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外,宰相石守淵與金吾衛大將軍蘭嘯天並肩而出。
“石大人方才一直對我使眼色,不知為何?”蘭嘯天問。
石守淵緩步走下台階,離禦書房遠了才道:“陛下龍體未愈,蘭將軍何必又提雁氏女入宮之事?”
蘭嘯天哈哈一笑:“我道為何,原來是因為這個。”
他扭頭往緊閉的殿門望了眼:“梁州軍情緊急,為免雁家軍生變,蘭某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若在平日倒也罷了,那天江漢之才鬧過一場,蘭將軍就不怕舊事重提,惹出麻煩?”
“石大人未免顧慮太多,”蘭嘯天不以為然,“當務之急是讓雁家軍守住梁州,就算因此得罪人,蘭某也無話可說。”
石守淵迎著寒風攏起雙袖:“雁來重傷,軍中要務多半要落在他兒子身上,雁長空年紀尚輕,如果硬讓他們死守,我擔心一著不慎,不但梁州保不住,就連雁家軍也會遭到重創。”
“石大人此話從何說起,雁家軍是人,梁州百姓就不是人?”蘭嘯天道,“北縉對大衍虎視眈眈,一旦攻破梁州,必定揮師南下,我們需要雁家軍拖住北縉,為後方爭取更多時間。”
石守淵輕歎:“那也未必要雁氏女入宮。”
“雁家兵敗,陛下不但不追究,反而納雁氏女入宮,這是對雁家最大的恩寵,無論雁家軍將來如何,雁氏女可保一輩子衣食無憂,我若是雁來,自當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蘭嘯天扭頭看向石守淵:“何況聖旨已下,石大人就不要在這兒悲天憫人了。”
他大步向前走去,石守淵留在原地看著他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
三月初十,長街兩旁雪已化盡,雁府迎來一隊浩浩蕩蕩的人馬。
街上有好事者圍攏:“雁家出了什麽事?”
他們前不久才聽說雁家軍在梁州兵敗,雁府閉門謝客,今日怎麽突然正門大開,看那樣子也不像抄家。
“像是宮裏來人。”
京城的百姓見多識廣,立刻從那隊人馬的衣著上看出端倪。
“宮裏?皇上派來的?這是要斥責雁家,還是要褒獎雁家?”人群中冒出這樣的疑問。
京城與梁州相距千裏,邊境的戰事影響不到京城百姓,在他們心裏,雁家軍是這些年來數一數二的軍隊,雖說這回吃了敗仗,但打仗哪有天天贏的,隻要梁州不丟,雁家軍就能找回場子。
不過也有人心中打鼓,大衍立國不到二十年,周邊像大衍這樣的國家還有好些,它們生於亂世,雄踞一方,相鄰的勢力彼此征伐,誰都沒有放棄吞並天下的野心。
如果雁家軍被北縉徹底擊潰,其餘勢力必會跟進,到時大衍便成了一塊肥肉,在群狼環伺下岌岌可危。
對於大衍的百姓而言,皇帝是誰不要緊,他們隻怕好不容易才安定的生活,又會陷入一灘泥淖。
想到這兒,一些聰明人沒了看熱鬧的心思,開始埋頭盤算,萬一世道又亂起來,他們該往哪兒避難。
“出來了出來了!”
離大門最近的人互相招呼著,朝旁避開。
目送宮裏來人揚長而去,人群中爆發出熱烈議論。
“我剛才打聽了,好像是宣旨入宮?”
“誰入宮?”
“還能有誰,雁家姑娘,皇帝要納了她。”
雁府守門的小廝像是沒聽見外麵的議論,送走宣旨隊伍,在眾人的注視下關上府門。
看熱鬧的人群閑聊一陣,有的回家,有的散入街邊食肆,臨近晌午,人人都忙著先填飽肚子,順道將雁府聽來的消息再說道說道。
遠近聞名的羊肉湯鋪裏,百裏囂獨坐一桌,將胡餅裹上剛切好的碎羊肉,就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一邊吃,一邊聽身旁的人高談闊論。
“聽說了嗎?雁大將軍的女兒要進宮?”
“聽說了,我剛才也在那邊,好像封了個什麽?對,婕妤。”
“這不妥吧?人家老子兄長還在邊關打仗,京城這邊沒個主事人,這種情況下讓人進宮?”
“你懂什麽,這才叫皇恩浩蕩,看重雁家。”
“看重雁家?不如往邊關多送些輜重糧草。趁人不在納人家女兒入宮,這叫啥事兒?”
“噓,你不要命了。”
議論聲中,街角駛來一輛馬車,有人認出車上的牌子,輕聲道:“你們看,那是雁府的馬車。”
雁府馬車穿過長街,來到飛鏡軒外停下。
雁安寧來取她的首飾。
阿韭原本不想讓她來:“姑娘,外麵都在議論你要入宮,你這一出去,不就更打眼嗎?”
