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老朱照例在加班。


    根據新任禮部右侍郎方孝孺的安排,他作為一國之君,今天要接見好幾位番邦使節,其中就有帖木兒汗國使節迪裏,還有從未聽說過的藍帳汗國使節巴拉克。


    老朱想到遼王和帖木兒汗國打的交道最多,連忙讓郭英把正在秦淮河上搞什麽博覽會的遼王給拽了過來。


    帖木兒汗國使節迪裏見了遼王,極為謙恭,先是對遼王的一陣猛拍,然後提出了一個請求:“殿下,外臣願意出價十萬兩銀子將您繳獲的七星寶刀給贖回去。”


    遼王一聽,就覺得有點牙疼,扭頭問旁邊的皇太孫:“那把寶刀放你爹那了吧?”


    朱允炆答道:“侄兒謝過叔叔,已隨父親入土為安!”


    遼王心裏一聲哀歎:“錢又少賺了十萬兩!”


    但在表麵上,他卻對迪裏說道:“本王沒什麽七星寶刀。不過,本王有一把五星寶刀,可惜昨天已經被一個西域胡商買走了。哦,對了!是不是你們買的?”


    迪裏答道:“實不相瞞,昨日之刀,確實是本使受人之托買下的。外臣另有一不情之請,還請殿下將七星寶刀賣給本使,帖木兒大汗願與大明世世代代友好。”


    遼王知道,帖木兒汗國半商半匪,好多將領家裏堆滿了金山銀山,連寶刀也是鑲金嵌玉,珠光寶氣,極盡奢華。這些將領如果不幸在戰場上陣亡,寶刀被對方繳獲,他的家人往往會不惜重金將其贖回,隨同主人一同下葬。


    如果這七星寶刀還在手上,遼王倒不拒絕和迪裏作一筆交易,遼東這幾年很缺錢,尤其缺現銀。


    但是,聽這使節的語氣,可是話裏有話啊!


    遼王頓時也來了小脾氣,也不管他買刀的動機是什麽,霸氣地回道:“既然是不情之請,就不要請了。難道本王不把刀賣給你們,你們那個帖木兒會為了一把破刀與大明為敵?本王倒不介意率領大明勇士再去奪幾把寶刀來,運回大明打鐮刀使!”


    遼王發起脾氣來,嘴巴還是很毒的。


    迪裏口才也是極佳,不卑不亢道:


    “遼王殿下乃人中龍鳳、英勇蓋世,外臣實在欽佩。”


    “不過,本國也有二皇子烏馬爾、三皇子米蘭沙、四皇子沙哈魯,大皇孫馬黑麻,二皇孫皮埃爾,個個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帖木兒汗國本無意與大明為敵,如果大明不懼萬裏雪山、大漠,以身犯險,帖木兒汗國隻有應戰。”


    遼王此時也是遇剛則剛,鬥誌昂揚,回懟起來:


    “不要激動。好像你們那二皇子烏馬爾被本王打傷了,能不能活過今年還是個事兒。你們的四皇子沙哈魯和大皇孫癩蛤蟆、二皇孫皮孩兒都是本王手下的敗將。”


    “回去告訴那個跛子帖木兒,本王敬他是條漢子,允許他在呼羅珊、伊拉克和河中地區稱王,當個蠻夷中的老大。如果他妄想恢複成吉思的光榮,本王告訴你,天無二日,地無二主,與我大明皇帝爭輝,隻有死路一條。”


    “不要以為大明和帖木兒汗國之間有萬裏雪山、沙漠阻隔,大明就不會懲罰他。”


    “華夏有句話,你給我轉告帖木兒: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就在前幾日,大明海軍戰艦百艘,攜帶三千門大炮,已經從海路南下西洋,估計年底就能從海路殺到波斯灣,同時攻入克爾曼和巴格達……”


    遼王現在罵人找到了對手,就像上床找到了對象,對著迪裏一頓猛噴,這比前幾天在朝堂上對著大臣們開炮可爽多了。


    迪裏氣得身子直發抖:“好……好……大明既然如此羞辱帖木兒大汗,本使歸國後自會稟明帖木兒大汗,向大明討個說法。”


    陪同接見的禮部官員嚇得心驚肉跳,心道:


    “遼王你也真是的,在朝堂上罵罵大臣,過過嘴癮就是了,那畢竟是關起門來,自己人好說話。”


    “這可是朝廷的外事活動啊,你一上來怎麽就和外國使節鬧掰了呢?萬一兩國關係失和,重新開戰。這責任可不是禮部能夠擔當的。”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瞅向主座上的老朱。


    老朱心裏對遼王的表現也有點不爽。


    遼王帶領遼東軍徹底鞏固了河西,順帶收回大半個西域是真的,沒讓朝廷付出太多糧餉也是真的,但這家夥私自出兵西域也是真的,擅自敕封兩位可汗也是真的,先斬後奏與帖木兒罷兵言和也是真的,又派人跑到浙江招兵也是真的。


    老朱雖然沒有在朝堂之上追究遼王的責任,並不代表他心裏不計較。要是其他大將這麽幹,十個腦袋也夠他砍的。可現在這個大將是自己的親兒子!


