑤光毫不客氣地向伏念另外借了一間屋子來堆禮物。
這種介於合法和違法之間作為使得原本對她有所改觀張良和有意示好伏念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瑤光那一個關於“賄”言論自然經張良之口轉述了其他兩位當家,當時兩人久久無言。
到第四日,嬴政來到桑海,瑤光恰好說完了自己熟悉百多部典籍,得到這個消息後,她欣然起身告辭。
伏念並沒有出言挽留。
幾人都清楚,這大概就是“緣分已”了。今後若再見麵,恐怕再不會有此刻平和。
嬴政與瑤光會合後,十分激動地將她帶到海邊,自豪地介紹著蜃樓,說到將派出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海外仙山尋訪仙人,月神旁輕聲附和,著意詳解蜃樓建造不易、陰陽家為此花費多少心力,若是尋到仙人將會帶回長生妙方等等。
瑤光聽完,不以為然地搖頭。
“長生久視不外物,丹藥仙方甚是渺茫。此世縱有仙山,也不會為凡人所見,蜃樓出海,徒然消耗民力物力罷了。”
若是旁人這麽說,恐怕立刻就會被嬴政砍了,但如今說出這句話是嬴政看來“長生不老”瑤光,他雖然心內震驚不悅,但細細思索片刻後,他長歎一口氣。
“先生既如此說,蜃樓……不出海也罷。”
虛無縹緲傳說和近眼前真人,要相信誰,不言而喻。
月神差點就端不住高深莫測模樣,幾乎想要撲上去掐死瑤光。
她可知道、她可知道這句話讓陰陽家前功棄,多年心血化為烏有——!
嬴政原還想帶瑤光上蜃樓,如今被瑤光那麽一說,頓時意興闌珊,關心了瑤光幾日經曆後就打道回府。
“先生以為儒家如何?”
“……諸子百家,互通生息,我差點就見不到陛下了。近日仍有些心神不寧,總覺得會發生什麽,倘若我桑海出事,凶手九成出自小聖賢莊。”
瑤光還沒有這樣輕易就能忘記那天晚上被張良威脅生死一線危機,誠實地回答了嬴政問題。
她這樣說,無疑暗示了儒家和墨家有所聯係。
與“反賊”有所聯係又能是什麽?
嬴政臉色微變,“儒家……”
瑤光也不多說,自覺說到這樣已經夠了。臨走之前,她後回頭看了一眼巨大蜃樓,暗想這艘船開出去大概能開到扶桑去,反正曆史上徐福是沒帶回來什麽仙丹。
嗬,倒也不能說徐福一定是騙子,寇島上那麽多可憐無辜無法長大“童子”不就全都是吃了他仙丹才變成那樣嗎!
無法長大,失卻親人,無處棲身,縱然長生又如何?到頭來與妖鬼何異?他們所求並非長生不老,僅僅是普通生老病死卻不可得,生生被拋卻塵世輪回之外。
瑤光寇島見到那些孩子時,幾乎難以遏製心中憤怒,恨不能一劍斬了徐福。
如今她身此間,又怎能袖手看著曆史重蹈覆轍!
五百童子,蜃樓出海,不去也罷。
瑤光自然不知道她基於不平和義憤發言會帶來多少影響,她完全不知道此世陰陽家為了蜃樓花費了多少心血,如今卻因她一言數付諸東流。
嬴政能以絕大毅力斬斷妄念停止蜃樓出海尋仙計劃,陰陽家卻無法就這麽放棄。
多少年籌謀、多少年心血,隻因帝師一言,全部都廢了!
深夜。
瑤光被一股尖銳殺氣從入定中驚醒。
那股殺氣來太過突然,就好似無中生有,從虛空中忽然冒出,以瑤光敏銳靈覺竟隻能千鈞一發之際堪堪發覺,她隻來得及拔出長劍而已。
一道深紫近黑光芒夜色中一閃即至,覆沒了瑤光視野。
龐大到恐怖力量凝聚成了實體,變成了奪命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