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拔除雜草並防蟲害。”


    始皇帝不解地看向秦銘,疑惑他的目的。


    秦銘續道:“單憑土地本身肥沃還不夠產生豐盈。


    如同雇工需要吃飽後才有力量幹活一樣,土地同樣需要滋養。”


    “土壤就像勉強溫飽的人,一年隻能提供三四石糧食。


    但我們須讓它吃得充實,方能提供更多的資源。”


    秦銘通過淺顯比喻解釋他的想法。


    這讓始皇和倉監令都一臉困惑:難道真的要給土地喂食?


    畢竟,人們就是為了從土地得到糧食,自己填飽肚子。


    為何還要將已有的作物返回給土地呢?


    秦銘見皇上不解,進一步解釋:“我所說的讓土地吃得足夠,並非給予實物。


    而是在給與肥料,促進作物生長而不僅僅是依靠土地自身肥力。”


    “事實是,施給的不隻是土壤,而是農作物的幼苗,給予足夠的‘養分’使其茁壯成長為健壯的作物!”


    秦銘強調。


    “於是,關鍵是要外施肥料,以此增產稻糧。”


    最終總結出方法,秦銘耐心解說。


    \"倉儲令好像領悟到了秦銘的意思,急忙問道:博士,所謂‘外肥’是什麽?又該如何獲取呢?\"


    \"記好這個。


    \"


    秦銘命令道,然後開始詳述。


    外肥,實際上指的是化肥,是由化學合成而來的一種肥料,主要包含三種元素——氮、磷、鉀。


    它們就像人體需要鈣和鐵元素一樣,主導植物在各階段的成長。


    這些都是普遍的化學原理,盡管古時沒有化肥,而在當前這個時代想要人工合成也是不可想的。


    但自然界總會有些富含這些元素的事物可資利用。


    鉀肥可以用草木灰,磷肥采用鳥糞石,而氮肥可以從糞便中提取。


    然而,直接施用會導致大量的養分流失,所以有更好的方法—堆肥法!堆肥是一種富有機質且包含多種營養元素的天然肥料,肥效長久而全麵。


    既可以作為底肥使用,也可以用於追肥改良土壤。


    堆肥的製作簡單,隻需把莊稼殘渣、青肥或野草混入河邊、塘底的淤泥及人的排泄物一起置入匯聚池,經過微生物分解形成肥料。


    既能堆放在空地上做堆積肥,


    也可封存起來製成沼肥發酵,注意要通風排除沼氣,否則後果不祥可能會引發 ** 。


    而且,發酵產生的沼氣還可作為清潔能源,供日常生活使用。


    聽秦銘講述這肥料的製造,秦始皇的神情越來越複雜。


    這般不登大雅之堂的細節從秦銘口吐出來,有種異樣的感覺。


    然而,秦銘講述得非常嚴肅認真,仿佛是在傳授學問,毫不避諱談這樣的事情。


    秦始皇看著他認真的模樣不禁有些歉意。


    同樣感覺奇異,但由於君主身旁未有異議,倉令不敢多語,隻有埋頭抄錄每一句話。


    聽完一畝地的使用量和施肥時間安排後,秦始皇打趣地說:“秦銘啊,你剛才說的如果都是實話,那些原本被人嫌惡的東西日後恐怕就要變為百姓爭購之寶。”


    秦銘則正色回應:“陛下,這是正事,民以食為天,關乎民生,絕對不是兒戲。


    我們需要認真對待。”


    看到秦銘的嚴肅態度,秦始皇也鄭重地回應,並向倉令吩咐:“按照秦銘的指示去辦理!此刻正值春季,我們要告知天下人民,施肥滋養糧苗以備豐收。”


    \"是!\"


    倉令領命。


    秦銘又補充一句:“還要說明一件事。


    雖然堆肥過程中會產生令人不適的氣體,這叫沼氣,如能巧妙利用,足以替換柴火作燃料。


    但是沼氣量有限,需酌情使用。


    否則應當妥善排出以防火災事端發生。”


    遞給兩人絲綢卷軸,“這是我繪製的圖示,如果有需要利用沼氣的話,便可按這種方式搭建引線管道。”


    接過圖紙後,倉令又疑惑:\"另外那份畫的是什麽呢,秦銘博士?\"


    \"那是犁田工具的設計圖,曲轅犁。


    \"


    唐末時一種強大的農業革新利器問世。


    它改變直轅為短曲轅,乍看似微調構造,實則是農業生產效率的巨 ** 。


    與直轅犁相比,曲轅犁縮短了犁柄並增添了犁評、犁壁,這使得耕地原先需要兩頭牛的力量如今隻需一頭,且實現深層耕作。


    這樣的設計讓百姓更容易開墾荒地,個人能耕種的土地大幅增加。


    但在秦朝,即使是最短的曲轅犁也很少被廣泛使用,大多數農民依舊沿用老舊農具。


    秦銘提出的設計,在當時無疑具有劃時代意義,如同打擊低級技術水平!


