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心頭一凜,淩奕奕有進展了?


    這丫頭的進展令人提心吊膽,是正常研究有進展了,還是她心心念念的生化武器有雛形了?


    淩奕奕帶著老師去了角落的實驗台,掏出一大把實驗數據。


    宋河嚴肅地接過來翻看,聽她在一旁講解。


    “本來我打算做一種毒液菌,分泌產物是毒液的那種。”淩奕奕說。


    “但試著做了一段時間後,並沒有如願以償產出毒液,而是進化出了抗旱特性,分泌一種很古怪的黏稠膠質,並抱團形成了很薄的菌毯。”


    “這發現還很偶然,年前有一天我去蹭化院諾獎得主戈斯的公開課,那老頭跟相聲演員一樣,不好好講課,光講笑話逗我們。回來以後我就忘了一瓶固體培養基裏還有培養的菌,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培養基都幹裂了。”


    “我原以為這麽幹燥的培養基,裏麵的菌肯定都變木乃菌了,就打算扔掉,蒲鬆春恰好路過,就說幹嘛急著扔呢,看一眼有沒有生還者,萬一有活菌,能救一個是一個。”


    “我就把培養瓶扔給他,讓他去拯救菌生,他也不生氣,用顯微鏡觀察了半天,說真有活菌,而且很古怪。”


    宋河恰好翻到一張顯微鏡攝影圖,淩奕奕伸出小手戳了戳,“對,這就是當時看到的情況!”


    圖上的景象確實微妙,眾多球菌排列成一個個非常規律的六邊形,每隻球菌附近都有一層極薄的分泌物,而每個六邊形周邊又有一層很厚的分泌物。


    看上去就像去超市買橙子,先用小塑料袋裝橙子過秤,最後再包上大塑料袋提走。


    整體形狀是一大片蜂窩,但裏麵居住的不是蜜蜂,而是休眠狀態的菌。


    “有點意思。”宋河眼神微變。


    “我觀察了一下這種現象形成的全過程,當周圍水分充足的時候,球菌們分泌出的膠狀物是一個個圓形,像是它們在給自己織出一個個繭。”


    “但當水分開始下降,圓形繭會趨於幹癟,並且因為脫水形成由外而內的壓力,於是會在力學作用下自動坍塌成六邊形,形成這種蜂窩狀。”淩奕奕說。


    宋河點點頭,蜂窩孔的形成也是一樣,最開始蜂窩孔是圓的,時間長了會因為熱脹冷縮受到四麵八方的壓力,逐漸被擠成六邊形,繼而趨於穩定。


    數學上還專門有個蜂窩猜想,古希臘人覺得蜜蜂這東西有數學天賦,能本能地建造出正六邊形的巢穴,其實都是誤解,這種小昆蟲沒那麽多腦子,古希臘人也沒有認真去觀察一下新形成的正圓蜂窩孔。


    “培養基幹燥之後,這些菌會靠著分泌出的膠狀繭,休眠苟住好幾天時間不死,膠狀物裏本身有一些水分,菌就靠裏麵的水分活著。”淩奕奕繼續解釋。


    “如果菌繁殖的足夠多之後,會形成厚厚的一層菌毯,粘稠得像護膚品。”


    “我們對這種菌的膠狀分泌物做了詳細的化驗,成分非常複雜。”


    宋河翻到下一頁,赫然是菌類分泌物的化學成分表,確實亂的像一鍋粥。


    最關鍵的是,不同批次的菌類分泌物成分差異很大,說明淩奕奕養出的這些菌很不穩定……


    罷了,剛上大學不久的新生而已,指望她能做出多好的東西來呢?


    “我給這些菌命名為淩菌,隻知道它們抗旱性非常強,但不知道具體有什麽用。”淩奕奕說,“蒲鬆春想了一上午,突然跑去挖了一罐子細沙回來,加水,把淩菌投進去。”


    說著,淩奕奕打開實驗台下方的抽屜,連續掏出十幾個培養瓶,一字排開擺在桌上。


    每個培養瓶上都貼著日期標簽,隔一天做一個瓶子,於是瓶子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一目了然。


    淩菌在沙子裏形成了厚厚的膠狀層,剛開始幾天有水,膠狀層鋪到了整整10厘米厚,隨後斷水,膠狀層逐漸萎縮,縮小到5厘米後慢了下來。


    “蒲鬆春說,淩菌可以用來治理沙漠。”淩奕奕語氣激動起來,“它分泌的膠狀物,可以把表層沙子變成黏稠土壤,像是往沙漠裏灌膠水!”


    “透水性怎麽樣?”宋河問,“形成膠狀物的沙層,往裏加水會滲下去嗎?”


    “不一定,要看時間,剛開始幾天滲的很慢,後來就滲的快了。”


    “也就是說,淩菌分泌的膠狀物保質期不長,斷水幾天之後就變鬆了?”


    “目前是這樣。”淩奕奕點頭,隨後表情充滿期待,忐忑不安地詢問,“老師您說有希望嗎?用淩菌改造沙漠?”


