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已讀亂回
正陽門:不和蘇萌搞對象 作者:愛哭的Cat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豔有些茫然地看向鄭重,發現後者也是一臉茫然的模樣。
瞬間,她平衡了。
看來他們才是正常人,而韓春明才是那個少數人。
思維實在是太跳脫了。
“嗬嗬,確實,燕京大學……嗯,還可以。”
李豔能怎麽辦呢,打不過,隻能加入其中了。
麵對同事那【你在口出什麽狂言】的表情,李豔隻是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表情,安之若素地問道:
“我看到你數學和物理都是滿分,那我想問一下,就是這兩門功課該如何學習,你給廣大的學子提供個方法。”
這個問題很簡單,根本難不住韓春明。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隻有努力和刻苦;而要想學習好數理化,那就隻能刷題,不斷地練習,形成肌肉記憶。每當你第一眼看到這道題的時候,腦海裏出現的就是類似的題目,這就算勉強達標了。”
韓春明如此正經的回答讓李豔雙眼放光,心裏感慨這采訪總算是回歸了正軌。
喜上眉梢。
“那這麽說來,在這次考試的過程中,你看到數學試卷的第一眼,腦海中就浮現出相似的題目?”
【奈斯!絕殺!】
李豔在心底裏為自己的機智鼓掌。
其實她原本是一個雍容大方的人,但實在是韓春明的回答太跳脫了,把她也帶跑偏了。
“嗯……怎麽不是呢!”
韓春明裝作扭捏的樣子,隻不過這副表情在眾人眼裏總有一些……嬌柔做作?
還是……真誠?
他們看不懂了,隻是感覺有些眼熟!
“展開說說。”李豔催促道。
“和你說的差不多,但也沒那麽誇張,隻是有些相似而已,我可不敢大放厥詞。而且剩下的話我還沒說完。
要想數學和物理成績好,除了努力還需要一丟丟天賦。
畢竟有些人確實不適合學習理科。
人的思維方式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有的人想象力豐富;有的人動手能力強;有的人具象化能力強,等等。
與此對應的就是有的人適合學習文科,而有的人適合學習理科。
所以在此我先對所有求學的人提一句忠告——千萬不要和自己搞別捏。
你不喜歡理科,就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去學,也不要因為自身或者其他人地要求而去改變自己的想法,你要知道,喜歡才是原動力。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這都是經驗之談,哈哈。”
“噢,經驗?那是不是意味著韓同學你之前也有過這方麵地徘徊?”
李豔是一個經驗很豐富的主編。
雖然每次采訪前都會列許多的問題,但她不是那種隻會照著稿子念的人,次次都會根據被采訪者地回答見縫插針地提問,主動配合被采訪人。
這樣被采訪人才會舒服,狀態才會鬆弛,效果自然就上來了。
但這次韓春明實在是太鬆弛了,根本不用她引導。
那小話,嗖嗖地往外冒啊。
“我倒是沒猶豫多久,很快就決定了要選擇理科。”
“哦,是什麽原因促使你做出這樣的決定?”
“因為我的地理和曆史沒物理和化學好。
簡單來說吧,我物理和化學可以考九十分,但我要是選擇地理和曆史,這分數也就是八十多而已,絕對不會比它倆分高。
識時務者為俊傑,我自然得選擇理科了。
您說是吧。”
李豔暗自咽下口水,忙不迭點頭。
“對,確實得這麽選,嗬嗬。”
不知道另外的同事怎麽想,但她此時就像喝了半瓶醋一樣,整個人都是酸的。
什麽話!
什麽叫也就八十多!
要知道文科狀元趙澤燕這次高考文科兩門也隻考了八十七分!
以韓春明的話來說,這也就是他選了理科,要是他選了文科,說不定趙澤燕就和文科狀元失之交臂了。
說話小天才。
“好,我們繼續問下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你是理科狀元,最擅長的科目也是數學和物理,那是什麽原因讓你選擇棄理學文,報考燕大中文係。
按道理來說,你應該去數學係或者物理係,能和我們說說你是怎麽想的嗎?”
這個問題算是難住了韓春明。
因為他剛想脫口而出一句“中文係美女多,我不想和一群大老爺們一起上學‘,但接著就被pass了!
這句話不能說,不然就zz錯誤了!
所以他得好好斟酌一番。
“嗯……我覺得您這句話問的就有錯誤。
首先我並沒有棄理從文,這種想法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裏。
我是喜歡數學和物理,但這也並不妨礙我喜歡曆史。
對,你們可以來看看。”
韓春明突然起身,伸手邀請他們進自己的屋子。
李豔他們三人也想知道韓春明在賣什麽關子,就一起進了屋裏,然後……
就看到了被擺在書架上密密麻麻的書。
“看,這都是我的收藏,各種奇聞軼事,正史,野史,我都有所涉及。”
李豔被這一個大書架震撼到了,上前動手檢查了起來。
一本又一本,都是曆史書。
這個感覺很奇怪。
在一位理科狀元的屋裏,竟然擺滿了曆史方麵的書。
“周仁,拍兩張照片。”
兩聲響動後,大家又回到了客廳,繼續之前的話題。
“我本人非常喜歡曆史,在我看來,曆史就是一本書,厚厚的一本書,它包括了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
曆史更是反思之學,我們可以從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獲得啟迪。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
你們也看到了,我什麽書籍都會去涉獵,不會區分什麽類別,因為在我看來,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珍貴的瑰寶。
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汗牛充棟的史料
這些曆史文化讓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予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它們給了我智慧,讓我受益無窮。
原諒我比較詞窮,無法完美地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我想說的都在之前的話裏。
嗯,就是這樣!”
