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你要做什麽?”
“衛子夫,你要謀反嗎?”
“衛子夫,你竟敢逼宮!”
……
謀反……逼宮……叛亂……
群臣的口中爆出各種粗鄙不堪的詞語,若非護衛阻攔,有的大臣甚至想要手持笏板上前毆打衛子夫。
衛子夫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
她進宮四十九年,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後。
整整三十八年,她始終堅持做一個賢妻良母,群臣對她也頗有讚譽。
可是,就是那群讚美她的臣子,此刻卻罵得最狠,跳得最歡。
“嗬,什麽忠臣,什麽良將,不過是劉徹豢養的一群家犬罷了。”
衛子夫看著群臣,眼底閃過深深的嫌惡之色,隨後快步離開了長樂宮。
……
……
這一夜,長安封城,街道戒嚴。
北軍的五萬兵馬在接到劉據的調令之後,已經提前開拔,駐紮在了長安城內。
“報!太子殿下,長安城內已經封鎖完畢,五步一哨,十步一崗,晝夜輪替。”
“報!太子殿下,百官家眷和住宅已經被全部控製!”
“報!太子殿下,江充叛軍距離長安不足二十裏。”
……
奏報猶如雪花般飛入東宮之中。
劉據端坐在主位上,看似冷靜,實際上掌心已經沁出了冷汗。
“小子,你怕了?”
韓信瞥了一眼劉據,笑著說道。
劉據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是的,孤很怕。”
頓了頓,苦笑道:“國師,不瞞你說,孤……雖然學過兵法,但是沒打過仗,也沒上過戰場。”
韓信淡淡說道:“你是太子,未來的皇帝。你不需要會打仗,你隻需要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就行。”
劉據問道:“國師,我們能打贏嗎?”
韓信笑而不語。
這時,衛子夫正巧從外麵走了進來,朗聲道:“據兒,你弄錯了一件事。”
“這一仗,不是能不能打贏,而是必須打贏。”
“我們都沒有退路。隻有打贏,才能活下去。”
衛子夫的神色嚴肅、目光堅毅而決絕。
在她的注視下,劉據原本有些慌亂的內心,漸漸鎮靜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正了正衣冠,緩緩走出東宮。
此刻,東宮外聚集著成千上萬的流民和刑徒。
和三個月前相比,他們的臉色明顯好看了許多,每個人也都穿上了完整的衣服和鞋子。
他們看著劉據的目光,有茫然,有疑惑,有不解,但更多的,還是感激。
沒有劉據,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吃不上一頓飽飯,甚至都無法挺過這個冬天。
劉徹是一個好皇帝。
他打敗了匈奴,打通了西域。
可那又怎樣呢?
打敗匈奴之前,他們吃不飽飯。
打敗匈奴之後,他們還是吃不飽飯。
那麽打敗匈奴,還有什麽意義呢?
百姓們想不明白。
明明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如今的皇帝是個天下第一的好皇帝。他讓大漢朝變得強大,讓大漢朝變得富有,他讓大漢朝變得太平。
可底層百姓的日子,為什麽還是那麽苦呢?
為什麽這樣的好皇帝,卻不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呢?
錢都哪去了?
糧食都哪去了?
想不通。
孩子們想不通,老人們也想不通。
但是他們卻知道一件事。
幫皇帝幹活,沒錢、沒飯、沒新衣服;
可是幫太子幹活,又給錢、又管吃管住、甚至還會發新衣服穿。
選誰不選誰,百姓心如明鏡。
……
劉據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
“各位父老鄉親。”
“你們都知道,陛下病重,在甘泉宮內靜養,把大漢朝的江山社稷托付給了孤。”
“可是逆賊江充、韓說、黃文等人,卻要像當年的趙高一樣,矯詔謀反。”
“如今,叛軍距離長安,隻有不到二十裏了。”
“孤身為大漢太子,寧可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
“懇請各位父老鄉親,助孤一臂之力,護我大漢江山。”
“孤向各位保證,此戰之後,我大漢百姓將人人有地種,天天有飯吃,月月有魚肉,年年穿新衣。”
耕地!
衣服!
飽飯!
