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元璋這一論點上看,徐達並不以為然。


    他的言談間既包含了反駁的立場,也有輕微的輕視。


    他不需要在這種場合講虛偽的話,一個能力如何,成就多少,並不能簡單地從他的事跡載入書籍就可以判斷。


    “善戰者不必刻意顯赫自己的功勞,真正的輝煌功績表明他是遇到了一個好機會。


    獲得天下之後的管理畢竟不同於打江山時的開拓。


    而安邦治國的官員雖比不上創業的前輩們光芒四射,他們的謀篇、思慮卻是更為寬廣和深刻。


    按照咱們的看法,這些穩國的大臣相比那些開創江山的前輩,往往更能體現聰穎。”


    他明白,這塊大明江山終究還是要由他們後代來繼承發揚。


    如今,還具備一定的能量與經驗時,就得趕緊著手給他們設定一些既能掌握又能掌控的風險性考驗。


    “一直讓年輕一輩待在學院裏過平靜日子太容易了。


    真有那麽一天,他們需要出來獨當一麵,那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了過大的困難。”


    這種討論既展示了朱元璋對人才的重視和長遠的眼光,也讓徐達感受到他領導者的深謀遠慮。


    在權力與策略的世界裏,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發揮作用。


    朱元璋邊說著邊轉向背後的椅子走去,隨後一臉愁雲慘淡地坐下了,他還對著徐達揮手示意,請他也別站著了,在一起坐一會兒。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局麵,那我就和你徐達講一句心裏話吧。


    我其實不太關心這些開國功臣們的後代會有多大的前程,隻要有你們這些開國功臣所遺留下來的財富,再加上國家政策上的保障,他們在不做過激的事情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經曆動蕩和貧困的命運。


    作為當今明朝的 ** ,我心裏裝著的不隻是這九萬五千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的人民。


    既然我們的江山已經決定了要讓這一些孩子來繼承下去,他們的行動直接影響的就是明朝百姓的福報和利益。


    為了將來使百姓少吃些苦頭,現在讓他們吃些困難是我們能做的選擇。”


    話畢,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當初身為放牛少年的自己,突然逆襲成為一支 ** 大軍的首領,那種世界在他的眼中還像是幼童幻想的一樣,仍然閃耀著光芒。


    盡管中間經曆過不幸的佛寺日子,還有以後以討飯身份生活的磨練,他已然見過了這個世道中的黑暗麵,但並未因此完全洞察社會運行的本質。


    他生活中的艱辛與挫折,歸因於當時官府的貪婪橫征與政策倒錯,使得民眾無法生存。


    初掌權勢時,他懷抱著自己對天下的忠誠之心,夢想能夠掃平過去各代 ** 遺留的弊政,為百姓做主,實現清風明月的理想世界。


    起初,在他的治下的地方似乎達到了古代 ** 般的盛世,各地富庶,民生興盛。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隨著朝廷壓力的增長,朱元璋不得不做出更進一步的改變,保全他的根基,把目光轉向遠方。


    得益於1,600多年前秦帝國數任明君的努力與持續積累的強大勢力,直到秦皇統一六國後,這片大地上形成的主題就隻有一個—統一。


    或許在從郭子興那裏接過部分權力後,最初他的夢想隻是在 ** 中崛起【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那麽當他在全盤擊敗濠州的強者,並將其盡數收入囊中的那一刻,尤其是在郭天敘,也就是郭子興之子,在征戰南京之時不幸隕落之後,朱元璋的目光不再僅聚焦於一方之地,他的視野頓時開闊,放眼全國。


    在占領南京並正式命名為應天府,並加冕為吳王後,那份植根於每一名炎黃子孫心中的統一憧憬,迅速成為引領他行動的強大動力。


    盡管後來實現統一的過程波折重重,陳友諒戰役帶來的挑戰險象環生,甚至有幾次朱元璋差點葬身太湖。


    但是曆史最終還是選擇了他。


    在這段元末大動蕩的亂世,他成功走到了巔峰,站在曆史的最高點。


    隨著勢力快速壯大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朱元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已經偏離了最初單純的願望。


    原本他設想的官風清廉、政務順暢的願景,在一步步升遷之中漸行漸遠。


    盡管現在他已經掌握了一個時代的最大權力,但內心明白,皇位帶給他權力的光環隻是一種表麵現象。


    真正能夠體現實力的,依然是對他領土上人口與財富的有效控製能力。


    然而在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框架內, ** 的皇權實際上不可能深及鄉間,皇帝的角色更像是一係列地方精英集體推選出的一級領導者。


