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光線昏淡,一抹陽光卻在此刻穿透撩開的帳簾,照在他的身上。青衣染朱,層層湮沒,仿佛正是冰雪在無聲消融,空氣中浮蕩著悄然的寂靜,如有魂魄飄行離去,令蕭少卿心神發顫,忙放下簾帳,走到郗彥麵前。“那寒毒……”他皺眉,終是藏不住心中的擔憂,“難道上次送去北朝的雪魂花丸並無作用?”
“不,很有用。”郗彥微笑道,“隻是這些日子舟車奔波勞累了,這才微有不適。”
“如此。”蕭少卿盯著他仔細看了一會,輕輕頷首,“既是勞累,坐下說話。”
“好。”
兩人對案而坐,蕭少卿倒上熱茶遞過去,問道:“你不辭辛苦來石夔關見我,想必不僅僅是因為擔心戰事?”
“什麽也瞞不過你。”郗彥道,“有件事,請你幫忙。”
蕭少卿道:“你我之間何談幫忙?但說無妨。”
“如今北有殷桓之禍,南有蜀國為亂,亂世之下,非如此機遇朝廷不用北府兵,也非如此機遇,我不得南歸。”郗彥緩慢陳述著,“沈伊已回到鄴都,擬為我郗氏一門的冤案平反,以恢複我的真實身份。而岷江今日大勝,戰報呈上朝廷,必有嘉賞。我並不貪圖賞賜,隻是想借此形勢,請湘東王為我薦書一封,上報朝廷,重領北府兵,至怒江前線,對抗殷桓。”
蕭少卿笑道:“我想你要說的也是這事。父王那邊,並無問題。”他話語一頓,輕聲道,“你該知道,他心底一直是向著你父親的。”
郗彥輕笑點頭:“是,我明白。”
蕭少卿這才有空轉顧四周,看似無意地問:“夭紹不曾與你同回?”
似乎是許久不聞這個名字般,郗彥略有恍惚,執起杯盞,隻垂首飲茶。半晌,才抬起雙眸,話語中滿是倦淡:“她腿腳受傷,或許要在北朝再留些時日。”
“這樣。”蕭少卿不再言語,默默喝茶。
帳外忽傳來一陣吵鬧,蕭少卿提聲道:“什麽事?”
簾帳掀開,魏讓和偃真同時走進來,對視一眼,麵容古怪,俱是不言。蕭少卿劍眉一挑,正要再問,卻聽那吵鬧聲已至帳前。一少年低啞著嗓子在苦苦哀求:“我不想進去。姐夫,不進去可以麽?……我為什麽要見他?……我阿姐又沒和他一起回來……”
另一人氣得笑:“謝粲!你究竟別扭什麽呢?願賭可要服輸。”
“是……”少年囁囁嚅嚅著。
阮靳故作了然道:“原來你至今仍怕他?”
“胡說!”少年跳腳道,“我從不怕他。”氣焰盛極一瞬,突又蔫下來,“我隻是不想見他。”
“為什麽?”阮靳終是無撤了。
幾聲鶴唳於一旁適時嚷開,夾雜著雙翅不斷撲簌的動靜。不久,便聽少年惱羞成怒的聲音迸出嗓子:“鶴老胡說!胡說!那次掉在河裏是我自己遊上來的,不是他救我!……我練的劍法是阿姐教的,不是他教的!……阿姐喜歡和他在一起,關我什麽事?”氣急敗壞,無心再戰。蹬蹬的腳步聲,落荒而逃了。
阮靳放聲大笑,入帳時仍是意猶未盡地搖晃腦袋,歎道:“有趣,有趣。”
蕭少卿與郗彥皆是有些哭笑不得,蕭少卿皺眉道:“有你這樣做人姐夫的麽?”
“自然不比二位。”阮靳斂容正色,裝模作樣,在案前揖手。
蕭少卿俊麵一熱,郗彥臉色卻是更蒼冷,淡淡掩去笑意,想了須臾,對蕭少卿道:“阿憬,我還有個不情之請。”
“什麽?”
