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溝,聽名字好像是整個村都姓林,實則不然,幾百年前或許的確如此,可隨著堪稱黑暗屈辱的百年戰亂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秦省又是少數沒有遭到小日子摧殘的地方,自然有很多百姓逃難來此安家落戶。


    除此之外,因為林家溝距離著名的紅色遺址比較近,還有很多老革命在周邊落戶。


    林家溝主要的姓氏有四個分別是江、張、李、林,本應作為主家林氏反倒是人數最少得姓氏。


    其次是李姓和張姓,作為外來姓氏的江姓反倒占比最高。


    先前村民口中的三爺就是林家溝的老村長江德誠。


    至於九叔則是江辰的爺爺,江衛明。


    本來按照族譜輩分排序,江辰老爹應該是賢字輩,江辰應該是良字輩。


    不過,江家本就是近百年才遷入的外地人口,再加上嗡嗡嗡四人組搞得那些爛事,為了避免被有心人盯上,就沒有再沿用族譜上的輩分排序。


    ……


    慰問隊伍一路上敲鑼打鼓,著實吸引了不少百姓圍觀。


    剛開始大家還好奇到底是誰家小子這麽厲害竟然拿了個二等功回來,但又不敢上前詢問隻能憋著,直到江辰他們村的村民過來才搞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麵對眾人的詢問,這些村民當即開始洋洋得意跟周圍不明情況的人群炫耀起來。


    “還能是誰啊,九叔家的孫子唄!”


    “九叔家的孫子?!!”


    有人忍不住驚訝道,也有知道一些情況的人連忙詢問。


    “不是說,九叔家的孫子考上大學了嗎?這怎麽又去部隊當兵了?”


    “而且,這也忒快了點吧,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九叔家的孫子是今年才高考吧,這也沒多長時間啊!”


    有人掐著指頭算了一下,臉上的疑惑更甚。


    “害,這事就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了。


    九叔家的情況你們也不是不知道,兩個兒子參軍沒參成,這不是正好趕上了,就送孫子去部隊了。


    本想著混兩年拿點退伍費就回來上大學,誰承想……”


    江辰家的情況,在村裏也算是人所共知,簡單將事情經過說了一下,眾人就恍然點了點頭。


    “唉,孫子去部隊這才多久,就掙了個二等功回來,九叔他老人家也算是得償所願了吧。”


    “是啊……”


    眾人議論著,隊伍已經走到了村口。


    從頭一直跟過來的村民紛紛感慨道:“乖乖,四五裏路,真就這麽敲鑼打鼓走過來啊!”


    聞言,立刻有本村的村民自豪道:“這算啥,你是不知道,這幾天九叔家的門檻都快被鎮上和村裏的幹部給踏平了!”


    “是啊,老江昨天回來,那叫一個紅光滿麵,逢人就發煙,還都是好煙,怎一個闊氣!”


    九叔這兩天也精神了不少,天天在村裏轉悠,腿上的舊傷看著都好了不老少!”


    “嘖嘖,我家小子要是也能這麽出息,我比他還闊氣!”


    “就是,別說腿疼,就是癱瘓了,我也得讓人天天背我出去!”


    “是啊,我家那個兔崽子,讓他去當兵,怕苦,非得去什麽破電子廠打工,沒出息!”


    “我家還有個小的,讀書死活都讀不進去,等回去我可得好好跟他說道說道,不讀書就給老子去部隊當兵,敢不去,看我不打斷他的腿!”


    “立不立功先放一邊,去部隊鍛煉一下也是好的嘛!”


    村民們圍在邊上議論著,早就得到消息的江家眾人已經等在了大門外。


    “誒,怎地沒看到九叔啊?!”有人往大門口望了一眼,見隻有江父江母帶著女兒出來,不由好奇道。


    “是啊,九叔怎麽沒不出來啊!”


    大家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不怪大家如此好奇,江辰的爺爺在村裏那可是名人,年輕一輩可能不太清楚九爺是何許人也,但稍微上點年齡的都知道,九叔當年有多風光。


    可惜,後來不知怎地,突然就退伍回來了。


    林家溝還是大集體時代的時候,村裏讓他出任村幹部,九叔也不理會,每天除了上工就待在家裏連門都不怎麽出,一直到嗡嗡嗡被打倒,改革開放以後,九叔才時不時出現在村子裏。


    本以為,這一次孫子在部隊立功,縣領導來送功臣牌匾,九叔怎麽著也該出來露露麵,誰承想……


    “誒,看那,九叔出來了!!”