    穀倉令眼神一閃,立即領會了其潛在的優勢。


    “通過家庭牛隻,耕作會變得更為輕便且人手更節省。”


    “若與先前我們提及的施肥方法相結合,土地可以容納更大的種植密度。”


    “結合應用,甚至可能使糧食產量激增七八倍!”


    聞言,秦始皇立刻坐不住了:“產量增七八倍!那豈非每畝可達二十幾石甚至更多!秦銘,這是真的麽?!”


    “的確,如果有順風順水的條件,產量或許翻倍不止,三四十石也並非難事!”


    按現代社會的標準來說,現代肥料還能在此基礎上額外增長一二倍產量。


    但在那個時代,一畝田能產三四十石就非常可觀了。


    三四十石!


    秦始皇不由得倒抽一口氣。


    僅僅關中的土地,原本畝產三四石,就已經使得秦朝富饒,並最終統一天下。


    若再增產一倍,三四十石,他實在無法想象那將是怎樣的盛世景象!


    “如果真有這樣的糧食供給作為依托,即便是北方狄族,南方百越,我大秦鐵騎皆足以征討!我們的領土邊界也將進一步延伸!”


    “甚至……我大秦國策還有擴展的可能!”


    此時此刻,贏政胸中滿是對未來的豪情。


    秦銘將一份絲帛遞給贏政,補充道:“除此之外,我還有一項筒車設計圖紙。


    木匠師傅製作完畢後,可以用筒車灌溉農田。”


    筒車其實是一種水車,誕生於隋代繁盛於唐代,主要作為灌溉工具。


    此前,早在東漢時期的翻車已有先例。


    相較於翻車需人力操作提水到高位灌溉,筒車則是利用流水自然驅動,無疑更高效便利。


    而此時的秦朝連這種翻車尚未出現!


    贏政有些困惑。


    “這樣東西,有何作用?”


    他注意到秦銘曾繪圖演示,不過未細問是何物。


    “遠比人力灌溉便捷省力。


    僅需在水源近旁,灌溉便無需人工勞作。


    流動的水推動筒車運轉,從而帶動灌溉。”


    “即便不用於農田灌溉,作為一種觀賞物件也頗為不錯。”


    “陛下,你可以讓人著手製造,就在皇宮內河水域試驗一番。”


    贏政毫不猶豫:“那麽,我就拭目以待你的新發現。”


    秦銘接著說:“還有一點建議記下來,具體實施取決於以後的發展方向。


    這就是二作製度:以稻米為主,混植或是連耕其他農作物,通過合理輪作利用土壤養分,增加收成。”


    “除此之外,皇上,我想再獻上一個想法。”


    “但說無妨。”


    “創建一個專業的部門,致力於穀類作物的研究。”


    “嗯?具體是什麽研究?”


    “主要是研究水稻的雜交技術。”


    “水稻雜交?”


    “挑選不同類型稻株的花進行交叉繁殖。”


    雖然未必能立竿見影地達成預設目標,但試錯過程定然會帶來良性反饋。


    即使一代稻米未能如願,就選二代,二代不理想,那就試試三代。


    逐代進化和繁育,直至找到理想的稻米品種,隨後即可在全國推廣開來。”


    \"到了那時候,所有稻米都將使用這種改良後的稻穀作為主導。”


    趙政沉思片刻,才理解了秦銘的意思,開懷大笑道:“妙哉,實在是妙!秦銘啊,你簡直是天賦異稟。”


    緊接著,想到秦銘的身份,他調整笑意道:“你是朕的天降福星!大秦有你在,是我朝最大的榮幸!百姓因你,能有穩定的糧食供應,人人都能溫飽;邊境因你的智慧,免於外族入侵。


    你對朕來說,實為恩賜!”


    \"這類混種提純技術不僅僅適合於稻米,同樣適用於多種果樹。


    不過重要的是,需保證源頭一致。


    未來的效果將會是,甜者更甜、酸者更酸,香味更加醇厚,口感更為爽口。”


    看見趙政雙眼閃爍著期盼,秦銘笑道:\"陛下,這隻是初步設想的一部分。


    \"


    \"還有更多麽?!\"趙政驚喜不已,因為從秦銘處不斷湧現的驚喜讓他感到驚奇,難道秦銘還有更厲害的事情沒說?


    種田所需要的就肥料、工具那麽簡單了嗎?秦銘難道還能操控天氣嗎?!


