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道的路麵冰冷堅硬,跪得久了,便覺寒氣入骨。
然而皇後離去之時,並未讓他們起身,雁安寧望著膝下青灰色的石板,靜靜聽著周遭的響動。
一串腳步聲急急而至。
一名宮女來到她身前,板著臉道:
“雁婕妤,皇後居所未經傳召,一概不得擅入,皇後諒你是初次進宮,責罰便免了。但你不識宮中道路,需在此處將方位記熟,待女官考過,方可回去。”
雁安寧長睫低垂,平靜道:“遵命。”
當晚,京兆尹夫人在房中,對著京兆尹好一通比劃。
“你不知道,皇後治起人來才叫軟刀子割肉,把你心肝脾肺腎都攪爛了,還不許你喊疼。”
“夫人又亂講。”京兆尹沉著臉訓話,“皇後是什麽樣的人不由你來說道。”
“我不過對你說說罷了,”京兆尹夫人坐在妝台前摘首飾,“你是沒看見,兩邊剛遇上那會兒,皇後那倆眼珠子像淬了冰似的,盯著雁氏女一動不動,瞧得我心裏發毛。”
“你隔著帷幕也能瞧見皇後的眼珠?”京兆尹早已習慣夫人的一驚一乍,不想與她掰扯,轉頭去看桌上的畫卷。
“我離得近,當然看得清。”京兆尹夫人橫了丈夫一眼,“我還聽說,那雁安寧在宮道上跪了足足兩個時辰,直到天黑才讓人送了回去。這麽冷的天,都是嬌生慣養大的姑娘,虧得今日沒下雪,不然我怕她剛進宮就得橫著出去。”
“你怎麽什麽都打聽?”京兆尹皺眉,“宮裏的事少摻和,我問你,今日宮中對陛下的壽宴有何交待?”
“還不是那些老話,”京兆尹夫人道,“皇後說去年糧食欠收,今年戰事吃緊,讓各府的進奉不要太奢華。”
她將摘下的耳墜往桌上一擺:“可她說歸說,大夥兒做歸做,誰不知陛下最愛奇珍異寶,也就是你,拿幅破畫就想獻殷勤。”
“什麽破畫?這是我特地請人畫的射獵圖。”京兆尹托著畫卷,愛不釋手,“今春天寒地凍,春狩怕是要推遲,陛下最好狩獵,他出不了門,我就獻圖給他。”
“我怕這圖獻上去,陛下不但不高興,反而因為不能春狩,看你更不順眼。”
“夫人莫怕,”京兆尹勸慰,“為夫自會應對。”
類似的對話,在這晚出現在很多高門大宅的夫妻之間。
命婦們對雁安寧罰跪一事眾說紛紜,對於幕後主使者的身份也各有推論。
但歸根到底,這隻是一樁無傷大雅的八卦。
皇後既沒讓人打雁安寧板子,也沒責罰那些抬轎的宮人,比起許多內宅陰私,皇後的做法甚至算得溫和。
便是民間的百姓聽到,頂多感歎一句宮規森嚴,順道提醒家人,將來嫁女可千萬不能往宮裏送,沒見那雁大將軍的女兒入了宮,照樣也得下跪,照樣也得讓跪多久跪久。
當然,百姓們也知道,尋常人家的女兒進不了宮,就算進宮也隻能當宮女,宮女可不好當,聽說宮裏風水不好,宮人墳都填滿啦。
——
“事情就是這些。”
葉靈芝繪聲繪色講完打探來的消息,對百裏囂道:“還有三日就是皇帝生辰,大臣們忙著祝壽,石守淵怕是又要找借口,推遲和你見麵的時間。”
百裏囂用鐵鉗撥了撥盆中的火炭:“我叫你打聽朝廷動向,你雜七雜八說了一大堆,隻有這句才有點價值。”
葉靈芝不服氣:“朝廷朝廷,不都在皇帝治理之下嗎,先把皇宮的事情打聽清楚,才知道大臣要幹什麽。”
“雁安寧進宮也用說得這麽詳細?”