    正說著,前麵就有人突然喊了起來。


    眾人聞言紛紛朝院子裏望去,擠在後麵的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一個個急的抓心撓肝拚命往前擠。


    前來送牌匾的縣領導剛開始還有些不耐煩,直到看清楚院內出來的人影……


    隻見,江辰的爺爺,江衛明穿著一身筆挺的軍裝,胸口上是一排排略微有些黯淡個別甚至已經帶上鏽跡的勳章,一直從胸口垂掛到腰間。


    江衛明拄著拐杖一步步朝大門外走來,身子看似孱弱,可腳下的步伐卻絲毫不亂。


    一個人硬生生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特別是他身上的那件軍大衣,隨著山風吹拂,衣服下擺輕輕舞動著,來人仿佛並非什麽山間老人,而是一位名震沙場的將軍。


    雖然才入秋不久,但山裏的溫度已經有些低了,老人身子骨弱,平時出門都要多穿一點才行。


    隻是,江老身上的軍大衣有些特殊。


    它並非是大家常見的普通軍大衣,而是,幾十年前專供部隊將軍以上幹部的將軍大衣,樣式有些類似後世的風衣。


    這年頭能當上領導手裏怎麽可能沒兩把刷子,更何況,他對接負責的還是部隊軍人相關事宜。


    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x縣裏的退伍老兵不知幾何,甚至還有好一批抗戰時期存活下來的老兵,說是臥虎藏龍絲毫不為過。


    可再怎麽臥虎藏龍,也沒人會想到,眼前的小山溝裏竟然還有這麽一尊大神!


    是的,就是大神!


    將軍大衣可不是誰都能有,誰都能穿的。


    更何況,比將軍服更耀眼的是老爺子胸前掛的那一排都快垂到腰間的軍功章。


    好家夥,光是看著就晃眼得人眼睛生疼。


    先前負責新兵檔案工作與陸銘對接的那位陳局長今天也到場了,江辰畢竟是從他手裏出去的新兵,作為老鄉他怎麽可能不來。


    隻是,即便自認為對江辰家庭狀況有足夠了解,可看到眼前這一幕,陳局長也是忍不住一陣眼暈。


    在老爺子的襯托下,連士兵手上舉著的二等功臣牌匾都顯得不甚起眼。


    “老先生,請問您是……”縣領導有些手足無措的走到江老爺子身旁,想要伸手卻不知為何又有些膽怯,隻能用敬畏的語氣詢問道。


    “江衛明,江辰的爺爺,你們今天來不就是為了給我家送牌匾嗎?”老爺子雲淡風輕的說道。


    “是是是,隻是我們沒想到……”又看了眼老爺子胸前掛著的一長串勳章,縣領導忍不住咽了咽唾沫。


    剛才距離有些遠,大家隻看到老爺子胸前掛著一長串軍功章,可具體是什麽獎章就看不清了,現在距離拉近,他才知道這一排軍功章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麽恐怖。


    有些獎章年代太過久遠,他也不怎麽認識。


    不過,有幾枚獎章他卻是有些印象。


    比如,老人左胸前第一排最後一枚勳章,應該叫做紀念章更貼切一點。


    那是一枚解放時期頒發的解放華北紀念章!


    還有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等等……


    至於什麽一等、二等、三等軍功章,在那一排獎章中都有些不太起眼。


    在太陽光的映照下,那些軍功章閃爍著刺眼的光芒,讓人不敢直視。


    慰問的流程很快就走完了,在眾人的注視下,江家的大門上多了一條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江父江母披著綬帶,在記者和攝像機的注視下接過縣領導送來的慰問金和禮品。


    記者當然也注意到了那位身穿將軍服,胸前掛著軍功章的老人,本想過來采訪,可長期跟這些老兵打交道的縣領導哪敢讓他們去打擾老爺子,連忙出言製止了記者采訪的想法。


    無奈,記者隻能曲線救國,帶著攝影師采訪一下周圍的村民。


    儀式結束,幾位縣領導並未直接離開,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先搞清楚這位爺到底是哪尊大神。


