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知青,每個人十斤高粱麵,十斤玉米麵,十斤土豆,十斤紅薯,省著點吃,能吃上一個多月的了。這是借給你們的,秋收後要還。明天後天休息兩天,缺少的東西,趕緊抽時間上公社那邊兒去買。兩天後開始上工。”大隊書記張產糧,趕著牛車,拿來了借給他們的口糧,對著他們喊。
王石生提醒他們,“這是大隊書記。”
“書記叔辛苦了,”趙誌遠立馬上前道,同時從口袋裏掏出一包大前門塞進了書記手裏。
其他人見了,也緊跟著道謝。
“不用謝,來了就是自家人,你們各自把糧搬進去吧。我叫張產糧。是咱們紅星村的支書,我家就住在知青點前邊的第一家,回頭有啥事都可以來找我啊!”張產糧說完,把煙裝好,就樂嗬嗬的看著這些新來的知青搬糧。
“支書叔,修房子該找誰呀?我們的房子太破了,想修一修。”趙誌遠把糧食放在了地上問。
張產糧也知道知青點這邊的房子的情況,想要住進去,肯定得好好的修一下。
“明天大隊長會帶人過來,你們想一想該怎麽修,明天跟他們說。”張產糧回答。
知青點這裏的房子。還是沒解放以前,村子裏有個土財主,專門兒給他們家長工蓋的。所以每間房都有自己的炕跟火灶。
村子裏很多人都打過這裏房子的主意。誰都想要,結果誰都沒有要成。最後反而空了下來。
這些年陸陸續續有不少知青下鄉。住在老鄉家也住不開,還盡是事。幹脆就把這裏的房子拿來做知青點了。
張產糧聽到他們要修三間房。他重點說了修房子需要自己出錢,又重點說了一下這裏冬天的冷。讓他們晚上再考慮一下,就趕著牛車離開了知青點。
支書剛走,老知青也下工回來了。
五個男知青和三個女知青。
知青集體宿舍裏邊兒是一張大炕,能住八個人。正好,不用另外找地方了。就住幾天,很快的。
等老知青洗漱完,做好飯。已經是8點多了,天已經是很黑了。不過這裏居然有電燈。
眾人都很高興。
老知青問新知青每人要了點高梁麵和玉米麵,煮了點兒高梁玉米麵糊糊,炒了盤青菜。每人兩個嬰兒拳頭大的窩窩頭。就著一盤鹹菜。招呼新知青圍過來,一起吃。
新知青每人拿了個下午買的包子。沈一一拿了個橘子罐頭。趙誌遠拿了根香腸。李清雪拿了根火腿。白蓮花拿出點兒肉幹。喬綠茶拿了幾個雞蛋,切成一小盤,夏春耀拿了點兒辣椒醬,衛蓮華拿了點兒鹹菜絲。
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新知青沒有凳子,或蹲或站跟老知青圍在了兩張木板合起來充當飯桌的桌子周圍。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首先介紹一下,我是王石生,你們已經認識了。下鄉已經五年了,今年24歲,來自晉省。是知青點的負責人。以後你們有什麽事可以先來找我。咱們知青點內部的事盡量內部解決。”王石生作為知青點的負責人,首先開口。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王大河,今年22歲,下鄉四年了。來自豫省。”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李大為,今年23歲,下鄉四年了。來自哈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馬木頭,22歲,下鄉三年了。來自京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劉生產。18歲,剛剛下鄉一個月。來自京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李勝利,18歲,剛剛下鄉一個月。來自川省。”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薑桃花,20歲了,下鄉兩年,來自豫省。”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李翠花,19歲,下鄉一年。來自京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賈如花,17歲,下鄉一個月了。來自南省。”
老知青一個一個很快簡短的介紹了自己。
新知青由趙誌遠打頭,也輪流介紹了自己。
不出意外,夏春耀的名字又引發了眾人的大笑聲。
老話說的好呀,飯桌上可以解決許多問題,辦成許多事。
果然在吃飯當中,老知青解決了新知青的吃飯問題。說了一下住宿安頓的問題。又簡單介紹了一下村裏的情況。
沈一一等房子修好以後,單獨開火,這幾天先一起吃,跟老知青輪流做飯。
趙誌遠和李清雪不會做飯,跟老知青一起搭夥,平時多撿柴,別人做飯時,需要打下手。
其他人都跟老知青搭夥,輪流做飯。
別的活,也是輪著來。分工明確。
熱熱鬧鬧吃過了飯,趕緊休息。
第二天早上4點半剛過,新知青就被老知青叫醒了。告訴他們大隊長馬上就過來了,讓他們趕緊起來。
新知青不情不願的爬起炕。洗漱完讓老知青做飯時把昨天買的包子和饅頭都稍帶熱了一下。可別放壞了。
飯還沒熟,大隊長李衛國就帶著四五個拉著分別裝著修房子需要的東西和工具的兩輪車的壯實的農村漢子來到了知青點。
大隊長李衛國又對這幾個準備單獨住的新知青,強調了一下,冬天冷,費柴火的這個問題。發現沒人願意聽,也就不多話了。
讓每個人出了20塊錢,包工包料,不用管飯,三天就可以都修好了。
沈一一提了一下火牆和火灶加一個連灶,可以放一個小鍋或陶罐。加蓋一間大一點的放柴火的棚子。在一個,屋後邊兒那個小門能不能弄的結實一點兒?
