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青冉發現這點的時候,他猛然意識到,百裏囂放棄的不僅是西南軍在京城的布置,更是放棄了他。
這令蘇青冉五味雜陳,既憤怒又失望。
他加入西南軍的日子不比別人短,單論資曆,他在西南軍待的時間遠遠超過夏商與和葉靈芝。
他承認自己不如夏商與聰明,也不及葉靈芝身手利落,百裏囂麾下有許多能人,他隻是毫不起眼的那個。
但他也曾與他們同甘共苦,視他們為友。
他雖然一直與石守淵保持往來,但他有他的苦衷。
如今他隻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往日的同袍就避他如蛇蠍。
他忍不住懷疑,百裏囂是否一開始就瞧不起他,從他投靠他的那天起,他在他眼裏就是一個失敗者。
這樣的想法如同一把火,將蘇青冉的心反複灼燒,到最後,隻剩下一抷冷灰。
蘇青冉永遠記得,當他再也聯係不上任何一個西南軍的人,獨自走在京城街頭時,他就像十五歲那年,母親剛去世那會兒,隻覺世上再無一個可靠之人,他就像一個孤魂野鬼,生也好,死也罷,無人理會。
直到他從石守淵手上拿到金吾衛的兵權,這種痛苦才減少了幾分。
隨著他一戰戰告捷,身邊的人看他的眼神漸漸變得不同。
石守淵對他噓寒問暖,無時無刻不忘拉攏他,大衍朝廷裏的官員見他如同老鼠見貓,無不客客氣氣退避三舍,新登基的泰安帝親口誇他年少有為,是國之棟梁。
那些目光充滿敬畏、愛戴、崇拜與向往,他們需要他,就如西南軍需要百裏囂。
蘇青冉慢慢習慣這樣的日子,他過去或許被百裏囂的光環壓製太久,才忘了自己也能成為霸主。
此次前往晉王的封地平叛,晉王的軍隊作戰勇猛,一開始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但最終還是他贏了。
雖然付出了不少代價,但他成功帶回了晉王的頭顱。
為了向新帝報捷,他留下大軍在路上慢行,親自帶著晉王的腦袋回到京城。
卻不想剛一進城,就瞧見故人。
葉靈芝不會無緣無故回到京城,蘇青冉一邊在人群中尋找她的人影,一邊在心中思忖。
他聽說百裏囂在西南同後平與南陽打得厲害,那麽這回進京,百裏囂多半不能同行。
一想到這兒,蘇青冉心裏那團火又燃了起來。
真是可惜,他心想,他實在該讓他們瞧瞧他如今的模樣。
他再不是那個泯然於眾的蘇青冉,他是大衍新任的金吾衛統領,是朝中最年輕的統帥。
蘇青冉在茶棚外徘徊不去,一群路人見他像在搜尋什麽,惴惴不安地低下頭,不敢接觸他的視線。
片刻之後,與蘇青冉同行的部下催促:“蘇將軍,我們該走了。”
他們回京的消息已經遞進宮裏,皇帝這會兒說不準正等著。
蘇青冉往人群中最後瞧了一眼,扭頭:“走。”
石府中,石守淵比皇帝更快接到消息。
他這兩日染了風寒,原本告假在家歇著,聽說蘇青冉帶回了晉王的人頭,立刻精神一振。
他換上官服,催促小廝:“去,叫人準備馬車,我要進宮。”
“老爺,”石夫人臂彎挎著一條披風,追出院子,“您風寒未好,我給您把披風係上。”
石守淵伸手往外一推:“來不及了。”
石夫人腳下一個趔趄,險些沒站穩,幸好身旁的丫鬟及時扶住了她。
石守淵並未留意,轉身匆匆離去。
石夫人望著丈夫的背影,臉色木然。
她手裏的披風滑落在地,丫鬟趕緊撿起來,拍拍上麵的灰塵,勸慰道:“夫人,先回房吧,小少爺還等著吃藥呢。”
石夫人垂下眼,她呆站了一會兒,走到院落的水池邊,扶著欄杆坐下。
她低頭望著平靜的池水,抬手摸了摸鬢角,輕聲道:“秋梨,你看我的白發是不是又變多了?”
