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夜色已深,宮闕靜寂,沿途未逢一個宮人,唯有幽風襲至,拂麵清爽。君臣二人自早年就為師徒,雖關係親密,卻從無一日有今夜這般清朗默契的心境。蕭禎一霎似恢複了年少時為所欲為的得意瀟灑,與謝昶談及朝野傳聞的前線趣事,笑眉飛揚,隻覺生平未有的安樂。雖還未得沈太後的金口玉言,但沉壓心頭多年的那片烏雲終有冉冉飛逝的意頭,明月撥開陰霾,說不出的亮堂澄淨。


    謝昶並不多語,垂首靜聽,微微而笑。宮簷下成排的琉璃燈在他眼前搖晃有致,流蘇飛墜,煦光飄灑,依依照入拽拽流淌的掖池。


    漣漪滿湖,欲靜不靜。便如這宮闕中的風詭雲譎,亦不曾有瞬間能讓人真正安心的時刻。


    果然,蕭禎展顏不久,忽起長長歎息,雙眉緊斂,話鋒一轉,適才還愉悅的語氣刹那轉為慎重,言道:“太傅,先前江、豫兩州同抗荊州軍,在戰馬、糧草問題上爭議本就不少。如今北府軍加入前線,三州軍力共濟怒江,兵眾混雜,資曆不一,習慣不一,怕是難免會生矛盾間隙。”


    謝昶點頭道:“陛下顧慮極是。”


    蕭禎續道:“朕想自朝中派出一名德高望重的大臣都督三州軍事,協調布署,總攬戰局,如此才能穩定怒江戰事。”話語微頓,轉顧謝昶,“不知老師心中有無適當人選?”


    言已至此,謝昶不禁微笑:“陛下既想能得這般周到,應該早有了對策。”不料蕭禎望著他,目色深遠,蘊意難辨,隻是淡淡一笑,並不多言。謝昶思量頃刻,才道:“老臣以為,朝中上下,論資曆名望、地位權勢,無出湘東王之右者。而他領軍多年,勇冠三軍,此番與殷桓的對決,也非他不能勝任。”


    蕭禎的笑意止於唇畔,搖頭歎道:“話雖如此,朕卻另有顧慮。”抬頭望見通往承慶宮的白玉廣道已近在眼前,漆黑的蒼穹將幾重燈火也襯得黯淡無比,白晝可見的璀璨繁華皆在寂寞中消沉,唯見長夜漫漫,了無邊際。下意識便放緩腳步,揮手讓許遠領著諸人避退數丈後,低聲道:“太傅,朕大哥和北府軍的隔閡你不該不知。如今雖證實阿彥未死,但當年大哥追殺郗氏幼主的過往猶在,隻怕讓他監督三軍,北府軍中的將領會有不服……”


    謝昶深目微凝,望著蕭禎,半晌方道:“陛下想說什麽,不妨直言。”


    蕭禎移開目光,仰視著夜空,慢慢道:“太傅二十年前教習東宮學舍,素知我們之間情義匪淺。雖母後常道為君者孤寡淩絕,朕卻做不到,從此被她視為懦弱無能之輩,也因此才坐觀九年前禍事滔天,而束手不能為。想朕自得君位以來,不僅無力護衛自己身邊的人,更屢屢讓母後和老師失望……”


    謝昶見他說得動容,忍不住打斷道:“陛下。”


    “是,朕又扯遠了。”蕭禎掩住眸中的情緒,卻控製不住微顫的嗓音,吸了一口氣,才平緩道,“朕的大哥生性孤僻,看似冷麵不近人情,但當年他與郗嶠之卻是情同手足,彼此之間毫不避諱。有些事別人或許不知,太傅心中卻必定是了然如鏡。九年前的亂事中,任哪一個建功心切的將領都會領兵追殺郗氏幼主,唯有朕的大哥,斷斷不會如此。”


    謝昶默然片刻,壓抑著心中惆悵,笑了笑:“陛下既已料出當年事情的真相,又何愁前方將領不和?”


    蕭禎體會著他笑顏下的苦澀之意,長籲一口氣:“當年大哥所為,果然是太傅授意。”轉念一思,麵上卻湧起悲色,“阿彥既未死,朕的白雲之子又何在?”