“現在外麵都在傳,”葉靈芝道,“我不過順耳聽到一些。”
“我看你不隻是順耳,還打聽了不少。”
葉靈芝一臉被看穿的心虛:“她是雁家人,我當然有些好奇。”
“好奇什麽?”
“咱們雖然沒跟雁家軍交過手,但這些年來,我沒少聽說雁家軍的戰績,以前我爹……”葉靈芝頓了下,“我爹常誇雁家軍所向披靡,所謂將門虎女,雁大將軍的女兒,理應和那些嬌滴滴的貴女不一樣。”
“有什麽不一樣?”百裏囂將醃好的鹿肉放到滾燙的鐵篦子上,“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
“還有鼻子呢。”葉靈芝托著下巴,“不過聽了他們講的那些,我又有點失望。”
雁安寧剛進宮就被罰跪,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京城。
在葉靈芝的想象中,雁大將軍的女兒不該如此好欺負。
“你認為她不該跪?”百裏囂問。
葉靈芝搖搖頭,怎麽說呢,形勢比人強,她能理解在皇後麵前,雁安寧不得不跪,但這事聽上去,還是讓人覺得不痛快。
“你不喜歡,是因為你遇到過和她一樣艱難的時候,但你贏了,而她隻能任人宰割。”百裏囂拿著長筷翻烤鹿肉,“不過你弄錯了一件事。”
“什麽事?”
“你是你,她是她,你們的處境不同,選擇也不同。”百裏囂道,“你同情也好,失望也好,她不知道,也不會在乎。”
葉靈芝似懂非懂:“她不知道很正常,但是頭兒,你怎麽知道她不在乎。”
百裏囂翻動烤肉的動作停了停:“她若在乎,就不會進宮。”
“說得也是。”葉靈芝深以為然,“我要是她,早就離開京城,去了梁州避風頭。”
“不要你弟弟了?”
葉靈芝怔了下:“哦,我差點忘了,還有靈蒙。不過那小子鬼得很,遇到有事跑得比我還快。”
百裏囂放下長筷,不再與她談論雁安寧:“你說宮裏死了很多人?”
“嗯,”葉靈芝壓低嗓門,“這事有點兒邪乎。”
然而皇後離去之時,並未讓他們起身,雁安寧望著膝下青灰色的石板,靜靜聽著周遭的響動。
一串腳步聲急急而至。
一名宮女來到她身前,板著臉道:
“雁婕妤,皇後居所未經傳召,一概不得擅入,皇後諒你是初次進宮,責罰便免了。但你不識宮中道路,需在此處將方位記熟,待女官考過,方可回去。”
雁安寧長睫低垂,平靜道:“遵命。”
當晚,京兆尹夫人在房中,對著京兆尹好一通比劃。
“你不知道,皇後治起人來才叫軟刀子割肉,把你心肝脾肺腎都攪爛了,還不許你喊疼。”
“夫人又亂講。”京兆尹沉著臉訓話,“皇後是什麽樣的人不由你來說道。”
“我不過對你說說罷了,”京兆尹夫人坐在妝台前摘首飾,“你是沒看見,兩邊剛遇上那會兒,皇後那倆眼珠子像淬了冰似的,盯著雁氏女一動不動,瞧得我心裏發毛。”
“你隔著帷幕也能瞧見皇後的眼珠?”京兆尹早已習慣夫人的一驚一乍,不想與她掰扯,轉頭去看桌上的畫卷。
“我離得近,當然看得清。”京兆尹夫人橫了丈夫一眼,“我還聽說,那雁安寧在宮道上跪了足足兩個時辰,直到天黑才讓人送了回去。這麽冷的天,都是嬌生慣養大的姑娘,虧得今日沒下雪,不然我怕她剛進宮就得橫著出去。”
“你怎麽什麽都打聽?”京兆尹皺眉,“宮裏的事少摻和,我問你,今日宮中對陛下的壽宴有何交待?”
