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越〔2〕故稱無敵於天下,海嶽精液,善生俊異,〔3〕後先絡驛,展其殊才;其民複存大禹〔4〕卓苦勤勞之風,同勾踐〔5〕堅確慷慨之誌,力作治生,綽然足以自理。世俗遞降,精氣播遷,則漸專實利而輕思理,樂安謐而遠武術,鷙夷乘之,爰忽顛隕,全發之士,係踵蹈淵,而黃神嘯吟,民不再振。辮發胡服之虜,旃裘引弓之民,翔步於無餘〔6〕之舊疆者蓋二百餘年矣。已而思士篤生,上通帝旨,轉輪〔7〕之說,彌淪大區,國士桓桓〔8〕,則首舉義旗於鄂。諸出響應,濤起風從,華夏故物,光複太半,東南大府,亦赫然歸其主人。越人於是得三大自由〔9〕,以更生於越,索虜〔10〕則負無量罪惡,以底於亡。民氣彭張,天日騰笑,孰善讚頌,庶猗偉之聲,將充宙合矣。顧專製久長,鼎鑊為政,以聚斂窮其膏髓,以禁令製其譏平,瘠弱槁枯,為日滋永,桎梏頓解,卷攣尚多,民聲寂寥,群誌幽閟,豈以為匹夫無與於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虜也。共和之治,人仔於肩,同為主人,有殊台隸〔11〕。前此罪惡,既鹹以歸索虜,索虜不克負荷,俱以隕落矣。繼自今而天下興亡,庶人有責,使更不同力合作,為華土謀,複見瘠弱槁枯,一如往日,則番番良士〔12〕,其又將誰咎耶?是故儕倫則念之矣,獨立戰始,且垂七旬,智者竭慮,勇士效命,而吾儕庶士,坐觀其成,儻不盡一得之愚,殆自放於國民之外。爰立斯報,就商同胞,舉文宣意,希翼治化。紓自由之言議,盡個人之天權,促共和之進行,尺政治之得失,發社會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灌輸真知,揚表方物,凡有知是,貢其顓愚,力小願宏,企於改進。不欲守口,任華土更歸寂寞,複自負無量罪惡,以續前塵;庶幾聞者戒勉,收效毫厘,而吾人公民之責,亦借以盡其什一。猗此於越,故稱無敵於天下,鷙夷縱虐,民生槁枯,今者解除,義當興作,用報古先哲人征營治理之業。唯專製永長,昭蘇非易,況複神馳白水,孰眷舊鄉,返顧高丘,正哀無女。〔13〕嗚呼,此《越鐸》之所由作也!ee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紹興《越鐸日報》創刊號,署名黃棘。原無標點。


    《越鐸》,即《越鐸日報》,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由越社創辦於紹興。


    一九二七年三月停刊。早期曾得到魯迅的支持。


    〔2〕於越晉代賀循《會稽土地記》:“少康封其少子,號曰‘於越’。越國之稱始於此。”


    〔3〕海嶽精液,善生俊異晉代虞預《會稽典錄·朱育》:“(虞)翻對曰:‘夫會稽上應牽牛之宿,下有少陽之位。……山有金木鳥獸之殷,水有魚鹽珠蚌之饒。海嶽精液,善生俊異。’”〔4〕大禹亦稱夏禹,我國古代夏後氏部落的領袖,夏朝的建立者,以治平洪水為後人傳頌。《史記·夏本紀》:禹東巡“至於會稽而崩”,葬會稽山。


    〔5〕勾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他被吳國打敗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嚐膽,發憤圖強,終於戰勝了吳國。〔6〕無餘傳說是越國的始祖。漢代趙煜《吳越春秋》卷六:“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餘。”


    〔7〕轉輪意即變革。原為佛家語,即轉法輪,《法華文句》:“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


    〔8〕桓桓威武的樣子。《詩經·周頌·桓》:“桓桓武王,保有厥士。”


    〔9〕三大自由指孫中山所說的“人民之集會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見《民權初步·自序》)。


    〔10〕索虜原是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資治通鑒·魏紀》文帝黃初二年:“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元代胡三省注:“索虜者,以北人辯發,謂之索頭也。”


    〔11〕台隸原為古代奴隸中的兩個等級,這裏泛指被奴役的人。


    〔12〕番番良士《尚書·秦誓》:“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番番,勇武的樣子。


    〔13〕白水等語,出於屈原《離騷》:“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維馬。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陟皗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白水,神話中的水名,據說源出昆侖山,人飲其水不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集外集拾遺補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迅並收藏集外集拾遺補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