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秀才見葉靈芝神情不對勁,小心翼翼道:“葉姑娘,之前給你那本圖譜並不是我瞎編,您看人家竹簡上都寫著,白日照雪是異界之花,何為異界,當然是不管天上地下都與咱們這兒不同,您要找它的解藥,怕是難嘍。”
葉靈芝指著竹簡上一處模糊難辨的地方,問道:“這幾個字寫的什麽?”
紀秀才歪頭過去看了眼:“夜摩,夜摩教。”
葉靈芝盯緊了他:“你這麽確定?”
紀秀才笑笑,麵上露出一種奇怪的神情,似有幾分得意,又有幾分悵惘。
“我說我祖上藏書豐富,可不是騙人,”他歎了口氣,目中透出一絲哀涼,“不是我吹牛,我打小看過的書比國子監那幫人還多。隻可惜呀,造化弄人,時運不濟,我紀家隻留下我這根獨苗和我這一肚子雜學。”
葉靈芝看他一眼:“夜摩教是幹什麽的?我以前怎麽從來沒聽過?”
“你沒聽過實屬正常,”紀秀才道,“放眼整個京城,怕隻有朝中的史官,或是修史的世家才略知一二。”
葉靈芝微一挑眉:“這麽說,它不在大衍?”
紀秀才搖搖頭:“數百年前,一夥異域教徒來到中原。”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腳下:“他們最初的落腳之地就在這兒。”
葉靈芝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大衍京城?”
“正是。”紀秀才道,“那夥人自稱夜摩教派來的使者,以拯救蒼生為己任,四處行善,德澤廣被,在中原吸納了不少信眾,有的人甚至被王族接見,做了國師。”
“聽上去有些奇怪。”葉靈芝深思道,“一夥異邦人,突然來我們這兒行善積德,還登堂入室,成為王族的國師,聽著怎麽像是別有圖謀?”
“葉姑娘此言差矣,”紀秀才道,“佛法有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萬一人家真是來普渡眾生的呢。”
“若真如此,尋常人不會沒聽過這個教派的名字,”葉靈芝不為所動,“他們後來為何消失?”
紀秀才耷拉下嘴角,沒奈何道:“據說他們謀殺了呂國的君王,被呂王的繼任者殺了個一幹二淨。”
“難怪這竹簡上說,‘廢教壇三千三百六十七所,滅教徒係籍者四萬兩千八百人’,”葉靈芝道,“這麽多教徒,組成一支軍隊也綽綽有餘。”
“可不是嘛,”紀秀才歎惋,“正因呂國花了巨大的代價將這些人剿滅,國力才一蹶不振,不到五年,被周圍的鄰國分食殆盡。”
“我不關心這個,”葉靈芝道,“紀先生,關於夜摩教的記載還有哪些,你最好全部拿出來,該付的銀子我一分不會少你。”
“沒有了,”紀秀才見她狀似不信,捶著大腿,急道,“真沒有了。葉姑娘,您知道我紀某的性子,能掙錢的寶貝,我還會瞞著您不成。”
葉靈芝見他神情不似作偽,皺了皺眉,指著那卷竹簡道:“可這上麵隻提到白日照雪是夜摩教的神物,入血即腐,並未說該如何解毒。”
紀秀才沉默少頃:“葉姑娘,我有一話不知當不當講。”
“你說。”葉靈芝道。
紀秀才遲疑了一下:“若白日照雪真有劇毒,夜摩教中一定常備解毒之物,不過——”
他幽幽歎息,流露出遺憾的神色:“不過夜摩教消失了幾百年,這解毒之物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葉靈芝沉默不語。
紀秀才所說不無道理,但眼下既已找到線索,總比大海撈針來得好。
且不說這是百裏囂交給她的任務,中毒之人還是雁安寧的朋友。葉靈芝一直對雁安寧觀感不錯,兩人在西南更是相處甚歡,單是出於兩人的交情,她也不能就此放棄。
葉靈芝從懷裏摸出一張銀票,遞給紀秀才:“這是你的酬勞,日後若還有線索,在你院門上係條紅繩,我會再來找你。”
紀秀才接過銀票,看著上麵五百兩的數目眉花眼笑,連連點頭應是。
葉靈芝眼看天色將晚,不再與他多話,拿著竹簡出了門。
靠近城門附近沒多少人家,街上的燈火稀稀落落,如同一碗清粥偶爾浮起幾顆米粒,透著說不出的蕭條。
葉靈芝走在忽明忽暗的街頭,望著手裏的竹簡,思忖下一步該去找誰,又該如何給雁安寧寫信。
正想著,後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葉靈芝跟著街上的行人朝兩旁躲避。
她走到一個茶棚下,剛剛站定,忽然覺得有人在看她。
她敏銳地抬頭望去。
隻見從城門的方向奔來兩名快馬,當先一人蟒袍玉帶,麵容清俊。
葉靈芝的目光與他對上,立時撤回。
兩匹快馬疾馳而過,兩旁躲避的行人聽得馬蹄聲漸遠,這才回到大街上。
然而僅僅過了幾息,馬蹄聲再次響起。
已經遠去的馬兒折了回來。
這回打頭的仍是那名蟒袍男子,道旁有人認得他,低呼:“那不是蘇將軍嗎?”
