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天,老朱一直在關心遼王的動向。
錦衣衛頭子蔣獻就向他報告說:“陛下,遼王殿下一直在秦淮河畫舫裏。”
老朱心想,兒子經過自己的敲打,好像是在故意自汙避嫌。這是個朝堂上的老套路,劉邦的謀士蕭何這麽幹過,他的功臣湯和也這麽幹過。
可是這家夥已經連娶兩個媳婦了,成親沒幾天,就跑到秦淮河,花天酒地,混跡風月,這樣個自汙法,未免荒唐。
他那馬臉下半部分抽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有作出什麽具體指示。他對遼王的心理底線是,隻要這家夥不偷偷跑回遼東就行。
有時候,他也會感到有種莫名的不安,突然會親自跑到駐京辦,或永寧殿,親眼看見遼王和寧貴妃等人嘻嘻哈哈,才放心轉身而去。
一天,遼王沒有上朝,老朱索然無味,提前罷了早朝,換了便服,到秦淮河微服私訪。
他倒要看看,這臭屁兒子竟然在幹什麽,還有那江南沈家,是不是像大臣們所說,一個賤商卻公然僭越。
在太孫、郭英、蔣獻等人的陪同下,老朱剛到河邊,老遠就聽見一位沈家掌櫃正在大聲吆喝:
“各位王爺、國公、侯爺、伯爺,各位將軍,各位老板,請看仔細了啊,這是遼王殿下在漠北降伏北元太尉乃兒不花時繳獲的寶刀。”
“此刀由西域镔鐵打造,千錘百煉,耗時一年有餘,削鐵如泥,刀紋如雪,世人罕有。”
“現在我宣布,起拍價三千兩銀子,每次加價至少五百兩。我連喊三聲,無人應答加價,價高者得……”
聽到掌櫃的說這刀是遼王降伏乃兒不花時的繳獲,老朱突然想起燕王上次北伐俘獲乃兒不花的事情來,就問跟在身後的郭英道:“郭四,你上次不是說乃兒不花是燕王降伏的麽?”
郭英隻好答道:
“回陛下,前年夏天,臣隨燕王、齊王和寧王三位殿下追剿乃兒不花時,到了雙遼城,卻不見了乃兒不花的蹤影。恰好遼王也在那裏,就請各位王爺一起把酒言歡。”
“哪知第二天一早,遼王隻帶幾個護衛出巡,被乃兒不花三千騎兵包圍了,等臣隨燕王帶領大隊人馬趕到時,遼王已經降伏了乃兒不花及其部下三千騎。”
老朱罵道:“胡說,縱使他有神槍,一個人怎麽能降伏得了乃兒不花的千軍萬馬?”
郭英答道:“臣也是後來聽說的,遼王與乃兒不花單挑,一戰定勝負。遼王害怕陛下擔心,就讓燕王殿下不要提追剿乃兒不花遇到他的事情,所以……”
“胡鬧!”老朱表麵上惱怒地罵了句,繼續向前走,心裏還是挺自豪的:“朕這兒子啊,不僅有中山王之謀,也有開平王之勇。”
不一會,他又聽到船上的掌櫃在吆喝:
“剛才的寶刀已經被這位爺以一萬兩銀子買下了。拍下的滿不滿意?滿意就好。”
“沒拍到的遺不遺憾?……”
“遺憾是吧?……”
“沒有搶到手的不要遺憾,這裏還有一把更好的寶刀。”
“各位爺請看,這是遼王殿下在西域親自斬殺帖木兒麾下大將阿哈馬時繳獲的寶刀,嵌有五顆寶石,因此稱為五星寶刀。”
“此刀出自萬裏之外的波斯製刀名匠之手,吹毛斷發,上嵌五顆紅色寶石,刀紋如梯,寓意步步高升,乃波斯刀中極品,世上僅此一把,起拍價五千兩銀子,每次至少加價一千兩……”
老朱若有所思,就問旁邊的朱允炆:“聽說隨你父親下葬的那把七星寶刀也是你十五叔專門從西域帶回來的?”
