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朱府。
大清早,朱夫人正守在兒子床前唉聲歎氣,就見丈夫朱明去而複返。
“你不是去衙門了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辭呈已經批了?”
朱夫人一連三問,朱明搖頭:“吏部還在查驗,等他們忙完才會提交陛下,我左右無事,索性告了假,回家裏歇著。”
“那咱們幾時才能出京?”朱夫人急道,“陛下一天不讓你辭官,我心裏就一天難安。”
“最近幾日怕是不成。”
“為什麽?”朱夫人又驚又疑,“難道陛下知道了咱們與雁家的關係?”
“這倒沒有。”
朱夫人鬆了口氣,又猛地站起:“不行,你再催催吏部,讓他們趕緊把你的事兒辦了,我怕夜長夢多。”
“我一五品官,哪有那麽大的臉去催吏部尚書,”朱明道,“何況陛下近日免朝,恐怕不能料理政事。”
“怎麽?陛下病了?”
朱明欲言又止。
“快說呀。”
朱明拗不過妻子催促,附到她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什麽!”朱夫人驚呼,“弑君?”
“你小聲點兒!”朱明捂住朱夫人的嘴,“這話不能外傳,否則全家都要掉腦袋。”
朱夫人“唔唔”兩聲,連連點頭。
朱明這才把她放開:“好在陛下沒大事,隻是驚嚇過度暈了過去,不然這朝中怕是要變天。”
朱夫人嘴角一撇:“我就說不能和將門結親,雁家前兩代就在死人堆裏打滾,那一家子命格多凶,那雁安寧更是個掃把星。”
“瞧你說的,”朱明道,“人家一小姑娘……”
“小姑娘怎麽了?”朱夫人不悅,“你是不是還惦著這門親事,我告訴你,多虧蘭將軍好心提醒咱們,要不是他透信,咱們朱家就會傻乎乎地被雁家當槍使。”
朱明被妻子劈頭蓋臉一頓罵,麵色不豫:“我的意思是,咱們以後少提雁家。”
朱夫人猶自不悅,“過去就聽說雁安寧命格不好,你看看,這才短短幾天,她爹就吃了敗仗,她外公撞成重傷,就連陛下也……”朱夫人頓了頓,看向床上的兒子,“還有思遠,他才從太學回來,不過一天的工夫,就被人扒了衣服扔在街上。”
她說著說著痛哭失聲:“如果不是我派人去找,咱們朱家、咱們朱家就要絕後了!”
昨日,朱思遠說是出門散心,直到傍晚都沒回府。朱家派出的奴仆打聽到消息,自家少爺在一家妓館外被人發現,發現的時候滿身酒氣,神智不清,身上的衣裳更是不翼而飛。
朱思遠回家就發起高熱,直到今早才退下,仍在昏睡。
朱夫人哭得傷心,朱明卻不高興:“誰叫他不學好,逛妓館就罷了,竟然不付銀子,別人沒打他一頓都算好的!”
“我兒子怎會逛妓館,你不要聽人胡說。”朱夫人哭道,“依我看,他定是被人害了。”
“大白天的,又是天子腳下,誰能害他。”
“就是那個掃把星,”朱夫人抹抹眼淚,“她一定是不滿我們退親,才對我兒下此毒手。”
朱明一噎:“無憑無據你別瞎說,她一個小姑娘,怎麽想得出這麽陰毒的招數。”
“陰毒?”朱夫人冷笑,“你是沒見過那些高門大戶的手段,那才叫陰毒。他們雁家都是粗人,隻能使出這樣不入流的法子,我聽說雁安寧在梁州的時候,仗著自己是大將軍的女兒,沒少和軍中的漢子勾勾搭搭。”
朱明聽她越說越不堪,皺眉道:“你又從哪裏聽來這些?”
“京城這麽大,又不是沒有梁州來的舊人,我原來隻當是小姑娘間互相說說閑話,現在看來,真是說得沒錯,那雁安寧就是個禍害。”
“夠了!”朱明猛地拍桌,“你是想說我給兒子訂親訂錯了?”
“怎麽沒錯?”朱夫人回嘴,“滿京城的姑娘你選誰不行,非得選那個掃把星!”
她唾沫星子濺了丈夫一臉,朱明氣得發抖:“當初訂親的時候,是誰喜得到處燒高香?現在你來怪我?”
“如果不是你做官多年還隻是個從五品,我犯得著讓咱們兒子受委屈?”
“無理取鬧!”朱明甩袖,“你兒子才是讓我丟盡臉麵!你以為我今日為何告假,現在人人都知道你兒子在妓館白嫖,連同僚都來笑話我!”
“他們笑話你你就回家躲著?”朱夫人的嗓門比他還高,“你還沒辭官呢,你怎麽這麽窩囊!”
