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到達紅城子之後,也麵臨一個難題。


    明軍如果要想再向前進軍,就要翻過哈拉溫山,穿過兩千裏的茫茫森林草原地帶,可能還要隨時應對蒙古人的襲擊,人馬消耗更加巨大。


    遼王決定在紅城子修繕營房,進行休整,順便等待後勤物資。


    因為遼王在軍馬一事上刁難了大將軍藍玉,藍玉通過老同事穎國公傅友德的弟弟、戶部侍郎傅友文也回報了遼王,以遼東灣封凍為由,遲遲不給遼東調撥軍糧。


    因此,遼東此次出兵雖然是光明正大,卻沒得到朝廷一粒糧食的補給,後勤全要靠遼東自己承擔。


    按朝廷給的任務,遼王已經基本確保了哈拉溫山以東的安全,就此安營紮寨,搞好巡邏就是了,不需要繼續前進。


    但是,他小老人家覺得,既然已經行軍了幾千裏,也不差後麵的幾千裏,內心漸漸有了一絲征服哈拉溫山的欲望。


    而且,隨著天氣慢慢轉暖,明軍的行軍將更為輕鬆。


    連續幾天,夜不收持續出動,始終沒有聯係上藍玉大軍的偵騎,也沒有發現北元主力。


    為了減少後勤供給的壓力,朱大能派左護衛人馬四處遊獵,收獲頗豐,獵殺不少麅鹿、野豬,甚至有虎豹,幾乎把方圓三、四十裏內的動物都獵殺殆盡。


    明軍又拿茶鹽和周邊的蒙古人換了些羊,大軍總算又至少多了五、六日之糧。


    朱植很後悔,沒有帶魚網搞一個拉風的冬捕,否則洮兒河的魚也能為大軍提供不少能量。


    盡管糧食越來越少,朱植還是讓大軍敞開肚皮吃肉,儲備能量。軍馬每天也可以分到一、兩斤麥子或胡蘿卜幹,補補膘。士兵們盡量把隨身攜帶的麵粉和大米粉製成麵饢或米餅等容易攜帶保存的幹糧,做好最後翻越哈拉溫山急行軍的準備。


    正當大軍擔心餓肚子的時候,三萬衛指揮同知宋忠和盛凡一道,押著三千石的軍糧到了。


    還是宋忠將軍經驗豐富。在遼王北上不久後,他發現遼王後勤保障力量太過薄弱,於是親自帶了一個騎兵營和步兵營護送糧草從開原到了長春,然後又匯合董興的戰車,一股作氣,北上塔虎城,半道上遇到了盛凡,最後一起到了紅城子。


    但是,大軍如果要再次出動,必須要有足夠支撐七千人馬三個月消耗的糧草。而宋忠送來的三千石軍糧隻勉強夠士兵們一個半月的開銷。騾馬的口糧還沒有著落,隻能看天吃飯。


    朱植就和宋忠商量:


    “宋指揮,這一路北上西進,並未見到蒙古人的有效抵抗,也沒有發現蒙古鐵騎的蹤跡。”


    “為了減少周轉環節、縮短後勤補給路線,可以讓盛庸派人從雙遼再押運三千石軍糧,穿過大草原,徑直抵達紅城子。這樣比從沈陽經過長春、塔虎城一路周轉至少可以節約一半的路程和時間。”


    “我準備讓火真帶兩百騎兵從紅城子南下雙遼,接應輜重。三萬衛的一個步兵營打散後加強到盛凡的輜重營,方便幫忙戰車翻越哈拉溫山,騎兵營就留守紅城子,車兵營還是返回長春,繼續轉運軍糧。”


    “我計劃立即率大軍主力翻越哈拉溫山,先占領六百裏外的聖水山,這後方幾千裏的後勤保障就全靠你了。”


    宋忠和火真很快依計而行。


    為了確保能夠攜帶一個月的軍糧,朱植讓輜重營每車要比平時多帶三百斤軍糧,可以勉強支撐大軍二十日之糧,每名士兵還要自帶十天幹糧。馬匹隻攜帶足夠自身需求的小麥或蘿卜幹。


