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人異口同聲口誅筆伐自己。
秦逍遙攤手道:“一天天的那麽多規矩,框框架架,太累了,好不容易清淨一下。”
“此時的兒臣腦海中沒有想那麽多,那就是咱們一家四口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父皇在兒臣眼中隻是父親而已,母後隻是母親而已,皇長兄隻是我的大哥而已,咱們也是其樂融融的普通一家人啊。”
聽到此話的秦皇瞬間怔住了。
“放肆,小六你今日有些過了。”
“老大你帶小六下去通通風吧,小六可能憋壞了。”
“是,母後!”秦長空施禮道。
“拜別父皇母後!”
隨即秦長空就帶著秦逍遙立馬走出了皇輦。
與駕駛馬車的高公公和李淳風、江玉燕三人坐在了一起。
秦逍遙手不自覺親密摟住了江玉燕的肩膀上,李淳風與高公公二人沒有表情,他們都看出來了江玉燕乃是女扮男裝。
隻是江玉燕的臉上瞬間緋紅起來,一旁的秦長空更是震驚道:“小弟,你在幹什麽?”
“皇兄你別用這種眼神看我?”
“我不好男色,性取向沒有問題。”
“這位小哥乃是女扮男裝,她是我的女人,江玉燕。”秦逍遙介紹道。
“原來如此啊!”
“嚇本王一跳,還以為你這孩子有什麽特殊愛好呢。”
秦逍遙滿臉黑線。
一旁的高公公聽著二位殿下鬥嘴,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李淳風則是毫無表情,閉目養神。
車輦之內。
秦皇感歎道:“哎,朕確實是他們的父親啊。”
“要是生活在尋常百姓家,咱們一家四口就是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老六說得也沒錯。”
“在他眼裏可能沒有君臣之分,隻有父子之分了。”
秦皇感歎道。
隨即開始回憶起曾經的自己,年輕時候的自己也是十分向往親情,隻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以及最後一步步登上了皇位。
那些曾經屬於自己的情感一步步在丟失,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到了親情的存在,就算是自己兒子與女人們,對自己都是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有萬分愉悅。
隻有自己這個最小的兒子敢不顧及那些條條框框,直抒胸臆。
“這些年來,朕可能確實有些不近人情了,老六隻是想與朕增進一下感情而已,並沒有什麽不規矩的舉動。”
“皇後,你說朕這麽多年是不是太過無情了。”秦皇握住皇後的手說道。
“陛下,您乃是大秦之主,身在其位不得不如此啊,畢竟大秦需要的是一個強勢的皇帝,而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皇帝,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秦,為了大秦百姓。”端木皇後說道。
“生朕者父母,知朕者皇後也。”
“朕這麽多年來肅清朝野,後宮不亂,那都是多虧皇後你這位賢內助啊。”
“陛下您說這話就有些見外了,臣妾自從十幾歲開始就跟著您了,幾十年來不是一直如此嘛,咱們夫妻之間還用如此,三從四德乃是我們女人的本分。”
秦皇內心甚是感動,撫摸著皇後的臉溫柔道:“雪兒,這麽些年辛苦你了,你一直為朕打理這偌大的後宮。”
“這些都是臣妾的分內之事,不辛苦。”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陛下您今天確實和之前不一樣,好像回到了當初臣妾剛剛嫁給您時。”