    “有希望是有希望,但改造沙漠的廉價技術已經開始推廣了。”宋河皺眉,“沙子膠水這東西,早就有人做了。”


    “啊?”淩奕奕錯愕,“已經有這種技術了嗎?”


    “山城交通大學的易教授,他是斷裂力學領域的高人,應該也是沙改土技術的世界第一人。”宋河搬過椅子坐下來,“他研究了沙粒和土壤的力學區別,認為土壤顆粒之間有一種萬向結合約束力,你可以理解為一種黏稠感,但具體理論很複雜,我不是物理專家,就不給你講了。”


    淩奕奕也搬來椅子坐下,認真聽老師講。


    “沙漠為什麽難活植物?是降水量低嗎?不是,很多降水低的地方照樣能種莊稼,譬如河套平原,雨水很少,但莊稼很多。”


    “沙漠難活植物的原因是不儲水,一場雨潑下來,順著沙子轉眼就流下去了。所以隻要讓沙地能儲水,生長植物就變得有可能。沙子儲水的關鍵就是萬向結合約束力。”


    “易教授由此入手,做了一種植物纖維素黏合劑,那種東西摻進沙子之後,會在有水時變成稀泥一樣的流變態,幹燥後變成固體,成功把沙子轉化為類似土壤的狀態,能儲存一定的水分。”


    “最關鍵的是,這東西成本夠低!傳統的草方格治沙,每隔四五年會被重新風蝕腐爛掉,得重複投入成本。而易教授做的沙子黏合劑,可以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改造一次種上植物,植物落葉會補充到土壤裏,越來越厚。”


    淩奕奕吃驚,“這技術到沙漠裏試驗過了嗎?”


    “豈止試驗過,都進入推廣階段了!”


    “啊?”


    “新疆一帶的沙漠,有沙變土試驗田,麵積現在應該有十萬畝以上,成功種植出狼尾草、高粱、蘿卜和一些小青菜,當地牧場會收購狼尾草做飼料喂羊,是脫貧工作的一個重點模式。我在那附近做過保密項目,吃過當地產的聖女果,就是沙變土試驗田產出來的,口感相當好,不輸東部省份種植的聖女果。”


    “川省若爾蓋和蒙省烏蘭布也有沙變土試驗田,當地降水稍多一些,有的試驗田甚至五六年隻澆過一次水,完全靠天降水就能出作物,成本壓得非常低。”


    “南海有一些黃沙小島,海軍部隊駐紮在上麵,也用這種沙變土田地,永興島的沙土田能產上千斤蔬菜,官兵們天天吃,比內陸千裏迢迢運過去的菜新鮮得多。”


    淩奕奕聽傻眼了,“已經到這種規模了?”


    “傻孩子,落後時代啦!”宋河笑道,“易教授團隊的目標是,把我國1%的沙地改造成可耕地,也就是2600萬畝,這個目標其實定低了。”


    “定低了?”淩奕奕震驚地眨眨眼。


    “放眼世界嘛!納米布沙漠五萬平方公裏,阿塔卡馬沙漠十八萬平方公裏,澳洲沙漠一百七十六萬平方公裏,魯卜哈利沙漠六十萬平方公裏……”宋河如數家珍地盤點。


    “這些沙漠假如改出1%的耕地,能多養活多少人類?改出10%的耕地,又能多養活多少人類?”


    “如果我們派一些農業公司出海到全世界大肆圈地,把一些沒用的沙漠用白菜價租借個99年,再改造成農場,經濟價值會有多大?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會有多大?我們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話語權又會增加多少?”


    淩奕奕徹底傻眼了,這種技術展望無疑突破了她的世界觀!


    短暫的呆滯之後,她又變得沮喪,這麽牛逼的技術,可惜已經被人搶先做出來了!


    別人都推廣很多年了,她這還隻是培養瓶裏的一個小雛形,完全沒競爭力!


    “不要沮喪,你以為淩菌生不逢時嗎?大錯特錯,我給你指兩條路!”宋河話鋒一轉,豎起兩根手指。


    淩奕奕一愣,連忙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洗耳恭聽。


    “易教授做的黏合劑,用的是工業手段,成本雖然已經壓得很低,但依然有下降空間。”


    “你的第一條路,就是繼續改造淩菌,讓它分泌合格的沙子黏合劑成分,把產出穩定下來。譬如易教授的方案改造一畝沙漠需要3000塊錢,你要是能用淩菌把改造成本下壓到2500塊,市場就全是你的!”


    “500塊的差價,推廣到幾千萬畝沙漠裏,就是一家上市公司!推廣到全世界幾億畝沙漠裏,就是一家人類曆史上留名的科技巨頭!”


    淩奕奕屏住呼吸,臉色發白,老師畫的餅過於巨大了,以至於她被想象中的大病壓得喘不過氣。


    “第二條路,其實更簡單。”宋河話鋒一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靠打爆學霸兌換黑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肉的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肉的熊貓並收藏我靠打爆學霸兌換黑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