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清啊,最近懷上沒有?”


    “關你屁事。”


    “這還不是關心你?你看,咱家明月都已經懷上了。”


    “有屁快放。”


    “脾氣不要這麽衝……大家隻是覺得你這化學研究所的成績,沒有婉君的物理研究所成績大。你看那大壩修的,大家都說是婉君的功勞。”


    “別整這些挑撥關係的小把戲。”


    “不能這麽說。去年年底,你的分紅也是數錢數到手抽筋的。”


    “那你先把錢給我再說。”


    “這個,這個……今年遼東還是有點小緊張,我雖說是個負翁,負數的翁,負債的負。”


    “說重點,地主老財還想讓喜兒幹什麽?”


    “今天我來哩,是想請你研發一下這個新式火藥和炸藥。”


    朱大能一走後,遼王真開始收拾起婉清起來,讓她啟動火藥升級計劃。


    他覺得婉清這家夥結婚後,簡直像變了個人,整天給明月灌輸不健康的思想,真不知道她在後世的師範時到底還學了哪些東西,性心理學嗎?


    早在之國前,遼王就和張石、朱大能曾經深入探討過研製擊發槍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但是當時大明工匠在物理和化學基礎知識儲備方麵還是一片空白,缺乏熟練技工和相應的安全保障,研發擊發槍基本上等同於自殺。


    所以他當時決定,在火繩槍的基礎上研發和改進燧發槍,並通過這個過程來逐步培養一批近代槍械工匠,摸索完善一套比較安全可靠的操作規範。


    與此同時,他讓婉清幫助改進傳統黑火藥的配方比,將燧發槍和火箭的威力都提高了不少。


    為了確保兩位院士大神的安全,遼王一直不允許婉清她們為了研製擊發槍需要的雷汞和無煙火藥,去搞高危險的試驗。


    因為一旦出了意外,這後果太沉重了,誰都承擔不起。


    而新型火藥和炸藥的研發史其實是一部研發人員血淋淋的自殺史。


    遼王知道,近代火藥之父諾貝爾運氣好,有一大堆助手和兄弟替他擋在死神的前麵,也是被炸成了殘廢,連個老婆都找不到。華夏近代軍工第一猛人徐建寅就是在研製無煙火藥中喪生的。


    他這裏隻有婉清、婉君兩個領軍人物,如果急功近利,出了意外,這後世的科技就無法植入前世……


    遼東軍幾次征戰結果也證明,當時的決策十分穩妥、十分英明。


    遼王府護衛裝備的燧發槍比例雖然不到一半,但隻要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就能滿足維護東北安全的軍事需要,不需要一味追求軍事技術層麵的降維打擊。


    五年來,婉清陸續成立了各種化學興趣組,後麵又成立學堂,已經從工匠子弟和其他小孩中間培養了近百人具有一定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生,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但是,在遼王的嚴格約束下,婉清的火藥興趣組,人數最少,發展最慢,進行的試驗最少,遠遠低於鋼鐵、水泥、玻璃、肥皂等興趣組。


    遼王說,他可以進行試錯,但是火藥組不能隨意進行試錯實驗。


    聊以自慰的是,他們總算造出了紅磷火柴,這是一項很有商業前景的發明,後來被列為光明計劃。


    盡管如此,婉清率領的化學研究所一直沒有停止研製新型火藥的準備工作。


    婉清甚至從火藥組中又分出一些人來,新成立了一個危化組,專門生產硫酸、硝酸、水銀啊,這些危險化學品原料。


    槍炮局長趙魯和火箭彈藥局局長畢傑都是火器狂人,對研究火藥如癡如醉,經常有意無意地從婉清那裏請教一些火藥製作之法。婉清隻好悄悄把研製方法相對簡單的無煙火藥方法告訴了二位。


    就在遼王西征後不久,趙魯和畢傑帶著幾個膽大的孩子,在黑火藥裏麵添些火棉、酒精之類的東西,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也試製成功了威力強大的無煙火藥。這和晚清軍工專家徐建寅研製無煙火藥花費的時間基本相當。


    去年,工部主事潘良等人前來勘察鬆遼運河路線時,婉清就估計,到時候可能需要新型炸藥和起爆炸藥用的雷管。


    於是她又悄悄帶著危化組幾個膽大心細的孩子開始做實驗,製出了不少硝酸、硫酸等高危險的原材料,交給畢傑繼續做實驗。


    在遼王回遼東之前,畢傑已經造出了簡單的雷管和炸藥。


    隻是因為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安全的操作規範,大家都不知道這玩意的厲害,劑量沒把握好,發生過好幾次爆炸事故,炸死過好幾個孩子,畢傑也丟了一隻眼睛。


    遼王回遼東之後,聽說了中間發生的事故,並沒有批評婉清和畢傑,到了年後反而要求繼續推動這項索命的工程。


    科學進步總是要付出血淋淋的代價不是?