朱允炆答道:“孫兒當時看到十五叔是隨身帶了兩把寶刀,給父親留下的一把上麵嵌有七顆寶石。掌櫃剛才說的這把刀隻有五顆寶石,應該是另一把吧。”
郭英一旁解釋道:
“聽遼王殿下說,帖木兒汗國離印度也就是天竺國很近,獲得製造寶刀的烏茲鋼也就是镔鐵比我朝更為方便。帖木兒還搜集國內工匠上萬人在撒馬爾罕城,專門為他打造神兵利器。”
“此次征戰西域,明軍繳獲帖木兒軍不下三萬把波斯彎刀,稍微好一點的,遼王就讓給秦、晉、燕三王護衛了,臣也僥幸帶回一千餘把,殘破的遼王殿下讓拉回遼東重新打造……”
就在郭英滔滔不絕介紹波斯彎刀時,老朱聽到掌櫃的在大聲宣布:“五萬兩一次……五萬兩次……五萬兩三次……成交!這把由大明最神勇的遼王殿下親自繳獲的寶刀,現在歸這位來自西域的老板所有!”
“五萬兩!?”
聽到一把刀他媽的就賣了五萬兩銀子,老朱瞬間不淡定了,連忙也要上船看看這臭屁兒子搞的拍賣活動,卻被這畫舫入口的夥計給攔住了,說是要憑證入場。
隨行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獻剛要發火,郭英馬上搖了搖頭,不動聲色地給了四百兩銀票,換了四張金卡憑證,然後帶了老朱、太孫和蔣獻一起上了畫舫。
途中,老朱又悄悄問道:“遼王是我堂堂大明親王,搞這些東西幹什麽?也不怕人笑話!”
郭英擔心老朱等三人沒見過世麵,大呼小叫,小聲答道:“聽我兒郭鎮說,遼王說了,這大明京城、秦淮兩岸,富貴雲集,但錢多人傻,所以就安排鎮兒和沈家合作,在這畫舫上搞一個拍賣會,為遠征西域陣亡和傷殘的將士們籌集一些撫恤金。”
老朱又問:“他一把刀就夠朕養一衛兵馬了,哪裏用得了這麽多銀子撫恤?”
郭英答道:“遼王還說,朝廷好幾年都沒給遼東撥付糧餉了。這些錢如果有剩餘,用於彌補遼東開發經費不足部分。這天上人間畫舫入場憑證是一百兩銀子一位的金卡,拍賣的都是遼王這幾年征戰時繳獲的以及遼東蒙古、女真各部落獻上來的奇珍異寶。”
老朱又問道:“那海市蜃樓呢?”
郭英又答道:“這海市蜃樓入場憑證是五十兩一位的銀卡,裏麵都是沈家自海外采購而來的燕窩、玳瑁、珊瑚、玉石、玻璃等稀罕之物。其中兩成上乘寶物拿出來拍賣,價高者得;另有八成拿出來展銷,標明實價。”
老朱又問道:“那遼東奇觀呢?”
郭英又答道:“遼東奇觀入場憑證是隻要五兩一位的銅卡,有時候現場展銷遼東土特產,也叫展銷會,明碼標價,可以討價還價。有時候隻展示遼東自產、自造的稀罕之物,叫什麽博覽會。”
老朱不由又是一愣:“博覽會?”
老朱今天聽到的新鮮詞實在是太多了,一路走來,腦子裏實在有點撐。
好在郭英曾經在遼東待過,見怪不怪,這時候已經像極了一個職業解說員,熟練地答道:
“博覽會取廣博眾覽之意,意思就是也可以什麽都不買,專門看遼東動物園的老虎、豹子、熊瞎子、猞猁孫、海東青等珍禽異獸,還有好多,臣也叫不上名來。”
“有的東西產出極少,像那蜂蜜、火柴,想必遼王殿下給宮裏也送了一些,現在民間想買也買不到,但可以提前支付定金金,明年才能拿到貨物。”
“不過,來這裏的都是秦淮河的常客,平時都辦理了一百兩銀子一位的貴賓卡,可以代替這入場憑證……”
老朱今天算是刷新了三觀,心裏不由罵道:“他媽的,一個正五品千戶一年的俸?也就兩百石大米,隻夠到天山人間看一眼的!”
