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出處
正陽門:不和蘇萌搞對象 作者:愛哭的Cat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韓春明自謙,但他的話在李豔三人耳朵裏是那樣的振聾發聵。
情不自禁,他們鼓起了掌。
這倒是讓韓春明有些不好意思了。
【嘿,才華太溢出了,稍微顯露一絲絲就能震住所有人。】
“姐,您這樣我都不好意思了。”
李豔理智回歸,瞥了一眼看到鄭重把韓春明的話都記了下來,她滿意地點頭。
這下新聞的升華也有了。
完美!
“好,那我想問……”
接著李豔又問了好幾個問題,韓春明依舊穩定發揮,次次都差點把天聊跑偏了。
還好李豔的業務能力強,每次都搶救了回來。
“好的,那這次地采訪到這裏也步入了尾聲,謝謝你地配合。
這樣,你最後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這算是李豔給韓春明一個特權,也是她比較好奇的,想聽聽韓春明想說什麽。
最後的寄語,韓春明收斂了心神。
這可不能隨便亂說了。
“我送一句我最喜歡的詩人的句話給所有人吧。
‘是你還以為前途太光明,所以一碰釘子,便大失望,如果先前不期必勝,則即使失敗,苦痛恐怕會小得多罷。’
這句話就是告訴大家:不要給自己壓力,也不要否定自己,要學會和自己達成和解。
然後……
你就會發現,原來,走過的路,才是你最寶貴的財富。
謝謝。”
韓春明起身鞠躬,為這次的采訪劃上了句號。
但李豔三人卻一頭霧水。
詩人?
這句式,怎麽感覺很熟悉呢。
現代詩?
“春明,你說的詩人是?”李豔低聲問道。
她是主編,在手下麵前,還是要保住顏麵的。
誰知韓春明卻勾起了嘴角,跳過她問向後身邊的人:“重哥呢,你知道嗎?哈哈哈,你也不知道啊,
那仁哥呢?
嘿,你們這文化造脂也忒差了些吧。”
“嘿,你這小子還說我們,那叫造詣,不是脂肪的脂。”鄭重糾正了他的錯誤。
韓春明不屑的“切”了一聲。
他們不懂這梗,無趣。
“行,那你們就回去好好查資料吧,記得要查仔細點,萬一出錯了……嘿嘿。”韓春明笑地很腹黑。
“你小子,原來心這麽黑啊,要是我丟了飯碗,一定來找你。”鄭重說道。
李豔也認同地點頭。
采訪跳脫也就算了,最後又留了一道難題給他們。
這小子,忒壞了。
周仁對此毫不擔心,他就是一個拍照的,采訪的事,和他沒有一毛錢關係。
最後就是韓春明的單獨照片,和韓母的雙人照,韓母和韓春燕的雙人照,以及全三人的全家合照。
“仁哥,兩天後我去找你拿照片!”
周仁比了個【沒問題】的手勢,收起了相機。
除去單人照外,剩下的照片都是韓春明花錢求周仁照的,用他的照相館洗一下照片,他自己去拿。
周仁自然沒什麽問題。
采訪結束,韓家三口送他們三人出門,一路上遇到不少人,聽到是報社來采訪,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送君出門,終有一別。
“三天後你就能在報紙上看到這篇采訪了,現在你要是告訴我那詩人是誰,我就給你多美化兩句,不然……哼哼。”
李豔對那個詩人的名字還是耿耿於懷。
對此韓春明根本就不在怕的。
“豔姐,回去多加一會兒班,千萬別弄錯了,不然我可救不了你。”
“哼,走了。”
揮手送別三人,韓春明又打了一個哈欠。
說實話,采訪還挺累人的,直挺挺地坐在那裏,也沒個靠背啥的,時間還這麽長,他的腰都有些不舒服了。
“小五子,你這麽為難他們會不會不太好啊?”韓母擔憂地說道。
之前的采訪她一字不落地都聽了,對於兒子的表現自然很滿意。
雖然有些詞她也不懂,但兒子那自信的表情她認得出,自然就認為兒子答得很好。
“沒事,大家就是開個玩笑,您還真以為人家那麽大一個主編會不知道那句詩地來曆啊,不會的,您就放心吧。”韓春明寬慰道。
韓春燕也笑著說道:
“就是,媽,您就別瞎操心了,還是想想今天中午吃什麽吧。”
“對,媽,還有咱家的凳子該換了,坐了一上午,我這腰都不舒服了,得換個有靠背的。”
“沒錢。”
“媽,您這也太摳了吧。”
“你第一天認識咱媽啊,弟弟!”
