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五日,遼王再次來到金州旅順口。


    去年在京城逗留近半年,他本著賊不走空的原則,也撈了不少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從楚王府挖走了兩百名造船工匠,楚王的武昌船廠為之一空。


    接著,他又從應天龍江船廠撬走了兩百名造船工匠,龍江船廠也快要被挖空了。


    去年十月在金州考察一段時間後,讓遼王對擁有獨特地理位置的金州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當時也給下屬們打了一大管雞血。他不僅要在金州建立大明第一海軍基地,還要挖掘他的經濟貿易潛力。


    但是,如果用後世發展大連的思路來規劃前世的金州,還有很多困難。無論是吳傑、柳升,還是鐵燿,都不懂什麽貿易中心、財富中心、時裝中心這些時髦的後世概念,對海軍基地也隻是了解個皮毛。


    這都需要遼王在實踐中讓大家接受他從後世嫖來的半吊子理論。


    遼王到金州首先視察的就是旅順造船廠。


    三年過去了,旅順船廠發展並不是很快,人員很懶散,現場很混亂,造艦速度也很慢,隻有遼王預期的二分之一。


    船廠造出的船隻種類也很單一,飛剪船到現在還沒整出來。船廠基本上處於放羊狀態。


    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遼王同時推行北進計劃,抽調了不少人手去支援易信開拓鬆花江,建設吉林船廠,造成旅順船廠人手不足。


    但是遼王後來又挖來不少工匠,好像船廠的效率並沒有大的改觀,像一個半死不活的國企……


    遼王連續走訪各個船塢,各個車間,接見了二十多名德高望重的老工匠,感覺杭州的沈家無論是技術、口碑,還是實力,都比工部派來的工匠要好一些,比楚王府的工匠好的更多。


    有工匠抱怨,遼王上次規劃好船廠後,再也沒有來過船廠,現在還能正常運轉已經是不錯了。


    遼王小臉不禁一紅。


    他認真反思了一下,情況也是如此,前兩年又是規劃沈陽城,又是北上旅遊,又是迎接太子,接著又是忙著西征,自己在西域、在京城出盡了風頭,這船廠基本上是放了羊。


    還有人反應,遼王一向尊重工匠,給的待遇又太好了,反而養了一些懶漢。一些龍江船廠的工匠甚至公然在船廠附近聚賭、招嫖,揮霍完積蓄後,甚至鋌而走險,盜賣建材。楚王府的工匠也是跟著狐狸學妖精,上道非常快……


    隨著一步步深入了解,遼王發現一個更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旅順船廠內部現在派係林立,人心不齊。


    這既有緣於造船理念的衝突,也有因為地域差異的相互排斥。


    杭州幫沈家造海船的水平最高,又深得遼王和吳傑的信任,旅順船廠一直由杭州沈家的沈正在負總責。


    但是,來自龍江船廠的應天幫工匠從一開始就遠遠多於隻有十來人的杭州幫沈家,去年龍江船廠又來了兩百名工匠後,更是人多勢眾,不願聽沈家指揮。


    沈家想建傳統的福船,這樣不僅輕車熟路,得心應手,有效提高建造效率,而且福船的隔密艙設計經過實踐檢驗,安全性能有口皆碑。


    應天幫為了和沈家對著幹,就抬出遼王的設計方案,堅持要造新式蓋樓船,這樣的船速度快,而且蓋樓船的直通式甲板更方便布設炮位。


    大家吵來吵去,沈家人少勢單,隻好按應天幫的要求,建了為數不多的幾艘蓋樓船。


    至於遼王曾經提出的飛剪船,沈家試著造過一艘,由於風帆質量不過關,受到應天幫的猛烈炮轟,這個項目不得不暫時停了下來。


    真是有人的地方都有江湖,應天幫吵架的功夫比應天朝堂的官老爺們還厲害!


