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夜,濮璵帶領兩千五百名騎兵迂回到永昌城東三十裏後,就地隱蔽休整。


    半夜時分,明軍銜枚疾走,於今日醜時一舉破城,全殲守城的三千蒙古騎兵,繳獲大批輜重,還解救了被俘的五、六百明軍。


    濮璵沒料到這殲滅戰打的這麽徹底,把蒙古騎兵抓的一幹二淨,連個逃出去給主力報信的都沒有。


    他隻好又吩咐手下,把幾個蒙古俘虜綁得鬆鬆鬆鬆垮垮的,任其逃跑給蒙古主力報信。


    蒙古俘虜逃到涼州城下時,已是過了正午。


    也速迭兒和吳納失裏本來就對宋晟突然派人獻城請降有些懷疑,這下更加確信這是宋晟的拖延之策。


    而且,狡猾的明軍還有後手,主力早已到了涼州周圍,並抄了蒙古騎兵的後路!


    當明使出城時,宋晟站在城頭,目光始終注視著遠處的蒙古大營方向。


    一個時辰後,明使返城,遠處仍然沒有奇跡發生。


    宋晟輕輕歎了一口氣,隻好慢慢走下城樓,部署後麵的守城事宜去了。


    他心裏暗想:“濮璵這兩千多騎兵怕是凶多吉少。要是出了意外,自己怎麽對得起濮英老兄弟和遼王小殿下?”


    然而,他還沒走多遠,就聽到城牆上的值守軍士們大聲喊道:“啟稟都督,蒙古人要攻城了!”


    宋晟一驚,快步返回城樓,極目遠眺,不由哈哈大笑道:“你個瞎眼的家夥,那是蒙古人要逃跑。”


    城外的蒙古騎兵久屯堅城之下,早已人老師疲,聽到永昌失守的消息後,大汗營帳外的瓦刺部率先騷動起來。


    也速迭兒見軍心一亂,隻好下令撤軍。


    吳納失裏見狀不妙,酒也不喝了,趕緊回到自己的營帳,召集部將商量對策。


    他們的對策和也速迭兒出奇的一致:跑!


    黃金家族從橫空出世起,從娘胎裏就帶有一條鄙視鏈。


    成吉思汗三兒子窩闊台一脈,雖然實力不行,但因窩闊台最先繼承汗位,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看不起其他旁支。


    成吉思汗四兒子拖雷一係人才輩出,中間又成功截胡,當了皇帝,一直以黃金家族正統自居。


    吳納失裏的哈密部係出窩闊台一脈,因此很看不起瓦刺部。因為這個瓦刺首領也速迭兒就是出自拖雷後裔阿裏不哥一脈,算是這個旁支中的旁支。


    這兩部本來平時就相互鄙視,時有衝突,即使這次聯合進犯河西,也是如同搭夥過日子的半路夫妻,自然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吳納失裏率部向西,準備返回哈密。也速迭兒率部沿石羊河向北,準備翻越沙漠,回到漠西,繼續和明軍打遊擊、藏貓貓去的。


    再說濮璵指揮騎兵收複永昌城後,馬上和幾位將領研究了下步作戰方案。


    太原中護衛的千戶袁容主張見好就收、堅守待援,燕山中護衛的譚廣主張在西邊的甘州也就是張掖邀擊蒙古騎兵。


    剛剛在破城之時立了頭功的小將俞靖則主張回師涼州,和宋都督夾擊涼州城下的蒙古騎兵。


    濮璵卻想在東北石羊河方向邀擊蒙古騎兵。


    四個將領一下子冒出四種意見!


    濮璵再次顯示出大將的決斷來,以不容質疑的語氣下令:“大敵當前,不能有半點猶豫。全軍都聽好了,以被解救的兄弟守城,全軍在永昌衛簡單補充一下物資之後,向東北方向前進。咱們在石羊河上遊設伏。”


    眾將士對濮璵的意見有些不解,但最終都表示唯金山伯馬首是瞻。


    此時的濮璵不僅爵位最高,而且又指揮三支王府護衛騎兵,初戰告捷,以零傷亡的代價殲滅蒙古騎兵三千,還解救了五、六百明軍,威望正高。


    濮璵第一次獨自領軍,就敢獨斷專行,信心主要來源於他對情報的細心分析和準確判斷。


    蒙古俘虜供出,此次關西七衛蒙古、回鶻騎兵東進有四萬多人,參與圍攻涼州的至少有三萬人,瓦刺騎兵南下時隻有兩萬,攻戰永昌時傷亡一千人,留守永昌的三千人又被全殲,再加上圍攻涼州一個月也要受些損失。


    如果瓦剌騎兵北返,兵力估計不會超過一萬五千人,實力明顯小於關西七衛。相對而言,吃掉瓦剌騎兵比較容易。


    濮璵的信心也源於在遼東時跟遼王的學習。


    他不僅記住了擊其惰歸的傳統用兵要訣,也記住了遼王教他的一些運動戰、殲滅戰理論。什麽先打弱敵、首戰必勝,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大踏步前進、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


    當天傍晚,也速迭兒率領剩下的一萬騎兵平安到達紅崖山腳下的石羊河,一路上並未見到什麽明軍,於是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下令部下飲馬休息、安營紮寨。


    部下很快幫他安頓好了營帳。躺在羊皮褥子上,他不免感覺到身心俱疲,心想隻要明日跨過北麵的大漠,明軍再厲害,也是鞭長莫及。


    一個時辰後,忙碌了整整一天的蒙古兵終於吃飽喝足,迅速進入夢鄉。


    突然間,紅崖山後響起隆隆鐵蹄聲。


    離明軍最近的三千蒙古騎兵還沒來得及上馬,埋伏在山後的大明騎兵借助月光瞬間就衝至蒙古營地,左一刀、右一刀,迅速將這些人劈倒在營帳內外。


    後麵的六、七千蒙古騎兵好不容易上馬應戰,可惜這人困馬乏的,也不是明軍的對手,竟然讓兩千多明軍騎兵在蒙古營地殺了個三進三出,毫無還手之力。


    正是應了蒙古人那句諺語:“馬兒吃飽,不能跑”。


    又過了半個時辰,明軍人馬也累了,殘餘的兩千蒙古騎兵護著也速迭兒向北拚死突圍而去。


    濮璵見月光漸漸變暗,也下令收兵。


    此戰,明軍陣斬蒙古騎兵五千,俘虜三千,另有完好無損的戰馬六千多匹,自己僅損失不到兩百騎兵,還多是晉、燕二王護衛騎兵。


    四月十日下午,濮璵帶著龐大的繳獲回到涼州。


    宋晟又驚又喜,連忙上報朝廷涼州之圍已解。


    隨後,大軍稍事休整,就在宋晟的率領下,相繼收複甘、肅二州,兵鋒直抵玉門關。


    吳納失裏隻好退守哈密老巢,其他關西六衛本就是蒙古與回部雜居的烏合之眾,紛紛向明軍投降。


    收複哈密也隻是時間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