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作弊之辯
女穿男: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 作者:裳星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宴會上,瞬間鴉雀無聲,眾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王寶達和周霆二人,眼神中或是帶著譏諷,或是帶著審視。
“什麽人啊,居然敢在縣尊大人麵前舞弊?”
“真不要臉,怎麽好意思坐在這裏的?”
“胡元怎麽會知道他們作弊的?難道連搜身的護衛都不曾搜出來,他坐在考場裏就知道了?”
眾多聲音中,有一個弱弱的聲音如此疑問。
王寶達被人冤枉,按耐不住,立馬起身要與胡元對峙,“你憑什麽誣人清白?”
周霆拉住他的衣袖,怕他衝動誤事,起身到一旁站立,朝著柳祥貴行禮道:“草民周霆和王寶達,都是有廩生做保、家世清白的考生,榜上有名也是我們寒窗苦讀應得來的,這位同舍生張嘴就無緣由地指責,我等二人實屬冤枉,還望縣尊大人明察秋毫!”
王寶達也緊隨其後:“望縣尊大人明察!”
柳祥貴拈著山羊胡,眼神掃過周霆和王寶達,若有所思地看向胡元,他神情並不嚴肅,樂嗬嗬地問道:“胡元,你懷疑他們二人舞弊,為何場上之時不曾對考官提起,將他二人趕出考場?”
胡元臉色漲紅,支支吾吾:“草…草民怕他們二人不承認,反倒影響草民應試。”
“既然如此,那你現在就不怕了嗎?”柳祥貴笑眯眯地反問。
這個胡元,在縣試中排名第二十八。
柳祥貴也是考出來的人,像胡元這種人,他見多了。若是這次周王二人不曾考上,他或許就不會提起,若是周王二人名次在他之後,並無影響與他有幹的人,對他利益無所傷,他也不會來揭發。
偏偏周王二人名次在他之前,又是前十,能圍著縣令落座,縣令也是人,不可能記得清每年縣試中榜的好幾十人。
考的越靠前,被縣尊記住的可能性越大。
胡元這才不甘心地想要揭發。
見柳祥貴沒發火的傾向,胡元膽子也大了些,學政到訪安溪之際,想必縣尊大人也要嚴查科舉舞弊之事。
他大膽道:“草民隻是心向公正,今日他二人能因舞弊考過縣試,那就是對其他落選之人的不公!”
柳祥貴輕嗬一聲,“那你說他們二人是怎麽作弊的?”
“正場考試結束那日,草民就在他們一旁,遠遠聽到王寶達出來後,對他書童道什麽,買什麽,沒白花全中了。當時草民就心想,買什麽全中了?等幾場考試下來,才明白過來,這二人先前就參加一次縣試,連第三場考試都沒參加,怎麽今年就全過了,還都名列前茅?肯定是有人泄露試題,他們花大錢買通,提前得知了考題!”
胡元越說越激動,甚至還編造起當日實情。
王寶達本來還有些慌,這會聽完冷笑不止。
什麽書童!連扶清都不認識!
周霆冷笑一聲道:“胡兄,你說有人泄露試題,可是懷疑縣尊大人監守自盜?”
縣試是由縣令主持的,若是試題泄露,肯定和柳祥貴有關。
胡元慌亂擺手,“縣尊大人,草民不是那個意思,草民是說,肯定有人以下犯上,偷了試題,才導致試題泄露的!”
坐在柳祥貴身旁的師爺笑著問道:“那你是懷疑師爺我了?”
周霆見胡元節節敗退,又給他重重一擊道:“就算有人泄露試題,為何別人不買,偏偏隻有我們二人買?互保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我家中祖上三代富農,王寶達的爹是貨郎,祖上也是種地的,我們這樣的農家子都能買得起的縣試試題,為何你們不買?”
“請諸位同舍生捫心自問,若是考前有試題泄露於你們麵前,連我們這樣的都能買得起,你們買不買呢?”
“那還用說,當然買了!”
考試不就怕這麽,別人有的自己沒有,管它是真是假,看不看,先買了再說!