“那時候的您還隻是一位默默無名的皇子,甚至還不是親王,那時候的您,無論對誰都是溫文有禮,對臣妾更是寵愛有加。”
“後來您加封為秦王,乃至太子,以至於最後登基為帝,才開始有了一步步的改變啊。”
“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帝王路就是獨孤路,要是不狠辣無情一些,那些臣工怎麽對待陛下畢恭畢敬,又怎麽能盡心盡力為陛下辦事啊。”
“確實如此啊,自從朕當上秦王後,心裏就有了一絲變化。”
“尤其是經曆了八王之亂後的朕更是變得甚是冷血,狠辣無情,生人勿近,覺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想害自己。”
“自己手上也沾滿了無數兄弟姐妹的鮮血,甚至於那些朕的侄兒侄女們,他們還是個娃娃,什麽都不懂就被株連而死。”
“他們曾經一口一個叔叔,伯伯叫著朕,可是朕卻是無情的殺害了他們,朕是個自私無情的人啊。”
“所以老天才會懲罰朕,讓朕屢屢做噩夢,那些兄弟姐們,侄子侄女都來向朕索命。”
提到這些時,秦皇的眼角不自覺濕潤了起來。
“如果朕當年真的網開一麵,隻是褫奪他們的爵位,貶為庶民,繞過那些侄兒侄女的性命可能又是一個結果。”
看到如此無助的秦皇,皇後一把把他摟在了懷中,溫柔道:“三郎你並沒有錯,當時的大秦亂不得。”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你的那些兄弟各個都是人中龍鳳,如果不死,他們心中肯定還會有歹心,到時候對於大秦又是一場磨難。”
“至於那些孩子們,確實是有些過了。”
“但是法不容情,造反乃是株連九族的死罪,你也沒有辦法,畢竟當初你也隻是個親王,連太子都不是,最後做決定的都是太上皇。”
“太上皇做出如此決定肯定也是十分艱難的,畢竟那些都是他的孫子孫女啊,一口一個皇爺爺叫著。”
“所以經曆此事後,太上皇鬱鬱寡歡,最後駕崩離去,然後把皇位傳給了你,可能也是因為如此。”
“但是太上皇做得決定沒有錯,一切都是為了大秦不亂,畢竟那些侄兒中已經有人快要到了成年之齡,如果他們知道他們的父親是死於你之手,他們怎麽能不心生怨恨,怎麽能不報複。”
“再加上他們父親在軍中的關係,這對於當時的大秦來說又是一個隱患,太上皇為了大秦,也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而又痛苦的決定。”
“非戰之罪,乃是形勢所逼啊。”
“無論是誰處在那個位置,都會如此行事。”
“為君者首先想得先是國,然後才是家。”
“國在前,家在後,不得已而為之,實屬無奈。”
秦逍遙攤手道:“一天天的那麽多規矩,框框架架,太累了,好不容易清淨一下。”
“此時的兒臣腦海中沒有想那麽多,那就是咱們一家四口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父皇在兒臣眼中隻是父親而已,母後隻是母親而已,皇長兄隻是我的大哥而已,咱們也是其樂融融的普通一家人啊。”
聽到此話的秦皇瞬間怔住了。
“放肆,小六你今日有些過了。”
“老大你帶小六下去通通風吧,小六可能憋壞了。”
“是,母後!”秦長空施禮道。
“拜別父皇母後!”
隨即秦長空就帶著秦逍遙立馬走出了皇輦。
與駕駛馬車的高公公和李淳風、江玉燕三人坐在了一起。
秦逍遙手不自覺親密摟住了江玉燕的肩膀上,李淳風與高公公二人沒有表情,他們都看出來了江玉燕乃是女扮男裝。
隻是江玉燕的臉上瞬間緋紅起來,一旁的秦長空更是震驚道:“小弟,你在幹什麽?”
“皇兄你別用這種眼神看我?”
“我不好男色,性取向沒有問題。”
“這位小哥乃是女扮男裝,她是我的女人,江玉燕。”秦逍遙介紹道。
“原來如此啊!”