    “陛下是真的不知麽?以少卿今日之風姿,何下當年他的先祖、大司徒雲綽?”謝昶撩袍跪地,雙目含淚,叩首道,“當年之事迫不得已,偷天換日,一瞞近十載,請恕老臣欺君之罪。”


    “老師快請起。”蕭禎扶起謝昶,“你為朕保得今日局麵的兩全,朕如何還能怪你一時的欺瞞?”又不忍地歎息,語中憐憫,“隻是辛苦了朕的大哥,十年罵名在身,這般不易!”


    謝昶慢慢搖頭:“卻也是他心甘情願的。”而當日心甘情願的人,又何止他一個?念及此處,那張俊雅絕倫的麵龐又浮現眼前,滿身才華,秀逸之軀,埋葬往事已九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傷無奈,即便時隔長久,一旦念起,還是心痛如割,恨怨漫胸。生者尚能平反,死者又能如何?縱是一生沉浮宦海早已練就水火難侵的鐵石心腸,隻要觸及此事,還是猝不及防的全線崩潰,過往將來,一刹那俱成四分五裂的泡沫幻影。


    “老師……”蕭禎在沉寂中回首,無意一瞥,才發現謝昶沉默肅容的時候,清奇儒雅的容顏在夜色中竟是如此冰凝的冷酷。朦朧燈火沉浸在那雙濕潤蒼老的眸間,讓他清晰望見那縷稍瞬即逝的凜冽寒意,其鋒芒之淩厲奪人,絕非刀劍可以比擬,當下悚然一驚,頓覺背後冷汗沾衣。


    這才知道,當年的事,終究是自己想得太過簡單了。


    “陛下,”謝昶輕輕開口,聲色沉靜如初,望著麵前光亮微弱的殿閣道,“太後怕是已休憩了。”


    蕭禎不曾多攜人來,許遠並四名小內侍跟隨在後,正要上前通傳,蕭禎卻道:“不準喧嘩。”一行人輕步入了正殿,風過纖廊,走珠有聲。敬公公聽聞動靜從裏殿迎出,疾步上前叩拜:“見過陛下。”


    “母後歇下了?”


    “是。”敬公公回稟道,“太後說,若是陛下今夜來問有關岷江戰事的封賞一事,著奴告訴陛下:陛下是一國之主,隻要為陛下所定,她絕無悖議。”


    蕭禎努力藏住神色,靜默一瞬,慢慢轉過臉。“朕知道了。”他低聲道。高燭之下,那清貴眉宇間的擔憂此刻才十分明白地流露出來,問道:“太後今日身體如何?”


    “許是日頭漸長、春日漸暖,使人愈發慵懶之故,太後這兩日吃藥後很是嗜睡。”


    “禦醫如何說?”


    “不過體乏身虛,需要靜養回神。”


    “如此……”蕭禎輕輕歎了口氣,囑咐道,“你們要好生侍候,湯藥進補,不得懈怠。今夜夜深,朕若進去,恐打擾母後休憩。告知母後,朕與太子明日來承慶宮用晚膳。”


    “是。”敬公公堆起滿臉的笑容道,“承慶宮今日不比往日,郡主和小侯爺都不再宮中,太子又忙於學業,太後難免清靜寂寞的很。陛下明日能來用膳,太後必然高興。”


    蕭禎自然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皺眉道:“你不說,朕倒忽略了……夭紹去北朝已有半年,怎麽還未回來?”轉眸望著謝昶,似是不悅,“太傅,需要朕派人去北朝找一找麽?自己的外祖母重病臥榻,她身為晚輩,豈能如此逍遙在外?”


    謝昶未及回答,敬公公已道:“陛下若要遣人去北朝尋郡主,奴願走一趟。”


    此言倒是巧妙地借挪了蕭禎的話鋒,輕而易舉,一蹴即就。蕭禎無奈一笑,深知其後指使為誰,不便駁回,又不肯多做言語,隻是四顧殿壁,故作沉吟。謝昶霜眉微抬,望著悄無聲息的裏殿。半勾的帷帳間透出一脈淺淺的光色,流澤如月,清寒刺目,不可對視良久。於是收回目光,淡然笑道:“既是如此,便勞公公走一趟,為老夫喚回那不懂事的丫頭。”


    敬公公立即道:“謹遵太傅命。”躬身揖手,端出十分的恭敬,從容含笑間,利落敲定此事。


    .