兩口子你怪我我怪你,爭吵不休,不一會兒,朱明摔門而出,朱夫人撲在兒子床前嚎啕大哭。
就在朱家亂哄哄的當口,被朱夫人稱作掃把星的雁安寧也早早起了床,坐在案前寫信。
昨日雪停後,天氣更冷,雁安寧穿著冬日的衣裳,披了件赤色狐裘,腳邊還放著一個炭盆。
阿韭從外麵走進來,嘴裏嘀嘀咕咕。
“怎麽了?”雁安寧頭也不抬。
“我聽侍衛說,朱思遠沒被凍死,真是便宜他了。”阿韭嘟囔。
雁安寧笑笑:“朱夫人護短,朱明又最愛臉麵,朱思遠在妓館白嫖的事情傳出去,足夠那家人鬧到出京也不消停。”
日後除非朱思遠不進京,否則隻要他的名字一出現,別人都會想到:看,這就是那個白嫖不給錢,被人扒光了扔雪地裏的家夥。
這樣一來,別說求官,朱思遠就連太學也沒臉再上。
阿韭噘著嘴,將一個錦盒放到桌上:“姑娘,這是飛鏡軒送來的東西。”
雁安寧停筆:“我要的首飾這麽快就打好了?”
“不是。”阿韭替她打開錦盒,“是別人在飛鏡軒定的一隻鐲子,點名要送給姑娘。”
雁安寧聞言放下筆,接過阿韭遞來的金鐲。
鐲子赤金嵌銀,蓮葉纏枝,內刻一行小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樂府詩。
時下無論男女,都愛佩戴刻有詩文的飾品,一名顯貴曾讓人在隨身玉佩上刻下長達八百字的駢文,一時風頭無兩。
雁安寧手中的這隻金鐲款式尋常,句意淺顯,算不上有何特別,但她拿著這隻鐲子看了好一陣,若有所思。
“可知是何人所送?”雁安寧問。
阿韭道:“掌櫃也不清楚,那人戴著鬥笠,瞧不清長相,嗓音也很含糊。對方付了錢,留了圖樣,讓打好後送給姑娘,便再沒去過。”
“那人什麽時候定的?”
“三日前。”
“他還說了什麽?”
“沒了。”阿韭湊在桌邊,“不過掌櫃叫人傳了話,叫我提醒姑娘,這鐲子和外麵的不一樣,姑娘你猜,到底哪裏不一樣?”
雁安寧笑著看她一眼,將鐲子放在掌心掂了掂,又將它拿起來,細細摸索上麵的紋路。
她忽然一掰,赤金的鐲子從中斷開。
大清早,朱夫人正守在兒子床前唉聲歎氣,就見丈夫朱明去而複返。
“你不是去衙門了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辭呈已經批了?”
朱夫人一連三問,朱明搖頭:“吏部還在查驗,等他們忙完才會提交陛下,我左右無事,索性告了假,回家裏歇著。”
“那咱們幾時才能出京?”朱夫人急道,“陛下一天不讓你辭官,我心裏就一天難安。”
“最近幾日怕是不成。”
“為什麽?”朱夫人又驚又疑,“難道陛下知道了咱們與雁家的關係?”
“這倒沒有。”
朱夫人鬆了口氣,又猛地站起:“不行,你再催催吏部,讓他們趕緊把你的事兒辦了,我怕夜長夢多。”
“我一五品官,哪有那麽大的臉去催吏部尚書,”朱明道,“何況陛下近日免朝,恐怕不能料理政事。”
“怎麽?陛下病了?”
朱明欲言又止。
“快說呀。”
朱明拗不過妻子催促,附到她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什麽!”朱夫人驚呼,“弑君?”
“你小聲點兒!”朱明捂住朱夫人的嘴,“這話不能外傳,否則全家都要掉腦袋。”
朱夫人“唔唔”兩聲,連連點頭。
朱明這才把她放開:“好在陛下沒大事,隻是驚嚇過度暈了過去,不然這朝中怕是要變天。”
朱夫人嘴角一撇:“我就說不能和將門結親,雁家前兩代就在死人堆裏打滾,那一家子命格多凶,那雁安寧更是個掃把星。”
“瞧你說的,”朱明道,“人家一小姑娘……”
“小姑娘怎麽了?”朱夫人不悅,“你是不是還惦著這門親事,我告訴你,多虧蘭將軍好心提醒咱們,要不是他透信,咱們朱家就會傻乎乎地被雁家當槍使。”
朱明被妻子劈頭蓋臉一頓罵,麵色不豫:“我的意思是,咱們以後少提雁家。”
朱夫人猶自不悅,“過去就聽說雁安寧命格不好,你看看,這才短短幾天,她爹就吃了敗仗,她外公撞成重傷,就連陛下也……”朱夫人頓了頓,看向床上的兒子,“還有思遠,他才從太學回來,不過一天的工夫,就被人扒了衣服扔在街上。”
她說著說著痛哭失聲:“如果不是我派人去找,咱們朱家、咱們朱家就要絕後了!”