“我想調七郎入北府帳下。”
蕭少卿似不曾反應過來,怔了好一會兒,才移開目光。手指搖晃杯盞,望著澄清且動蕩著的茶湯,思過一刻,方道:“好。”
“七郎若知此事,非得寢食難安。”阮靳麵朝郗彥,心悅誠服道,“阿彥,此招甚絕!我萬萬不如你。”
郗彥勾起唇,容色和潤,無聲一笑。
蕭少卿抬眸,恰望到那雙冷澈的眸底一片幽遠沉靜,並無絲毫的笑意。
他微有恍悟,竭力將心中的不舍放下,低頭,慢慢將盞中涼卻的茶喝盡。清冷入肺,追思無度,卻不可再眷懷。
.
永貞十三年,四月,甲寅朔,鄴都。
正午,驕陽當空。僖山下的宮闕灼日流火,熠熠輝煌。承慶宮正殿的玉階前,白影如煙,筆直侍立。過往宮人侍女無不對之斜目,細細地偷覷那年輕的公子幾眼,然後躲去一旁廊簷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未想半年不見,武康沈伊郎再現宮廷,卻似是脫胎換骨、鉛華洗盡,宛若換了一人。玉麵俊姿一如既往,卻再不是往日玩笑不恭的任誕,眉宇清肅,正經得叫人煞生天地即滅的恐慌。
“沈公子為何是這般模樣?”有侍女期期艾艾道。
“不知道呀。”內侍的雙目如遮濃霧。
自辰時等到正午,沈伊站在殿前,腰骨腿腳無處不累得發酸。麵容不動,心裏早咒罵了千百遍。若憑著以往的意氣,早已揚長而去,橫眼醉對公侯,方是人間至樂。但可惜今不如往,一念郗彥的囑咐,隻得咬咬牙,頂著炎日,站立如初。午時過後,總算見殿間閃出一道暗紅色的人影,欺近身前,對他不住陪笑:“沈公子,太後召見。”
沈伊笑顏翩翩:“多謝敬公公通傳。”
入了偏殿,裏間帷幕四垂,光線的陡然一暗令沈伊眼前發黑,定了定心神,待視覺恢複幾分,方提步往前,叩拜於地:“沈伊見過太後。”
耳畔一陣珠簾相擊的叮當脆響,重重絲綃的簾帳之後,沈太後慵然的聲音低低傳出:“哀家身體不適,服藥後每日需睡至晌午方醒,你可不要怪罪哀家慢待了你。”
“姑祖母說笑,孫兒豈敢。”
沈太後輕輕一哼:“你不敢?真以為搖身一變便是謙謙君子、國之棟梁了?瞞得了滿朝文武,瞞不過哀家的眼睛。”
沈伊笑道:“是。”
“聽說今日朝上,陛下已封了你官職?”
“是,”沈伊道,“陛下恐我年輕無經驗,恩賜中書侍郎一職,位在朝廷中樞,好跟在謝太傅和父親身旁學習。”
“恩賜?”沈太後終於笑起來,柔軟的笑聲退卻滄桑,清澈動人,讓人辨不清簾後的女子年歲幾何,“沈伊郎也懂得什麽叫做恩賜了?難得,好生難得。”衣料綢緞絲縷滑動的聲響在悄靜的殿間流動,沈太後被人扶著坐起,對身旁素裝婉麗的婦人道,“舜華,沈家祖宗福澤蔭庇,他似是開竅了。”
舜華笑道:“初聽到他說要為官,我也嚇了一跳。”
“好事。”沈太後撥開眼前的紗帳,看著伏拜在地的沈伊,雙目如寒水,靜靜落在沈伊身上,良久,才微微一笑,“一旦入朝,不管原因為何,此生卻是逃不開了。你再不成器,武康沈氏也算後繼有人。”沈伊伏地不答,故作惶恐狀。殿中陰冷無光,沈太後以雙手攏起高高的衣襟,淡聲道:“別裝樣子了,此處沒有外人,起來吧。”
沈伊謝恩,這才緩緩起身,站於一側。久不聞沈太後再問話,忍不住抬起頭看了一眼,正觸沈太後若有所思的深沉目色,微有一怔,不動聲色地避開視線,問道:“太後方才說身體不適,是為何故?”