    看到遼王露出了尾巴,婉清反問道:“黃世仁,你不是不讓我們研究這些東西麽?怎麽如此善變?”


    “咳咳……”遼王尷尬地咳嗽兩聲,厚著臉皮解釋道:“不是我善變,而是此一時、彼一時,形勢逼人變。西方的帖木兒帝國、奧特曼帝國已經在探索火器上領先於大明,要不是我們穿越回來。大明的火銃還真幹不過突厥人手中的嚕秘銃,你也可能被帖木兒搶去當媳婦。”


    婉清鄙夷道:“還奧特曼?少在這裏裝神弄鬼,還不是想裝逼?”


    遼王隻好繼續解釋道:


    “其實帖木兒西邊的奧斯曼帝國就是奧特曼帝國,隻是譯法不同而已。”


    “帖木兒派奸細竊取了我們的一些圖紙,你是知道的。以阿拉伯工匠的聰慧和帖木兒對火器的重視程度,下次大明對戰帖木兒時,即使是遼東軍也會感到非常吃力。”


    “如果我們不再膽子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搞出擊發槍,很可能壓製不住帖木兒這隻怪獸。”


    “蒯富現在已經培養了許多熟練掌握槍械製造的工人,也造出高強度的錳鋼,馬上還有鎳鋼。現在的槍管、炮管強度足以支撐威力更加強大的火藥。”


    “但是,你這裏的火藥興趣組成立最早,規模最小,成果最少,危化組剛剛起步,嚴重製約了軍工的發展。”


    “還有,啟動開挖五百裏鬆遼運河工程,如果有炸藥、雷管的幫助,工期也許不需要兩年時間……”


    遼王其實還想說,他還真想裝逼,如果到時候給挖運河的解大才子送點開山劈石的炸藥、雷管過去,給他雷個外焦裏嫩,也許會在他麵前再增加幾份天外飛仙的神秘感,讓他更加死心塌地地給自己幹活。


    “別囉嗦了。我就知道黃世仁會從來不會放過勞動人民。算了,看在去年年底分紅的份上,我再為你賣兩年命。說好啊,隻是兩年!”


    婉清最終還是同意了遼王的要求。


    她雖然嘴上說得很勉強,但是內心願意的很。


    火藥組的二十多個孩子大多十七、八歲了,總不能讓他們都去研究紅磷,造火柴棍吧?


    如果放任這些人整天無所事事,沒有工資,也沒了探索奇妙化學世界的積極性。


    相比之下,後成立的水泥組、酒精組、玻璃組、肥皂組、冶金組的同齡人已經開始在相應的工廠掛起了技術顧問頭銜。


    婉君物理興趣小組的同齡人甚至有人成為軍械生產線上的專家了,領著總旗甚至是百戶的軍餉,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個個意氣風發,牛逼哄哄的。


    火藥組的大孩子們感覺備受歧視,一直想做這些高危試驗,改變命運和地位,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而且,通過前期的冒險實驗,畢傑雖然付出了一隻眼睛,但也逐漸積累了一些實驗數據,總結了一係列操作規範,現在又有了越來越刻度精準的玻璃器皿,把握好劑量,應該還是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的。


    不過,遼王深知,試驗生產新式火藥、炸藥十分危險,製造用作擊發槍底火的雷汞工藝更是險上加險。雷汞燃點比較低,隨時會天雷勾動地火,發生爆炸。


    他在啟動這個危險項目的同時,又對婉清交待一番:


    “我會下令在廣寧中護衛軍營旁邊重新建造一座化學研究所和相關實驗室,方便應對突發狀況。”


    “火藥組實驗室裏麵還要用一堵透明玻璃牆隔開,每次做實驗的時候,你隻能戴上頭盔和防護服站在玻璃牆外麵進行指導,由畢傑和趙齊在實驗室裏現場輪流指揮操作。”


    “等工藝完全成熟後,再交由畢傑的火箭彈藥局量產。實驗或生產人員萬一出了意外,一律按戰場傷殘或者陣亡標準,進行撫恤。”


    “所有參與實驗人員在實驗前一天晚不能喝酒,不能打麻將,更不能夫妻吵架,也不能同房,確保大家都能集中精力,平心靜氣地做實驗……”


    為了確保火藥組有足夠的人手,遼王又讓人從江西和福建高薪聘請了五十多個擅長製造煙花爆竹的工匠。


    這些人大多是世代從事煙花爆竹製作,比一般人更有安全觀念和防範意識,也更好管理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