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雁安寧一行來到一個名叫法華灣的渡口。
“據說三百年前,有位名叫法華的僧人,由此乘舟往東,行經數萬裏,遠渡重洋,去往海外傳揚佛法。”
雁安寧坐在渡口的茶棚裏,對百裏囂道:“二十年後,這名高僧自原路而返,帶回三百名海外使者,向當時的朝廷朝拜獻禮,遞交國書。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高僧,便將此處命名為法華灣。”
百裏囂為她倒了杯茶,扭頭朝外麵看了眼:“這裏挺熱鬧。”
法華灣雖是一個渡口,卻修了一條寬闊的青石長街,長街直通水岸,街道兩旁支了好些攤鋪,儼然一個小小的集市。
雁安寧端起茶杯:“往東走水路最快,這個渡口又是最大的一個,來這兒雇船的有錢人不少,自然熱鬧。”
“出去走走?”百裏囂問。
雁安寧笑道:“日頭這麽曬,坐棚裏不好嗎?”
“快午時了,”百裏囂道,“去買些吃的。”
雁安寧朝隨行的一眾屬下看了眼:“這兒這麽多人,哪用得著你親自去買。”
“自己選的才合口味。”百裏囂不由分說,拉著她來到外麵的長街上。
不久之後,兩人停在一個小攤前。
“這是什麽?”雁安寧問。
“平安糕,”攤主熱情道,“姑娘,瞧你們的樣子是要坐船吧?吃了我家的平安糕,包你們坐船順風順水,路上不會遇到一點風浪。”
雁安寧笑著揚起眉梢:“這麽靈?”
“那是當然!”攤主拍拍胸脯,“姑娘不信可去街上問問,我家平安糕每日就這麽幾屜,吃了它,不但能保佑姑娘一路平安,還能讓你心想事成。”
雁安寧笑出聲:“你真會做生意,這幾屜我全都要了。”
“全部?”攤主愣了下,朝雁安寧和她身旁的百裏囂看了眼,“我這幾屜糕有百八十個,兩位怕是吃不完。”
“不礙事,我們人多,”雁安寧朝來時的茶棚指了指,“你把它們送去那家茶棚,交給一位名叫阿韭的姑娘,讓她給你結賬。”
攤主見她當真要全部買下,歡歡喜喜應了聲,用葦葉包了兩塊糕遞給她:“這兩塊糕你們先吃著,我這就去送。”
雁安寧將其中一塊分給百裏囂:“嚐嚐。”
百裏囂沒有接:“我又不坐船。”
“誰說隻有坐船才能吃,”雁安寧將平安糕塞他手裏,“平平安安,討個吉利。”
她捏著自己那塊咬了一口,驚喜道:“裏麵還有紅豆餡。”
百裏囂見她吃得津津有味,抽抽嘴角:“看來你這一路,是能順風順水了。”
雁安寧若要往東投奔她的舅舅,就得在這裏乘船,而百裏囂則會繼續騎馬南下,回他的西南軍去。
兩人行了這一路,已然到了要分開的時候。
百裏囂雖隻字未提,但見雁安寧沒心沒肺的樣子,還是有些手癢。
可他早就說過,何去何從由雁安寧自己作主,總不能到這時來反悔。
“我去讓人給你雇船。”他開口道。
“不急。”雁安寧拉住他,“吃完午飯再說。”
百裏囂看著她搭在自己衣擺上的細長手指,眉梢微微一動:“你吃完東西擦手了嗎?”
雁安寧眼尾一挑,白他一眼。
百裏囂笑了笑,握住她的手:“我看那邊有家賣湯麵的,陪我去吃。”
一碗熱騰騰的湯麵端上桌,雁安寧正要動筷,阿韭就尋了過來。
同她一道來的還有一名男子,竟是雁安寧的護衛隊長雁左。
那晚在山上過索橋時,雁左護著雁安寧的外公江漢之到了索橋對麵,隨後因索橋斷裂,雁左再也未能返回。
而此時見到他,雁安寧絲毫不顯意外,她放下筷子,笑道:“雁左,我猜來的人就會是你。”
雁左見了她,端正的麵容露出幾分激動:“屬下護衛不力,讓姑娘受驚了。”
雁安寧搖頭,示意他入座:“你能這麽快追上我們,一定趕了很久的路,餓了吧?先吃點東西。”
她讓店家再煮一碗麵,才道:“我哥和我外公他們還好嗎?”
雁左點頭:“很好。大公子受了些內傷,但下山後便在白雀城找了醫館醫治,並無大礙。”
雁安寧放了心:“他們如今在何處落腳?”
“我走時還在白雀城。”雁左道,“不過現在就說不定了。”
雁安寧抬眼:“白雀城有問題?”
雁長空受了傷,理應在當地休養一段日子,但聽雁左的意思,他們並沒打算在白雀城多待。
雁左四下望了望,低聲道:“我趕來的路上聽到消息,叛軍已放棄京城撤回青州,似乎有意對別處發兵。”
雁安寧與身旁的百裏囂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放棄京城卻還要攻打別處,這是打算割據一方?”