“年紀大了,略有小恙。”沈太後道,“隻要你少讓我生氣,一時半會卻也死不了。”
沈伊訕訕道:“太後言重了。”
沈太後冷笑道:“未曾言重分毫。”盯著沈伊,眸光如刃,“聽說你帶回了北朝關於獨孤一案的卷宗,當朝呈遞,讓陛下為郗氏一案平反?”
“是。”沈伊道,“不僅是臣,還有湘東王蕭璋殿下,日前連同岷江大勝的奏報也送來一封薦書,舉薦郗氏未亡少主郗彥重掌北府兵。朝中百官聽聞郗家少主未死,且已在岷江前線立下戰退蜀兵的功勳,莫不為之鼓舞,皆以為殷桓之禍,從此指日可除。而且,朝中支持重查九年前舊案的,也大有人在。隻不過――”
“什麽?”
“陛下以為當前西邊戰火紛飛,家國正處動亂不安之時,而舊案牽連甚廣,卻不是徹查的時候。且根據北朝的卷宗,和郗彥私下調查的證據,隻能認定當年殷桓誣陷郗嶠之叛國一罪確有其事。至於其餘的諸事諸人,仍於撲朔迷離中,陛下決定,暫不追究。”
“暫不追究?”沈太後咀嚼著這句話,沉默起來。舜華從旁遞上熬好的藥湯,沈太後接過,以袖遮麵,慢慢啜飲。“你和郗彥總角交好,此番為他出頭,哀家並不意外。”她放下藥碗,再開口時,褪去言詞鋒芒,眸色清遠,隔著帷帳打量殿外刺目的日光,言道,“郗彥對此案是什麽態度,你知曉麽?”
沈伊並不急於答話,斟酌著用詞,慢慢道:“他亦以為當前家仇不如國仇。而北府兵因九年前的逆案與朝廷素有隔閡,此番他去江州,一者為暫緩北府將士心中的怨恨,二者,也是為國報效,以證郗氏忠心。”
沈太後忍不住輕笑:“如此看來,倒是個有心的孩子。”又道,“陛下對湘東王的薦書,其意如何?”
“聽父親說,陛下稍晚將來與太後商議了再定。”
“沒有可議的了。”沈太後的雙眼被日光照得昏花,恰借此將悻然的目色藏於眸底,感慨而笑,“那孩子處心積慮堆起的時機,不就是今日麽。滿朝人心所向,何況戰局亦是如此……哀家絕無悖議。”
此話落下,一殿無人再語,暗流之下,沈太後分明聽到一縷長長的歎息破胸而出。或許是沈伊,或許是舜華,亦或許是自己。心思於憂慮忡忡下黯然一轉,想起一事,這般言道:“前朝的事哀家早不管了,如今哀家心中隻還放不下一人,此人才真是叫我操碎了心思。”
沈伊心知肚明,卻隻入定般靜立,並不吭聲。沈太後歎了口氣,問道:“夭紹何時回東朝?”
“這個……”沈伊為難,“我也不知道。小夭雙腿骨折,還在北朝養傷,許是要兩三個月,才能動身南下。”
“何人照顧身側?”
“沐奇,”沈伊不敢隱瞞,“另有雲閣和北朝獨孤王府的人照看著。”
“獨孤王府?”沈太後冷聲道,“當日曾以她為餌換取柔然退兵的人,怎可還輕信,怎可再依賴?”
