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篇社論引發的危機
女主播變身古代書院院長 作者:楊延昭09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院擴招後的頭一個月,岑姊簫忙得腳不沾地。新生入學,課程安排,還有那群“官二代”們帶來的雞飛狗跳,都讓她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幾隻手。
“院長,不好了!李小堯和王詠打起來了!”小枝火急火燎地衝進了岑姊簫的辦公室,差點撞翻了她剛沏好的熱茶。
岑姊簫扶了扶身子,長歎一口氣,放下手中的“招生簡章2.0”版本,揉了揉眉心,問道:“這次又是為了什麽?上次那隻木鳶還沒打夠?”
“聽說是為了爭論西項太子長得更像牛還是更像馬……”小枝的聲音越來越小,顯然她也覺得這理由荒唐至極。
“這群兔崽子!”岑姊簫低罵一聲,放下茶杯,快步朝事發地點走去。
這群“官二代”們真是不讓人省心。前幾天,為了爭論哪家酒樓的桃花釀更好喝,他們甚至在課堂上大打出手,上了年紀的老師去勸架,胡子都給扯掉了好幾根。
岑姊簫趕到的時候,兩個“官二代”正扭打在一起,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鬧的學生,卻沒一個人上前阻止。
“住手!成何體統!”岑姊簫一聲怒吼,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兩個扭打在一起的“官二代”也停下了動作。
“院長,您評評理!這小子居然說咱們大周的巾幗青年報寫的都是廢話,還說西項太子根本就不屑於大周的冊封!”李小堯指著對麵鼻青臉腫的王詠,義憤填膺地說道。
“我沒有!我說的是,西項太子此番前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要的可不僅僅是大周的冊封……”王詠捂著被打腫的臉,含糊不清地辯解道。
岑姊簫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這王詠雖然平時學習中規中矩,但時政這一塊還是看得很透徹的,他這麽說,或許還真有點道理。
“哦?此話怎講?”岑姊簫問道,同時示意周圍的學生散開一些。
王詠見岑姊簫沒有責怪他,反而來了興致,頓時來了精神,清了清嗓子,說道:“西項太子此番前來,除了請求冊封之外,說不定還會請求和親,迎娶大周皇家女子,以此來鞏固兩國邦交。”
“什麽?求娶公主?”
“這西項太子打的什麽主意?”
周圍的學生們頓時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岑姊簫也皺起了眉頭,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件事就不僅僅是西項和大周兩國之間的事情了,還關係到皇家顏麵,更有可能影響大周的未來走向。
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依我看,西項太子此番前來,也未必就是為了求娶公主。”
人群中自動讓出一條道,走出來一個身穿水藍色襦裙的少女,正是韓正先的女兒韓灼。她雖然年紀不大,但眉宇間卻透著一股子英氣,一看就是個不好惹的主。
韓灼走到岑姊簫麵前,施了一禮,說道:“院長,學生認為,西項太子此番前來,或許另有目的。”
“哦?小韓同學有何高見?”岑姊簫饒有興趣地問道。
“學生獲悉,西項太子夏成昊,其文韜與武略皆極為出眾,乃是西項聲名遠揚的少年豪傑。然而,當下他尚未正式登基,致使西項政局仍不穩定。並且,此刻西項的核心利益點在於和遼丹對年河水草區控製權的爭奪。他所宣稱的友好邦交,包括對大周女子的尊崇,實則不過是“虛情假意”罷了?況且,西項民俗風氣開放,倘若他果真喜愛大周女子,哪怕是大周皇室中的女子,盡可光明磊落地追求,又何需采用這般迂回曲折的手段?”韓灼滔滔不絕地講述著,眼中綻放著聰慧的光芒。
岑姊簫點點頭,韓灼的話不無道理,西項太子如果真的想要求娶公主,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來。
難道……西項太子另有所圖?