    四月初五,朝廷的恩旨降至江夏。犒賞豐厚,封賜大度,孟津一戰立功者無不倍受鼓舞。隨恩旨同出尚書省的,另有一卷加授湘東王蕭璋為朝廷大司馬、都督諸軍的急旨。自孟津一役後,蕭璋已從江夏退回潯陽,籌措三軍糧草,收到禦旨後不敢懈怠,連夜西行,四月初七,命江、豫、徐三州兵馬元帥共聚江夏城中官邸,商議戰事布署。


    北府兵既到江州,怒江戰線的防守自然有所變化。阮朝手下的三萬徐州新兵乃訓練有素的水師,自軍出徐州以來,五千戰船亦沿著怒江飄流而至。江豫兩州將士不善水戰,先前隆冬之際,尚能借助冰凍銳減的水域踏上荊州與殷桓對戰漢陽。而漢陽戰敗後,兩州軍隊退守怒江對岸,卻隻能在淺灘處防守荊州軍的搶攻,因水軍甚弱、戰艦不足之故,遲遲不能再出怒江、西進荊州。


    此番北府軍攜三萬水師到來正解當前僵局,蕭少卿撤出水域最廣的赤水津守兵,集江州軍於夏口,西山下陳設營寨數十裏,與駐守在石陽的豫州軍營延綿一線。怒江西南淺灘的百裏防線自此交給郗彥。四月初三,五千戰艦俱到江夏三江口。兩千戰艦撥給江、豫水師,其餘三千屯守赤水津。北府軍因此分為水旱兩寨,水師於江中下寨,大船巡於外,以為城郭之堅;小船居於內,便通來往,靈活掉轉。岸上另結營寨,亦擺在西山下,與江、豫兩處營寨旗杖相接。自此每至黃昏後,彤霞披山,數百裏篝火不絕,無論江上岸邊,紅光映天徹地,使得荊州軍接連數日不敢貿然進犯。


    但以蕭少卿與郗彥事先的揣測,此事卻是意外之外。殷桓自兵出江陵以來,戰已數月,除卻侵占豫州西北幾座城池,別無寸功。而此戰拖久疲乏對荊州軍勢必不利,以殷桓速戰速決的急切心思,當是迅疾增添援軍,趁北府軍尚未熟悉赤水津水勢、三州軍旅調動頻繁之亂時大軍壓上,乘勢攻擊,江夏一帶防線受此壓力,不可謂不是艱險。蕭少卿與郗彥甚至已將精銳騎兵調至西山叢穀,以備殷桓水師登岸,便憑峽穀險惡地勢相阻,與荊州鐵甲決戰山野。


    然連日內怒江江麵平靜異常,對岸烏林渡口的數千戰艦次第擺布,迤邐五六十裏,驕陽濃烈,隻映出白浪盡頭一片烏森森的陰沉氣象,並不見任何風吹草動。


    “枉我在他營中待了一年,竟不曾摸清他絲毫的心思。”


    江夏城郡守官署內庭中,綠柳蔭深,紅英遍地,池塘碧水托著滾圓翠荷,於漣漪中盈盈飄蕩。微風掠過庭院,花香馥鬱,荷香清涼,悄然鑽過層層竹簾,溢入池邊亭閣裏。蕭少卿倚著欄杆慵懶斜坐,把弄酒盞,不顧身畔景色怡人,隻想著舊事,不免歎息著自嘲不已。


    此際正午,議事定在酉時。蕭璋尚在途中,蕭子瑜也還未到江夏,獨郗彥先到一步。兩人對坐閣中,輕言笑談,不過兩句閑話,便將話題轉到了戰事上。


    “殷桓生為梟雄,自有異於常人之處,要是能讓人輕易摸透他的心思,郗氏也不會有當年之禍了。”郗彥清清淡淡道來,容色寧靜,宛若隻是說著不相幹的事。


    蕭少卿看了他一眼,暗悔自己失言,默默將盞中酒液喝盡。郗彥卻望著盞中甘冽澄清的酒水,淡眉微蹙,眸光略有飄忽,思緒似已遠去。


    “想什麽?”蕭少卿難得見他這般心不在焉的模樣,忍不住詢問。


    郗彥回過神,笑了笑,輕聲道:“若在東山,往年這個時候,夭紹會做什麽?”


