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熙一聽此言,頓時怔住了!
身為太祖嫡係,怎麽可能沒有想過這種事,
特別是這一次,金兵打破東京,趙氏皇族,淪為囚奴,披枷帶鎖,辟如牛馬,生死操之人手,躹躬以侍敵仇,簡直丟盡了太祖臉麵,大宋尊嚴!
趙正熙身為其中一員,身曆其境,受盡金人折辱嘲笑,便溺不得自由,笑迎斥罵,唾麵自幹,這種屈辱,讓人生不如死!
這一切是誰帶來的?
還不是太宗這一脈的庸碌之輩,讓整個趙氏皇族蒙羞受辱!
不提起這個猶可,一提起不由他趙正熙氣憤填膺,猛一抬手,便要恨恨一掌擊下。
忽然腦中靈光一閃!
西門大人提起這個,難道是為了讓我憤怒發泄一番嗎?
不對!
這不是明明問我敢不敢想那啥嗎?
一股巨大的幸運感襲來,幾乎令趙正熙眼前一花!
趙正熙福隨心至,右手放下酒盞,起身離席,在徐玄生麵前,雙膝跪倒,納頭便拜!
“請大人教我!趙正熙至死不忘恩德!”
“侯爺快快請起!請起!”
徐玄生忙將趙正熙攙起,心想,這小夥子機靈,孺子可教!
“侯爺起來說話!咱們從長計議!”
趙正熙依然叩了一個頭,才站起來坐回位置,心裏那叫一個熱乎。
“侯爺博覽群書,熟識曆史,我鬥膽問你一個問題,我華夏一族,為什麽每隔幾百年,就會改朝換代?強如漢唐,也難逃這個魔咒。”
趙正熙一聽,沒有立即回答,沉思起來,這是考究他的為君之道,不得不慎重!
“自古立國,必立製度,一朝一製,傳承日久,必生弊端,後世君王,皆以奉行祖製為孝順,知其弊而不能改,久之則積重難返。
是故朝綱毀壞,政令難施,官僚結黨,各自營私,階層固化,利益不均,而致矛盾叢生,官民如水土,相視如仇敵,偶有天災,必起禍患,一旦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即改朝換代也!”
徐玄生略點點頭,作為一個皇室子弟,能從製度上認識到這些,也算不錯了!
“侯爺說得對,但不全是!”
徐玄生用眼睛盯著趙正熙,一字一句地說道,
“真正的禍端是土地?”
“土地?”
趙正熙有些不明白,
“天下之土地,自古至今,既不曾多,也不曾少,何故影響一朝一代的興衰更換?”
徐玄生對趙正熙笑著道,
“土地雖不曾有過多少,但土地一直在變更主人!
每一個朝代新立,都是通過大規模的戰爭,推翻上一個朝代建立的,殘酷的戰爭必定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同時,上一朝代的貴族地主的土地被重新拿出來分配!
這時,大量的閑置土地,分配給戰後少量的人口,每家每戶,都能分配到足夠養活自家人口的土地,同時,新建的政權,官僚結構簡單,官府征收極少的賦稅,就足夠供養皇室和官僚人員,這時,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負擔又輕,幹勁十足,那麽這時就是朝代的上升新旺之期!
但隨著戰亂不再,歲月承平,百姓豐衣足食,自然迎來人口大增長,
特別三五代之後,原本的土地足夠五口之家豐衣足食,到了孫輩長大,再娶妻生子,這戶人家人口增加到二十口,甚至三十口,這戶原來隻能養活五口人的土地,怎麽可能養活二三十口人呢?
這家人要不陷入貧困,要不另謀出路,或賣身為奴,或替人佃耕,
同樣,上層的皇室人口和官僚人口一樣爆增,原本極低的賦稅根本供養不了如今的上層,
這類上層人群不事生產,沒辦法,隻有通收增加賦稅來供養增加的人口,但這還遠遠不夠,他們隻有利用權力和手段,去搶奪老百姓手中的土地,再租賃給百姓,靠剝削百姓來養活自己。
百姓手中的土地本就不夠,又被皇室官僚地主豪取強奪,最終淪為租戶或奴戶。但凡遭遇一點天災病患,絕大部分百姓就再也無活生存,那麽,為了活命,就隻有殺人造反一條路了,或許,新一輪的改朝換代又開始了!”
