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最近過的還好吧?”


    “托王爺和侯爺的福,湊合著過唄。”


    “他鄉遇故知,你請我,還是我請你?”


    “聽說你又升官又封侯,怎麽還是那麽小氣?”


    “哈哈哈……”


    張玉在海參崴的時候,不出預料地遇到了老熟人張信。


    簡單寒暄後,張信也就是稍稍失落了那麽一小會兒,又恢複了正常表情。


    張信失落的是,遼王好像把他這個人才忘了。正常的是,他現在過得並不差,每天都可以和不同女人湊合著過,生活還是很滋潤的。


    對於如何處理張信,張玉的心情是複雜的。


    一起穿越而來,大家最初的感情還是很樸實的。張信又幫助遼王幹了那麽多事,大家對他的能力也是很認可的。


    如果不是他喜歡亂伸手,吃拿卡要,特別是誤了三牛大夫這樣的人才,影響了遼東的發展,遼王會大概率把沈陽城都完全交給張信而不是方孝孺或者沈莊打理的。


    張玉在離開沈陽之前曾問過遼王:“你把張信流放到海參崴去了。我能不能再用他?”


    遼王想了想,答道:“你看著辦吧。但是有兩條原則,一不能讓他管錢,二不能讓他管人事。他這人啦,走到哪裏都改不了狗吃屎的本性。”


    張玉想想也是,曆史總有驚人相似的地方,人性也是如此。


    他決定還是和張信保持適當的距離。


    盡管如此,張玉還是請張信喝了一頓酒,敘了會舊。


    “張信,這海參崴既然以海參為名,想來肯定盛產海參。”


    “還行吧,我也閑來無事,請了幾個人在這裏撈海參耍著玩。”


    “不會吧?我本來想來這裏整個海參項目的,原來被你這家夥搶了先。”


    “賺點小錢,不要眼紅。”


    “……”


    一場酒後,張玉發現張信搞海參有很大的偶然性。


    最初突然從雲端跌落下來,讓張信很不適應。好在他兜裏還有不少銀子,又有幾個小妾跟著,終日酒色自娛,過得還挺滋潤的。


    但是時間長了,他那小身板自然也吃不消,在吃鹿茸和海參壯陽的同時,推己及人,幹脆雇人幹起了鹿茸、鹿鞭收購和海參采捕、加工之類的生意。


    自從沈家和遼王府合作以來,一直把人參、鹿鞭、鹿茸、海參、虎骨這些高檔滋補類中藥材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


    徐德搞出高粱酒後,沈莊這個人才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發展出了為中老年男人帶來福音的五彩藥酒係列,什麽黃毛、紅毛、黑毛、紫毛、白毛……


    黃毛其實就是人參酒,紅毛就是鹿鞭酒,黑毛就是海參酒,紫毛就是鹿茸酒、白毛就是虎骨酒。


    誰也沒想到,這五毛係列後來竟然成了圈錢係列。


    大明男人結婚早,富貴子弟妻妾多,發動機使用頻率高,損耗也快,不到三十,就步入中年,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難言之隱。


    這五彩藥酒係列本就是貨真價實的遼東地道野生中藥材泡製,一經上市,很快深受市場追捧,利潤也是相當的豐厚,成為遼東收割內地財富的一大利器。


    就連遼王也是在這藥酒的刺激下,終於在穿越後留下了自己的優秀基因,連續生了三個葫蘆娃。


    內地許多商家和王府也想從中分一杯羹,遼王也想作出一定讓步,可是在沈莊的堅持下,遼沈昌公司不僅不願意讓出藥酒,也不願意讓出製造藥酒的五大原材料,哪怕是周王府也不行。


    沈莊曾對遼王說:“這可是稀缺資源和稀缺技術的完美結合,那怕放到後世也是稀世珍品,高端人士送禮神器,遠非那跨省追捕的什麽毛藥酒可比。”


    當然在這五彩藥酒之中最稀缺的還是黑毛酒。


    因為海參都生活在十米以下的深海之中,隻有極少數擅長水性的赫哲人和女真人才能從寒冷的金州灣或海參崴灣中采捕,產量極低。


    張信發配海參崴時,沈莊和沈至兄弟正經營南洋,還沒整回大批量的廉價海參,海參仍然是比人參、虎骨更稀罕的東西。


    所以張信一手抓白酒銷售,一手抓鹿茸、鹿鞭收購和海參采捕,然後二者再一結合,順理成章山寨起了什麽紫毛、紅毛、黑毛係列。


    這裏可沒有什麽專利不專利之說,他也不相信一同穿越而來的沈莊會撕破臉皮,咬他一口。


    反正人不要臉則無敵。


    看護張信的巡防營和來往海參崴的海軍官兵都知道這位大神的經曆,這位爺可曾經是遼王府的大管家、沈陽中護衛指揮使。


    遼王雖然將他發配到這裏效力,但也沒說讓他如何效力。所以大家不僅不敢為難他,反而經常給他經商提供便利。


    張玉也不想和張信搶生意,於是又另辟蹊徑,發展了一個新的小眾高端產業:海豹皮。反正海參崴沿海到處都是海豹,那海豹皮製作的靴子和馬甲既防水、又保暖,光是軍隊的需求就有不少。


    實事求是地講,張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開始買了幾條小船,本來隻是雇人抓海參的,後來又跑起了從海參崴到雙城子的內河物流,接著是又買了幾條大船,從事內河和近海水運物流生意,也算是開創了遼東物流的先河。


    張玉本來顧及舊時情誼,還是很想幫一把張信的,就在這次敘舊之後,他作主讓徐勇把吉林艦隊的幾條老式貨船都作價便宜賣給了張信,吉林艦隊專司巡航,不再承擔運輸任務。


    沈家後來知道後,顧及沈莊和張信的舊情,也不想和張信起爭執,不僅沒有舉報張信搶占自己藥酒生意,反而讓沈家船隊退出了部分遼東的水運業務,專門從事到南洋、西洋的遠洋業務。


    隨著張信生意越做越大,不僅壟斷了海軍的運輸業務,還擠占了沈家的藥酒生意和運輸業務,各大城市、各大港口都開起了分店。


    張信老婆又那麽多,不是要派一個老婆管賬,就要派一個小舅子盯著,最後發展成十國內戰。


    這麽好的一樁朝陽生意竟被他又搞熄火了。


    張信倒無所謂,反正破罐子破摔,後來竟然被燕王給收買過去了,成為燕王府引進的高端人才,照樣是吃香的、喝辣的,身邊的女人依然要編號排隊。


    這是所有穿越兄弟都沒想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大明扶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去大明扶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