    未想他開口竟是這話,蕭少卿一怔,還未言語,趴在一旁昏昏欲睡的白鶴卻突然起了精神,簌簌展翅,在閣中手舞足蹈起來。蕭少卿忍俊不禁,郗彥也揚起唇邊,目色透出幾分柔和,微笑道:“鶴老,夭紹不在,沒人給你吹笛撫琴,也沒人陪你鬧。”


    白鶴怏怏收翅,自去他身後,引頸撥開竹簾,望著閣外不遠處一片青青鬱鬱的梅林,忽然放聲嘯唳起來。唳聲悠長,因思念久存而愁緒滿腔,其音淒涼仿佛能直穿肺腑,聽得郗彥心中一顫,喝道:“鶴老,此處為江夏官署,不得放肆!”


    白鶴一個激靈,低頭伏於他身側,不再出聲。閉上眼眸,竟有透明的水澤慢慢淌落,滑入頸部雪白的羽毛中,頃刻的晶瑩一閃,再不餘絲毫痕跡。


    蕭少卿皺起眉,心覺訝異之餘更覺不詳,若有所思地看著郗彥刹那冰冷的麵容,放下酒盞,輕笑一聲打破突如而來的肅寂,答他先前的問話,說道:“往年在東山,這個時候自是青梅方熟。夭紹每每吵著要去梅林摘果子釀酒,殊不知我和阿伊都懶得很,唯有你陪著她發瘋。江左陰潮,至此季節更是雨水連綿……”言至此處,凜然一驚,恍悟之下的目色透徹如琉璃橫空,笑道,“原來殷桓竟是這樣的心思。”


    他振作精神,坐直身體,修長的指尖緩緩摩挲於案上平攤的戰圖,思量道:“待再過十數日,便會有不絕雨水從天而降。等到五月中下旬,怒江水浪激漲,殷桓在上遊不受影響,而你我在下遊,勢必要被水勢逼得退軍於西山叢嶺。西山山勢狹窄,易受製於敵,更何況殷桓善用水勢,一旦引水入山,便是全軍淹沒的死地,此處絕不利安置營寨。但若我們棄西山不顧而逐平原,便是甘願放棄怒江天塹,且一連喪地數百裏。到時殷桓的二十萬鐵甲可盡數奔入江豫,任找一處缺漏便可直闖揚州、偷襲鄴都。”言語稍頓,撫案抑住情緒,冷笑道,“殷桓不負一代名將的稱謂,確實是絕好的戰略。”


    郗彥卻仍是淡淡笑著,說道:“記得父親生前曾提過,此人用兵運籌極具天賦。如今看來,其韜略之深,昔日的北府軍中,怕已無人能比。”眸光略抬,望著蕭少卿道,“江州山水你最熟悉,依你之見,我們該當如何應對?”


    蕭少卿沉吟道:“目前不過二策,一者速戰,一者緩戰。”


    郗彥不聽他細說,便問道:“速戰須多久?緩戰須多久?”


    “若是速戰,提前與殷桓的決戰時間,最慢不過兩月。若是緩戰,順殷桓此計利導,平原決戰,最快也需一年,方能盡數殲滅荊州軍。”


    “一年……”郗彥垂首遮住眸中的苦澀,權衡良久,方道,“北府軍興師而至,若久久不戰,豪情壯誌怕會受挫,軍心若亂,此為大忌。再者,鄴都朝中想必也是主張速戰者多,但講講速戰的利弊。”


    蕭少卿深看了他幾眼,方道:“如果真如我們所料,殷桓當真是要借住梅雨水勢,此兩月必會修整軍隊、暫停搶攻。我們若要提前決戰的時間,隻能不放任荊州軍修整,以北府軍三萬水師為先鋒,晝夜滋擾對岸,令他們時刻警惕提防著,拖軍疲憊;與此同時,訓練江豫兩州水師,在怒江水漲之前,整三州軍力,直搗殷桓的老巢江陵。不過――”他歎了口氣,“即使有你北府軍五萬助援,我們軍力仍不比荊州軍,殷桓帳下除卻二十萬橫行南北的鐵騎,更有十萬精通水戰的將士。且此地水土不比徐州,短時間內,北府兵怕是不能熟悉水勢變幻。因此,即便我們以師出堂皇為名、挾岷江新勝之威,此戰就算可以得勝,也非大勝,隻是破了對方的水師。”盯著郗彥的眉眼,放緩語速,言詞愈發顯得深刻,“至於殷桓的鐵騎,你也許知道,幾月前我與他相峙漢陽,寸土不能進。”