昨日,朱思遠說是出門散心,直到傍晚都沒回府。朱家派出的奴仆打聽到消息,自家少爺在一家妓館外被人發現,發現的時候滿身酒氣,神智不清,身上的衣裳更是不翼而飛。
朱思遠回家就發起高熱,直到今早才退下,仍在昏睡。
朱夫人哭得傷心,朱明卻不高興:“誰叫他不學好,逛妓館就罷了,竟然不付銀子,別人沒打他一頓都算好的!”
“我兒子怎會逛妓館,你不要聽人胡說。”朱夫人哭道,“依我看,他定是被人害了。”
“大白天的,又是天子腳下,誰能害他。”
“就是那個掃把星,”朱夫人抹抹眼淚,“她一定是不滿我們退親,才對我兒下此毒手。”
朱明一噎:“無憑無據你別瞎說,她一個小姑娘,怎麽想得出這麽陰毒的招數。”
“陰毒?”朱夫人冷笑,“你是沒見過那些高門大戶的手段,那才叫陰毒。他們雁家都是粗人,隻能使出這樣不入流的法子,我聽說雁安寧在梁州的時候,仗著自己是大將軍的女兒,沒少和軍中的漢子勾勾搭搭。”
朱明聽她越說越不堪,皺眉道:“你又從哪裏聽來這些?”
“京城這麽大,又不是沒有梁州來的舊人,我原來隻當是小姑娘間互相說說閑話,現在看來,真是說得沒錯,那雁安寧就是個禍害。”
“夠了!”朱明猛地拍桌,“你是想說我給兒子訂親訂錯了?”
“怎麽沒錯?”朱夫人回嘴,“滿京城的姑娘你選誰不行,非得選那個掃把星!”
她唾沫星子濺了丈夫一臉,朱明氣得發抖:“當初訂親的時候,是誰喜得到處燒高香?現在你來怪我?”
“如果不是你做官多年還隻是個從五品,我犯得著讓咱們兒子受委屈?”
“無理取鬧!”朱明甩袖,“你兒子才是讓我丟盡臉麵!你以為我今日為何告假,現在人人都知道你兒子在妓館白嫖,連同僚都來笑話我!”
“他們笑話你你就回家躲著?”朱夫人的嗓門比他還高,“你還沒辭官呢,你怎麽這麽窩囊!”
兩口子你怪我我怪你,爭吵不休,不一會兒,朱明摔門而出,朱夫人撲在兒子床前嚎啕大哭。
就在朱家亂哄哄的當口,被朱夫人稱作掃把星的雁安寧也早早起了床,坐在案前寫信。
昨日雪停後,天氣更冷,雁安寧穿著冬日的衣裳,披了件赤色狐裘,腳邊還放著一個炭盆。
阿韭從外麵走進來,嘴裏嘀嘀咕咕。
“怎麽了?”雁安寧頭也不抬。
“我聽侍衛說,朱思遠沒被凍死,真是便宜他了。”阿韭嘟囔。
雁安寧笑笑:“朱夫人護短,朱明又最愛臉麵,朱思遠在妓館白嫖的事情傳出去,足夠那家人鬧到出京也不消停。”
日後除非朱思遠不進京,否則隻要他的名字一出現,別人都會想到:看,這就是那個白嫖不給錢,被人扒光了扔雪地裏的家夥。
這樣一來,別說求官,朱思遠就連太學也沒臉再上。
阿韭噘著嘴,將一個錦盒放到桌上:“姑娘,這是飛鏡軒送來的東西。”
雁安寧停筆:“我要的首飾這麽快就打好了?”
“不是。”阿韭替她打開錦盒,“是別人在飛鏡軒定的一隻鐲子,點名要送給姑娘。”
雁安寧聞言放下筆,接過阿韭遞來的金鐲。
鐲子赤金嵌銀,蓮葉纏枝,內刻一行小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樂府詩。
時下無論男女,都愛佩戴刻有詩文的飾品,一名顯貴曾讓人在隨身玉佩上刻下長達八百字的駢文,一時風頭無兩。
雁安寧手中的這隻金鐲款式尋常,句意淺顯,算不上有何特別,但她拿著這隻鐲子看了好一陣,若有所思。
“可知是何人所送?”雁安寧問。
阿韭道:“掌櫃也不清楚,那人戴著鬥笠,瞧不清長相,嗓音也很含糊。對方付了錢,留了圖樣,讓打好後送給姑娘,便再沒去過。”
“那人什麽時候定的?”
“三日前。”
“他還說了什麽?”
“沒了。”阿韭湊在桌邊,“不過掌櫃叫人傳了話,叫我提醒姑娘,這鐲子和外麵的不一樣,姑娘你猜,到底哪裏不一樣?”
雁安寧笑著看她一眼,將鐲子放在掌心掂了掂,又將它拿起來,細細摸索上麵的紋路。
她忽然一掰,赤金的鐲子從中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