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庭州前線,烏馬爾見炮兵已到位,開始集中兵力攻打庭州城的西門和南門。


    庭州城厚達三丈,皮糙肉厚,烏馬爾軍使用的又是實心炮彈,雖然也能震懾城頭守軍,卻始終無法轟塌城牆或轟開城門。


    烏馬爾讓騎兵下馬,在炮兵的掩護下強行登城,付出巨大代價後才攻入外城。


    九月十二日,烏馬爾軍把十門大炮調入外城,正要移到城頭,轟擊明軍據守的中城,不料中城居然像變戲法一樣,迅速殺出三千明軍騎兵。


    這些明軍殺死搬運大炮的帖木兒士兵,往大炮裏塞上火藥、石頭,再扔上一個火把,輕輕鬆鬆就把這十門大炮給報廢了,氣得烏馬兒肝疼,把那個說守城明軍沒有騎兵的探子給噶了腦袋。


    又過了兩天,烏馬爾軍所攜帶的幹糧已經用盡,卻始終未能攻破明軍據守的中城。


    烏馬爾讓人在外城大肆抄掠一番,結果又得罪了許多在大明和帖木兒汗國之間搖擺不定的蒙古人。明軍自進入庭州以來,可從沒幹過破門入戶,打家劫舍的事情來。


    越來越多的蒙古人對帖木兒大軍表示敵意,那回鶻人對帖木兒大軍的敵意更不在話下。


    到了晚上,帖木兒大軍總是會發生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是營帳起火,就是戰馬被盜。


    烏馬兒眼見無法在庭州立足,隻好派人通知阿巴沙,一起向西撤退。


    九月十五日,烏馬爾帶兵向西且戰且退,與皮埃爾會合。當然這也是蒙古人慣用的佯敗戰術。


    第一次上陣殺敵的魏國公徐允恭因為被前麵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以為帖木兒大軍也不過如此,派出剛剛從山西馳援來的晉王府騎兵和城內胡騎聯合出城追擊,結果中了埋伏。


    這一次,烏馬爾成功伏擊了尾隨追擊的明軍騎兵,殲其兩千,算是稍稍挽回了一點顏麵。


    但是,他又收到一個壞消息:後方沙哈魯大營被明軍攻破了。


    烏馬爾震驚無比。


    此時他手中雖然還有四萬人馬,二十門大炮,但眼裏充滿了迷茫,領兵東征以來第一次不知道應該是戰還是退。


    也許帖木兒和大明爭雄,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也許他不該輕視大明,種地的並不比放羊的好欺負。


    他現在有點想念在欽察草原追擊金帳汗國大汗脫脫迷失到處跑的光榮歲月了……


    原來,在烏馬爾對庭州發動攻擊後,遼王也於當晚開始調兵遣將,準備突襲帖木兒軍的後方。


    他的想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管你烏馬爾如何耍燈籠,我一定要把你的後方搞得雞犬不寧,甚至是雞犬不留。


    半夜時分,盛宣、宋瑛已經各派一個步兵營冒著嚴寒,爬冰臥雪潛伏到烏魯木齊河對岸。


    明軍利用戰車事先滿載的土石迅速填平漢輪台古城對麵的烏魯木齊河溝。


    次日拂曉,戚祥指揮山炮連突然開火,重達十餘斤的開花炮彈以雷霆萬鈞之勢落在對方城牆上,輕而易舉地轟塌了沙哈魯剛剛築好的三座土城。


    這是遼王事先約定好的總攻信號。


    在明軍大炮強有力的打擊下,沙哈魯手下不少守城的士兵沒來及逃跑,已經被塌下來的土坯給活埋了。


    不到半個時辰,事先集結在烏拉泊以北的明軍全部跨過已經被填平的烏魯木齊河。


    明軍過河之後,立即兵分三路,對沙哈魯軍展開泰山壓頂般的攻擊。


    朱大能帶領騎兵第一團、騎兵第二團、步兵第二團和一個迫擊炮連在左,薛?帶領騎兵第三團、騎兵第四團、步兵第三團和一個迫擊炮連在右,遼王親自帶領背嵬軍、步兵第四團和警衛隊在中。


    整個烏魯木齊河東岸,遼王隻留下曹楚材和戚祥指揮兩個車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山炮連,堅守迪化城。


    遼王吩咐二人,一旦遇到烏馬爾率軍南下,人少就搞,人多就跑,到河西和主力會合,城內的輜重和俘虜都不要了。


    他這時已經決定,準備隨時拋棄後方,大踏步前進,在運動中殲敵。舍不得身上一身剮,怎能把帖木兒當傻瓜?