他正在瞠目結舌間,蔣獻突然低聲說道:“陛下,臣看見好幾位國公和侯爺也在這裏,信國公手裏好像還拿著一把寶刀,恐怕是在剛才拍賣中搶……”
郭英連忙打斷蔣獻的話,說道:“陛下,咱們還是走吧,一會幾位國公和侯爺發現陛下在這兒,冷了場,遼王估計又要少賣不少錢,免不了又要發脾氣!”
自從正式成為遼王的嶽父之後,郭英也在不知不覺中為遼王說話了。
老朱一想起好幾年沒給遼東發糧餉,也覺得有些氣短,隻好又跟著郭英下了天上人間,來到海市蜃樓畫舫。
郭英繼續解說:“陛下放心,來這裏的都是一些富家子弟,平時很少進過宮,不用擔心被認出來,而且天上人間的入場憑證在這裏通用。
老朱頓時有種賺了五十兩銀子的感覺,馬上讓蔣獻花了五十兩銀子,競下一塊上乘玉石,說是給小魯王做個玉佩。
掌櫃的還送給他一頭玻璃造的透明駱駝,剛好可以送給含山公主玩!
他哪裏知道,這是他臭屁兒子從後世學來的買一贈一營銷伎倆。
這玻璃其實也是他臭屁兒子讓人在遼東偽造的西洋貨,後世也叫西貝貨。
因為天上人間的金卡可以在這裏通用,老朱還想到遼東奇觀畫舫上去看看,卻又被告知這活動要放在後麵幾天進行,隻好悻悻而歸。
不過老朱這次微服私訪收獲還是挺大的,終於知道這幾年兒子為什麽不缺銀子了,原來是在和沈家共同經商,發的不是小財,而是橫財。他治下的天子首善之區下的良民還被遼王鄙視了,說是錢多人傻!
他又問郭英道:“如果這次西域之戰讓朝廷籌劃,讓馮勝或藍玉掛帥,要花多少銀子?”
郭英答道:“如果不發行寶鈔的話,靡費恐怕不下八百萬兩白銀。”
老朱心裏咯噔一下,這又是大明全年八成的稅收,不發寶鈔那發什麽!看來兒子發展商業也有一定道理的。
他若有所思一番,又問道:“郭四啊,遼王和沈家合作經商,你怎麽看?”
郭英答道:“遼王說過,無商不富,無商不活。”
老朱若有所悟,又說道:
“好一個無商不活!看來發展商業,也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搶的比強盜還多,被搶的比娶媳婦還高興。”
“你看遼王這家夥,因為發展商業,已經養起了一支狼虎之師,為朝廷打勝了一場國戰。”
“那個朱同還是太迂腐了,老和商人過不去幹什麽?商人穿好點又有什麽大驚小怪?下次發俸?,別人發大米,給他一人發寶鈔。”
郭英連忙諾諾,心裏卻在腹誹:“這還不是你以前欽定的國策?天天以農為本,輕商抑商。隻能是損人不利己。”
就在這次微服私訪秦淮河後,老朱的思想也開始慢慢轉變起來。
他以前覺得遼王雖然抬舉沈家,確實不妥,但是總比楚王朱楨那個鐵公雞強多了吧,讓他平個南蠻,總是先要錢糧,再說兵馬。
但是現在,遼王用遼東迅速發展的事實告訴他一個道理:無商不富,無商不活。
回宮的時候,老朱心情格外愉快,覺得這些年去秦淮河那麽多次,數這次的收獲最大。
他覺得,也可以偷學習兒子,稍稍放鬆對商人們的限製,在江南主要城市收點商業稅。
同時他更覺得,遼王既然如此懂商業,如果把遼王留在京城,幫助朝廷掙錢,不是更好?