話音落下,無人回應。
近兩個月來,金吾衛在城中大肆搜捕,但凡聽見有人議論朝事,不管好歹便將人捉進大牢,有錢的人家尚可拿錢疏通,換回一條活命,沒錢的人家隻能在外苦等,至於回來的是活人還是屍首,全憑運氣。
如今百姓們上街,個個少言寡語,唯恐哪句話說錯,被金吾衛抓去上刑。
方才那人認出蘇青冉,剛一出口就抽了自己一個嘴巴。
他捂住半張臉,左右瞧瞧,見沒人注意,趕緊溜走。
蘇青冉在茶棚外停下,視線一寸寸掃過裏麵的人——
沒有。
他失望地眯起雙眼。
他沒找到那張熟悉的麵孔,方才的驚鴻一瞥仿佛隻是錯覺。
蘇青冉心知,葉靈芝已隨百裏囂回了西南,她不該出現在這兒,但他心底有個聲音告訴他,剛才他沒有看錯,那個人一定是她。
自從蘇青冉逃走,西南軍在京城的聯絡點全部人去樓空。
百裏囂像是徹底放棄了在京城的暗樁,他們最初落腳的山月樓也好,百裏囂扮作馴獸人入住的小院也好,這些地方全都抹去了與西南軍有關的痕跡,那些蘇青冉認識的人,一個都沒再出現。
葉靈芝指著竹簡上一處模糊難辨的地方,問道:“這幾個字寫的什麽?”
紀秀才歪頭過去看了眼:“夜摩,夜摩教。”
葉靈芝盯緊了他:“你這麽確定?”
紀秀才笑笑,麵上露出一種奇怪的神情,似有幾分得意,又有幾分悵惘。
“我說我祖上藏書豐富,可不是騙人,”他歎了口氣,目中透出一絲哀涼,“不是我吹牛,我打小看過的書比國子監那幫人還多。隻可惜呀,造化弄人,時運不濟,我紀家隻留下我這根獨苗和我這一肚子雜學。”
葉靈芝看他一眼:“夜摩教是幹什麽的?我以前怎麽從來沒聽過?”
“你沒聽過實屬正常,”紀秀才道,“放眼整個京城,怕隻有朝中的史官,或是修史的世家才略知一二。”
葉靈芝微一挑眉:“這麽說,它不在大衍?”
紀秀才搖搖頭:“數百年前,一夥異域教徒來到中原。”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腳下:“他們最初的落腳之地就在這兒。”
葉靈芝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大衍京城?”
“正是。”紀秀才道,“那夥人自稱夜摩教派來的使者,以拯救蒼生為己任,四處行善,德澤廣被,在中原吸納了不少信眾,有的人甚至被王族接見,做了國師。”
“聽上去有些奇怪。”葉靈芝深思道,“一夥異邦人,突然來我們這兒行善積德,還登堂入室,成為王族的國師,聽著怎麽像是別有圖謀?”
“葉姑娘此言差矣,”紀秀才道,“佛法有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萬一人家真是來普渡眾生的呢。”
“若真如此,尋常人不會沒聽過這個教派的名字,”葉靈芝不為所動,“他們後來為何消失?”