“另外,至於胡兄提到的什麽書童,那位並不是書童,而是我們同一個師門的師兄,他雖然年紀最小,學問卻是我們幾人中最深,我若說出他的名字,想必在場諸位也有人識得他,他就是去年縣試的縣案首,秦扶清是也,可有人認識?”
“這誰不認識啊!就算不知道他是縣案首,也得聽說過他與石明卓不和一事吧?”
“哈哈,聽說他在文華詩會上又打得石明卓心服口服,堂堂石家大少爺都比不過他,還放下狠話要與他在院試中比上一比呢!”
“書局裏到處懸掛著他在縣學裏的考卷,聽說自從他去了縣學,在童生裏回回都是頭名。”
安溪縣就這麽大,讀書人就那麽多,平日裏縣學有什麽風吹草動,無需多久,全縣隻要不是閉門造車的讀書人,基本都能知道。
更別說是與石家有關的事。
俗話說的好,一山不容二虎,秦扶清和石明卓一個是縣案首一個是府案首,倆案首在縣學碰的第一麵,就結結實實打了一回。
都是讀書人了,誰還做打架這樣有辱斯文的事?
這事不止本縣人知道,估計隔壁縣也有人聽聞了。
胡元自然也知道秦扶清的大名,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考生,竟然會和秦扶清有幹係。
他又不認得秦扶清的臉!
哪裏會知道他出身農門,還有幾個同樣出身農門的師兄弟呢!
可他人在馬上,進退兩難,隻能嘴硬道:“難道是縣案首,就不可能幫你們作弊了嗎?”
王寶達直接給他一個白眼:“什麽作弊?那就押題!我敢問,自唐代起,白居易做《百道判》和《策林》可算幫人作弊?”
秦扶清想做教輔,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鑒。
自從打算讓書局走教輔一路,他就狠狠地下了功夫,查了資料。
原來隨著科舉的產生和發展,早有前輩做起押題工作。
目前來說,就屬唐朝白居易的《百道判》和《策林》最為出名。
《百道判》是白居易參加吏部“書判拔萃”科考試前,為了提升判詞寫作能力,積累上百道判詞所做而成。
製科考試之前,為了應對皇帝可能問的問題,他又收集七十五道策目,編寫了《策林》。
“什麽人啊,居然敢在縣尊大人麵前舞弊?”
“真不要臉,怎麽好意思坐在這裏的?”
“胡元怎麽會知道他們作弊的?難道連搜身的護衛都不曾搜出來,他坐在考場裏就知道了?”
眾多聲音中,有一個弱弱的聲音如此疑問。
王寶達被人冤枉,按耐不住,立馬起身要與胡元對峙,“你憑什麽誣人清白?”
周霆拉住他的衣袖,怕他衝動誤事,起身到一旁站立,朝著柳祥貴行禮道:“草民周霆和王寶達,都是有廩生做保、家世清白的考生,榜上有名也是我們寒窗苦讀應得來的,這位同舍生張嘴就無緣由地指責,我等二人實屬冤枉,還望縣尊大人明察秋毫!”
王寶達也緊隨其後:“望縣尊大人明察!”
柳祥貴拈著山羊胡,眼神掃過周霆和王寶達,若有所思地看向胡元,他神情並不嚴肅,樂嗬嗬地問道:“胡元,你懷疑他們二人舞弊,為何場上之時不曾對考官提起,將他二人趕出考場?”
胡元臉色漲紅,支支吾吾:“草…草民怕他們二人不承認,反倒影響草民應試。”
“既然如此,那你現在就不怕了嗎?”柳祥貴笑眯眯地反問。
這個胡元,在縣試中排名第二十八。
柳祥貴也是考出來的人,像胡元這種人,他見多了。若是這次周王二人不曾考上,他或許就不會提起,若是周王二人名次在他之後,並無影響與他有幹的人,對他利益無所傷,他也不會來揭發。
偏偏周王二人名次在他之前,又是前十,能圍著縣令落座,縣令也是人,不可能記得清每年縣試中榜的好幾十人。
考的越靠前,被縣尊記住的可能性越大。
胡元這才不甘心地想要揭發。
見柳祥貴沒發火的傾向,胡元膽子也大了些,學政到訪安溪之際,想必縣尊大人也要嚴查科舉舞弊之事。
他大膽道:“草民隻是心向公正,今日他二人能因舞弊考過縣試,那就是對其他落選之人的不公!”