錦衣衛頭子蔣獻就向他報告說:“陛下,遼王殿下一直在秦淮河畫舫裏。”
老朱心想,兒子經過自己的敲打,好像是在故意自汙避嫌。這是個朝堂上的老套路,劉邦的謀士蕭何這麽幹過,他的功臣湯和也這麽幹過。
可是這家夥已經連娶兩個媳婦了,成親沒幾天,就跑到秦淮河,花天酒地,混跡風月,這樣個自汙法,未免荒唐。
他那馬臉下半部分抽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有作出什麽具體指示。他對遼王的心理底線是,隻要這家夥不偷偷跑回遼東就行。
有時候,他也會感到有種莫名的不安,突然會親自跑到駐京辦,或永寧殿,親眼看見遼王和寧貴妃等人嘻嘻哈哈,才放心轉身而去。
一天,遼王沒有上朝,老朱索然無味,提前罷了早朝,換了便服,到秦淮河微服私訪。
他倒要看看,這臭屁兒子竟然在幹什麽,還有那江南沈家,是不是像大臣們所說,一個賤商卻公然僭越。
在太孫、郭英、蔣獻等人的陪同下,老朱剛到河邊,老遠就聽見一位沈家掌櫃正在大聲吆喝:
“各位王爺、國公、侯爺、伯爺,各位將軍,各位老板,請看仔細了啊,這是遼王殿下在漠北降伏北元太尉乃兒不花時繳獲的寶刀。”
“此刀由西域镔鐵打造,千錘百煉,耗時一年有餘,削鐵如泥,刀紋如雪,世人罕有。”
“現在我宣布,起拍價三千兩銀子,每次加價至少五百兩。我連喊三聲,無人應答加價,價高者得……”
聽到掌櫃的說這刀是遼王降伏乃兒不花時的繳獲,老朱突然想起燕王上次北伐俘獲乃兒不花的事情來,就問跟在身後的郭英道:“郭四,你上次不是說乃兒不花是燕王降伏的麽?”
郭英隻好答道:
“回陛下,前年夏天,臣隨燕王、齊王和寧王三位殿下追剿乃兒不花時,到了雙遼城,卻不見了乃兒不花的蹤影。恰好遼王也在那裏,就請各位王爺一起把酒言歡。”
“哪知第二天一早,遼王隻帶幾個護衛出巡,被乃兒不花三千騎兵包圍了,等臣隨燕王帶領大隊人馬趕到時,遼王已經降伏了乃兒不花及其部下三千騎。”
老朱罵道:“胡說,縱使他有神槍,一個人怎麽能降伏得了乃兒不花的千軍萬馬?”
郭英答道:“臣也是後來聽說的,遼王與乃兒不花單挑,一戰定勝負。遼王害怕陛下擔心,就讓燕王殿下不要提追剿乃兒不花遇到他的事情,所以……”
“胡鬧!”老朱表麵上惱怒地罵了句,繼續向前走,心裏還是挺自豪的:“朕這兒子啊,不僅有中山王之謀,也有開平王之勇。”
不一會,他又聽到船上的掌櫃在吆喝:
“剛才的寶刀已經被這位爺以一萬兩銀子買下了。拍下的滿不滿意?滿意就好。”
“沒拍到的遺不遺憾?……”
“遺憾是吧?……”
“沒有搶到手的不要遺憾,這裏還有一把更好的寶刀。”
“各位爺請看,這是遼王殿下在西域親自斬殺帖木兒麾下大將阿哈馬時繳獲的寶刀,嵌有五顆寶石,因此稱為五星寶刀。”
“此刀出自萬裏之外的波斯製刀名匠之手,吹毛斷發,上嵌五顆紅色寶石,刀紋如梯,寓意步步高升,乃波斯刀中極品,世上僅此一把,起拍價五千兩銀子,每次至少加價一千兩……”
老朱若有所思,就問旁邊的朱允炆:“聽說隨你父親下葬的那把七星寶刀也是你十五叔專門從西域帶回來的?”