沈伊微起驚訝,此刻才知,北上一路的行蹤,原來從不曾逃開她的耳目。望了一眼舜華,隻見她也是無奈搖頭。於是收起外露的情緒,默默垂首。
“夭紹此番北上也算是曆經波折了,卻還是這般任性妄為,不知人世險惡。”沈太後複又容色寧靜,側身靠著軟榻,手指輕敲榻邊博山爐,漫不經心道,“聽說你們北去了柔然,那丫頭還去過柔然極北之地,燕然山?”
“是。”
“去找雪魂之毒的解藥,是不是?”
沈伊略一猶豫,答道:“是。”
沈太後道:“找到了麽?”
沈伊悵然道:“未曾。”
沈太後敲打博山爐的指尖忽地止住動作,頓在半空,不知為何,輕輕而顫。嘴角一絲淺微的笑紋在竭力抑製下仍是止不住揚起,闔緊雙目,緩緩透出一口氣。自此筋疲力盡般,不肯再吐出隻言片語。舜華母子榻側靜候半晌,不見動靜,對視一眼,沈伊先躡步退出。舜華扯過軟被覆在沈太後身上,才要離開,卻聽沈太後於身後道:“喚禦醫來。”
舜華一愣,旋即應道:“是。”
禦醫到時,滿殿閑人摒退,連舜華也不例外。
沈太後伸出手腕,任禦醫一臉忐忑地診斷,幽然道:“自去年入冬偶得風寒以來,哀家就此臥病不起。日複一日,沉屙不治,近日連精神也常常恍惚起來。哀家心知時日無多,如今隻要你一句實話,斷不可有任何欺瞞。”
禦醫忙縮起手指,揖手:“太後請問。”
沈太後一字一句靜靜道:“哀家的陽壽,還有幾年?”
“什麽?”禦醫大驚失色。
“你怕什麽?”沈太後放柔聲音,“一年……”她輕輕歎息,“哀家並不貪心,唯求一年。有麽?”
“這……”禦醫雙肩的顫抖漸有平緩,戰戰兢兢抬起頭,見沈太後神色間並無其他深意,神思遂安,即刻表達忠心,“臣自當竭力而為,不負太後所托。”
“甚好。”沈太後舒出口氣。適才飲下的藥力湧上,閉目睡去,再無遺憾。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這次更新的間隔……我沒什麽好解釋的了。讓大家久等,很抱歉。
下一章更新時間,六一。
☆、歲已晏,空華予
是日,前朝尚書省由趙諧當值,連夜擬出對孟津大勝的恩賞旨意,呈至文昭殿東帝禦覽。太傅謝昶恰在殿中商事,與蕭禎一道看罷條陳,隻字不語,默立一側。
此旨意義畢竟不比尋常,對於江州軍上下的犒賞封賜蕭禎並無異議,隻是關於北府軍重歸郗門、擢升郗彥為車騎大將軍一事,幹係到九年前的舊案,終究不能避開沈太後獨行其事。蕭禎幾番思量,折取其中,道:“車騎大將軍雖不比郗嶠之生前的驃騎大將軍,卻也是尊崇從公,儀同開府。那郗彥年方弱冠,如今不過初立戰功,怕還不能受此殊榮。”略一沉吟,說道,“改車騎大將軍為上軍大將軍,與阮朝一主一副,同掌北府兵。”
趙諧應道:“是。”趨步上前,又遞上一卷文書,“此為九年前舊案昭雪的告示,隻待陛下恩準,臣明日便傳令郡縣各署衙,公布天下。”
蕭禎來回細覽兩遍,讓許遠將卷帛交給謝昶,等他閱畢,方道:“太傅以為如何?”