趙正熙聽得冷汗涔涔,按徐玄生的分析,這簡直是個無解的死結!
“大人!如你所說,大宋到此,是否再無挽救了?”
徐玄生又笑了笑,
“如果像侯爺剛才所言,按大宋原來的祖製,不解除弊端,大宋確實是病入膏肓了!
不過,我今日請侯爺過來,自然是與侯爺商量,解決這個問題!”
“看來大人是有好辦法了!”
趙正熙不傻,哪裏聽不出話外音!
“還請大人教我,正熙洗耳恭聽!”
嗯,好學就是好孩子!
這也是為什麽徐玄生,要為大宋選一個年輕且聰明的接班人,年輕好洗腦,聰明易聽懂。
“我已經在江南四路,開始推行土地改革製度,為天下百姓重新均分田土,同時,新分配的土地,五十年內不得私自買賣。
這一措施,過幾天朝會,必須以詔令形式,全國推廣,如有阻撓新政者,殺無赦!”
徐玄生說出殺無赦三字時,殺氣盈於言表,連趙正熙都感覺氣息一滯,不過,這是大宋續命的良藥,不得不執行!
“均分土地,也隻能解決大宋一時之危!若想國祚永固,社稷長存,還要作出更多的改革!”
“大人盡管暢言,正熙無不遵聽!”
趙正熙哪敢放過,這可是關係到大宋的興亡存續的大事,若不是眼前這位,大宋都亡了,他的話,都是興邦定國之言呐!
“均分土地,隻是解決百姓中,農民的一時之急,如果沒有別的變革,又會開始重一輪的土地爭奪,依然會陷入改朝換代的覆轍之中,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土地貶值,讓土地失去權貴官僚爭奪的價值!”
徐玄生可謂語不驚人誓不休!
讓土地失去價值?
這怎麽可能?
除非人不再要吃糧食了!不需要土地種莊稼了!
任憑趙正熙再長兩個腦袋瓜子,也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大人,這話不對呀!江山社稷,說的就是土地與糧食,土地曆來是王朝的重中之重,開疆拓土,還不是有了土地?
土地不值錢了,沒有人要了,哪來的糧食差活人呢?”
身為太祖嫡係,怎麽可能沒有想過這種事,
特別是這一次,金兵打破東京,趙氏皇族,淪為囚奴,披枷帶鎖,辟如牛馬,生死操之人手,躹躬以侍敵仇,簡直丟盡了太祖臉麵,大宋尊嚴!
趙正熙身為其中一員,身曆其境,受盡金人折辱嘲笑,便溺不得自由,笑迎斥罵,唾麵自幹,這種屈辱,讓人生不如死!
這一切是誰帶來的?
還不是太宗這一脈的庸碌之輩,讓整個趙氏皇族蒙羞受辱!
不提起這個猶可,一提起不由他趙正熙氣憤填膺,猛一抬手,便要恨恨一掌擊下。
忽然腦中靈光一閃!
西門大人提起這個,難道是為了讓我憤怒發泄一番嗎?
不對!
這不是明明問我敢不敢想那啥嗎?
一股巨大的幸運感襲來,幾乎令趙正熙眼前一花!
趙正熙福隨心至,右手放下酒盞,起身離席,在徐玄生麵前,雙膝跪倒,納頭便拜!
“請大人教我!趙正熙至死不忘恩德!”
“侯爺快快請起!請起!”
徐玄生忙將趙正熙攙起,心想,這小夥子機靈,孺子可教!
“侯爺起來說話!咱們從長計議!”
趙正熙依然叩了一個頭,才站起來坐回位置,心裏那叫一個熱乎。
“侯爺博覽群書,熟識曆史,我鬥膽問你一個問題,我華夏一族,為什麽每隔幾百年,就會改朝換代?強如漢唐,也難逃這個魔咒。”
趙正熙一聽,沒有立即回答,沉思起來,這是考究他的為君之道,不得不慎重!
“自古立國,必立製度,一朝一製,傳承日久,必生弊端,後世君王,皆以奉行祖製為孝順,知其弊而不能改,久之則積重難返。
是故朝綱毀壞,政令難施,官僚結黨,各自營私,階層固化,利益不均,而致矛盾叢生,官民如水土,相視如仇敵,偶有天災,必起禍患,一旦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即改朝換代也!”