“他們議論才好,”雁安寧道,“朝野議論越多,我在宮裏越安全。”
阿韭抿抿嘴:“姑娘,進宮之事真的不能改了?”
“外公拚了命都沒成功,皇帝怎麽會改變心意。”雁安寧道,“我隻是沒想到聖旨來得這麽快。”
她聽說皇帝近日免了早朝,還以為入宮的聖旨會晚些時候才到。
“別愁眉苦臉的,”雁安寧安慰阿韭,“趁今日還能出門,咱們到處多逛逛,等進了宮,就沒這麽自在了。”
主仆倆來到飛鏡軒,雁安寧有意試試首飾上的機關,萬一有什麽要改動,可以和掌櫃親自商量。
兩人甫一進門,就與出來的客人撞個對臉。
朱夫人站住腳,盯著雁安寧,臉色有一刹那扭曲。
雁安寧卻像沒看見她似的,帶著丫鬟與她擦身而過。
朱夫人捏緊手中的帕子,一再告訴自己要沉住氣,她忍了又忍:“雁安寧,你給我站住!”
喊完這一嗓子,她心裏的氣順沒順不知道,倒是吸引來不少客人的目光。
飛鏡軒在京中頗負盛名,許多人家都愛上這兒采買,此時廳中既有官宦人家的管事,又有富商豪族的親眷,他們看向朱夫人,麵上或驚疑,或嫌棄。
瞧這婦人穿得還算體麵,身旁又帶著奴仆,有什麽事情值得她大呼小叫,失了體統。
雁安寧並未停步,在掌櫃的熱情相迎下逕自上樓。
朱夫人氣急,想也不想便跟了過去。
“客人留步。”兩名待客的夥計一左一右攔在樓梯前,“上麵是招待貴人的雅室,閑人勿進。”
“我剛在你們這兒買過東西,我也不能上去?”
夥計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上樓的客人需在本店購置千兩銀以上,夫人剛才買了隻銀簪,價值十兩銀,不知夫人還打算采買什麽,可隨我去看。”
他的聲音不輕不重,恰好整個廳堂都能聽見,有人嗤笑出聲,像是嘲笑朱夫人不自量力。
朱夫人臉漲得通紅:“你們飛鏡軒掉進錢眼裏了?無知商賈,滿眼隻有黃白之物,俗不可耐!”
這話一出,幾名富商的家眷看了過來。
“石大人方才一直對我使眼色,不知為何?”蘭嘯天問。
石守淵緩步走下台階,離禦書房遠了才道:“陛下龍體未愈,蘭將軍何必又提雁氏女入宮之事?”
蘭嘯天哈哈一笑:“我道為何,原來是因為這個。”
他扭頭往緊閉的殿門望了眼:“梁州軍情緊急,為免雁家軍生變,蘭某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若在平日倒也罷了,那天江漢之才鬧過一場,蘭將軍就不怕舊事重提,惹出麻煩?”
“石大人未免顧慮太多,”蘭嘯天不以為然,“當務之急是讓雁家軍守住梁州,就算因此得罪人,蘭某也無話可說。”
石守淵迎著寒風攏起雙袖:“雁來重傷,軍中要務多半要落在他兒子身上,雁長空年紀尚輕,如果硬讓他們死守,我擔心一著不慎,不但梁州保不住,就連雁家軍也會遭到重創。”
“石大人此話從何說起,雁家軍是人,梁州百姓就不是人?”蘭嘯天道,“北縉對大衍虎視眈眈,一旦攻破梁州,必定揮師南下,我們需要雁家軍拖住北縉,為後方爭取更多時間。”
石守淵輕歎:“那也未必要雁氏女入宮。”
“雁家兵敗,陛下不但不追究,反而納雁氏女入宮,這是對雁家最大的恩寵,無論雁家軍將來如何,雁氏女可保一輩子衣食無憂,我若是雁來,自當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蘭嘯天扭頭看向石守淵:“何況聖旨已下,石大人就不要在這兒悲天憫人了。”
他大步向前走去,石守淵留在原地看著他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
三月初十,長街兩旁雪已化盡,雁府迎來一隊浩浩蕩蕩的人馬。
街上有好事者圍攏:“雁家出了什麽事?”