謝昶道:“阿恬曉知利害,用詞亦是精準幹練。如此明示天下,才不會引起禍亂。”合起卷帛還呈禦案,道,“老臣以為可行。”
蕭禎道:“雖是如此,卻也不能急在一時。還需等朕報與母後知曉,而後再做安排。”
謝昶頷首讚同:“應當如此。”
尚書省另有公務積留,趙諧叩首退去。蕭禎邀謝昶一並前往承慶宮,路上交談,仍圍繞著前線戰事,或為糧草軍械,或論將領士兵,看似無話不說,卻又各自明白了然地避及當年舊案。
“不,很有用。”郗彥微笑道,“隻是這些日子舟車奔波勞累了,這才微有不適。”
“如此。”蕭少卿盯著他仔細看了一會,輕輕頷首,“既是勞累,坐下說話。”
“好。”
兩人對案而坐,蕭少卿倒上熱茶遞過去,問道:“你不辭辛苦來石夔關見我,想必不僅僅是因為擔心戰事?”
“什麽也瞞不過你。”郗彥道,“有件事,請你幫忙。”
蕭少卿道:“你我之間何談幫忙?但說無妨。”
“如今北有殷桓之禍,南有蜀國為亂,亂世之下,非如此機遇朝廷不用北府兵,也非如此機遇,我不得南歸。”郗彥緩慢陳述著,“沈伊已回到鄴都,擬為我郗氏一門的冤案平反,以恢複我的真實身份。而岷江今日大勝,戰報呈上朝廷,必有嘉賞。我並不貪圖賞賜,隻是想借此形勢,請湘東王為我薦書一封,上報朝廷,重領北府兵,至怒江前線,對抗殷桓。”
蕭少卿笑道:“我想你要說的也是這事。父王那邊,並無問題。”他話語一頓,輕聲道,“你該知道,他心底一直是向著你父親的。”
郗彥輕笑點頭:“是,我明白。”
蕭少卿這才有空轉顧四周,看似無意地問:“夭紹不曾與你同回?”
似乎是許久不聞這個名字般,郗彥略有恍惚,執起杯盞,隻垂首飲茶。半晌,才抬起雙眸,話語中滿是倦淡:“她腿腳受傷,或許要在北朝再留些時日。”
“這樣。”蕭少卿不再言語,默默喝茶。
帳外忽傳來一陣吵鬧,蕭少卿提聲道:“什麽事?”
簾帳掀開,魏讓和偃真同時走進來,對視一眼,麵容古怪,俱是不言。蕭少卿劍眉一挑,正要再問,卻聽那吵鬧聲已至帳前。一少年低啞著嗓子在苦苦哀求:“我不想進去。姐夫,不進去可以麽?……我為什麽要見他?……我阿姐又沒和他一起回來……”
另一人氣得笑:“謝粲!你究竟別扭什麽呢?願賭可要服輸。”
“是……”少年囁囁嚅嚅著。
阮靳故作了然道:“原來你至今仍怕他?”
“胡說!”少年跳腳道,“我從不怕他。”氣焰盛極一瞬,突又蔫下來,“我隻是不想見他。”
“為什麽?”阮靳終是無撤了。
幾聲鶴唳於一旁適時嚷開,夾雜著雙翅不斷撲簌的動靜。不久,便聽少年惱羞成怒的聲音迸出嗓子:“鶴老胡說!胡說!那次掉在河裏是我自己遊上來的,不是他救我!……我練的劍法是阿姐教的,不是他教的!……阿姐喜歡和他在一起,關我什麽事?”氣急敗壞,無心再戰。蹬蹬的腳步聲,落荒而逃了。
阮靳放聲大笑,入帳時仍是意猶未盡地搖晃腦袋,歎道:“有趣,有趣。”
蕭少卿與郗彥皆是有些哭笑不得,蕭少卿皺眉道:“有你這樣做人姐夫的麽?”
“自然不比二位。”阮靳斂容正色,裝模作樣,在案前揖手。
蕭少卿俊麵一熱,郗彥臉色卻是更蒼冷,淡淡掩去笑意,想了須臾,對蕭少卿道:“阿憬,我還有個不情之請。”
“什麽?”