    與此同時,應天幫內部也是分為多個派係,既有曾經為老朱打造巢湖水師的正宗江淮工匠班底,也有從陳友涼水師那裏收納的湖廣工匠班底,還有老朱平定其他群雄後收納的造船工匠。


    隨著去年楚王府的兩百名造船工匠被發配到遼東,湖廣幫異軍突起,應天幫又正式分裂成了江淮幫和湖廣幫。


    吳傑這幾年又從福建一帶招募了數十名零散工匠,平時也和杭州幫親近。特別是去年,吳傑親自找浙江水師和杭州沈家協調,一下子又帶來近百名工匠。


    杭州幫不僅在技術上超過江淮幫和湖廣幫,在人數上也足和開始的應天幫和後來的江淮幫分庭抗禮,又開始再重回老路,再造福船。


    楚王府造船工匠到了旅順後,看見大家你爭我鬥,幹脆就在那裏摸魚、混日子,沒學會造新船,先學會打麻將和賭博了。


    都說遼王府工匠待遇好,那還真不是吹的,哪怕不幹活也比楚王府掙的錢多……


    遼王了解到這些情況後,首先召集金州衛各位大員開會,作了個自我檢討:“本王對船廠建設不夠重視,匆匆規劃了旅順船廠後就建沈陽城去了,導致後麵旅順船廠管理一直比較混亂,管理層麵的責任在我。”


    事實也是如此,遼王後來進軍西域,又在應天滯留近半年,遼王府人手奇缺加上人心惶惶,隻管向船廠提供經費、材料和糧食,其他情況無暇過問。


    遼海衛遠駐遼河邊上的海城,吳傑隻管風裏來,雨裏去,執行護航和巡航任務去了,也沒有精力管理船廠。


    金州衛的馬雲覺得旅順船廠雖然在自己的地盤上,卻是遼王的產業,也不敢管,就像後世地方政府不敢管自己地盤上的央企一樣。


    於是大家都睜著眼睛看著船廠的人在尿床!


    “三年來,旅順船廠從無到有,已經有了近八百名工匠,工人和學徒也達到了三千人。但是管理水平始終停留在小作坊層麵,不出事才怪哩。大家還是重點說說,如何改進船廠的管理。”


    接下來,遼王就讓眾人暢所欲言。


    但是,他沒想到廠長沈正第一個站了出來。


    隻聽沈正說道:“草民無能,辜負了遼王的厚望,還是請殿下另選賢能吧。”


    沈正這三年幹得很努力,也很憋屈。盡管有遼王的信任,待遇又好,但是在應天幫的掣肘下,造艦速度很慢,他覺得自己難辭其咎。


    水師新秀安遠伯柳升接著說道:“要不,就讓龍江船廠的人挑頭造船?”


    柳升和沈正兩人一表態,鐵燿和吳傑都同意換人。


    遼王很不高興,大聲問道:“沈正走了,你們誰能接任?”


    他心裏其實還是想保一保沈正的。人家沈家幾乎整個家族都北上支援自己來了,自己怎麽能卸磨殺驢呢?何況現在旅順船廠這麽大的一口磨,還得有任勞任怨的驢子繼續轉下去不是?


    遼王一生氣,大家感覺好像又不能全怪沈正。人家龍江船廠的工匠來自皇都,是中央軍,你沈家隻是小打小鬧的地方軍,怎麽能管得好中央軍?


    管理地方事務的鐵燿說了句公道話:“殿下,這幾年作奸犯科的也都是應天來的老油條,我在金州城都抓到一些。如果再讓江淮幫的郝大上位,那以後還不得盜賣戰艦?”


    吳傑見遼王不高興了,也說道:“殿下,臣也曾經造過船,不如把金州衛防務就全部交給安遠伯打理,由臣先代管船廠一段時間,等大家物色到合適人選後再說。”


    遼王想了想,也隻好如此,如果吳傑再不站出來,自己就得去當這個船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