    哪怕心中有無數鐵腕治理的措施,力量施加下去,仍會遭到地方散碎權力的割裂,無法形成整體合力。


    當然,作為一國之君,他輕而易舉可以掃蕩一片地區的貴族階層。


    但無論什麽方法總有一個時限,而明朝遼闊的版圖裏密布著如此多的行政縣。


    每當徹底改革一個縣後,下一個縣的治理便會讓他麵臨挑戰。


    那些先前嚐試的創新會被原有的地方力量迅速反擊。


    最終深刻領悟這個世界的運作機製,盡管依然強勢不可動搖,但朱元璋也隻得無奈地承認,事必躬親、積步致遠才是王道,飯必一小口慢慢品味才能飽腹。


    也正是出於此,他對明代第二代的傑出子嗣充滿了厚望,每當想到有一個曆史上最賢明的繼任者時,即使再陷入低穀,他也會重新振作起來,竭力為兒子開創更為開闊的道路。


    \"今朝,洪武門之上值夜的是誰?\"


    這時,朱元璋轉向徐達,提出一個乍看似乎和之前的對話無關的問題。


    \"今日是李景隆在負責巡夜。


    \"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不需要太多考慮,徐達立刻給出了答案。


    \"畢竟是對我有了戒心啊,即便知曉此次征討北方乃是近幾十年最大規模的動用軍隊計劃,還是以保護自我,將我視為質子留在京城。


    \"


    當朱元璋說出這番話時,眼角的寂寥清晰得如同畫像,讓人一眼便看盡。


    李文忠對他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一位普通的臣子所能比擬的,他是自己的外甥,更是視作親眷一樣,始終擔任大都督府左都督的重職。


    \"曹國公此舉確實是為了國家大局。


    眼下,有你在北方領兵出征,朕自可安心。


    不過,朝中不乏陰險之徒,他們的心思你應當是明白的。


    \"


    徐達的話語間似乎有無數未語的含義,在這個時候,他也恍然理解了為何陛下會在這一時間提及李文忠的名字。


    \"罷了,不用太過介懷那些幕後詭計。


    咱們既然決定要掀起這場駭浪,現在就正是拋出精心籌備的巨大計劃之時。


    直到那張巨網徹底從泥潭中抽離的那一刻,才真正能揭曉這其中暗藏的無盡潛規則!”


    朱元璋往後退了一步,將視線投向了窗外,那先前稍帶落寞的眼神此刻卻已化為鐵血堅定。


    “以中書省的名義,下達一道詔令:命李景龍開洪武門大門,凡是有冤屈欲當庭陳述者,均放他們進來。


    今天就讓我在太和殿親眼見證,這片大明江山中,究竟藏著多少野心家。”


    朱元璋說完,在旁邊的桌子上輕輕擊了一下,那隻剛剛被震起的瓷杯似乎在提醒著周遭的一切,好在其落下的位置恰到好處,並沒有發出破碎的聲音。


    朱元璋與徐達又商定了一個看起來極其瘋狂的行動計劃。


    同時,在京城詔獄裏等待消息的胡軻,心情也日益焦慮起來。


    隨著外界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清晰地顯示出整個學市 ** 事件竟是一手操辦的大陰謀,而徐允恭顯然是其中的關鍵棋子。


    通過他的表現,大概能看出事件背後的動態。


    即使無法具體掌握徐達的舉動,也能推斷他對於皇帝的計劃了如指掌。


    想到這一點,胡軻更堅信這件事正往極為瘋狂的方向發展。


    他不信自己的兒子被利用,但最終決定性的作用,顯然還在於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的手上。


    朱元璋作為古代 ** 典範之一,以其殺伐果決著稱。


    一旦認定某件事,任何的代價都不過是其平穩生活的小插曲。


    現在的胡軻有些坐立不安了,他認為在這個關頭,想要救出深陷危境的徐允恭,唯一的方法是自己現身在他身邊。


    這一切的展開都在暗示著不尋常的事情即將爆發,讓人內心不由自主感到一陣涼意湧上心頭。


    胡軻雖還未想定策略,但在大致心中有數的情況下,他僅差的是一次脫逃的機遇—逃離詔獄尋找徐允恭。


    如同一個局外人深入探析事件的始末,胡軻如今擁有了這樣的確信:隻要有出手之日,即使無力助司勇公逃脫險局,亦能盡力減小其損失。


    故而,原先已不再期待之事,如今對胡軻重新喚起無盡向往。


    此事對他並非輕鬆易得——當徐允恭還在此地之時,或許憑借緊急狀況,有臨時逃脫的可能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昌宏並收藏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