    二月八日一大早,易信率領夜不收小隊沿洮兒河上遊,向哈拉溫山進發,濮璵和神槍手養餘率步兵營騎馬緊隨其後,朱大能左護衛軍居中,盛凡的輜重營殿後。


    經過紅城子休整,遼東軍士氣高昂。隨著天氣持續放晴,行軍也比以前舒適多了。


    洮兒河把哈拉溫山分成南北兩段,北段是森林,南段盡是坡度較緩的樹林草原,偶爾會遇到金國原來為防禦蒙古人而構築的長城,隻剩下些殘坯。


    路並也沒有想象中的陡峭。洮兒河穀散落的人馬遺骸,成了指引大軍前進的天然路標。


    大軍前進速度明顯加快,每天基本能保持一百裏的行程。


    二月十三日中午,大軍還沒有到達聖水山,易信和濮璵就帶著愁眉苦臉的阿紮失裏來見遼王。


    原來,阿紮失裏自去年十一底率眾逃亡後,沒過一天好日子。


    他經過兩個月的苦難行軍,逃到哈拉溫山上的聖水山後,帶了幾名隨從,一路打聽,終於在貝爾淖爾東南方向找到了北元小朝廷最後一任皇帝天元帝脫古思貼木兒,現在叫烏薩哈爾汗,請求將部眾安置在貝爾淖爾周邊。


    天元帝雖然對舊遼王的回歸表示歡迎,但天元帝手下的吳王朵裏隻、代王達裏馬等心腹卻對其冷嘲熱諷。


    一個問道:“阿紮失裏,你遼王的王冠呢?”


    另一個問道:“阿紮失裏,你遼王的印信呢?”


    素來和阿紮失裏不和的賴臘武已經被天元帝擢升為太尉,掌管兵權,也在天元帝耳邊竊竊私語。


    賴臘武本來說的是;“陛下,我朝現在是用人之際,還是先收留阿紮失裏,觀察觀察再說。”


    可阿紮失裏心虛啊,以為賴臘武是在天元帝耳邊悄悄說自己的壞話,未等天元帝明確回話,便嚇得連夜逃之夭夭。


    最後,阿紮失裏隻好把大營暫時設在聖水山溫泉旁邊,其他部眾散落在周邊各個山穀,和林中百姓雜居。


    阿紮失裏手下人馬以翁牛特部為主,原來還有近四萬人,經過一番折騰,現在還剩下不到三萬人。其中有一些在中途放棄了北上,加入了福餘衛和朵顏衛的部落,更多的像洮兒河穀的殘骸一樣,長眠在北上遷移的漫漫長路上。


    阿紮失裏還沒在聖水山把屁股暖熱,易信的夜不收就找到了這裏。


    阿紮失裏手中雖然有五千精壯,不過因為在去年夏天被遼王略施小計,上繳了大部分的武器,又上貢了兩千匹軍馬,冬天又被藍玉搶了一千多匹馬,剩下不到三千馬匹,根本無力對抗遼王的大軍。


    當聽說這個該死的小遼王竟然一路追趕到了這裏時,他果斷決定,再次投降。


    就像青樓女子接客一樣,隻要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也沒那麽難為情了。何況他阿紮失裏還有自己的女兒為自己說話哩。


    阿紮失裏猜的很對,遼王照舊沒為難他,反而讓他和明月父女相見。


    畢竟是明軍大將藍玉霸淩阿紮失裏在先,阿紮失裏也報了官,但報了官就管用嗎?後世尚且都不管用,何況前世。


    二月十三日晚上,明軍東路大軍進駐聖水山,即後世的阿爾市。山外滴水成冰,山內鬆樹依然蔥綠,溫泉密布。蒙古人稱之為聖水山,儼然是一處世外桃源。


    遼王讓朱大能安排好警戒,其他人員輪流進溫泉泡了個舒舒服服的溫泉澡,終於掃除連日來的疲憊。


    就連遼王本人也在迷迷瞪瞪中被明月扒了個精光,做了個全身按摩,好一個舒服了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