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七、八天,朱植和黃湜一道對沈陽城重新進行規劃調整。從街道規劃到居民區、商業區和工業區的布局,從學堂、藏書樓、文武廟、佛寺、清真寺,到軍營、碼頭、作坊、糧倉、公園、澡堂、醫院、戲院等重要建築場所的選址……


    他都一一把關,進行優化。


    新規劃的沈陽城雖然外廓不周正,但規劃比黃湜以前的方案大多了,也科學多了,細致多了。


    遼王要求,城裏每隔兩裏要預留一個公共廁所,排汙的下水道都要用磚石灰漿砌就,和排雨下水道分開,而且主幹道下的下水道都要高達兩米,上蓋石板……


    黃湜看了,心裏不得吃了一驚,這成本雖然大了去了,可一旦建好,那可是方便千家萬戶、八方商賈啊!


    遼王還為鐵燿等回回重新規劃了回民區、回民街和清真寺。


    消息傳出去後,黃湜帶到沈陽的廣西俘虜中剛好有數百回回,主動要求承擔起這回民區的建築任務。


    安東衛指揮使白忠、萊州衛指揮使李威、金州衛指揮使馬雲這幾個回回將軍也各派了一百回回前來支援建這清真寺。一些已經在河北、山東內地定居的回回又遷到沈陽。遼河兩岸和哈拉溫山一帶蒙古各部中的回回化蒙古人也前來歸附,甚至到內地經商的西域回回也有人慕名而來。


    當然,後來遼東持續和帖木兒汗國較勁的時候,帖木兒也從西域派了些奸細利用回回身份到遼東搗亂。這是後話。


    遼王還為自己挑了塊風水寶地,大家以為遼王要規劃新的王府。


    他卻說道:


    “這裏古稱沈州,陛下曾經許諾將二十一弟朱模封在此地。大家先按廣寧王府的樣子,建幾幢別墅,方便你們在此辦公、安家,外麵就暫時掛個遼王府駐沈陽辦事處的牌子,也算是我到沈陽辦事的行宮。”


    “黃湜以王府右長史身份兼辦事處主任,鐵燿以廣寧左護衛正五品千戶的名義兼任副主任。”


    “你們要通力合作,把沈陽城建好,把遼東的根基打牢,把華夏民族千年繁榮、生生不息的根基打牢。”


    聽遼王送的帽子越來越高,黃湜和鐵燿隻好硬生生地接了下來,齊聲應道:“臣等定當殫精竭慮!”


    讓黃湜和鐵燿覺得匪夷所思的是,遼王還預留了兩座跨江大橋的位置,說是到時候讓車駕往返渾河兩岸,如履平地,橋下千帆競發、目不暇接!


    這又搞得黃湜不止一次懷疑遼王是不是神仙下凡?怎麽一會兒又整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來!


    遼王卻擔心黃湜急功近利,叮囑他道:“這沈陽城也不是一天就能建好的。當務之急,馬上組織人力進行春耕,先要確保種二十萬畝小麥,剩餘人力興修水利、搭建木棚。”


    “到了四月,天氣轉暖,也要及時開辟水田,至少要種上五萬畝水稻。今年先把城西二十裏荒地種上都上莊稼,明年再到青樁開辟三十萬畝良田。”


    “這樣沈陽和青樁、撫順基本連成一片,一旦有事,也好首尾兼顧,相互照應。”


    黃湜連忙答道:“老師見識卓遠,學生定當遵行。”


    幫助黃湜重新規劃好沈陽城,朱植又在張石的陪同下,沿渾河東上,巡視撫順工業區的防務。


    廣寧左護衛不過五千六百來人,同時要防守沈陽和撫順,點多麵廣,兵力難免捉襟見肘。


    張石到撫順後,沿襲了朱大能的做法,把兵力重點配置在撫順以東、以北地區。


    對於重要廠礦,張石在兩百米外設了一道木柵,木柵外挖了一道十米寬的壕溝,過了壕溝又拉了一道鐵絲網,鐵絲網內再挖一道壕溝……可謂防衛森嚴!


    對於工業區南邊,他隻能依托渾河,廣樹木柵,駐兵相對較少。


    遼王巡視一番後,覺得渾河防線還是有漏洞。


    為以防萬一,他又讓張石在每個廠礦附近建一個空心馬麵城,平時隻留二十到五十人的兵力在馬麵城上警戒、防守。


    如果遇到大股敵軍進犯,一時又不能擊退時,可以容納兩到三百工人進入馬麵城內緊急避險,堅持到援軍的到來。


    古人建城,大多黃土夯就,少部分外包城磚,幾十年後甚至十幾年後就像青樁古城一樣,隨他雨打風吹去。


    老朱統一中原後,靠著江南雄厚的財力,大規模修築城磚包土心的城牆,並廣置馬麵敵台。


    這種城牆沒有死角,正麵防禦指數極高,不過功能還是過於簡單。


    直到明朝中後期,戚大帥在東南沿海抗倭時發明了空心馬麵敵台這種設計,就是每隔四、五個馬麵,用城磚和糯米灰漿修砌一段空心馬麵城牆,預留小門,裏麵可以藏兵。


    在城破之時,守軍可以從小門出城,對入城敵人進行尾隨襲擊,也可以將家眷和平民撤到空心馬麵內予以保護,以待援軍。


    戚繼光後來鎮守薊遼,又將空心馬麵城的設計帶到了遼東,改進了長城工事。


    遼王隻不過將這種防禦方法提前了兩百年而已。


    就在沈陽和撫順的忙碌中,不僅朱植本人忘了二月十五應是遼王十四周歲的生日,就是遼王手下那幫大將們居然也都忘記了為遼王慶生。


    倒是隨侍朱植左右的明月姑娘,自去年在長春和朱大能提前為遼王過了一次生日後,就記住了這個特別的日子。


    到了二月十五日這天,明月看遼王身邊的那幫文臣武將個個像白眼狼,沒有一個給遼王過壽的意思,趕緊提醒遼王:“殿下,今天可是您十四壽辰啊!”


    遼王卻很嚴厲地斥責:“不要給我多事,否則我給你攆回去。”


    明月委屈得暗自流了一夜眼淚。


    她知道遼王夙夜在公,可是自己已經快十五歲了,遼王現在也慢慢有自己高了。遼王不急,自己急啊!


    就這樣一直忙到二月底,靖江王爺派人來催遼王回府,說是朝廷又來了旨意,需要他作主。遼王這才一臉倦容地回到了廣寧。


    遼王回來後,收錢王爺總算長長地鬆了口氣。偌大的王府產業,隻剩下他一個人在打理,想想都頭疼。


    後世的收錢隻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音樂,不關心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政治,穿越以來也根本不懂朝廷事務!


    但是遼王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壓擔子,讓他分擔了包含但不限於文化工作的好多王府事務。


    遼王離開廣寧不久,王府就收到一大堆朝廷公文,收錢本來想等遼王回來再處置,等著等著,竟然等來了老朱要從遼東調兵的聖旨。


    收錢不知如何處理,隻好派人催遼王趕快回廣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