    特別是陳局長,他作為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局長,這麽長時間,竟然連管轄區域內有這麽一位功勳卓著的老兵都不知道,說是失職絲毫不為過。


    而且,近些年國家越來越重視退伍老兵的待遇問題,專門組織人手調查摸排各省市縣村的現存老兵,並為這些老兵建立專屬檔案等等。


    在這件事上他可不敢馬虎大意。


    “建國同誌,你……”陳局長拉著還沒有摘下綬帶的江父來到一旁,剛想要開口詢問,就被江父率先給打斷了。


    “領導,你也別叫我同誌,我父親的事情,我是真不清楚,他從來不跟我們這些小輩提以前的事情,我隻知道他以前當過兵,其他真的不知道!”


    說著,江父露出一臉苦笑表情:“要不是辰兒在部隊立功,今天你們又專程過來送功臣牌匾,我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知道老爺子竟然還有這麽一段經曆。”


    “唉。”陳局長聞言也是長歎一聲。


    對此,他其實早有預料,老一輩的思想覺悟遠不是現在人可以想象的,他不止一次碰到過類似的事情。


    甚至,很多人父母都過世許多年,偶然收拾遺物的時候,才發現父親\/母親藏起來的過去。


    “陳局長,你真要想知道,除非親自去問老爺子,要麽恐怕就得去找老村長才行,他老人家或許知道一些事情。”江建國想了想說道。


    “老村長?”


    “對,俺們村以前的村長江德誠,輩分上他雖然比我爹大一輩,但兩人年齡卻差不多,老爺子退伍回來的時候,就是他給安排的後事。”江建國搜刮著腦海裏已經有些模糊的記憶解釋道。


    “行,我先去找老爺子試試,實在不行再去找你說的老村長吧!”


    老人今天既然選擇穿軍裝帶著軍功章出來,就沒想著隱瞞以前的事情。


    隻是,現在還不到時候,他還想再等等,等孫子回來,親口告訴他願意留在部隊,他才會將以前的事情都說出來。


    隻是,他的年齡比較大了,能活多長時間誰也說不好,萬一……


    所以,在幾位縣領導一臉躊躇的找到他時,老爺子多少還是透露了一些事情。


    根據老爺子的原話,他十二歲就參加革命加入當地兒童團,十六歲參軍,十八歲入黨,一直到朝鮮戰爭結束之後,因為某些事情才離開部隊回到老家生兒育女。


    雖然,老人沒有說具體是因為什麽事情,但根據他說到此事時臉上的表情,陳局長等人也猜出了一點經過。


    唉,當年的事情,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誰也說不清。


    他們作為後來人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默默低下頭……


    事後,他們又去找了林家溝以前的老村長江德誠,從他的口中也得知了一些事情。


    老爺子剛從部隊回來的時候沉默寡言,有時候甚至好幾天都看不到人影,要不是江德誠有意照顧,恐怕都堅持不到娶妻生子的那一天。


    因此,他多多少少也從江衛明的口中知道了些東西。


    江衛明回家之前就已經是某軍的主力團團長了。


    這件事村裏很多老人都知道,這也是為什麽江衛明退伍回來時大家驚訝的原因。


    以他的年齡和功績,隻需要再熬上幾年,當個師長都不是什麽難事。


    真要是一直在部隊待到現在……


    可惜,事情已經發生,說再多也沒有。


    而江衛明之所以放棄大好前程離開部隊,甚至連本應屬於自己的榮譽都一並舍棄……


    隻因,當年他一直跟著的老首長,因某件事情被牽連最終不忍受辱,選擇吞槍自盡。


    他這才一怒之下,孤身一人離開部隊,回到這個遠在深山的小山村之中……


    聽完老村長的敘述,也不難猜到老人為什麽這麽多年一直對以前的事情閉口不談。


    任誰付出一切,卻換來這樣的結果,恐怕心中都不會好受。


    他們沒有再去打擾老爺子,隻是叮囑陳局長一定要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有時間多跟部隊那邊溝通溝通,最好能找機會讓江辰回來一次。


    老人之前說的很清楚,隻有孫子親口告訴他要留在部隊,他才會將以前的事情說出來。


    為了能讓一位為國家和人民付出半生的老人安度晚年,想來部隊那邊應該也會盡可能提供便利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平行世界的軍旅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落師門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落師門星並收藏我在平行世界的軍旅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