朱允炆答道:“孫兒當時看到十五叔是隨身帶了兩把寶刀,給父親留下的一把上麵嵌有七顆寶石。掌櫃剛才說的這把刀隻有五顆寶石,應該是另一把吧。”
郭英一旁解釋道:
“聽遼王殿下說,帖木兒汗國離印度也就是天竺國很近,獲得製造寶刀的烏茲鋼也就是镔鐵比我朝更為方便。帖木兒還搜集國內工匠上萬人在撒馬爾罕城,專門為他打造神兵利器。”
“此次征戰西域,明軍繳獲帖木兒軍不下三萬把波斯彎刀,稍微好一點的,遼王就讓給秦、晉、燕三王護衛了,臣也僥幸帶回一千餘把,殘破的遼王殿下讓拉回遼東重新打造……”
就在郭英滔滔不絕介紹波斯彎刀時,老朱聽到掌櫃的在大聲宣布:“五萬兩一次……五萬兩次……五萬兩三次……成交!這把由大明最神勇的遼王殿下親自繳獲的寶刀,現在歸這位來自西域的老板所有!”
“五萬兩!?”
聽到一把刀他媽的就賣了五萬兩銀子,老朱瞬間不淡定了,連忙也要上船看看這臭屁兒子搞的拍賣活動,卻被這畫舫入口的夥計給攔住了,說是要憑證入場。
隨行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獻剛要發火,郭英馬上搖了搖頭,不動聲色地給了四百兩銀票,換了四張金卡憑證,然後帶了老朱、太孫和蔣獻一起上了畫舫。
途中,老朱又悄悄問道:“遼王是我堂堂大明親王,搞這些東西幹什麽?也不怕人笑話!”
郭英擔心老朱等三人沒見過世麵,大呼小叫,小聲答道:“聽我兒郭鎮說,遼王說了,這大明京城、秦淮兩岸,富貴雲集,但錢多人傻,所以就安排鎮兒和沈家合作,在這畫舫上搞一個拍賣會,為遠征西域陣亡和傷殘的將士們籌集一些撫恤金。”
老朱又問:“他一把刀就夠朕養一衛兵馬了,哪裏用得了這麽多銀子撫恤?”
郭英答道:“遼王還說,朝廷好幾年都沒給遼東撥付糧餉了。這些錢如果有剩餘,用於彌補遼東開發經費不足部分。這天上人間畫舫入場憑證是一百兩銀子一位的金卡,拍賣的都是遼王這幾年征戰時繳獲的以及遼東蒙古、女真各部落獻上來的奇珍異寶。”
老朱又問道:“那海市蜃樓呢?”
郭英又答道:“這海市蜃樓入場憑證是五十兩一位的銀卡,裏麵都是沈家自海外采購而來的燕窩、玳瑁、珊瑚、玉石、玻璃等稀罕之物。其中兩成上乘寶物拿出來拍賣,價高者得;另有八成拿出來展銷,標明實價。”
老朱又問道:“那遼東奇觀呢?”
郭英又答道:“遼東奇觀入場憑證是隻要五兩一位的銅卡,有時候現場展銷遼東土特產,也叫展銷會,明碼標價,可以討價還價。有時候隻展示遼東自產、自造的稀罕之物,叫什麽博覽會。”
老朱不由又是一愣:“博覽會?”
老朱今天聽到的新鮮詞實在是太多了,一路走來,腦子裏實在有點撐。
好在郭英曾經在遼東待過,見怪不怪,這時候已經像極了一個職業解說員,熟練地答道:
“博覽會取廣博眾覽之意,意思就是也可以什麽都不買,專門看遼東動物園的老虎、豹子、熊瞎子、猞猁孫、海東青等珍禽異獸,還有好多,臣也叫不上名來。”
“有的東西產出極少,像那蜂蜜、火柴,想必遼王殿下給宮裏也送了一些,現在民間想買也買不到,但可以提前支付定金金,明年才能拿到貨物。”
“不過,來這裏的都是秦淮河的常客,平時都辦理了一百兩銀子一位的貴賓卡,可以代替這入場憑證……”
老朱今天算是刷新了三觀,心裏不由罵道:“他媽的,一個正五品千戶一年的俸?也就兩百石大米,隻夠到天山人間看一眼的!”