紀秀才耷拉下嘴角,沒奈何道:“據說他們謀殺了呂國的君王,被呂王的繼任者殺了個一幹二淨。”
“難怪這竹簡上說,‘廢教壇三千三百六十七所,滅教徒係籍者四萬兩千八百人’,”葉靈芝道,“這麽多教徒,組成一支軍隊也綽綽有餘。”
“可不是嘛,”紀秀才歎惋,“正因呂國花了巨大的代價將這些人剿滅,國力才一蹶不振,不到五年,被周圍的鄰國分食殆盡。”
“我不關心這個,”葉靈芝道,“紀先生,關於夜摩教的記載還有哪些,你最好全部拿出來,該付的銀子我一分不會少你。”
“沒有了,”紀秀才見她狀似不信,捶著大腿,急道,“真沒有了。葉姑娘,您知道我紀某的性子,能掙錢的寶貝,我還會瞞著您不成。”
葉靈芝見他神情不似作偽,皺了皺眉,指著那卷竹簡道:“可這上麵隻提到白日照雪是夜摩教的神物,入血即腐,並未說該如何解毒。”
紀秀才沉默少頃:“葉姑娘,我有一話不知當不當講。”
“你說。”葉靈芝道。
紀秀才遲疑了一下:“若白日照雪真有劇毒,夜摩教中一定常備解毒之物,不過——”
他幽幽歎息,流露出遺憾的神色:“不過夜摩教消失了幾百年,這解毒之物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葉靈芝沉默不語。
紀秀才所說不無道理,但眼下既已找到線索,總比大海撈針來得好。
且不說這是百裏囂交給她的任務,中毒之人還是雁安寧的朋友。葉靈芝一直對雁安寧觀感不錯,兩人在西南更是相處甚歡,單是出於兩人的交情,她也不能就此放棄。
葉靈芝從懷裏摸出一張銀票,遞給紀秀才:“這是你的酬勞,日後若還有線索,在你院門上係條紅繩,我會再來找你。”
紀秀才接過銀票,看著上麵五百兩的數目眉花眼笑,連連點頭應是。
葉靈芝眼看天色將晚,不再與他多話,拿著竹簡出了門。
靠近城門附近沒多少人家,街上的燈火稀稀落落,如同一碗清粥偶爾浮起幾顆米粒,透著說不出的蕭條。
葉靈芝走在忽明忽暗的街頭,望著手裏的竹簡,思忖下一步該去找誰,又該如何給雁安寧寫信。
正想著,後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葉靈芝跟著街上的行人朝兩旁躲避。
她走到一個茶棚下,剛剛站定,忽然覺得有人在看她。
她敏銳地抬頭望去。
隻見從城門的方向奔來兩名快馬,當先一人蟒袍玉帶,麵容清俊。
葉靈芝的目光與他對上,立時撤回。
兩匹快馬疾馳而過,兩旁躲避的行人聽得馬蹄聲漸遠,這才回到大街上。
然而僅僅過了幾息,馬蹄聲再次響起。
已經遠去的馬兒折了回來。
這回打頭的仍是那名蟒袍男子,道旁有人認得他,低呼:“那不是蘇將軍嗎?”
話音落下,無人回應。
近兩個月來,金吾衛在城中大肆搜捕,但凡聽見有人議論朝事,不管好歹便將人捉進大牢,有錢的人家尚可拿錢疏通,換回一條活命,沒錢的人家隻能在外苦等,至於回來的是活人還是屍首,全憑運氣。
如今百姓們上街,個個少言寡語,唯恐哪句話說錯,被金吾衛抓去上刑。
方才那人認出蘇青冉,剛一出口就抽了自己一個嘴巴。
他捂住半張臉,左右瞧瞧,見沒人注意,趕緊溜走。
蘇青冉在茶棚外停下,視線一寸寸掃過裏麵的人——
沒有。
他失望地眯起雙眼。
他沒找到那張熟悉的麵孔,方才的驚鴻一瞥仿佛隻是錯覺。
蘇青冉心知,葉靈芝已隨百裏囂回了西南,她不該出現在這兒,但他心底有個聲音告訴他,剛才他沒有看錯,那個人一定是她。
自從蘇青冉逃走,西南軍在京城的聯絡點全部人去樓空。
百裏囂像是徹底放棄了在京城的暗樁,他們最初落腳的山月樓也好,百裏囂扮作馴獸人入住的小院也好,這些地方全都抹去了與西南軍有關的痕跡,那些蘇青冉認識的人,一個都沒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