“我想調七郎入北府帳下。”
蕭少卿似不曾反應過來,怔了好一會兒,才移開目光。手指搖晃杯盞,望著澄清且動蕩著的茶湯,思過一刻,方道:“好。”
“七郎若知此事,非得寢食難安。”阮靳麵朝郗彥,心悅誠服道,“阿彥,此招甚絕!我萬萬不如你。”
郗彥勾起唇,容色和潤,無聲一笑。
蕭少卿抬眸,恰望到那雙冷澈的眸底一片幽遠沉靜,並無絲毫的笑意。
他微有恍悟,竭力將心中的不舍放下,低頭,慢慢將盞中涼卻的茶喝盡。清冷入肺,追思無度,卻不可再眷懷。
.
永貞十三年,四月,甲寅朔,鄴都。
正午,驕陽當空。僖山下的宮闕灼日流火,熠熠輝煌。承慶宮正殿的玉階前,白影如煙,筆直侍立。過往宮人侍女無不對之斜目,細細地偷覷那年輕的公子幾眼,然後躲去一旁廊簷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未想半年不見,武康沈伊郎再現宮廷,卻似是脫胎換骨、鉛華洗盡,宛若換了一人。玉麵俊姿一如既往,卻再不是往日玩笑不恭的任誕,眉宇清肅,正經得叫人煞生天地即滅的恐慌。
“沈公子為何是這般模樣?”有侍女期期艾艾道。
“不知道呀。”內侍的雙目如遮濃霧。
自辰時等到正午,沈伊站在殿前,腰骨腿腳無處不累得發酸。麵容不動,心裏早咒罵了千百遍。若憑著以往的意氣,早已揚長而去,橫眼醉對公侯,方是人間至樂。但可惜今不如往,一念郗彥的囑咐,隻得咬咬牙,頂著炎日,站立如初。午時過後,總算見殿間閃出一道暗紅色的人影,欺近身前,對他不住陪笑:“沈公子,太後召見。”
沈伊笑顏翩翩:“多謝敬公公通傳。”
入了偏殿,裏間帷幕四垂,光線的陡然一暗令沈伊眼前發黑,定了定心神,待視覺恢複幾分,方提步往前,叩拜於地:“沈伊見過太後。”
耳畔一陣珠簾相擊的叮當脆響,重重絲綃的簾帳之後,沈太後慵然的聲音低低傳出:“哀家身體不適,服藥後每日需睡至晌午方醒,你可不要怪罪哀家慢待了你。”
“姑祖母說笑,孫兒豈敢。”
沈太後輕輕一哼:“你不敢?真以為搖身一變便是謙謙君子、國之棟梁了?瞞得了滿朝文武,瞞不過哀家的眼睛。”
沈伊笑道:“是。”
“聽說今日朝上,陛下已封了你官職?”
“是,”沈伊道,“陛下恐我年輕無經驗,恩賜中書侍郎一職,位在朝廷中樞,好跟在謝太傅和父親身旁學習。”
“恩賜?”沈太後終於笑起來,柔軟的笑聲退卻滄桑,清澈動人,讓人辨不清簾後的女子年歲幾何,“沈伊郎也懂得什麽叫做恩賜了?難得,好生難得。”衣料綢緞絲縷滑動的聲響在悄靜的殿間流動,沈太後被人扶著坐起,對身旁素裝婉麗的婦人道,“舜華,沈家祖宗福澤蔭庇,他似是開竅了。”
舜華笑道:“初聽到他說要為官,我也嚇了一跳。”
“好事。”沈太後撥開眼前的紗帳,看著伏拜在地的沈伊,雙目如寒水,靜靜落在沈伊身上,良久,才微微一笑,“一旦入朝,不管原因為何,此生卻是逃不開了。你再不成器,武康沈氏也算後繼有人。”沈伊伏地不答,故作惶恐狀。殿中陰冷無光,沈太後以雙手攏起高高的衣襟,淡聲道:“別裝樣子了,此處沒有外人,起來吧。”
沈伊謝恩,這才緩緩起身,站於一側。久不聞沈太後再問話,忍不住抬起頭看了一眼,正觸沈太後若有所思的深沉目色,微有一怔,不動聲色地避開視線,問道:“太後方才說身體不適,是為何故?”