    沙哈魯聞聽明軍過河之後,先是組織兵力進行了凶猛的反撲,損失三、四千人後,才知道對麵明軍火力實在是凶悍,明軍主力應該是傾巢出動了。


    他隻好下令部下憑借事先築好的營壘、壕溝嚴防死守,同時派人向烏馬爾求救。


    但是左右兩翼明軍步兵在迫擊炮連的掩護下,迅速填平壕溝,隨後騎兵一湧而入,逐壘消滅帖木兒守軍。


    沙哈魯這才發現,明軍不僅步兵凶悍,騎兵也很凶悍,而且好多還是和他們同族同源的蒙古人,好像是長生天專門派來超度他們的。


    到了下午時分,左右兩路的明軍已經連下三十餘壘,殲敵近萬,即將對沙哈魯的中軍大營形成合圍。


    但是,明軍的迫擊炮彈即將用盡,連續進攻的騎兵也出現疲態,隻好撤下來休整,隻以步兵監視沙哈魯的中軍大營。


    被明軍放回來的阿哈馬此時正在中軍大帳輔佐沙哈魯,他是見識過明軍炮兵厲害的,聽到四周炮聲漸稀,連忙勸沙哈魯:“四皇子,千萬不要和明軍硬拚,你趕緊帶領衛隊乘機突圍吧,我率領三千人馬拖住明軍。”


    沙哈魯這時確實有些膽寒,也不管什麽皇子風采不風采的,連忙帶領衛隊向吉祥城方向撤退。


    遼王收到消息後,連忙派人通知朱大能和薛?帶兵火速追擊沙哈魯主力,自己親自帶領中路軍進圍在敵軍中軍大營負隅頑抗的阿哈馬。


    他知道,隻要消滅了敵軍的中軍大營,光是後勤輜重就夠明軍吃好久的,至少讓關中百姓節約二十萬石糧食。


    其實遼王的中軍既沒有一門迫擊炮,火槍彈藥也嚴重不足。


    俞靖手下使用後膛槍的槍騎兵,雖然每人配備了60個可以重複裝填彈藥的鐵筒,但自進入天山以北作戰以來,騎乘作戰頻繁,鐵筒散落在草原上,回收利用率極低,導致現在已經無彈可用。


    勃羅哥新組建的步兵團裝備更差,每營遠射兵器隻有50支迅雷銃,剩下的都是繳獲的火繩槍和蒙古弓。


    遼王也不著急,就讓養餘組織一批火槍手慢慢推進,海蘭察的警衛隊也全部壓上去,利用射程和精度優勢慢慢消滅阿哈馬手下的五百名火繩槍手。


    就像當年在駱駝山下打小哈拉章一樣,遼王又把這次戰鬥當成了射擊比賽。


    阿哈馬不願意坐以待斃,親自率領剩下的兩千五百名騎兵向明軍發起反衝鋒。


    遼王這才指揮中軍一擁而上,終於在天黑之前,徹底消滅了阿哈馬這股敵軍。


    當烏馬爾硬著頭皮抄襲明軍後方的時候,遼王已經通過進一步審訊俘虜,完全確認了帖木兒大軍的八萬之眾,已經分成好幾坨,留守的留守,攻城的攻城,打援的打援,抄掠的抄掠,每坨都是硬骨頭。


    要想消滅這八萬大軍,明軍不僅是啃硬骨頭,更是吃夾生飯。


    小遼王雖然不是後世的粟戰神,也沒有打神仙仗的本領,但此時仍然霸氣地對身邊的俞靖等人說道:“本王已經下定決心,哪怕這次蹦掉門牙,也要啃掉眼前的硬骨頭,哪怕鬧壞肚子,也要吃掉整鍋夾生飯。”


    俞靖等人雖然不知道遼王話術的準確意思,但也大致知道對麵的敵軍之強,攻堅的難度多大,紛紛表示:“卑職一定破釜沉舟,全殲帖木兒軍。”


    隨後,遼王派俞靖率背嵬軍騎兵營前去支援朱大能和薛?,告訴自己的作戰決心,讓朱大能務必在烏馬爾回師之前攻下吉祥城,啃掉沙哈魯這塊硬骨頭,死死卡住帖木兒軍回竄之路。


    為了防止烏馬爾偷襲後方,遼王又帶著養餘的背嵬軍步兵營回防迪化城。


    至於勃羅哥,第一次跟隨遼王作戰,就撈了個美差,清點明軍繳獲!


    由於明軍進攻突然,沙哈魯撤退狼狽,後勤輜重丟了一地,光是民夫就有五千多人,大車一千多輛,羊六萬多頭,駱駝三千多頭,騾、馬五千匹……


    勃羅哥隻好先讓民夫把駱駝和騾馬、大車先趕了回來,第二天又讓城內的兩千降兵一起過河,幫忙繼續搬運物資。


    這戰爭財發的,太他媽的突然了。他突然覺得遼王的一句話也許應該這樣說:隻要思想不滑坡,搶的總比送的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