他們前不久才聽說雁家軍在梁州兵敗,雁府閉門謝客,今日怎麽突然正門大開,看那樣子也不像抄家。
“像是宮裏來人。”
京城的百姓見多識廣,立刻從那隊人馬的衣著上看出端倪。
“宮裏?皇上派來的?這是要斥責雁家,還是要褒獎雁家?”人群中冒出這樣的疑問。
京城與梁州相距千裏,邊境的戰事影響不到京城百姓,在他們心裏,雁家軍是這些年來數一數二的軍隊,雖說這回吃了敗仗,但打仗哪有天天贏的,隻要梁州不丟,雁家軍就能找回場子。
不過也有人心中打鼓,大衍立國不到二十年,周邊像大衍這樣的國家還有好些,它們生於亂世,雄踞一方,相鄰的勢力彼此征伐,誰都沒有放棄吞並天下的野心。
如果雁家軍被北縉徹底擊潰,其餘勢力必會跟進,到時大衍便成了一塊肥肉,在群狼環伺下岌岌可危。
對於大衍的百姓而言,皇帝是誰不要緊,他們隻怕好不容易才安定的生活,又會陷入一灘泥淖。
想到這兒,一些聰明人沒了看熱鬧的心思,開始埋頭盤算,萬一世道又亂起來,他們該往哪兒避難。
“出來了出來了!”
離大門最近的人互相招呼著,朝旁避開。
目送宮裏來人揚長而去,人群中爆發出熱烈議論。
“我剛才打聽了,好像是宣旨入宮?”
“誰入宮?”
“還能有誰,雁家姑娘,皇帝要納了她。”
雁府守門的小廝像是沒聽見外麵的議論,送走宣旨隊伍,在眾人的注視下關上府門。
看熱鬧的人群閑聊一陣,有的回家,有的散入街邊食肆,臨近晌午,人人都忙著先填飽肚子,順道將雁府聽來的消息再說道說道。
遠近聞名的羊肉湯鋪裏,百裏囂獨坐一桌,將胡餅裹上剛切好的碎羊肉,就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一邊吃,一邊聽身旁的人高談闊論。
“聽說了嗎?雁大將軍的女兒要進宮?”
“聽說了,我剛才也在那邊,好像封了個什麽?對,婕妤。”
“這不妥吧?人家老子兄長還在邊關打仗,京城這邊沒個主事人,這種情況下讓人進宮?”
“你懂什麽,這才叫皇恩浩蕩,看重雁家。”
“看重雁家?不如往邊關多送些輜重糧草。趁人不在納人家女兒入宮,這叫啥事兒?”
“噓,你不要命了。”
議論聲中,街角駛來一輛馬車,有人認出車上的牌子,輕聲道:“你們看,那是雁府的馬車。”
雁府馬車穿過長街,來到飛鏡軒外停下。
雁安寧來取她的首飾。
阿韭原本不想讓她來:“姑娘,外麵都在議論你要入宮,你這一出去,不就更打眼嗎?”
“他們議論才好,”雁安寧道,“朝野議論越多,我在宮裏越安全。”
阿韭抿抿嘴:“姑娘,進宮之事真的不能改了?”
“外公拚了命都沒成功,皇帝怎麽會改變心意。”雁安寧道,“我隻是沒想到聖旨來得這麽快。”
她聽說皇帝近日免了早朝,還以為入宮的聖旨會晚些時候才到。
“別愁眉苦臉的,”雁安寧安慰阿韭,“趁今日還能出門,咱們到處多逛逛,等進了宮,就沒這麽自在了。”
主仆倆來到飛鏡軒,雁安寧有意試試首飾上的機關,萬一有什麽要改動,可以和掌櫃親自商量。
兩人甫一進門,就與出來的客人撞個對臉。
朱夫人站住腳,盯著雁安寧,臉色有一刹那扭曲。
雁安寧卻像沒看見她似的,帶著丫鬟與她擦身而過。
朱夫人捏緊手中的帕子,一再告訴自己要沉住氣,她忍了又忍:“雁安寧,你給我站住!”
喊完這一嗓子,她心裏的氣順沒順不知道,倒是吸引來不少客人的目光。
飛鏡軒在京中頗負盛名,許多人家都愛上這兒采買,此時廳中既有官宦人家的管事,又有富商豪族的親眷,他們看向朱夫人,麵上或驚疑,或嫌棄。
瞧這婦人穿得還算體麵,身旁又帶著奴仆,有什麽事情值得她大呼小叫,失了體統。
雁安寧並未停步,在掌櫃的熱情相迎下逕自上樓。
朱夫人氣急,想也不想便跟了過去。
“客人留步。”兩名待客的夥計一左一右攔在樓梯前,“上麵是招待貴人的雅室,閑人勿進。”
“我剛在你們這兒買過東西,我也不能上去?”
夥計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上樓的客人需在本店購置千兩銀以上,夫人剛才買了隻銀簪,價值十兩銀,不知夫人還打算采買什麽,可隨我去看。”
他的聲音不輕不重,恰好整個廳堂都能聽見,有人嗤笑出聲,像是嘲笑朱夫人不自量力。
朱夫人臉漲得通紅:“你們飛鏡軒掉進錢眼裏了?無知商賈,滿眼隻有黃白之物,俗不可耐!”
這話一出,幾名富商的家眷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