    秦銘含笑說道:“雖不能掌控天候,卻有可能掌控另一個東西。”


    \"何物?\"


    \"莊稼糧食。”


    秦國的土地,主食主要是小麥與稻米這兩種作物。


    而玉米、紅薯等作物,因其生長適應性廣且高產,對人口的迅速增殖起到極大助力。


    這些作物固然優秀,不過它們原產自美洲,由哥倫布探險帶回。


    目前還限於設想階段。


    但並非沒有相近的選擇。


    南越地區有種名為“占城稻”


    的稻米,現今東亞大部分地區的稻米品種,皆是源於占城稻並改良種植,原因就在於它的高產優勢。


    秦銘解釋說:“南越西南的地帶就有種叫占城稻的稻米,其單產量幾乎是我國秦稻的兩倍。”


    “正是憑借占城稻的豐富儲備,南越即便地處偏遠,也能與龐大強大的秦國相抗衡。


    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糧食供應,足以抗衡鐵騎精兵。”


    此言落下,趙政眼前一亮。


    糧草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趙政曾經強調,隻要糧食豐收,就能北拒狄虜南戰南越的理由。


    而今知曉南越還有豐產稻米,如何能放過這樣的增強戰鬥力的機會!


    \"看來,我大秦要加快戰線轉換,首要便是討伐南越!\"他已經做出決定了。


    \"渡過這場東海水災,等到糧食物資充足,我大軍便可直取南越,以王翦將軍為首,統帥五十餘萬將士,必然蕩平南疆。


    再獲取占城稻種,進一步增益大秦糧食產量。


    \"


    趙政的想法越來越熱切,先前的諸多憂慮瞬間煙消雲散。


    望著秦銘,他的眼中充滿滿意,不由大笑出聲。


    聽了秦銘的一番闡述,嬴政整個人煥然一新,充滿了活力。


    遣走了太倉令,隻剩下章邯、蓋聶以及秦銘四人在秦銘的聽風院內。


    對秦銘正忙碌的工作好奇地審視一番,他看到了滿屋的堆積如山的竹簡,以及角落裏那些擺放的各種讓他感到奇特不明的物品。


    \"這些都是你在短時間內閱讀完的?!\"


    嬴政對此充滿質疑。


    秦銘回答,“陛下,這是確鑿無疑的。


    雖然臣也無法相信,但他確實博覽群書,閱讀速度超乎想象。”


    嬴政認同章邯的話,毫不猶豫地翻開那些竹卷,其手法熟練猶如在老友家中自在無比,毫不客氣,全然不顧他人之觀感。


    麵對這一切,秦銘隻微微搖頭,繼續投入到提純精鹽的實操中。


    從《詩經》《尚書》到優雅風度,秦銘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


    僅隨意瀏覽了一部分,嬴政就發現竟分出了十幾個門類。


    其間包含了眾多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


    墨家、法家、儒家、道家……


    看到書單,嬴政心裏隻有個問題:秦銘的腦袋是怎麽工作的,竟能消化如此眾多知識。


    \"取百家長處,塑造自我思想。


    兼聽則明智,偏聽必昏庸,才不會有彷徨迷茫。


    \"


    蓋上銀罐的蓋,秦銘安靜地期待最後一步提純結晶。


    \"兼聽則明智…\"


    嬴政低語,仿佛被觸動般:“確實深具啟示。”


    他樂嗬地說:“秦銘,你的言論總是富有深意。


    為何不創立自家學說,獨自樹一幟呢?”


    \"別開玩笑了,我平時所說大多是各家精華,要我開創一門,隻怕變成雜家大燴了,麵目模糊。”


    \"並且,我這麽說,並非因為我是他們的同路人,而是我的見解有獨特之處。


    諸子百家的思想是對時代精髓的總結,達到了那個時代的高度。


    但我做不到那種極致,一生獻給一種信念並深入理解和實踐。


    你們覺得我說的精彩是因為,我在觀念上和你們並不完全相同。


    \"


    \"我的思想源於我的時代,而放在今天來看,有些超前、激進甚至難以置信,可以稱之為……華而不實,大而無當!\"


    這並非秦銘有意規避問題,而是他思考的維度確實不適應當下的時代。


    自由戀愛,真可能存在嗎?


    性別平等,恐怕難以實現。


    生態保護,現在確實是個關鍵議題。


    至於將時間耗費於傳教說教,秦銘更傾向於將精力用於實際行動。


    \"你們的那個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呢?\" 嬴政的好奇無盡,無法抵擋。


    \"它可以攀登星辰、探尋大海,


    一日千裏的奔走、萬米傳遞聲音的神奇,


    日常飽食肉類,豐儉由心,


    雖不能衣食無憂,卻是不需憂慮的基本滿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自稱穿越者,祖龍跪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大秦:自稱穿越者,祖龍跪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