    而且,現在這個臭屁兒子連他自己親自締結的和約也要推翻,這是幾個意思?


    這家夥以前不是說對西域要緩進急攻嗎?留一萬兵馬在天山,不是權宜之計嗎?現在為何要又要和帖木兒翻臉?


    老朱想來想去,最後斷定:這臭屁兒子還是想搞事情,故意激怒自己,想乘機被攆回去封國。想的美他!


    想通這一節,他皺著的眉頭不覺漸漸舒展了些,馬上讓禮部官員將帖木兒使節帶去館舍,好生安撫,然後像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似的,讓遼王又參與會見了藍帳汗國使節。


    這一次,遼王倒是沒有和來使鬧翻,反而和對方談笑風生,勾肩搭背,像是一對多年未見的兄弟,直接把老朱和禮部一眾官員給晾在一邊。


    到了晚上,禮部照例要安排晚宴接待各番邦使節,免不了要按照各國實力大小和對大明的忠誠度,排座座、吃果果。


    帖木兒汗國乃域外第一強國,人口大約有三、四千萬,雄兵四十萬,號稱百萬,禮部官員當然將帖木兒使節排在各番邦使節之首。


    老朱年事已高,就讓遼王代表自己宴請各位使節。


    結果,遼王入席後直接將從未聽說過的藍帳汗國使節安排在自己的下首,位在諸位使節之上。


    迪裏見狀,認為是大明公然羞辱帖木兒汗國,拂袖而去。


    遼王卻像沒看見似的,拉著藍帳汗國使節的手對大家說道:


    “各位使節,本王在此向大家隆重介紹,這位來自藍帳汗國的使節巴拉克王子。”


    “巴拉克王子乃是欽察汗國也就是金帳汗國昔班家族第九任大汗月即別嫡孫,身份十分尊貴,也是藍帳汗國乃至金帳汗國汗位的合法繼承人。”


    “巴拉克王子仰慕中華文明已久,此次以黃金家族之尊代表藍帳汗國出使大明,願與大明世代交好。”


    俗話說,人抬人高。那位叫巴拉克的王子聽了遼王的吹捧,馬上向在座各位一一行了禮,然後說道:“感謝大明遼王殿下抬愛。帖木兒雖然自稱蒙古黃金家族的後人,但在真正黃金家族傳人眼裏,他不過是察合台汗國一介家奴罷了。”


    遼王又說道:


    “在本王眼裏,帖木兒還是三姓家奴,靠著反噬主人,有了一堆破銅亂鐵和數十萬烏合之眾,竟敢和我大明並肩,與日月爭輝。我大明以寬大為懷,不與之計較。”


    “然而巴拉克王子乃是成吉思皇帝的嫡係子孫,身上流淌著黃金家族最高貴的血液,卻是不能容忍。”


    “諸位說說,是讓這位真正的黃金家族王爺坐在首位,還是讓那個三姓家奴的奴才坐在首位?”


    遼王這麽一說,眾番邦使節連忙點頭稱是。


    在遼王的記憶,對這個藍帳汗國的曆史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它曾經和白帳汗國都是金帳汗國一脈,曾經捅過帖木兒汗國致命一刀,但那也是在帖木兒死後好久的事情。


    遼王不知道現在的藍帳汗國到底靠譜不靠譜,反正先提前拉攏一下,給帖木兒添添堵再說。


    宴會過後,巴拉克王子聽說大明火器十分厲害,請求大明支援藍帳汗國一批火器。


    遼王也是欣然同意,答應將在西域繳獲的一批火繩槍以及損耗厲害的前膛槍都便宜賣給巴拉克,那些槍的膛線基本上都磨得差不多了,雖說準頭不大好,當個滑膛槍,打個三、四米遠,還是沒問題的。


    若論起以夷製夷的謀略來,華夏人一直是祖師級別的存在。遼王用起來也是信手拈來。


    參與宴請的禮部侍郎方孝孺這時也聽出這是遼王是在搞以夷製夷之術,連忙報告老朱。


    老朱指示道:“要說這西域情勢,朝內隻有遼王最熟,今後凡牽扯西域軍政外交事宜,一律先請示遼王,再報朕躬。你再通知遼王及在京三品以上武將和四品以上文臣,悉心考慮西域善後章程,近期進行廷議。”


    接見番邦使節後,連續兩天,老朱沒有再騷擾遼王,任其在秦淮河上吆喝買賣,兒子有錢了,他這當老子的自然也跟著高興。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這個迪裏後來帶著對遼王的濃濃恨意,策劃了一次針對遼王的暗殺活動。這是後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