“年紀大了,略有小恙。”沈太後道,“隻要你少讓我生氣,一時半會卻也死不了。”
沈伊訕訕道:“太後言重了。”
沈太後冷笑道:“未曾言重分毫。”盯著沈伊,眸光如刃,“聽說你帶回了北朝關於獨孤一案的卷宗,當朝呈遞,讓陛下為郗氏一案平反?”
“是。”沈伊道,“不僅是臣,還有湘東王蕭璋殿下,日前連同岷江大勝的奏報也送來一封薦書,舉薦郗氏未亡少主郗彥重掌北府兵。朝中百官聽聞郗家少主未死,且已在岷江前線立下戰退蜀兵的功勳,莫不為之鼓舞,皆以為殷桓之禍,從此指日可除。而且,朝中支持重查九年前舊案的,也大有人在。隻不過――”
“什麽?”
“陛下以為當前西邊戰火紛飛,家國正處動亂不安之時,而舊案牽連甚廣,卻不是徹查的時候。且根據北朝的卷宗,和郗彥私下調查的證據,隻能認定當年殷桓誣陷郗嶠之叛國一罪確有其事。至於其餘的諸事諸人,仍於撲朔迷離中,陛下決定,暫不追究。”
“暫不追究?”沈太後咀嚼著這句話,沉默起來。舜華從旁遞上熬好的藥湯,沈太後接過,以袖遮麵,慢慢啜飲。“你和郗彥總角交好,此番為他出頭,哀家並不意外。”她放下藥碗,再開口時,褪去言詞鋒芒,眸色清遠,隔著帷帳打量殿外刺目的日光,言道,“郗彥對此案是什麽態度,你知曉麽?”
沈伊並不急於答話,斟酌著用詞,慢慢道:“他亦以為當前家仇不如國仇。而北府兵因九年前的逆案與朝廷素有隔閡,此番他去江州,一者為暫緩北府將士心中的怨恨,二者,也是為國報效,以證郗氏忠心。”
沈太後忍不住輕笑:“如此看來,倒是個有心的孩子。”又道,“陛下對湘東王的薦書,其意如何?”
“聽父親說,陛下稍晚將來與太後商議了再定。”
“沒有可議的了。”沈太後的雙眼被日光照得昏花,恰借此將悻然的目色藏於眸底,感慨而笑,“那孩子處心積慮堆起的時機,不就是今日麽。滿朝人心所向,何況戰局亦是如此……哀家絕無悖議。”
此話落下,一殿無人再語,暗流之下,沈太後分明聽到一縷長長的歎息破胸而出。或許是沈伊,或許是舜華,亦或許是自己。心思於憂慮忡忡下黯然一轉,想起一事,這般言道:“前朝的事哀家早不管了,如今哀家心中隻還放不下一人,此人才真是叫我操碎了心思。”
沈伊心知肚明,卻隻入定般靜立,並不吭聲。沈太後歎了口氣,問道:“夭紹何時回東朝?”
“這個……”沈伊為難,“我也不知道。小夭雙腿骨折,還在北朝養傷,許是要兩三個月,才能動身南下。”
“何人照顧身側?”
“沐奇,”沈伊不敢隱瞞,“另有雲閣和北朝獨孤王府的人照看著。”
“獨孤王府?”沈太後冷聲道,“當日曾以她為餌換取柔然退兵的人,怎可還輕信,怎可再依賴?”
沈伊微起驚訝,此刻才知,北上一路的行蹤,原來從不曾逃開她的耳目。望了一眼舜華,隻見她也是無奈搖頭。於是收起外露的情緒,默默垂首。
“夭紹此番北上也算是曆經波折了,卻還是這般任性妄為,不知人世險惡。”沈太後複又容色寧靜,側身靠著軟榻,手指輕敲榻邊博山爐,漫不經心道,“聽說你們北去了柔然,那丫頭還去過柔然極北之地,燕然山?”