瞬間,她平衡了。
看來他們才是正常人,而韓春明才是那個少數人。
思維實在是太跳脫了。
“嗬嗬,確實,燕京大學……嗯,還可以。”
李豔能怎麽辦呢,打不過,隻能加入其中了。
麵對同事那【你在口出什麽狂言】的表情,李豔隻是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表情,安之若素地問道:
“我看到你數學和物理都是滿分,那我想問一下,就是這兩門功課該如何學習,你給廣大的學子提供個方法。”
這個問題很簡單,根本難不住韓春明。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隻有努力和刻苦;而要想學習好數理化,那就隻能刷題,不斷地練習,形成肌肉記憶。每當你第一眼看到這道題的時候,腦海裏出現的就是類似的題目,這就算勉強達標了。”
韓春明如此正經的回答讓李豔雙眼放光,心裏感慨這采訪總算是回歸了正軌。
喜上眉梢。
“那這麽說來,在這次考試的過程中,你看到數學試卷的第一眼,腦海中就浮現出相似的題目?”
【奈斯!絕殺!】
李豔在心底裏為自己的機智鼓掌。
其實她原本是一個雍容大方的人,但實在是韓春明的回答太跳脫了,把她也帶跑偏了。
“嗯……怎麽不是呢!”
韓春明裝作扭捏的樣子,隻不過這副表情在眾人眼裏總有一些……嬌柔做作?
還是……真誠?
他們看不懂了,隻是感覺有些眼熟!
“展開說說。”李豔催促道。
“和你說的差不多,但也沒那麽誇張,隻是有些相似而已,我可不敢大放厥詞。而且剩下的話我還沒說完。
要想數學和物理成績好,除了努力還需要一丟丟天賦。
畢竟有些人確實不適合學習理科。
人的思維方式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有的人想象力豐富;有的人動手能力強;有的人具象化能力強,等等。
與此對應的就是有的人適合學習文科,而有的人適合學習理科。
所以在此我先對所有求學的人提一句忠告——千萬不要和自己搞別捏。
你不喜歡理科,就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去學,也不要因為自身或者其他人地要求而去改變自己的想法,你要知道,喜歡才是原動力。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這都是經驗之談,哈哈。”
“噢,經驗?那是不是意味著韓同學你之前也有過這方麵地徘徊?”
李豔是一個經驗很豐富的主編。
雖然每次采訪前都會列許多的問題,但她不是那種隻會照著稿子念的人,次次都會根據被采訪者地回答見縫插針地提問,主動配合被采訪人。
這樣被采訪人才會舒服,狀態才會鬆弛,效果自然就上來了。
但這次韓春明實在是太鬆弛了,根本不用她引導。
那小話,嗖嗖地往外冒啊。
“我倒是沒猶豫多久,很快就決定了要選擇理科。”
“哦,是什麽原因促使你做出這樣的決定?”
“因為我的地理和曆史沒物理和化學好。
簡單來說吧,我物理和化學可以考九十分,但我要是選擇地理和曆史,這分數也就是八十多而已,絕對不會比它倆分高。
識時務者為俊傑,我自然得選擇理科了。
您說是吧。”
李豔暗自咽下口水,忙不迭點頭。
“對,確實得這麽選,嗬嗬。”
不知道另外的同事怎麽想,但她此時就像喝了半瓶醋一樣,整個人都是酸的。
什麽話!
什麽叫也就八十多!
要知道文科狀元趙澤燕這次高考文科兩門也隻考了八十七分!
以韓春明的話來說,這也就是他選了理科,要是他選了文科,說不定趙澤燕就和文科狀元失之交臂了。
說話小天才。
“好,我們繼續問下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你是理科狀元,最擅長的科目也是數學和物理,那是什麽原因讓你選擇棄理學文,報考燕大中文係。
按道理來說,你應該去數學係或者物理係,能和我們說說你是怎麽想的嗎?”
這個問題算是難住了韓春明。
因為他剛想脫口而出一句“中文係美女多,我不想和一群大老爺們一起上學‘,但接著就被pass了!
這句話不能說,不然就zz錯誤了!
所以他得好好斟酌一番。
“嗯……我覺得您這句話問的就有錯誤。
首先我並沒有棄理從文,這種想法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裏。
我是喜歡數學和物理,但這也並不妨礙我喜歡曆史。
對,你們可以來看看。”
韓春明突然起身,伸手邀請他們進自己的屋子。
李豔他們三人也想知道韓春明在賣什麽關子,就一起進了屋裏,然後……
就看到了被擺在書架上密密麻麻的書。
“看,這都是我的收藏,各種奇聞軼事,正史,野史,我都有所涉及。”
李豔被這一個大書架震撼到了,上前動手檢查了起來。
一本又一本,都是曆史書。
這個感覺很奇怪。
在一位理科狀元的屋裏,竟然擺滿了曆史方麵的書。
“周仁,拍兩張照片。”
兩聲響動後,大家又回到了客廳,繼續之前的話題。
“我本人非常喜歡曆史,在我看來,曆史就是一本書,厚厚的一本書,它包括了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
曆史更是反思之學,我們可以從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獲得啟迪。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
你們也看到了,我什麽書籍都會去涉獵,不會區分什麽類別,因為在我看來,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珍貴的瑰寶。
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汗牛充棟的史料
這些曆史文化讓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予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它們給了我智慧,讓我受益無窮。
原諒我比較詞窮,無法完美地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我想說的都在之前的話裏。
嗯,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