大隊長李衛國去看一看說行。讓沈一一又加了10塊錢。
別人一聽火牆和柴火棚,都說也要弄。大隊長又讓他們每人加了7塊錢。
“隊長叔村裏麵有做木工的嗎?我還想要桌子和板凳,還有放東西的箱子,”沈一一又問。
“有。你們誰還想要了?二娃子領著他們去吳老頭家走一趟,路過把大狗子和二狗子叫來。”大隊長李衛國朝著其中一個黝黑的漢子說。
“成,走吧。”二娃子示意要去木匠家的知青跟上,轉身就往外走。
大隊長也準備去安排社員上工,老知青已經吃過飯了,準備跟著大隊長一起走。剩下的這些新知青跟大隊長打了聲招呼,都連忙跟著二娃子身後跑去。而那幾個跟大隊長來的漢子都留在知青點裏準備給他們修房子。
路上二娃子告訴他們,木匠姓吳,讓他們到了喊吳伯就行。
到了木匠吳老頭家,二娃子跟吳老頭說了一下情況,就跟這些知青打了聲招呼,轉身忙去了。
“吳伯,我們可以自己先看一看嗎?”沈一一塞了一把水果糖給麵前這個看起來顯蒼老卻麵善的老人手裏問。
“成,看吧。”吳老頭看著這些嫩生生的娃子接過糖並且很痛快的說。
沈一一轉了一圈,要了一張炕席,一張用稻草做的炕墊子,一張在炕上可以放的可折疊的小桌子,要了兩個小板凳兒。要了一個放衣服的箱子。又要了一個上下兩層的櫃子。上邊兒可以放糧食,和小零食這些吃食類的東西,下邊可以放碗筷之類用的東西。掃帚,背簍,凡是沈一一看見能用的上的小東西都要了一件。
趙誌遠和李清雪比對著沈一一要的東西也要了一份。
其他人,住在集體宿舍裏的隻要了炕席,炕墊,放衣服的箱子和一個小板凳。木匠吳老頭看見他們要的多非常高興。每個人又送了他們一個手提小籃子。並說等會先送住在集體宿舍裏的知青要的東西,至於他們單住的,說好新屋修好以後給他們送過去。
王石生提醒他們,“這是大隊書記。”
“書記叔辛苦了,”趙誌遠立馬上前道,同時從口袋裏掏出一包大前門塞進了書記手裏。
其他人見了,也緊跟著道謝。
“不用謝,來了就是自家人,你們各自把糧搬進去吧。我叫張產糧。是咱們紅星村的支書,我家就住在知青點前邊的第一家,回頭有啥事都可以來找我啊!”張產糧說完,把煙裝好,就樂嗬嗬的看著這些新來的知青搬糧。
“支書叔,修房子該找誰呀?我們的房子太破了,想修一修。”趙誌遠把糧食放在了地上問。
張產糧也知道知青點這邊的房子的情況,想要住進去,肯定得好好的修一下。
“明天大隊長會帶人過來,你們想一想該怎麽修,明天跟他們說。”張產糧回答。
知青點這裏的房子。還是沒解放以前,村子裏有個土財主,專門兒給他們家長工蓋的。所以每間房都有自己的炕跟火灶。
村子裏很多人都打過這裏房子的主意。誰都想要,結果誰都沒有要成。最後反而空了下來。
這些年陸陸續續有不少知青下鄉。住在老鄉家也住不開,還盡是事。幹脆就把這裏的房子拿來做知青點了。
張產糧聽到他們要修三間房。他重點說了修房子需要自己出錢,又重點說了一下這裏冬天的冷。讓他們晚上再考慮一下,就趕著牛車離開了知青點。
支書剛走,老知青也下工回來了。
五個男知青和三個女知青。
知青集體宿舍裏邊兒是一張大炕,能住八個人。正好,不用另外找地方了。就住幾天,很快的。
等老知青洗漱完,做好飯。已經是8點多了,天已經是很黑了。不過這裏居然有電燈。
眾人都很高興。
老知青問新知青每人要了點高梁麵和玉米麵,煮了點兒高梁玉米麵糊糊,炒了盤青菜。每人兩個嬰兒拳頭大的窩窩頭。就著一盤鹹菜。招呼新知青圍過來,一起吃。
新知青每人拿了個下午買的包子。沈一一拿了個橘子罐頭。趙誌遠拿了根香腸。李清雪拿了根火腿。白蓮花拿出點兒肉幹。喬綠茶拿了幾個雞蛋,切成一小盤,夏春耀拿了點兒辣椒醬,衛蓮華拿了點兒鹹菜絲。
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新知青沒有凳子,或蹲或站跟老知青圍在了兩張木板合起來充當飯桌的桌子周圍。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首先介紹一下,我是王石生,你們已經認識了。下鄉已經五年了,今年24歲,來自晉省。是知青點的負責人。以後你們有什麽事可以先來找我。咱們知青點內部的事盡量內部解決。”王石生作為知青點的負責人,首先開口。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王大河,今年22歲,下鄉四年了。