秋梨站在燈籠底下,朝石夫人頭上看了眼,笑道:“夫人,天這麽晚了,池子裏的水黑乎乎的,哪裏照得清,是你看岔了。”
石夫人抬起頭,怔怔看向她:“是麽?”
秋梨見她神色惘然,將披風搭在她膝上,小聲道:“夫人,大夫說了,讓您少思少想,您整日茶飯不思,萬一弄垮了身子,小少爺怎麽辦?”
石夫人眼神遲滯,慢慢掃過庭中的草木,落在空蕩蕩的石板上。
“我怎能不想?小小還未成人,那個蘇——”她頓了頓,目中閃過一絲哀痛,“那個蘇青冉就要當爹了。”
秋梨垂首聽著,未敢插話。
石夫人靜了半晌,驀然輕笑:“老爺本就器重那人,如今蘇青冉當爹,老爺就多了個孫子,他們一家和樂融融,子孫綿延,可我呢?小小呢?我們以後如何自處?”
秋梨聽她語聲哀切,心頭一酸,勸道:“夫人莫要擔心,別說那頭懷上的不知是男是女,就算真的生了個男娃,那也不過是個侍妾的孩子,那樣的身份,老爺怎會放在眼裏。”
石夫人搖了搖頭:“那可不是普通的侍妾,老爺養著她們,就是為了替他籠絡官員,這回輪到他自己的親兒子,可不正是遂了他的願麽。”
自己養出的奴婢給自己的兒子生孩子,還有什麽比這更省心。
“那丫鬟的身份是低了些,但勝在聽話,”石夫人道,“老爺最喜歡聽話的人,隻要她在,老爺就可以放心和蘇青冉父慈子孝,彼此扶持。”
秋梨略想了想:“蘇青冉肯為老爺賣命,對咱們宰相府豈不也算好事一樁?夫人,您放寬心,無論那蘇青冉與老爺如何相處,您才是正經的宰相夫人,誰也越不過您去。”
石夫人笑了笑,略顯蒼老的眼角浮現幾道皺紋。
她輕聲喃喃:“是啊,我是宰相夫人,我的一切都是老爺給的,若沒有他,就沒有我今日。”
這令蘇青冉五味雜陳,既憤怒又失望。
他加入西南軍的日子不比別人短,單論資曆,他在西南軍待的時間遠遠超過夏商與和葉靈芝。
他承認自己不如夏商與聰明,也不及葉靈芝身手利落,百裏囂麾下有許多能人,他隻是毫不起眼的那個。
但他也曾與他們同甘共苦,視他們為友。
他雖然一直與石守淵保持往來,但他有他的苦衷。
如今他隻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往日的同袍就避他如蛇蠍。
他忍不住懷疑,百裏囂是否一開始就瞧不起他,從他投靠他的那天起,他在他眼裏就是一個失敗者。
這樣的想法如同一把火,將蘇青冉的心反複灼燒,到最後,隻剩下一抷冷灰。
蘇青冉永遠記得,當他再也聯係不上任何一個西南軍的人,獨自走在京城街頭時,他就像十五歲那年,母親剛去世那會兒,隻覺世上再無一個可靠之人,他就像一個孤魂野鬼,生也好,死也罷,無人理會。
直到他從石守淵手上拿到金吾衛的兵權,這種痛苦才減少了幾分。
隨著他一戰戰告捷,身邊的人看他的眼神漸漸變得不同。
石守淵對他噓寒問暖,無時無刻不忘拉攏他,大衍朝廷裏的官員見他如同老鼠見貓,無不客客氣氣退避三舍,新登基的泰安帝親口誇他年少有為,是國之棟梁。
那些目光充滿敬畏、愛戴、崇拜與向往,他們需要他,就如西南軍需要百裏囂。
蘇青冉慢慢習慣這樣的日子,他過去或許被百裏囂的光環壓製太久,才忘了自己也能成為霸主。
此次前往晉王的封地平叛,晉王的軍隊作戰勇猛,一開始讓他吃了不少苦頭。
但最終還是他贏了。
雖然付出了不少代價,但他成功帶回了晉王的頭顱。
為了向新帝報捷,他留下大軍在路上慢行,親自帶著晉王的腦袋回到京城。