徐玄生略點點頭,作為一個皇室子弟,能從製度上認識到這些,也算不錯了!
“侯爺說得對,但不全是!”
徐玄生用眼睛盯著趙正熙,一字一句地說道,
“真正的禍端是土地?”
“土地?”
趙正熙有些不明白,
“天下之土地,自古至今,既不曾多,也不曾少,何故影響一朝一代的興衰更換?”
徐玄生對趙正熙笑著道,
“土地雖不曾有過多少,但土地一直在變更主人!
每一個朝代新立,都是通過大規模的戰爭,推翻上一個朝代建立的,殘酷的戰爭必定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同時,上一朝代的貴族地主的土地被重新拿出來分配!
這時,大量的閑置土地,分配給戰後少量的人口,每家每戶,都能分配到足夠養活自家人口的土地,同時,新建的政權,官僚結構簡單,官府征收極少的賦稅,就足夠供養皇室和官僚人員,這時,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負擔又輕,幹勁十足,那麽這時就是朝代的上升新旺之期!
但隨著戰亂不再,歲月承平,百姓豐衣足食,自然迎來人口大增長,
特別三五代之後,原本的土地足夠五口之家豐衣足食,到了孫輩長大,再娶妻生子,這戶人家人口增加到二十口,甚至三十口,這戶原來隻能養活五口人的土地,怎麽可能養活二三十口人呢?
這家人要不陷入貧困,要不另謀出路,或賣身為奴,或替人佃耕,
同樣,上層的皇室人口和官僚人口一樣爆增,原本極低的賦稅根本供養不了如今的上層,
這類上層人群不事生產,沒辦法,隻有通收增加賦稅來供養增加的人口,但這還遠遠不夠,他們隻有利用權力和手段,去搶奪老百姓手中的土地,再租賃給百姓,靠剝削百姓來養活自己。
百姓手中的土地本就不夠,又被皇室官僚地主豪取強奪,最終淪為租戶或奴戶。但凡遭遇一點天災病患,絕大部分百姓就再也無活生存,那麽,為了活命,就隻有殺人造反一條路了,或許,新一輪的改朝換代又開始了!”
趙正熙聽得冷汗涔涔,按徐玄生的分析,這簡直是個無解的死結!
“大人!如你所說,大宋到此,是否再無挽救了?”
徐玄生又笑了笑,
“如果像侯爺剛才所言,按大宋原來的祖製,不解除弊端,大宋確實是病入膏肓了!
不過,我今日請侯爺過來,自然是與侯爺商量,解決這個問題!”
“看來大人是有好辦法了!”
趙正熙不傻,哪裏聽不出話外音!
“還請大人教我,正熙洗耳恭聽!”
嗯,好學就是好孩子!
這也是為什麽徐玄生,要為大宋選一個年輕且聰明的接班人,年輕好洗腦,聰明易聽懂。
“我已經在江南四路,開始推行土地改革製度,為天下百姓重新均分田土,同時,新分配的土地,五十年內不得私自買賣。
這一措施,過幾天朝會,必須以詔令形式,全國推廣,如有阻撓新政者,殺無赦!”
徐玄生說出殺無赦三字時,殺氣盈於言表,連趙正熙都感覺氣息一滯,不過,這是大宋續命的良藥,不得不執行!
“均分土地,也隻能解決大宋一時之危!若想國祚永固,社稷長存,還要作出更多的改革!”
“大人盡管暢言,正熙無不遵聽!”
趙正熙哪敢放過,這可是關係到大宋的興亡存續的大事,若不是眼前這位,大宋都亡了,他的話,都是興邦定國之言呐!
“均分土地,隻是解決百姓中,農民的一時之急,如果沒有別的變革,又會開始重一輪的土地爭奪,依然會陷入改朝換代的覆轍之中,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土地貶值,讓土地失去權貴官僚爭奪的價值!”
徐玄生可謂語不驚人誓不休!
讓土地失去價值?
這怎麽可能?
除非人不再要吃糧食了!不需要土地種莊稼了!
任憑趙正熙再長兩個腦袋瓜子,也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大人,這話不對呀!江山社稷,說的就是土地與糧食,土地曆來是王朝的重中之重,開疆拓土,還不是有了土地?
土地不值錢了,沒有人要了,哪來的糧食差活人呢?”