    郗彥執著酒盞冰雪般蒼白的手指慢慢緊縮,素青錦袍襯著的清雅容色,此刻卻仍是似水淡靜。蕭少卿見他不語,暗歎一聲,接著道:“不過,若能趁戰亂而取了殷桓的命,令荊州軍從此分崩離析,對於我們而言,或許是另一條出路。隻是此徑卻絕非捷徑。那二十萬鐵甲並非池中之物,荊州軍不降者從此占地為王,流寇遍地。荊州十三郡的烽煙,數年之內將不能安定。”


    “這我卻不擔心了。”郗彥看著他,微微一笑,“東朝有君在,何愁中外不安?”


    蕭少卿在他的目光中體會到不得不為之的堅定和無奈,念光閃過,登時覺得氣息悶在胸中宛若停滯,勉強笑道:“我明白了。”側首掩住哀色,“稍後父王到來,我會竭力建議他速戰速決。”


    “你從不問為什麽。”郗彥感慨道。眸中一道水光飛速隱沒,笑顏溫潤,站起身,長揖一禮:“多謝。”


    蕭少卿放聲笑道:“你我之間還至於如此生分?”


    “不。”郗彥歎了口氣,“我是為了荊州的子民。”


    蕭少卿望著他凝重的麵容,收住笑意,良久未曾再語。輕風吹過沉寂的亭閣,二人再度把盞共飲,卻各自觀望著簾外春光,徘徊在那些永不見邊際的思緒中,不知牽絆從何而起。


    “郡王!”魏讓的聲音在閣外適時傳來,“王爺已到江夏。”略略躊躇,補充道,“隨行的還有剡郡雲氏夫婦。”


    蕭少卿撩袍起身、疾步出閣的動作本是一氣嗬成,但聽到後半句話,腳下猛地一頓,再邁不開半步。郗彥亦是怔了怔,反應過來,對蕭少卿笑道:“想是為了糧餉的事。”


    蕭少卿抿唇一笑,無所適從的為難不過霎那,此刻已是從容如常。與郗彥聯袂而行,才走到前庭,便與蕭璋三人在廊下相遇。


    蕭璋與雲濛猶自持鎮定,獨孤靈卻是眸圈一紅,望著眼前銀袍瀟澈的青年,唇動了動,待要喚出聲,又念起洛都時他的疏離和冷漠,未免尷尬,隻得咬牙忍住。


    “見過湘東王。”廊下氣氛已近乎凝固,素來吝嗇辭令的郗彥也不得不上前解圍,對蕭璋行了一禮,而後轉顧雲濛夫婦,“姨父、姨母路上辛苦了。”


    雲濛仍是一貫的清俊溫和,看著郗彥不免擔心他身上的寒毒,問道:“這些日子身體如何?”


    郗彥道:“尚好。”他靜立欄杆旁,陽光射入廊下,照得那襲青袍也湛出淺淺的絳色,映得他的肌膚瑰麗微紅,再不是平日的蒼白。獨孤靈終於自蕭少卿身上移開目光,此刻也望著他,詫異之餘,審視著他眉宇間的氣色,不禁暗吃一驚:“彥兒你……”不由分說,上前執住他的手腕便要把脈。


    “姨母不必擔心。”郗彥不動聲色抽回手,退後一步。


    獨孤靈精於醫道,且生性倔強,執意不願讓他就這般糊弄過去。目色漸深,逼視著郗彥,正待追問,卻聽蕭少卿於一旁道:“母親一路定是疲乏了,入堂歇息罷。”