這三個詞狠狠地刺激了每一個人的心弦。
每一個流民、每一個刑徒的眼睛頓時迸發出明亮的光芒。
人群中,立刻有人高喊:“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隨即,百姓們烏壓壓全部跪倒在地上:
“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
民眾的呐喊聲響徹了長安的每一個角落。
東宮之中,韓信的嘴角忍不住翹起,冷笑著說:“真不愧是劉邦的子孫,這畫大餅的本事一套一套的。”
衛子夫柳眉微蹙,反問道:“國師難道覺得據兒是在說大話嗎?”
“不是嗎?”
韓信直截了當地說:“你我都看過史書。從先秦到宋末,一千多年的時間裏,隻有唐朝開元年間的長安百姓,勉強能天天吃飽飯。”
“可如此盛世,卻也僅僅持續了不到二十年。”
“以大漢目前的現狀,想要到達開元盛世的水平,難如登天。”
衛子夫沉默,眼中卻露出了不服輸的神色:“正是因為困難,所以才更要去實現。國師難道不知,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嗎?”
人定勝天?
人怎麽可能勝得過天!
即便強如霸王項羽,都無法逆天改命。
韓信搖了搖頭,卻也沒有反駁什麽,隻是淡淡道:“皇後與太子有如此誌向,是大漢之福。”
“本侯拭目以待,看看大漢朝,能否出現另一個開元盛世!”
……
……
“太子造反!”
“他竟然有這種膽量?”
中軍大帳內,劉徹聽到手下的匯報之後,出奇地沒有憤怒,眼中反而閃過一抹古怪的神色。
他害怕劉據篡權奪位,他忌憚劉據會謀害、行刺、逼宮、暗殺……可他萬萬沒想到,劉據居然會用如此光明正大的手段。
皇帝未死,太子封閉都城,調兵遣將。
這種行為,無異於明晃晃地告訴天下人,我造反了!
“不錯!”
“有種!”
“這才像朕的兒子。”
劉徹蒼老的麵龐無悲無喜,隻是沉思片刻之後,便下令道:“傳朕的旨意,大軍就地駐紮,埋鍋造飯。”
“明日一早,準備攻城。”
“朕倒是要看看,朕的兒子和皇後,究竟有沒有本事,搶走大漢的江山。”
“衛子夫,你要謀反嗎?”
“衛子夫,你竟敢逼宮!”
……
謀反……逼宮……叛亂……
群臣的口中爆出各種粗鄙不堪的詞語,若非護衛阻攔,有的大臣甚至想要手持笏板上前毆打衛子夫。
衛子夫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
她進宮四十九年,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後。
整整三十八年,她始終堅持做一個賢妻良母,群臣對她也頗有讚譽。
可是,就是那群讚美她的臣子,此刻卻罵得最狠,跳得最歡。
“嗬,什麽忠臣,什麽良將,不過是劉徹豢養的一群家犬罷了。”
衛子夫看著群臣,眼底閃過深深的嫌惡之色,隨後快步離開了長樂宮。
……
……
這一夜,長安封城,街道戒嚴。
北軍的五萬兵馬在接到劉據的調令之後,已經提前開拔,駐紮在了長安城內。
“報!太子殿下,長安城內已經封鎖完畢,五步一哨,十步一崗,晝夜輪替。”
“報!太子殿下,百官家眷和住宅已經被全部控製!”
“報!太子殿下,江充叛軍距離長安不足二十裏。”
……
奏報猶如雪花般飛入東宮之中。
劉據端坐在主位上,看似冷靜,實際上掌心已經沁出了冷汗。
“小子,你怕了?”
韓信瞥了一眼劉據,笑著說道。
劉據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是的,孤很怕。”
頓了頓,苦笑道:“國師,不瞞你說,孤……雖然學過兵法,但是沒打過仗,也沒上過戰場。”
韓信淡淡說道:“你是太子,未來的皇帝。你不需要會打仗,你隻需要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就行。”
劉據問道:“國師,我們能打贏嗎?”