卻不想剛一進城,就瞧見故人。
葉靈芝不會無緣無故回到京城,蘇青冉一邊在人群中尋找她的人影,一邊在心中思忖。
他聽說百裏囂在西南同後平與南陽打得厲害,那麽這回進京,百裏囂多半不能同行。
一想到這兒,蘇青冉心裏那團火又燃了起來。
真是可惜,他心想,他實在該讓他們瞧瞧他如今的模樣。
他再不是那個泯然於眾的蘇青冉,他是大衍新任的金吾衛統領,是朝中最年輕的統帥。
蘇青冉在茶棚外徘徊不去,一群路人見他像在搜尋什麽,惴惴不安地低下頭,不敢接觸他的視線。
片刻之後,與蘇青冉同行的部下催促:“蘇將軍,我們該走了。”
他們回京的消息已經遞進宮裏,皇帝這會兒說不準正等著。
蘇青冉往人群中最後瞧了一眼,扭頭:“走。”
石府中,石守淵比皇帝更快接到消息。
他這兩日染了風寒,原本告假在家歇著,聽說蘇青冉帶回了晉王的人頭,立刻精神一振。
他換上官服,催促小廝:“去,叫人準備馬車,我要進宮。”
“老爺,”石夫人臂彎挎著一條披風,追出院子,“您風寒未好,我給您把披風係上。”
石守淵伸手往外一推:“來不及了。”
石夫人腳下一個趔趄,險些沒站穩,幸好身旁的丫鬟及時扶住了她。
石守淵並未留意,轉身匆匆離去。
石夫人望著丈夫的背影,臉色木然。
她手裏的披風滑落在地,丫鬟趕緊撿起來,拍拍上麵的灰塵,勸慰道:“夫人,先回房吧,小少爺還等著吃藥呢。”
石夫人垂下眼,她呆站了一會兒,走到院落的水池邊,扶著欄杆坐下。
她低頭望著平靜的池水,抬手摸了摸鬢角,輕聲道:“秋梨,你看我的白發是不是又變多了?”
秋梨站在燈籠底下,朝石夫人頭上看了眼,笑道:“夫人,天這麽晚了,池子裏的水黑乎乎的,哪裏照得清,是你看岔了。”
石夫人抬起頭,怔怔看向她:“是麽?”
秋梨見她神色惘然,將披風搭在她膝上,小聲道:“夫人,大夫說了,讓您少思少想,您整日茶飯不思,萬一弄垮了身子,小少爺怎麽辦?”
石夫人眼神遲滯,慢慢掃過庭中的草木,落在空蕩蕩的石板上。
“我怎能不想?小小還未成人,那個蘇——”她頓了頓,目中閃過一絲哀痛,“那個蘇青冉就要當爹了。”
秋梨垂首聽著,未敢插話。
石夫人靜了半晌,驀然輕笑:“老爺本就器重那人,如今蘇青冉當爹,老爺就多了個孫子,他們一家和樂融融,子孫綿延,可我呢?小小呢?我們以後如何自處?”
秋梨聽她語聲哀切,心頭一酸,勸道:“夫人莫要擔心,別說那頭懷上的不知是男是女,就算真的生了個男娃,那也不過是個侍妾的孩子,那樣的身份,老爺怎會放在眼裏。”
石夫人搖了搖頭:“那可不是普通的侍妾,老爺養著她們,就是為了替他籠絡官員,這回輪到他自己的親兒子,可不正是遂了他的願麽。”
自己養出的奴婢給自己的兒子生孩子,還有什麽比這更省心。
“那丫鬟的身份是低了些,但勝在聽話,”石夫人道,“老爺最喜歡聽話的人,隻要她在,老爺就可以放心和蘇青冉父慈子孝,彼此扶持。”
秋梨略想了想:“蘇青冉肯為老爺賣命,對咱們宰相府豈不也算好事一樁?夫人,您放寬心,無論那蘇青冉與老爺如何相處,您才是正經的宰相夫人,誰也越不過您去。”
石夫人笑了笑,略顯蒼老的眼角浮現幾道皺紋。
她輕聲喃喃:“是啊,我是宰相夫人,我的一切都是老爺給的,若沒有他,就沒有我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