    “什麽?”獨孤靈罔若沒有聽清,卻又分明是倉猝的驚喜下如墜雲霧的惶然。


    蕭少卿微笑不言,隻握住她的手,攙扶著她緩步走入廳堂。蕭璋與雲濛對視一眼,不禁都是笑著低歎了一聲。諸感交雜,已非言語所能表達。九年的恩怨一笑而泯,肝膽相照,仍是少年時的意氣風發。因此再無伸臂讓行的虛禮,並肩而行,踱至堂上雙雙端坐,坦然受蕭少卿恭敬一禮。


    笑聲夾雜著抑製不住的細微哽咽自堂上傳來,郗彥仰望無垠青天,輕輕舒出一口氣。心緒隨著微風飄上九霄,俯視這九年過往承載的一切,似海仇恨,似山情義,兩者一並壓在肩頭,沉重如斯,讓他的命運總在無法喘息的窒息中踽踽前行。然而直到此刻,他終於覺出了幾分輕鬆。


    似乎生命愈近盡頭,愈覺釋然大悟。


    他揚起唇,疲憊之下,倚向廊間石柱,微笑無聲。


    待蕭子瑜到後,諸人在書房商議今後戰局的布署。依蕭少卿的建議,蕭璋采納速戰速決之策,命郗彥的北府水師為先鋒,反守為攻,沿江兵進烏林。又命蕭少卿與蕭子瑜在夏口與石陽沿江一帶設下十座水門,晝夜操練江豫兩州的水師,以備決戰。


    大事初定,時不過戌時。蕭璋留諸人夜宴,蕭少卿顧念雲氏夫婦遠到的情麵,蕭子瑜數日前收到聖旨,得知九年前事情的真相,此時亦有無數愧疚要與蕭璋傾訴,因此二人都欣然留下,唯有郗彥卻固然辭行。蕭璋不便挽留,雲濛與跟隨郗彥身邊的偃真囑咐幾句,仍讓他同歸北府軍營。獨孤靈送郗彥至府外,與他低語叮嚀。旁人不辨她的言語,隻望見她神情憂切,眸光分外傷痛。而郗彥麵容半隱在高牆的陰影下,明昧不定的燈火沉在他的眸中,依稀照出了那抹無動於衷的冷靜。


    “你……好自為之。”獨孤靈見說服不動,長歎一聲,鬆開緊握住他手臂的五指,以袖拭去眼角淚水。郗彥這才抽身而去,飛掠上坐騎,揚鞭疾馳,決然不肯再回頭。獨孤靈望著夜色下逐漸消沒的孤清身影,腿腳一陣乏力,虛脫著踉蹌欲倒。


    “靈兒。”雲濛忙扶住她。


    獨孤靈拽住他的衣袖,閉目吸了口氣,嗓音仍是發顫:“他……他竟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破釜沉舟,不顧一切了。”轉身靠入雲濛懷中,流淚不止,“卻叫我如何麵對阿姐的在天之靈!”


    雲濛揉著她的雙肩,撫慰的同時亦清楚感受到她因內心的傷痛而起的脆弱,低聲道:“阿彥智慧過人,曆經生死煎熬,如何不知他自己該走什麽路?你我雖然將他撫養長大,卻也不可妄奪其誌。”


    獨孤靈抬起淚眸,看了他一眼,任再是哀怨,也就此緊閉住紅唇,不再多言。


    .


    偃真緊隨郗彥縱馬飛馳,自出江夏城,狂奔數十裏不曾歇一口氣。途間想要追問離開之際獨孤靈失態的緣由,但每次偷覷到郗彥的麵容,總是忍不住一個寒噤吞沒所有的疑問。兩人沉默著一路疾行,沿江營寨毗連不絕,此刻正逢江州軍造飯的時辰,篝火遍地,紅煙飛騰。雖是休憩的空隙,路經軍營卻不聞一絲喧嘩,軍容依舊嚴整,巡邏的哨兵不辭辛苦地在山道間來回出沒,入夜後非但不見懈怠,反而更是謹慎細致,但見來人便張弓戒備,高聲喝問去向。郗彥沿途所望,也不禁在心中暗讚一聲蕭少卿治軍不凡。


    待回到北府營寨,中天一輪殘月正耀出清冷光輝。左右兩營的將士俱已休憩,千帳燈火寂滅,除卻巡哨,別無動靜。入了中軍行轅,遠遠卻瞧見校武場上火光飄動,諾大的空地上一人身姿矯捷,上飛下躍,在手長劍蕩出一陣陣玉色銀光,即便隔著幾十丈之遙,也可聞那道鋒利狼牙吞噬孤月清華的吟嘯聲。