“嚇本王一跳,還以為你這孩子有什麽特殊愛好呢。”
秦逍遙滿臉黑線。
一旁的高公公聽著二位殿下鬥嘴,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李淳風則是毫無表情,閉目養神。
車輦之內。
秦皇感歎道:“哎,朕確實是他們的父親啊。”
“要是生活在尋常百姓家,咱們一家四口就是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老六說得也沒錯。”
“在他眼裏可能沒有君臣之分,隻有父子之分了。”
秦皇感歎道。
隨即開始回憶起曾經的自己,年輕時候的自己也是十分向往親情,隻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加,以及最後一步步登上了皇位。
那些曾經屬於自己的情感一步步在丟失,自己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到了親情的存在,就算是自己兒子與女人們,對自己都是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有萬分愉悅。
隻有自己這個最小的兒子敢不顧及那些條條框框,直抒胸臆。
“這些年來,朕可能確實有些不近人情了,老六隻是想與朕增進一下感情而已,並沒有什麽不規矩的舉動。”
“皇後,你說朕這麽多年是不是太過無情了。”秦皇握住皇後的手說道。
“陛下,您乃是大秦之主,身在其位不得不如此啊,畢竟大秦需要的是一個強勢的皇帝,而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皇帝,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秦,為了大秦百姓。”端木皇後說道。
“生朕者父母,知朕者皇後也。”
“朕這麽多年來肅清朝野,後宮不亂,那都是多虧皇後你這位賢內助啊。”
“陛下您說這話就有些見外了,臣妾自從十幾歲開始就跟著您了,幾十年來不是一直如此嘛,咱們夫妻之間還用如此,三從四德乃是我們女人的本分。”
秦皇內心甚是感動,撫摸著皇後的臉溫柔道:“雪兒,這麽些年辛苦你了,你一直為朕打理這偌大的後宮。”
“這些都是臣妾的分內之事,不辛苦。”
“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陛下您今天確實和之前不一樣,好像回到了當初臣妾剛剛嫁給您時。”
“那時候的您還隻是一位默默無名的皇子,甚至還不是親王,那時候的您,無論對誰都是溫文有禮,對臣妾更是寵愛有加。”
“後來您加封為秦王,乃至太子,以至於最後登基為帝,才開始有了一步步的改變啊。”
“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帝王路就是獨孤路,要是不狠辣無情一些,那些臣工怎麽對待陛下畢恭畢敬,又怎麽能盡心盡力為陛下辦事啊。”
“確實如此啊,自從朕當上秦王後,心裏就有了一絲變化。”
“尤其是經曆了八王之亂後的朕更是變得甚是冷血,狠辣無情,生人勿近,覺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想害自己。”
“自己手上也沾滿了無數兄弟姐妹的鮮血,甚至於那些朕的侄兒侄女們,他們還是個娃娃,什麽都不懂就被株連而死。”
“他們曾經一口一個叔叔,伯伯叫著朕,可是朕卻是無情的殺害了他們,朕是個自私無情的人啊。”
“所以老天才會懲罰朕,讓朕屢屢做噩夢,那些兄弟姐們,侄子侄女都來向朕索命。”
提到這些時,秦皇的眼角不自覺濕潤了起來。
“如果朕當年真的網開一麵,隻是褫奪他們的爵位,貶為庶民,繞過那些侄兒侄女的性命可能又是一個結果。”
看到如此無助的秦皇,皇後一把把他摟在了懷中,溫柔道:“三郎你並沒有錯,當時的大秦亂不得。”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你的那些兄弟各個都是人中龍鳳,如果不死,他們心中肯定還會有歹心,到時候對於大秦又是一場磨難。”
“至於那些孩子們,確實是有些過了。”
“但是法不容情,造反乃是株連九族的死罪,你也沒有辦法,畢竟當初你也隻是個親王,連太子都不是,最後做決定的都是太上皇。”
“太上皇做出如此決定肯定也是十分艱難的,畢竟那些都是他的孫子孫女啊,一口一個皇爺爺叫著。”
“所以經曆此事後,太上皇鬱鬱寡歡,最後駕崩離去,然後把皇位傳給了你,可能也是因為如此。”
“但是太上皇做得決定沒有錯,一切都是為了大秦不亂,畢竟那些侄兒中已經有人快要到了成年之齡,如果他們知道他們的父親是死於你之手,他們怎麽能不心生怨恨,怎麽能不報複。”
“再加上他們父親在軍中的關係,這對於當時的大秦來說又是一個隱患,太上皇為了大秦,也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而又痛苦的決定。”
“非戰之罪,乃是形勢所逼啊。”
“無論是誰處在那個位置,都會如此行事。”
“為君者首先想得先是國,然後才是家。”
“國在前,家在後,不得已而為之,實屬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