他正在瞠目結舌間,蔣獻突然低聲說道:“陛下,臣看見好幾位國公和侯爺也在這裏,信國公手裏好像還拿著一把寶刀,恐怕是在剛才拍賣中搶……”
郭英連忙打斷蔣獻的話,說道:“陛下,咱們還是走吧,一會幾位國公和侯爺發現陛下在這兒,冷了場,遼王估計又要少賣不少錢,免不了又要發脾氣!”
自從正式成為遼王的嶽父之後,郭英也在不知不覺中為遼王說話了。
老朱一想起好幾年沒給遼東發糧餉,也覺得有些氣短,隻好又跟著郭英下了天上人間,來到海市蜃樓畫舫。
郭英繼續解說:“陛下放心,來這裏的都是一些富家子弟,平時很少進過宮,不用擔心被認出來,而且天上人間的入場憑證在這裏通用。
老朱頓時有種賺了五十兩銀子的感覺,馬上讓蔣獻花了五十兩銀子,競下一塊上乘玉石,說是給小魯王做個玉佩。
掌櫃的還送給他一頭玻璃造的透明駱駝,剛好可以送給含山公主玩!
他哪裏知道,這是他臭屁兒子從後世學來的買一贈一營銷伎倆。
這玻璃其實也是他臭屁兒子讓人在遼東偽造的西洋貨,後世也叫西貝貨。
因為天上人間的金卡可以在這裏通用,老朱還想到遼東奇觀畫舫上去看看,卻又被告知這活動要放在後麵幾天進行,隻好悻悻而歸。
不過老朱這次微服私訪收獲還是挺大的,終於知道這幾年兒子為什麽不缺銀子了,原來是在和沈家共同經商,發的不是小財,而是橫財。他治下的天子首善之區下的良民還被遼王鄙視了,說是錢多人傻!
他又問郭英道:“如果這次西域之戰讓朝廷籌劃,讓馮勝或藍玉掛帥,要花多少銀子?”
郭英答道:“如果不發行寶鈔的話,靡費恐怕不下八百萬兩白銀。”
老朱心裏咯噔一下,這又是大明全年八成的稅收,不發寶鈔那發什麽!看來兒子發展商業也有一定道理的。
他若有所思一番,又問道:“郭四啊,遼王和沈家合作經商,你怎麽看?”
郭英答道:“遼王說過,無商不富,無商不活。”
老朱若有所悟,又說道:
“好一個無商不活!看來發展商業,也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搶的比強盜還多,被搶的比娶媳婦還高興。”
“你看遼王這家夥,因為發展商業,已經養起了一支狼虎之師,為朝廷打勝了一場國戰。”
“那個朱同還是太迂腐了,老和商人過不去幹什麽?商人穿好點又有什麽大驚小怪?下次發俸?,別人發大米,給他一人發寶鈔。”
郭英連忙諾諾,心裏卻在腹誹:“這還不是你以前欽定的國策?天天以農為本,輕商抑商。隻能是損人不利己。”
就在這次微服私訪秦淮河後,老朱的思想也開始慢慢轉變起來。
他以前覺得遼王雖然抬舉沈家,確實不妥,但是總比楚王朱楨那個鐵公雞強多了吧,讓他平個南蠻,總是先要錢糧,再說兵馬。
但是現在,遼王用遼東迅速發展的事實告訴他一個道理:無商不富,無商不活。
回宮的時候,老朱心情格外愉快,覺得這些年去秦淮河那麽多次,數這次的收獲最大。
他覺得,也可以偷學習兒子,稍稍放鬆對商人們的限製,在江南主要城市收點商業稅。
同時他更覺得,遼王既然如此懂商業,如果把遼王留在京城,幫助朝廷掙錢,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