    “是小侯爺。”偃真高坐馬背觀望那少年劍下的招式,隻覺英氣磅礴不可小覷,笑歎道,“別人都睡了,他倒是這般用功。”


    郗彥不置一詞,望著玉狼劍在月色中閃爍不斷,靜謐的眸間微起流波。眼前這等劍勢看似大開大合、驕勇十分,但少年的周身彌漫而出的隻是一層甚為淺薄的劍霧,而這樣不堪一擊的煞氣,卻非他阿姐當初選劍的初衷。靜思片刻,躍身下馬,對偃真道:“你先回營帳。”


    “是。”偃真扯著兩匹坐騎離開。


    且說謝粲到北府軍營已有數日,除卻到營當天被鍾曄派出夜潛烏林查探了一番對岸地勢外,別無其他軍命,甚至至今連郗彥一麵也未曾見到,更不說分劃軍隊於他麾下操練。少年心高氣傲,既不忘幼時這位如師兄長的嚴苛,亦不想就此折腰屈服、先行低頭,於是又恨惱、又無奈,整日悒悒憋在帳內,隻歎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樣的長籲短歎,連背上的玉狼劍也似感觸到他的不忿,半夜裏劍身震蕩、嗡鳴不止,隻待鋒芒出鞘,一戰功成。如此人劍皆無眠,出帳練功發泄,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謝粲的武功一半承自謝府高深莫測的總管沐宗,另一半,由夭紹親自教導,其姿勢飄逸優美,與郗彥少年所學同出一源,因此被郗彥一眼望出他劍法下的不足,輕聲歎道:“氣神不凝,人劍殊途。你就是這樣使玉狼劍的麽?”


    身後突然傳來的聲音清寒宛如月華浸入深潭,謝粲情不自禁一個戰栗,收劍回首,才望見月色如水,披照著那襲幽靜的青袍。


    少年麵容緊繃,插劍入鞘:“原來是元帥。”語氣冰冷,再無練劍的興致,當下便想掉頭離開,“夜深了,末將回營休息。”豈料還未轉身,背上劍鞘一振,謝粲隻瞧見那人寬袖略揚,便有一股冰透骨髓的寒意侵體而至,“錚”一聲,玉狼劍離鞘飛出,穩穩落於郗彥掌中。


    謝粲大驚失色,盯著郗彥雲淡風輕的麵容,狠狠咬住了嘴唇。郗彥手腕微動,玉狼劍“嗡”然長鳴,頓時在月色下綻出凜冽銀芒,襯得他麵龐冰玉一般透明,慢慢啟唇道:“看清楚了,我隻教一次。”輕舉劍身,足下一點,驀然遙退十丈。謝粲尚不明他突然遠退的用意,已見青衣於火光月色中舒緩徐動,掌上三尺劍鋒頃刻化作滔河般奔逝不絕的白浪,曆經烽火、沉澱著無數魂魄的玉狼劍至此刻方盡顯凶煞淩霸的氣焰,濃鬱的鋒芒籠罩著那人的身影,周身不露一絲破綻,更不能使人靠近分寸。謝粲震撼之下,已不知驚詫作態,望著郗彥,隻覺那極致的雄渾剛硬中偏偏湧著無限的自如寫意,於他眼中,便是渾然天成、無懈可擊的劍術。


    任他再激動,劍光中的那人卻是閑逸如常,待一套劍法悠然使罷,那層層劍氣猶伴隨在他周身緩緩不散,牽扯著青色衣袂於夜風中獵獵飛舞,飄渺宛若天人。謝粲瞠目結舌,慢慢走近。郗彥氣定神清,將劍擲回:“看清楚了?”


    “是。”謝粲心中把握不定,嘴裏卻不願示弱一分。


    郗彥望了他一眼,未再多言,轉身走回帥帳。月光下少年獨立,怔怔望著手中的長劍,回憶方才的一瞬,說不出是惘然還是興奮,長長歎了一口氣,才一振精神,凝神比擬方才所學的劍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壁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時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時涵並收藏蒼壁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