“還不是那些老話,”京兆尹夫人道,“皇後說去年糧食欠收,今年戰事吃緊,讓各府的進奉不要太奢華。”
她將摘下的耳墜往桌上一擺:“可她說歸說,大夥兒做歸做,誰不知陛下最愛奇珍異寶,也就是你,拿幅破畫就想獻殷勤。”
“什麽破畫?這是我特地請人畫的射獵圖。”京兆尹托著畫卷,愛不釋手,“今春天寒地凍,春狩怕是要推遲,陛下最好狩獵,他出不了門,我就獻圖給他。”
“我怕這圖獻上去,陛下不但不高興,反而因為不能春狩,看你更不順眼。”
“夫人莫怕,”京兆尹勸慰,“為夫自會應對。”
類似的對話,在這晚出現在很多高門大宅的夫妻之間。
命婦們對雁安寧罰跪一事眾說紛紜,對於幕後主使者的身份也各有推論。
但歸根到底,這隻是一樁無傷大雅的八卦。
皇後既沒讓人打雁安寧板子,也沒責罰那些抬轎的宮人,比起許多內宅陰私,皇後的做法甚至算得溫和。
便是民間的百姓聽到,頂多感歎一句宮規森嚴,順道提醒家人,將來嫁女可千萬不能往宮裏送,沒見那雁大將軍的女兒入了宮,照樣也得下跪,照樣也得讓跪多久跪久。
當然,百姓們也知道,尋常人家的女兒進不了宮,就算進宮也隻能當宮女,宮女可不好當,聽說宮裏風水不好,宮人墳都填滿啦。
——
“事情就是這些。”
葉靈芝繪聲繪色講完打探來的消息,對百裏囂道:“還有三日就是皇帝生辰,大臣們忙著祝壽,石守淵怕是又要找借口,推遲和你見麵的時間。”
百裏囂用鐵鉗撥了撥盆中的火炭:“我叫你打聽朝廷動向,你雜七雜八說了一大堆,隻有這句才有點價值。”
葉靈芝不服氣:“朝廷朝廷,不都在皇帝治理之下嗎,先把皇宮的事情打聽清楚,才知道大臣要幹什麽。”
“雁安寧進宮也用說得這麽詳細?”
“現在外麵都在傳,”葉靈芝道,“我不過順耳聽到一些。”
“我看你不隻是順耳,還打聽了不少。”
葉靈芝一臉被看穿的心虛:“她是雁家人,我當然有些好奇。”
“好奇什麽?”
“咱們雖然沒跟雁家軍交過手,但這些年來,我沒少聽說雁家軍的戰績,以前我爹……”葉靈芝頓了下,“我爹常誇雁家軍所向披靡,所謂將門虎女,雁大將軍的女兒,理應和那些嬌滴滴的貴女不一樣。”
“有什麽不一樣?”百裏囂將醃好的鹿肉放到滾燙的鐵篦子上,“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
“還有鼻子呢。”葉靈芝托著下巴,“不過聽了他們講的那些,我又有點失望。”
雁安寧剛進宮就被罰跪,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京城。
在葉靈芝的想象中,雁大將軍的女兒不該如此好欺負。
“你認為她不該跪?”百裏囂問。
葉靈芝搖搖頭,怎麽說呢,形勢比人強,她能理解在皇後麵前,雁安寧不得不跪,但這事聽上去,還是讓人覺得不痛快。
“你不喜歡,是因為你遇到過和她一樣艱難的時候,但你贏了,而她隻能任人宰割。”百裏囂拿著長筷翻烤鹿肉,“不過你弄錯了一件事。”
“什麽事?”
“你是你,她是她,你們的處境不同,選擇也不同。”百裏囂道,“你同情也好,失望也好,她不知道,也不會在乎。”
葉靈芝似懂非懂:“她不知道很正常,但是頭兒,你怎麽知道她不在乎。”
百裏囂翻動烤肉的動作停了停:“她若在乎,就不會進宮。”
“說得也是。”葉靈芝深以為然,“我要是她,早就離開京城,去了梁州避風頭。”
“不要你弟弟了?”
葉靈芝怔了下:“哦,我差點忘了,還有靈蒙。不過那小子鬼得很,遇到有事跑得比我還快。”
百裏囂放下長筷,不再與她談論雁安寧:“你說宮裏死了很多人?”
“嗯,”葉靈芝壓低嗓門,“這事有點兒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