柳祥貴輕嗬一聲,“那你說他們二人是怎麽作弊的?”
“正場考試結束那日,草民就在他們一旁,遠遠聽到王寶達出來後,對他書童道什麽,買什麽,沒白花全中了。當時草民就心想,買什麽全中了?等幾場考試下來,才明白過來,這二人先前就參加一次縣試,連第三場考試都沒參加,怎麽今年就全過了,還都名列前茅?肯定是有人泄露試題,他們花大錢買通,提前得知了考題!”
胡元越說越激動,甚至還編造起當日實情。
王寶達本來還有些慌,這會聽完冷笑不止。
什麽書童!連扶清都不認識!
周霆冷笑一聲道:“胡兄,你說有人泄露試題,可是懷疑縣尊大人監守自盜?”
縣試是由縣令主持的,若是試題泄露,肯定和柳祥貴有關。
胡元慌亂擺手,“縣尊大人,草民不是那個意思,草民是說,肯定有人以下犯上,偷了試題,才導致試題泄露的!”
坐在柳祥貴身旁的師爺笑著問道:“那你是懷疑師爺我了?”
周霆見胡元節節敗退,又給他重重一擊道:“就算有人泄露試題,為何別人不買,偏偏隻有我們二人買?互保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我家中祖上三代富農,王寶達的爹是貨郎,祖上也是種地的,我們這樣的農家子都能買得起的縣試試題,為何你們不買?”
“請諸位同舍生捫心自問,若是考前有試題泄露於你們麵前,連我們這樣的都能買得起,你們買不買呢?”
“那還用說,當然買了!”
考試不就怕這麽,別人有的自己沒有,管它是真是假,看不看,先買了再說!
“另外,至於胡兄提到的什麽書童,那位並不是書童,而是我們同一個師門的師兄,他雖然年紀最小,學問卻是我們幾人中最深,我若說出他的名字,想必在場諸位也有人識得他,他就是去年縣試的縣案首,秦扶清是也,可有人認識?”
“這誰不認識啊!就算不知道他是縣案首,也得聽說過他與石明卓不和一事吧?”
“哈哈,聽說他在文華詩會上又打得石明卓心服口服,堂堂石家大少爺都比不過他,還放下狠話要與他在院試中比上一比呢!”
“書局裏到處懸掛著他在縣學裏的考卷,聽說自從他去了縣學,在童生裏回回都是頭名。”
安溪縣就這麽大,讀書人就那麽多,平日裏縣學有什麽風吹草動,無需多久,全縣隻要不是閉門造車的讀書人,基本都能知道。
更別說是與石家有關的事。
俗話說的好,一山不容二虎,秦扶清和石明卓一個是縣案首一個是府案首,倆案首在縣學碰的第一麵,就結結實實打了一回。
都是讀書人了,誰還做打架這樣有辱斯文的事?
這事不止本縣人知道,估計隔壁縣也有人聽聞了。
胡元自然也知道秦扶清的大名,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考生,竟然會和秦扶清有幹係。
他又不認得秦扶清的臉!
哪裏會知道他出身農門,還有幾個同樣出身農門的師兄弟呢!
可他人在馬上,進退兩難,隻能嘴硬道:“難道是縣案首,就不可能幫你們作弊了嗎?”
王寶達直接給他一個白眼:“什麽作弊?那就押題!我敢問,自唐代起,白居易做《百道判》和《策林》可算幫人作弊?”
秦扶清想做教輔,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鑒。
自從打算讓書局走教輔一路,他就狠狠地下了功夫,查了資料。
原來隨著科舉的產生和發展,早有前輩做起押題工作。
目前來說,就屬唐朝白居易的《百道判》和《策林》最為出名。
《百道判》是白居易參加吏部“書判拔萃”科考試前,為了提升判詞寫作能力,積累上百道判詞所做而成。
製科考試之前,為了應對皇帝可能問的問題,他又收集七十五道策目,編寫了《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