“院長,學生鬥膽猜測,西項太子此番前來,真正的目的,或許是……緩兵之計。”韓灼壓低了聲音,在岑姊簫耳邊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
岑姊簫臉色一變,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糟糕了……
“緩兵之計”四個字,被岑姊簫用格外粗重的字體印在了最新一期的《巾幗青年報》上。油墨的味道混著初夏的暑氣,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彌漫開來,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
茶樓酒肆裏,那些平日裏隻會討論胭脂水粉、家長裏短的男男女女,此刻也紛紛化身政論家,唾沫橫飛地爭論著西項太子的真正目的。
“這岑姊簫可真是膽大包天,連西項太子進貢之事的壞話都敢說!”一個留著八字胡,挺著啤酒肚的商人搖著折扇,故作高深地說道。
“就是,也不看看自己什麽身份,一個辦學教書的,居然敢妄議國事!”旁邊一個身著錦袍的公子哥跟著附和道,還不忘往嘴裏塞了一顆葡萄。
當然,也有不少支持岑姊簫的,尤其是那些讀過幾年書,有點見識的年輕人,更是將她視為偶像。
“我看岑院長說的有道理,西項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一個書生模樣的青年,義憤填膺地拍著桌子。
“可不是嘛!咱們大周地大物博,人才濟濟,憑什麽要怕他西項?”另一個書生附和道,語氣中充滿了自豪感。
一時間,整個大周因為照因書院的一期報刊,岑姊簫的一篇社論,吵得沸沸揚揚。
李太後得知此事後,氣得將手中的茶盞摔了個粉碎,茶水濺了她一身,但她卻顧不得擦拭,身旁是驚嚇得跪在地上的宮女,戰戰兢兢的被太後指著當了出氣筒,怒吼道:“這個岑姊簫,真是越來越放肆了!哀家看她越來越得寸進尺!”
李太後心中對岑姊簫的不滿由來已久,這個女人就像一根紮在她心頭上的刺,讓她寢食難安。尤其是那份《巾幗青年報》,不僅公然宣揚男女平等,甚至之前的文章還敢影射她這個太後幹政,簡直罪不可赦!
李太後當即決定借此機會除掉岑姊簫!
然而,讓李太後沒想到的是,柴楨對於岑姊簫的“大膽言論”似乎並不在意。他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那份報紙,便丟到了一邊,漫不經心地說道:“母後不必動怒,這岑姊簫不過是一介女流,寫些嘩眾取寵的文章博人眼球罷了,何必與她一般見識?”
“院長,不好了!李小堯和王詠打起來了!”小枝火急火燎地衝進了岑姊簫的辦公室,差點撞翻了她剛沏好的熱茶。
岑姊簫扶了扶身子,長歎一口氣,放下手中的“招生簡章2.0”版本,揉了揉眉心,問道:“這次又是為了什麽?上次那隻木鳶還沒打夠?”
“聽說是為了爭論西項太子長得更像牛還是更像馬……”小枝的聲音越來越小,顯然她也覺得這理由荒唐至極。
“這群兔崽子!”岑姊簫低罵一聲,放下茶杯,快步朝事發地點走去。
這群“官二代”們真是不讓人省心。前幾天,為了爭論哪家酒樓的桃花釀更好喝,他們甚至在課堂上大打出手,上了年紀的老師去勸架,胡子都給扯掉了好幾根。
岑姊簫趕到的時候,兩個“官二代”正扭打在一起,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鬧的學生,卻沒一個人上前阻止。
“住手!成何體統!”岑姊簫一聲怒吼,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兩個扭打在一起的“官二代”也停下了動作。
“院長,您評評理!這小子居然說咱們大周的巾幗青年報寫的都是廢話,還說西項太子根本就不屑於大周的冊封!”李小堯指著對麵鼻青臉腫的王詠,義憤填膺地說道。
“我沒有!我說的是,西項太子此番前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要的可不僅僅是大周的冊封……”王詠捂著被打腫的臉,含糊不清地辯解道。
岑姊簫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這王詠雖然平時學習中規中矩,但時政這一塊還是看得很透徹的,他這麽說,或許還真有點道理。
“哦?此話怎講?”岑姊簫問道,同時示意周圍的學生散開一些。
王詠見岑姊簫沒有責怪他,反而來了興致,頓時來了精神,清了清嗓子,說道:“西項太子此番前來,除了請求冊封之外,說不定還會請求和親,迎娶大周皇家女子,以此來鞏固兩國邦交。”
“什麽?求娶公主?”