一家人的聲音傳得很遠,影子拉得很長,漸漸重疊在了一起。
…………
韓春明不知道的是,他以為一句很簡單的詩,卻讓李豔他們團隊五個人足足加了一天的班,仍舊沒找到這句詩詞的出處。
“主編,我認為就是韓春明記錯了,或者這句話幹脆就是他瞎編的,不然我們早就找到了!”
這是多數人心裏的想法。
李豔卻搖頭。
“你們也太小瞧這句話了,且不說其他,就說它的文化性,就說這種格式,也是韓春明能輕易寫出來的嗎?而且你們不覺得這句話很熟悉嘛,我發誓,我一定看到過這句話,但一時間卻有些想不起來了。”
李豔繼續查找資料,剩下的人自然得跟著幹活,但還是沒什麽結果。
最後隻能請教其他人。
報社的一把手,那位名滿整個四九城的老頭,她一看到這句話就笑了出來。
“不錯,來,把你們的采訪給我看看。”
接過當時的采訪稿,他戴上了眼鏡仔細看著。
片刻後,他放下了手稿,笑著說道:
“好小子,他說的還真不是假的,這句話要不是一個博覽群書的人,估計一時間都想不起來。”
看著李豔那【您不就知道嘛】的表情,他搖了搖頭。
“我是最近又重溫了那本書,這才很熟悉,不然我也不可能一下子想出來。
第四排,倒數第三本書,裏麵有你要的答案。”
李豔趕忙去所長的書架裏找書,最後拿到了這本書。
《三閑集》——魯迅。
和他們猜的一樣,這句話果然是魯迅說的。
“別找了,是《通信》裏的一句話,第二大段,第三個方麵,完整的話便出自此處。”
所長印象深刻,直接找到了出處。
情不自禁,他們鼓起了掌。
這倒是讓韓春明有些不好意思了。
【嘿,才華太溢出了,稍微顯露一絲絲就能震住所有人。】
“姐,您這樣我都不好意思了。”
李豔理智回歸,瞥了一眼看到鄭重把韓春明的話都記了下來,她滿意地點頭。
這下新聞的升華也有了。
完美!
“好,那我想問……”
接著李豔又問了好幾個問題,韓春明依舊穩定發揮,次次都差點把天聊跑偏了。
還好李豔的業務能力強,每次都搶救了回來。
“好的,那這次地采訪到這裏也步入了尾聲,謝謝你地配合。
這樣,你最後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這算是李豔給韓春明一個特權,也是她比較好奇的,想聽聽韓春明想說什麽。
最後的寄語,韓春明收斂了心神。
這可不能隨便亂說了。
“我送一句我最喜歡的詩人的句話給所有人吧。
‘是你還以為前途太光明,所以一碰釘子,便大失望,如果先前不期必勝,則即使失敗,苦痛恐怕會小得多罷。’
這句話就是告訴大家:不要給自己壓力,也不要否定自己,要學會和自己達成和解。
然後……
你就會發現,原來,走過的路,才是你最寶貴的財富。
謝謝。”
韓春明起身鞠躬,為這次的采訪劃上了句號。
但李豔三人卻一頭霧水。
詩人?
這句式,怎麽感覺很熟悉呢。
現代詩?
“春明,你說的詩人是?”李豔低聲問道。
她是主編,在手下麵前,還是要保住顏麵的。
誰知韓春明卻勾起了嘴角,跳過她問向後身邊的人:“重哥呢,你知道嗎?哈哈哈,你也不知道啊,
那仁哥呢?