韓信笑而不語。
這時,衛子夫正巧從外麵走了進來,朗聲道:“據兒,你弄錯了一件事。”
“這一仗,不是能不能打贏,而是必須打贏。”
“我們都沒有退路。隻有打贏,才能活下去。”
衛子夫的神色嚴肅、目光堅毅而決絕。
在她的注視下,劉據原本有些慌亂的內心,漸漸鎮靜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正了正衣冠,緩緩走出東宮。
此刻,東宮外聚集著成千上萬的流民和刑徒。
和三個月前相比,他們的臉色明顯好看了許多,每個人也都穿上了完整的衣服和鞋子。
他們看著劉據的目光,有茫然,有疑惑,有不解,但更多的,還是感激。
沒有劉據,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吃不上一頓飽飯,甚至都無法挺過這個冬天。
劉徹是一個好皇帝。
他打敗了匈奴,打通了西域。
可那又怎樣呢?
打敗匈奴之前,他們吃不飽飯。
打敗匈奴之後,他們還是吃不飽飯。
那麽打敗匈奴,還有什麽意義呢?
百姓們想不明白。
明明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如今的皇帝是個天下第一的好皇帝。他讓大漢朝變得強大,讓大漢朝變得富有,他讓大漢朝變得太平。
可底層百姓的日子,為什麽還是那麽苦呢?
為什麽這樣的好皇帝,卻不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呢?
錢都哪去了?
糧食都哪去了?
想不通。
孩子們想不通,老人們也想不通。
但是他們卻知道一件事。
幫皇帝幹活,沒錢、沒飯、沒新衣服;
可是幫太子幹活,又給錢、又管吃管住、甚至還會發新衣服穿。
選誰不選誰,百姓心如明鏡。
……
劉據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
“各位父老鄉親。”
“你們都知道,陛下病重,在甘泉宮內靜養,把大漢朝的江山社稷托付給了孤。”
“可是逆賊江充、韓說、黃文等人,卻要像當年的趙高一樣,矯詔謀反。”
“如今,叛軍距離長安,隻有不到二十裏了。”
“孤身為大漢太子,寧可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
“懇請各位父老鄉親,助孤一臂之力,護我大漢江山。”
“孤向各位保證,此戰之後,我大漢百姓將人人有地種,天天有飯吃,月月有魚肉,年年穿新衣。”
耕地!
衣服!
飽飯!
這三個詞狠狠地刺激了每一個人的心弦。
每一個流民、每一個刑徒的眼睛頓時迸發出明亮的光芒。
人群中,立刻有人高喊:“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隨即,百姓們烏壓壓全部跪倒在地上:
“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誓死追隨太子殿下!”
……
民眾的呐喊聲響徹了長安的每一個角落。
東宮之中,韓信的嘴角忍不住翹起,冷笑著說:“真不愧是劉邦的子孫,這畫大餅的本事一套一套的。”
衛子夫柳眉微蹙,反問道:“國師難道覺得據兒是在說大話嗎?”
“不是嗎?”
韓信直截了當地說:“你我都看過史書。從先秦到宋末,一千多年的時間裏,隻有唐朝開元年間的長安百姓,勉強能天天吃飽飯。”
“可如此盛世,卻也僅僅持續了不到二十年。”
“以大漢目前的現狀,想要到達開元盛世的水平,難如登天。”
衛子夫沉默,眼中卻露出了不服輸的神色:“正是因為困難,所以才更要去實現。國師難道不知,事在人為、人定勝天嗎?”
人定勝天?
人怎麽可能勝得過天!
即便強如霸王項羽,都無法逆天改命。
韓信搖了搖頭,卻也沒有反駁什麽,隻是淡淡道:“皇後與太子有如此誌向,是大漢之福。”
“本侯拭目以待,看看大漢朝,能否出現另一個開元盛世!”
……
……
“太子造反!”
“他竟然有這種膽量?”
中軍大帳內,劉徹聽到手下的匯報之後,出奇地沒有憤怒,眼中反而閃過一抹古怪的神色。
他害怕劉據篡權奪位,他忌憚劉據會謀害、行刺、逼宮、暗殺……可他萬萬沒想到,劉據居然會用如此光明正大的手段。
皇帝未死,太子封閉都城,調兵遣將。
這種行為,無異於明晃晃地告訴天下人,我造反了!
“不錯!”
“有種!”
“這才像朕的兒子。”
劉徹蒼老的麵龐無悲無喜,隻是沉思片刻之後,便下令道:“傳朕的旨意,大軍就地駐紮,埋鍋造飯。”
“明日一早,準備攻城。”
“朕倒是要看看,朕的兒子和皇後,究竟有沒有本事,搶走大漢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