“這西項太子打的什麽主意?”
周圍的學生們頓時炸開了鍋,議論紛紛。
岑姊簫也皺起了眉頭,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件事就不僅僅是西項和大周兩國之間的事情了,還關係到皇家顏麵,更有可能影響大周的未來走向。
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依我看,西項太子此番前來,也未必就是為了求娶公主。”
人群中自動讓出一條道,走出來一個身穿水藍色襦裙的少女,正是韓正先的女兒韓灼。她雖然年紀不大,但眉宇間卻透著一股子英氣,一看就是個不好惹的主。
韓灼走到岑姊簫麵前,施了一禮,說道:“院長,學生認為,西項太子此番前來,或許另有目的。”
“哦?小韓同學有何高見?”岑姊簫饒有興趣地問道。
“學生獲悉,西項太子夏成昊,其文韜與武略皆極為出眾,乃是西項聲名遠揚的少年豪傑。然而,當下他尚未正式登基,致使西項政局仍不穩定。並且,此刻西項的核心利益點在於和遼丹對年河水草區控製權的爭奪。他所宣稱的友好邦交,包括對大周女子的尊崇,實則不過是“虛情假意”罷了?況且,西項民俗風氣開放,倘若他果真喜愛大周女子,哪怕是大周皇室中的女子,盡可光明磊落地追求,又何需采用這般迂回曲折的手段?”韓灼滔滔不絕地講述著,眼中綻放著聰慧的光芒。
岑姊簫點點頭,韓灼的話不無道理,西項太子如果真的想要求娶公主,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來。
難道……西項太子另有所圖?
“院長,學生鬥膽猜測,西項太子此番前來,真正的目的,或許是……緩兵之計。”韓灼壓低了聲音,在岑姊簫耳邊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
岑姊簫臉色一變,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糟糕了……
“緩兵之計”四個字,被岑姊簫用格外粗重的字體印在了最新一期的《巾幗青年報》上。油墨的味道混著初夏的暑氣,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彌漫開來,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
茶樓酒肆裏,那些平日裏隻會討論胭脂水粉、家長裏短的男男女女,此刻也紛紛化身政論家,唾沫橫飛地爭論著西項太子的真正目的。
“這岑姊簫可真是膽大包天,連西項太子進貢之事的壞話都敢說!”一個留著八字胡,挺著啤酒肚的商人搖著折扇,故作高深地說道。
“就是,也不看看自己什麽身份,一個辦學教書的,居然敢妄議國事!”旁邊一個身著錦袍的公子哥跟著附和道,還不忘往嘴裏塞了一顆葡萄。
當然,也有不少支持岑姊簫的,尤其是那些讀過幾年書,有點見識的年輕人,更是將她視為偶像。
“我看岑院長說的有道理,西項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一個書生模樣的青年,義憤填膺地拍著桌子。
“可不是嘛!咱們大周地大物博,人才濟濟,憑什麽要怕他西項?”另一個書生附和道,語氣中充滿了自豪感。
一時間,整個大周因為照因書院的一期報刊,岑姊簫的一篇社論,吵得沸沸揚揚。
李太後得知此事後,氣得將手中的茶盞摔了個粉碎,茶水濺了她一身,但她卻顧不得擦拭,身旁是驚嚇得跪在地上的宮女,戰戰兢兢的被太後指著當了出氣筒,怒吼道:“這個岑姊簫,真是越來越放肆了!哀家看她越來越得寸進尺!”
李太後心中對岑姊簫的不滿由來已久,這個女人就像一根紮在她心頭上的刺,讓她寢食難安。尤其是那份《巾幗青年報》,不僅公然宣揚男女平等,甚至之前的文章還敢影射她這個太後幹政,簡直罪不可赦!
李太後當即決定借此機會除掉岑姊簫!
然而,讓李太後沒想到的是,柴楨對於岑姊簫的“大膽言論”似乎並不在意。他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那份報紙,便丟到了一邊,漫不經心地說道:“母後不必動怒,這岑姊簫不過是一介女流,寫些嘩眾取寵的文章博人眼球罷了,何必與她一般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