嘿,你們這文化造脂也忒差了些吧。”
“嘿,你這小子還說我們,那叫造詣,不是脂肪的脂。”鄭重糾正了他的錯誤。
韓春明不屑的“切”了一聲。
他們不懂這梗,無趣。
“行,那你們就回去好好查資料吧,記得要查仔細點,萬一出錯了……嘿嘿。”韓春明笑地很腹黑。
“你小子,原來心這麽黑啊,要是我丟了飯碗,一定來找你。”鄭重說道。
李豔也認同地點頭。
采訪跳脫也就算了,最後又留了一道難題給他們。
這小子,忒壞了。
周仁對此毫不擔心,他就是一個拍照的,采訪的事,和他沒有一毛錢關係。
最後就是韓春明的單獨照片,和韓母的雙人照,韓母和韓春燕的雙人照,以及全三人的全家合照。
“仁哥,兩天後我去找你拿照片!”
周仁比了個【沒問題】的手勢,收起了相機。
除去單人照外,剩下的照片都是韓春明花錢求周仁照的,用他的照相館洗一下照片,他自己去拿。
周仁自然沒什麽問題。
采訪結束,韓家三口送他們三人出門,一路上遇到不少人,聽到是報社來采訪,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送君出門,終有一別。
“三天後你就能在報紙上看到這篇采訪了,現在你要是告訴我那詩人是誰,我就給你多美化兩句,不然……哼哼。”
李豔對那個詩人的名字還是耿耿於懷。
對此韓春明根本就不在怕的。
“豔姐,回去多加一會兒班,千萬別弄錯了,不然我可救不了你。”
“哼,走了。”
揮手送別三人,韓春明又打了一個哈欠。
說實話,采訪還挺累人的,直挺挺地坐在那裏,也沒個靠背啥的,時間還這麽長,他的腰都有些不舒服了。
“小五子,你這麽為難他們會不會不太好啊?”韓母擔憂地說道。
之前的采訪她一字不落地都聽了,對於兒子的表現自然很滿意。
雖然有些詞她也不懂,但兒子那自信的表情她認得出,自然就認為兒子答得很好。
“沒事,大家就是開個玩笑,您還真以為人家那麽大一個主編會不知道那句詩地來曆啊,不會的,您就放心吧。”韓春明寬慰道。
韓春燕也笑著說道:
“就是,媽,您就別瞎操心了,還是想想今天中午吃什麽吧。”
“對,媽,還有咱家的凳子該換了,坐了一上午,我這腰都不舒服了,得換個有靠背的。”
“沒錢。”
“媽,您這也太摳了吧。”
“你第一天認識咱媽啊,弟弟!”
一家人的聲音傳得很遠,影子拉得很長,漸漸重疊在了一起。
…………
韓春明不知道的是,他以為一句很簡單的詩,卻讓李豔他們團隊五個人足足加了一天的班,仍舊沒找到這句詩詞的出處。
“主編,我認為就是韓春明記錯了,或者這句話幹脆就是他瞎編的,不然我們早就找到了!”
這是多數人心裏的想法。
李豔卻搖頭。
“你們也太小瞧這句話了,且不說其他,就說它的文化性,就說這種格式,也是韓春明能輕易寫出來的嗎?而且你們不覺得這句話很熟悉嘛,我發誓,我一定看到過這句話,但一時間卻有些想不起來了。”
李豔繼續查找資料,剩下的人自然得跟著幹活,但還是沒什麽結果。
最後隻能請教其他人。
報社的一把手,那位名滿整個四九城的老頭,她一看到這句話就笑了出來。
“不錯,來,把你們的采訪給我看看。”
接過當時的采訪稿,他戴上了眼鏡仔細看著。
片刻後,他放下了手稿,笑著說道:
“好小子,他說的還真不是假的,這句話要不是一個博覽群書的人,估計一時間都想不起來。”
看著李豔那【您不就知道嘛】的表情,他搖了搖頭。
“我是最近又重溫了那本書,這才很熟悉,不然我也不可能一下子想出來。
第四排,倒數第三本書,裏麵有你要的答案。”
李豔趕忙去所長的書架裏找書,最後拿到了這本書。
《三閑集》——魯迅。
和他們猜的一樣,這句話果然是魯迅說的。
“別找了,是《通信》裏的一句話,第二大段,第三個方麵,完整的話便出自此處。”
所長印象深刻,直接找到了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