來自豫省。”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李大為,今年23歲,下鄉四年了。來自哈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馬木頭,22歲,下鄉三年了。來自京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劉生產。18歲,剛剛下鄉一個月。來自京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李勝利,18歲,剛剛下鄉一個月。來自川省。”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薑桃花,20歲了,下鄉兩年,來自豫省。”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李翠花,19歲,下鄉一年。來自京市。”
“大家好!歡迎新知青。我是賈如花,17歲,下鄉一個月了。來自南省。”
老知青一個一個很快簡短的介紹了自己。
新知青由趙誌遠打頭,也輪流介紹了自己。
不出意外,夏春耀的名字又引發了眾人的大笑聲。
老話說的好呀,飯桌上可以解決許多問題,辦成許多事。
果然在吃飯當中,老知青解決了新知青的吃飯問題。說了一下住宿安頓的問題。又簡單介紹了一下村裏的情況。
沈一一等房子修好以後,單獨開火,這幾天先一起吃,跟老知青輪流做飯。
趙誌遠和李清雪不會做飯,跟老知青一起搭夥,平時多撿柴,別人做飯時,需要打下手。
其他人都跟老知青搭夥,輪流做飯。
別的活,也是輪著來。分工明確。
熱熱鬧鬧吃過了飯,趕緊休息。
第二天早上4點半剛過,新知青就被老知青叫醒了。告訴他們大隊長馬上就過來了,讓他們趕緊起來。
新知青不情不願的爬起炕。洗漱完讓老知青做飯時把昨天買的包子和饅頭都稍帶熱了一下。可別放壞了。
飯還沒熟,大隊長李衛國就帶著四五個拉著分別裝著修房子需要的東西和工具的兩輪車的壯實的農村漢子來到了知青點。
大隊長李衛國又對這幾個準備單獨住的新知青,強調了一下,冬天冷,費柴火的這個問題。發現沒人願意聽,也就不多話了。
讓每個人出了20塊錢,包工包料,不用管飯,三天就可以都修好了。
沈一一提了一下火牆和火灶加一個連灶,可以放一個小鍋或陶罐。加蓋一間大一點的放柴火的棚子。在一個,屋後邊兒那個小門能不能弄的結實一點兒?
大隊長李衛國去看一看說行。讓沈一一又加了10塊錢。
別人一聽火牆和柴火棚,都說也要弄。大隊長又讓他們每人加了7塊錢。
“隊長叔村裏麵有做木工的嗎?我還想要桌子和板凳,還有放東西的箱子,”沈一一又問。
“有。你們誰還想要了?二娃子領著他們去吳老頭家走一趟,路過把大狗子和二狗子叫來。”大隊長李衛國朝著其中一個黝黑的漢子說。
“成,走吧。”二娃子示意要去木匠家的知青跟上,轉身就往外走。
大隊長也準備去安排社員上工,老知青已經吃過飯了,準備跟著大隊長一起走。剩下的這些新知青跟大隊長打了聲招呼,都連忙跟著二娃子身後跑去。而那幾個跟大隊長來的漢子都留在知青點裏準備給他們修房子。
路上二娃子告訴他們,木匠姓吳,讓他們到了喊吳伯就行。
到了木匠吳老頭家,二娃子跟吳老頭說了一下情況,就跟這些知青打了聲招呼,轉身忙去了。
“吳伯,我們可以自己先看一看嗎?”沈一一塞了一把水果糖給麵前這個看起來顯蒼老卻麵善的老人手裏問。
“成,看吧。”吳老頭看著這些嫩生生的娃子接過糖並且很痛快的說。
沈一一轉了一圈,要了一張炕席,一張用稻草做的炕墊子,一張在炕上可以放的可折疊的小桌子,要了兩個小板凳兒。要了一個放衣服的箱子。又要了一個上下兩層的櫃子。上邊兒可以放糧食,和小零食這些吃食類的東西,下邊可以放碗筷之類用的東西。掃帚,背簍,凡是沈一一看見能用的上的小東西都要了一件。
趙誌遠和李清雪比對著沈一一要的東西也要了一份。
其他人,住在集體宿舍裏的隻要了炕席,炕墊,放衣服的箱子和一個小板凳。木匠吳老頭看見他們要的多非常高興。每個人又送了他們一個手提小籃子。並說等會先送住在集體宿舍裏的知青要的東西,至於他們單住的,說好新屋修好以後給他們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