“是。”
“去找雪魂之毒的解藥,是不是?”
沈伊略一猶豫,答道:“是。”
沈太後道:“找到了麽?”
沈伊悵然道:“未曾。”
沈太後敲打博山爐的指尖忽地止住動作,頓在半空,不知為何,輕輕而顫。嘴角一絲淺微的笑紋在竭力抑製下仍是止不住揚起,闔緊雙目,緩緩透出一口氣。自此筋疲力盡般,不肯再吐出隻言片語。舜華母子榻側靜候半晌,不見動靜,對視一眼,沈伊先躡步退出。舜華扯過軟被覆在沈太後身上,才要離開,卻聽沈太後於身後道:“喚禦醫來。”
舜華一愣,旋即應道:“是。”
禦醫到時,滿殿閑人摒退,連舜華也不例外。
沈太後伸出手腕,任禦醫一臉忐忑地診斷,幽然道:“自去年入冬偶得風寒以來,哀家就此臥病不起。日複一日,沉屙不治,近日連精神也常常恍惚起來。哀家心知時日無多,如今隻要你一句實話,斷不可有任何欺瞞。”
禦醫忙縮起手指,揖手:“太後請問。”
沈太後一字一句靜靜道:“哀家的陽壽,還有幾年?”
“什麽?”禦醫大驚失色。
“你怕什麽?”沈太後放柔聲音,“一年……”她輕輕歎息,“哀家並不貪心,唯求一年。有麽?”
“這……”禦醫雙肩的顫抖漸有平緩,戰戰兢兢抬起頭,見沈太後神色間並無其他深意,神思遂安,即刻表達忠心,“臣自當竭力而為,不負太後所托。”
“甚好。”沈太後舒出口氣。適才飲下的藥力湧上,閉目睡去,再無遺憾。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這次更新的間隔……我沒什麽好解釋的了。讓大家久等,很抱歉。
下一章更新時間,六一。
☆、歲已晏,空華予
是日,前朝尚書省由趙諧當值,連夜擬出對孟津大勝的恩賞旨意,呈至文昭殿東帝禦覽。太傅謝昶恰在殿中商事,與蕭禎一道看罷條陳,隻字不語,默立一側。
此旨意義畢竟不比尋常,對於江州軍上下的犒賞封賜蕭禎並無異議,隻是關於北府軍重歸郗門、擢升郗彥為車騎大將軍一事,幹係到九年前的舊案,終究不能避開沈太後獨行其事。蕭禎幾番思量,折取其中,道:“車騎大將軍雖不比郗嶠之生前的驃騎大將軍,卻也是尊崇從公,儀同開府。那郗彥年方弱冠,如今不過初立戰功,怕還不能受此殊榮。”略一沉吟,說道,“改車騎大將軍為上軍大將軍,與阮朝一主一副,同掌北府兵。”
趙諧應道:“是。”趨步上前,又遞上一卷文書,“此為九年前舊案昭雪的告示,隻待陛下恩準,臣明日便傳令郡縣各署衙,公布天下。”
蕭禎來回細覽兩遍,讓許遠將卷帛交給謝昶,等他閱畢,方道:“太傅以為如何?”
謝昶道:“阿恬曉知利害,用詞亦是精準幹練。如此明示天下,才不會引起禍亂。”合起卷帛還呈禦案,道,“老臣以為可行。”
蕭禎道:“雖是如此,卻也不能急在一時。還需等朕報與母後知曉,而後再做安排。”
謝昶頷首讚同:“應當如此。”
尚書省另有公務積留,趙諧叩首退去。蕭禎邀謝昶一並前往承慶宮,路上交談,仍圍繞著前線戰事,或為糧草軍械,或論將領士兵,看似無話不說,卻又各自明白了然地避及當年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