雁左道:“據我聽來的消息,正是如此。”
雁安寧了然:“白雀城緊鄰青州,叛軍若想吞並周邊的勢力,那地方的確不安全。”
雁長空一行離青州最近,得到消息的時間隻會比雁左更早,恐怕早就離開了白雀城。
“京城有援軍,其他城池可沒有。”雁安寧思索道,“看來蘭嘯天引起的這場叛亂還會繼續下去。”
“蘭嘯天還活著嗎?”百裏囂突然向雁左發問。
雁左仔細想了想:“沒聽到風聲,不過,目前叛軍都聽命於青州的史一誌。”
百裏囂冷冷笑了下:“看來他是否活著已經不重要了。”
“據說三百年前,有位名叫法華的僧人,由此乘舟往東,行經數萬裏,遠渡重洋,去往海外傳揚佛法。”
雁安寧坐在渡口的茶棚裏,對百裏囂道:“二十年後,這名高僧自原路而返,帶回三百名海外使者,向當時的朝廷朝拜獻禮,遞交國書。後人為了紀念這位高僧,便將此處命名為法華灣。”
百裏囂為她倒了杯茶,扭頭朝外麵看了眼:“這裏挺熱鬧。”
法華灣雖是一個渡口,卻修了一條寬闊的青石長街,長街直通水岸,街道兩旁支了好些攤鋪,儼然一個小小的集市。
雁安寧端起茶杯:“往東走水路最快,這個渡口又是最大的一個,來這兒雇船的有錢人不少,自然熱鬧。”
“出去走走?”百裏囂問。
雁安寧笑道:“日頭這麽曬,坐棚裏不好嗎?”
“快午時了,”百裏囂道,“去買些吃的。”
雁安寧朝隨行的一眾屬下看了眼:“這兒這麽多人,哪用得著你親自去買。”
“自己選的才合口味。”百裏囂不由分說,拉著她來到外麵的長街上。
不久之後,兩人停在一個小攤前。
“這是什麽?”雁安寧問。
“平安糕,”攤主熱情道,“姑娘,瞧你們的樣子是要坐船吧?吃了我家的平安糕,包你們坐船順風順水,路上不會遇到一點風浪。”
雁安寧笑著揚起眉梢:“這麽靈?”
“那是當然!”攤主拍拍胸脯,“姑娘不信可去街上問問,我家平安糕每日就這麽幾屜,吃了它,不但能保佑姑娘一路平安,還能讓你心想事成。”
雁安寧笑出聲:“你真會做生意,這幾屜我全都要了。”
“全部?”攤主愣了下,朝雁安寧和她身旁的百裏囂看了眼,“我這幾屜糕有百八十個,兩位怕是吃不完。”
“不礙事,我們人多,”雁安寧朝來時的茶棚指了指,“你把它們送去那家茶棚,交給一位名叫阿韭的姑娘,讓她給你結賬。”
攤主見她當真要全部買下,歡歡喜喜應了聲,用葦葉包了兩塊糕遞給她:“這兩塊糕你們先吃著,我這就去送。”
雁安寧將其中一塊分給百裏囂:“嚐嚐。”
百裏囂沒有接:“我又不坐船。”
“誰說隻有坐船才能吃,”雁安寧將平安糕塞他手裏,“平平安安,討個吉利。”
她捏著自己那塊咬了一口,驚喜道:“裏麵還有紅豆餡。”
百裏囂見她吃得津津有味,抽抽嘴角:“看來你這一路,是能順風順水了。”
雁安寧若要往東投奔她的舅舅,就得在這裏乘船,而百裏囂則會繼續騎馬南下,回他的西南軍去。
兩人行了這一路,已然到了要分開的時候。
百裏囂雖隻字未提,但見雁安寧沒心沒肺的樣子,還是有些手癢。
可他早就說過,何去何從由雁安寧自己作主,總不能到這時來反悔。
“我去讓人給你雇船。”他開口道。
“不急。”雁安寧拉住他,“吃完午飯再說。”
百裏囂看著她搭在自己衣擺上的細長手指,眉梢微微一動:“你吃完東西擦手了嗎?”
雁安寧眼尾一挑,白他一眼。
百裏囂笑了笑,握住她的手:“我看那邊有家賣湯麵的,陪我去吃。”
一碗熱騰騰的湯麵端上桌,雁安寧正要動筷,阿韭就尋了過來。
同她一道來的還有一名男子,竟是雁安寧的護衛隊長雁左。
那晚在山上過索橋時,雁左護著雁安寧的外公江漢之到了索橋對麵,隨後因索橋斷裂,雁左再也未能返回。
而此時見到他,雁安寧絲毫不顯意外,她放下筷子,笑道:“雁左,我猜來的人就會是你。”
雁左見了她,端正的麵容露出幾分激動:“屬下護衛不力,讓姑娘受驚了。”
雁安寧搖頭,示意他入座:“你能這麽快追上我們,一定趕了很久的路,餓了吧?先吃點東西。”
她讓店家再煮一碗麵,才道:“我哥和我外公他們還好嗎?”
雁左點頭:“很好。大公子受了些內傷,但下山後便在白雀城找了醫館醫治,並無大礙。”
雁安寧放了心:“他們如今在何處落腳?”
“我走時還在白雀城。”雁左道,“不過現在就說不定了。”
雁安寧抬眼:“白雀城有問題?”
雁長空受了傷,理應在當地休養一段日子,但聽雁左的意思,他們並沒打算在白雀城多待。
雁左四下望了望,低聲道:“我趕來的路上聽到消息,叛軍已放棄京城撤回青州,似乎有意對別處發兵。”
雁安寧與身旁的百裏囂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放棄京城卻還要攻打別處,這是打算割據一方?”
雁左道:“據我聽來的消息,正是如此。”
雁安寧了然:“白雀城緊鄰青州,叛軍若想吞並周邊的勢力,那地方的確不安全。”
雁長空一行離青州最近,得到消息的時間隻會比雁左更早,恐怕早就離開了白雀城。
“京城有援軍,其他城池可沒有。”雁安寧思索道,“看來蘭嘯天引起的這場叛亂還會繼續下去。”
“蘭嘯天還活著嗎?”百裏囂突然向雁左發問。
雁左仔細想了想:“沒聽到風聲,不過,目前叛軍都聽命於青州的史一誌。”
百裏囂冷冷笑了下:“看來他是否活著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